第十四屆全國「快樂杯」徵文大賽,由《快樂作文與閱讀》雜誌、陝西省少年兒童文學研究會共同舉辦,共計收到20000多篇稿件,本著公開、公正、公平原則,評選出一等獎50名,二等獎426名,三等獎2698名,優秀獎3258名,獲獎同學共計6432名。
目前本屆大賽已經圓滿結束,再次恭喜獲獎的小作者們!
本屆,首次啟動網絡發表部分優秀獲獎作品模式,擬發表216篇優秀獲獎作品,將按獲獎作品類型依次發布,旨在給優秀的孩子提供更多舞臺,激勵更多孩子發現自己的才能、找到寫作樂趣,成就更好的自己。
另,這216篇優秀獲獎作品,還將結集為圖書出版,預計2020年八九月份出版,期待一下吧!
第二波優秀獲獎作品網絡發表,來啦!
疫 散 花 開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 情,打破了原本美好、平靜的生活。全國人民共同度過了一個有史以來最特別的春節,宅、網課、口罩等成為了2020年春天的關鍵詞。
在疫情之下,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愛與責任。有很多人不團圓,是為了更多人的團圓。感謝他們用生命守護,更感謝他們守護生命。讓我們一起祈願「疫散花開」。
二等獎
不怕死的人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雲會中心小學三年級 孝靜怡
生命是寶貴的,誰都愛惜生命。可是就有人不怕死。
新 型 冠 狀 病 毒 肆虐,讓人們不得不窩在家裡,有的看書、有的看電視、有的玩手機,除此之外就是吃飯和睡覺了,足不出戶,誰都憋得慌。
上午,我正在聚精會神地預習語文課,突然,聽到樓下傳來「啪啪」的響聲,我和爺爺及小妹妹急忙爬窗戶一看,只見兩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在打羽毛球呢。他們也沒有戴口罩,你拼我殺打得挺起勁。正在這時,就聽一樓的大伯喊道:「哎,特殊時期,你們怎麼不老實呆在家裡,出來也不戴口罩,還打什麼球!不要命啦?」其中的一個小夥子說:「我們年輕,火力旺,不怕 疫 情。」另一個人說:「萬一被傳染上死了,二十年後投胎還是這麼大。人活一世,樂一會兒是一會兒。」一邊開著玩笑一邊照打不誤。小妹妹問爺爺:「爺爺,他們怎麼不怕死啊?」爺爺說:「他們說不怕死是假話,是實在憋不住了。」小妹妹說:「要是老師給他們多留點作業就好了。」
不一會兒,小區保安來了,保安隊長對那兩個人說:「你們是新時代的青年,不珍惜生命,不為 國 分 憂,像話嗎?」這時,他倆剛才那個趾高氣揚的勁兒無影無蹤了,就像是霜打的茄子——蔫了。
我想:誰不憋得慌?可是就連我們這麼大點的小學生都憋得住,他們怎麼就不行呢?是他們的思想有了病,而且病得不輕,應該去看看醫生了。
(指導老師:李麗娜)
三等獎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河南省鄭州市鄭州一八國際小學三(5)班 朱家銘
今年寒假,我們一家沒能像往常一樣外出旅遊,就連我心心念念的足球冬令營比賽也都取消了,全家人都待在家裡閉門不出。因為最近出現了一種新 型 冠 狀 病 毒,這是一種很嚴重的 傳 染 病。
在觀看《新 聞 聯 播》後我才知道,原來這種 病 毒是因為一些人接觸或食用了帶有病菌的野生動物,而後 病 菌通過飛沫和空氣傳播。這種 病 毒蔓延得非常迅速,為了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醫 學 專 家 建議所有人都暫時待在家中,與外界隔離。
於是我們一家響應 國 家 號 召,取消了所有外出計劃,乖乖待在家中。雖然我每天在家裡很是無趣,可是畢竟性命無憂。但那些奮戰在抗擊 疫 情一線的醫 護 人員就不一樣了,他們每分每秒都在和 病 毒作鬥爭。他們為了挽救被感 染 患 者 的生命,把自己的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種捨生忘死的奉獻精神,我們這些人才能夠安心生活。
通過這次事件,我對醫護人員更多了一份深深的敬意。我更希望一些自私的人們不要再殺害和食用野生動物了,因為人類和動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要和動物們和諧相處,這樣才能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
我堅信我們 偉 大 的 祖 國一定能夠消滅病毒,我們堅強的人民一定能夠攜手渡過難關。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指導老師:戴攀)
三等獎
不一樣的春節
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西航四校二(3)班 王澤洋
今年的春節和往年有些不一樣!往年不是到處拜年收紅包,就是在家招待親戚,可以今年的春節哪裡也去不了,出門必須戴口罩,手不能到處亂摸,回家必須全身用消毒液消毒,還要用洗手液仔細洗手!
