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學霸媽媽發朋友圈吐槽學渣兒子,平凡的孩子,怎麼教才能更出色?

2021-02-18 傑尼獅樂園

半夜,看到閨蜜在朋友圈求助:「兒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該如何調整、積極面對?」

 

要說閨蜜十分優秀,985大學的碩士,先生是985大學的博士。

 

她家兒子小時候也格外聰明伶俐,識字早、數數快。

 

都覺得,一定是遺傳了爸媽好基因,將來不是清華就是北大。

 

但天不遂人願,自從孩子上了小學,發現他在學習上格外吃力。

 

學霸父母為他開小灶不算,還請了名師單獨輔導,但成績還是徘徊在平均線左右。

 

樂高、奧數都在學,但就是沒有拔尖的地方。

最近聽說隔壁鄰居門門考第一的孩子,參加機器人比賽又得了一等獎。

 

她越發不淡定了,裹不住的焦慮撲面而來。

 

她不甘心,那個兩歲會背唐詩,人人都誇聰明的孩子,現在什麼都不如他人。

 

更不願接受兒子非常「平庸」這個事實。


 

記得曾在論壇上看到過一位媽媽發帖,吐槽孩子太過平庸,想生二胎。

 

原來她和老公都是名牌大學畢業,但孩子不想讀大學,只想開個早餐店。

 

媽媽覺得他太沒出息了,以至於萌發生二寶的念頭。

 

這也印證了教育家劉長銘說過的那句話:中國家長最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是一個普通人這一事實。

甚至有一年高考作文題目就叫「拒絕平庸」。

 

因為「平庸」這個詞,在爸媽的