大年初六,我們從老家回到西安。一上車,媽媽就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口罩,讓我們戴好。車剛到村口,就被攔住了。村長和幾個值守的人戴著口罩,攔住我們說:「出了村就再進不來了!」媽媽邊答應著邊開著車朝西安的方向駛去。在路上,我看見每個村口都搭著臨時檢測的棚子,還有人一直在對過往的車輛消毒和檢查。
車子下高速前,交警叔叔讓我們全部下車,每個人都要測量體溫,給車子噴灑消毒水消毒。到了小區門口,住戶要想進入小區,必須拿出身份證登記,還要再一次測體溫,確認沒有發燒後才能進入。從初六回到西安,直到現在我們只能待在家裡,哪兒也去不了。
媽媽說,因為人類捕食野生動物蝙蝠,蝙蝠攜帶的病毒傳給人類,然後再人傳人這樣擴散到全國各地。這種病毒因為長得像皇冠,所以叫作「冠 狀 病 毒」。冠 狀 病 毒 可以通過唾液、直接接觸傳染給其他人。
現在 疫 情特別嚴重,爸爸媽媽不能去上班,我們不能去上學,工廠不能開工……希望以後人類不要再濫殺、食用野生動物,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請讓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吧!
(指導老師:張瑩)
三等獎
不一樣的春節,同一樣的年味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大元帥府小學六(1)班 劉櫻瑜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重要的節日之一,象徵著團圓、歡樂和熱鬧。然而,突如其來的新 型 冠 狀 病 毒疫情,籠罩了整個國家。在這場沒有 硝 煙的 戰 爭 中,全中國人民在2020年,過了個不一樣的春節,但我相信大家還是能體會到同一樣的年味。
我和媽媽都是獨生子女,平常家裡總是冷冷清清的。從我記事以來,春節就是我們家最熱鬧的節日。每到大年初二,所有親戚歡聚一堂吃團圓飯,小朋友們穿著喜慶的衣服,口中重複著「恭喜發財,利是逗來」等討喜的話,小背包裡利是塞得滿滿的。作為吃貨,我們都很期待太婆婆的拿手菜,這更是我和媽媽心心念念的年味。尤其是主角蘿蔔糕,每年太婆婆都會親手製作五份,每個女兒一份,還有一份留作年夜飯的主角。蘿蔔糕的美味無法言語,對我們家族也有著特殊的含義。
今年為了響應「 抗 疫 」號召,我們家族不吃團年飯,但媽媽還是想嘗到那團圓的年味,堅持自己學做蘿蔔糕。我踴躍報名,充當她的小助手。製作蘿蔔糕需要準備白蘿蔔、黏米粉、澱粉、冬菇、臘腸、臘肉、蝦米。白蘿蔔切絲,冬菇、臘腸、臘肉、蝦米切粒,白蘿蔔和各種配料翻炒,加少許糖、味極鮮拌勻,混入粘米粉和澱粉調配好的粉漿當中攪拌均勻成糊,大圓盤底部刷層油,再把攪拌均勻的麵糊倒入盤中,加蓋一層保鮮膜,上鍋隔水大火蒸40分鐘,再轉小火蒸20分鐘,一盤熱乎乎、香噴噴的蘿蔔糕就出爐了!
我負責洗白蘿蔔,還有把翻炒好的配料倒入粉漿攪拌,其他工作都是媽媽完成的。媽媽邊做邊問,還是失敗了好幾次,我忍不住問媽媽:「做蘿蔔糕看似簡單,但其實很講究技巧,為什麼您一定要做?不如我們去市場買吧!」媽媽溫柔地說:「寶貝,媽媽給你講個故事吧。太公公和太婆婆都不是廣州本地人,他們年輕的時候在廣州工作工資不高,住在集體宿舍裡面,還要養育四個女兒,生活本就拮据。而且當時交通不發達,回鄉路費很貴,所以春節只能留在廣州。有一年過年,你三姨婆和四姨婆病了,住醫 院 花費不少,也顧不上過新年了。那時隔壁住著位地道的廣州老奶奶,不但主動幫忙照顧你婆婆和二姨婆,還給我們家留著熱騰騰的蘿蔔糕,讓太公公、太婆婆在那一年春節嘗到了年味。往後每年太婆婆都會複製這道美味的蘿蔔糕,這也成為了我們家必不可少的年味。」
我聽完後特別感動,也明白了媽媽的堅持。當太婆婆和姨婆們微信傳來祝福聲,我吃著媽媽味道的蘿蔔糕,感覺春節的年味久久不能散去。
家需要溫暖,需要年味。團圓不一定需要歡聚,歡樂不一定需要熱鬧。我每天看到關於「 全 民 抗 疫 」的各種新 聞,那些奮戰在前 線勇敢的逆 行 者們,他們暫時捨棄溫暖的家,捨棄了團圓時刻,投入到這場沒有 硝 煙 的 戰 爭中。我相信他們有著 國 家的關心,社會的支援,家人的支持,大家守望相助,同樣可以品嘗到同一樣的年味!
這不一樣的春節,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指導老師:馮國珍)
三等獎
快樂宅在家,童心 抗 疫 情
黑龍江省尚志市實驗小學三(5)班 韓雨昕
今年過年,較往年大不相同。本應人頭攢動、熱熱鬧鬧的街頭,如今卻是「萬徑人蹤滅」。
我家裡變化也很大,平時只有在吃午飯時才能見一面的姥爺,現在整天都呆在家裡。閒來無事了,姥爺便總是盯著我們:
「來,多吃點肉,增強體質,不生病。」
「來,再吃一碗,好長大個兒。」
在我們學習的時候,耳邊也常常聽到他的叮囑:
「來,歇會兒,吃點水果,補充維C。」
每當我們皺著眉頭,嘟嘟囔囔、挑挑揀揀時,他都會瞪大了眼睛,做起了我們的監督員。於是,我們就會變成小豬,只好把眼前的食物吃光光。
爸爸也變了。他每天不再早出晚歸,而是變成了家裡的採購員,經常拿個小本子寫寫記記……我常常聽見姥姥和媽媽的叫聲:
「二強啊,買點水果!」
「老公啊,記著買醬油。」
……
所以,我也去央求爸爸:「爸爸,我要吃好多魚。」
媽媽呢,這下可算圓了她的教師夢,一會兒給我們教教數學,一會兒講講語文,一會兒說說英語,忙得她不亦樂乎;可苦不堪言的是我們呀!
姥姥也徹底變成了一位大廚,成天刷抖音,學做各種美食。我和姐姐是幸福的小白鼠,每天都有好看又好吃的美食等著我們。
一開始,我還不知道今年過年為什麼跟往年不一樣了,為什麼不能出去拜年?直到媽媽找來許多新 聞給我們看,我才知道:在武漢發現了一種病 毒,叫作新 型 冠 狀 病 毒。這個病 毒會引發肺 炎,嚴重地還會失去生命。現在「新 冠」病毒已經從武漢擴散到了全國。大家為了阻止 病 毒繼續蔓延,家家戶戶也都像我們家一樣,不出門,宅在家裡抗 擊 疫 情。
當然了,所有的醫 生和護 士們可與我們不一樣。他們堅守在病 人身邊,夜以繼日地救 死 扶 傷。感謝所有的白 衣 天 使們,你們是最偉大的英雄!請放心,我會乖乖地待在家裡,勤洗手、多喝水、多吃飯,把自己保護好,不給你們添亂。我相信我們全國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戰勝這場 疫 情!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指導老師:關薇薇)
三等獎
防 疫 大 作 戰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實驗小學四(4)班 劉沐華
春節,原本是走親訪友、親友聚會的好時機,可今年的大街上卻空無一人。唉,要不是因為 新 型 冠 狀 病 毒 大爆發,已擴散至全國各地,誰會整天待在家裡呢?外面處處是不懷好意的病 毒,誰又敢出門呢?但我爸爸因為防 疫工作需要,天天外出,為各家各戶宣傳防 疫知識。
我爸爸從大年三十那天開始,就一直沒有休息。作為金川街道 基 層 幹 部,他天天到村裡為每家每戶宣傳防 疫 知識。大年三十中午,我們正在外婆家吃著團圓飯,爸爸突然接到電話,說是村裡有一個人剛從武漢回來,屬於高風 險人群,讓爸爸立刻去他家了解情況,做好居家隔離的工作,爸爸匆匆忙忙地吃了幾口飯就趕去了。
此後,爸爸和其他基層幹部每天上門宣傳,有時晚上還要加班到很晚才能回家。他們只有普通的一次性口罩,上門走訪摸底的時候,自己是處於隨時可能被感 染的 風 險中。但為了控制 疫 情,保護更多人們的安全,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
爸爸的有些同事還要看守居家隔離的人,要一天24小時,不分晝夜地守在居家隔離人員的樓下,即使是大風天、大雨天,也阻擋不了他們的腳步!他們不能放鬆,甚至不能休息。是什麼讓他們堅持了下來?是那顆金子般難得可貴的責任心!正是他們站在風雨之中守護著,我們才可以躺在暖和的被子裡聽音樂、看看書。當然,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那就是儘量少出門,甚至於不出門,這樣就可以減少被病 毒傳染的機會,減少很多像我爸爸一樣的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說起這次疫 情,人們談「病」色變,這一點都沒誇張。疫 情面前,情況十分危急!我們該怎樣保護自己呢?首先儘量不出門,必須出門時一定要戴口罩,可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或頭戴式N95口罩,單個一次性外科醫用口罩佩戴時間儘量不超過4小時,用後的一次性口罩用密封袋收集,隨後扔到醫院裡的醫療廢物垃圾桶裡,或者小區中的有害垃圾桶。出門時儘量避免坐交通工具,並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並且,我們要注意保持手部衛生,外出回家、飯前便後等一定要用流動的水和洗手液洗手。外出時若沒有洗手設備,可使用紙巾等擦拭明顯汙物,隨後用免洗洗手液、消毒溼巾等消毒,回家後儘快洗手。
疫 情嚴重,在此,我要向研究 藥 物的醫學家們、在一線前奮鬥的白 衣 戰 士 們致敬!但也請大家不要忘了自己身邊的英雄,比如像我爸爸還有我外公這樣也在為防疫工作做貢獻的普通人。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顧自身安危,讓我們也向他們致敬!有你們在,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 硝 煙 的 戰 爭!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指導老師:黃國兵)
關於蝙蝠的三條冷知識
1.蝙蝠是唯一演化出具有真正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世界上現存的蝙蝠超過1200種,約佔哺乳動物種類的五分之一。
2.蝙蝠科動物的糞便在中藥裡有一個別致的名字,叫「夜明砂」。
3.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現在已經從蝙蝠體內發現有超過140種病毒,其中60多種都是人獸共患病毒,其中甚至還有一部分隱而未發。
優秀獎
疫 情 下的中國速度
廣東省廣州市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六(5)班 梁禮禕
中國速度不難理解,我們能想到的是基建速度、高鐵速度、5G速度等等。而面對這次「新 冠 肺 炎」疫情,更是體現了中國速度。
醫 院 建設體現中國速度。武漢 火 神 山 醫 院 參照北 京 小 湯 山 醫 院 模式,集中收治「新 冠 肺 炎」患 者。醫 院總面積359萬平方米,設有床位1000張。從1月24日火 神 山 醫 院開建,到2月2日正成交付,僅僅用了10天時間。在外國人看來,這簡真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在中國,我們做到了!這就是中國速度。
醫 護支援體現中國速度。春節本是合家團圓的時候,但在緊急情況下,各地 醫 護人員主動請纓,來自全國各地的醫 療 隊緊急馳援武漢。全國共68支醫 療 隊8130名 醫 療人員,在極快速度下抵達武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就是中國速度。
口罩生產體現中國速度。疫情之下,口罩奇缺,原來不是生產口罩的生產商快速搭建生產線生產口罩,比如服裝製造商、汽車製造商、手機製造商、房地產公司等。它們通過改造生產線或新增生產線的方式製作口罩,增加口罩供應。這就是中國速度。
在中國速度下,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 硝 煙的 戰 鬥;在中國速變下,相信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
(指導教師:石麗媛 )
據悉,下一屆「快樂杯」大賽,擬定於2020年9月啟動,讀者朋友們可以通過公眾號關注「快樂系列期刊家園」!
另,本次網絡發布,由【「生日請先感謝爸媽」愛心採訪團隊】公益推薦。
「生日請先感謝爸媽」愛心採訪團隊——曾徵集笑臉,多次在央視公益弘揚「愛世界愛他人愛生活,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公益輔導孩子寫作的同時,傳播愛、弘揚愛。
計劃徵集小主編,帶領孩子們自己策劃、出版一期屬於他們自己的報紙或作品,歡迎有愛心、有正能量的家長、家庭一起來「關注我們」,給我們留言,一起來引領孩子們開路鋪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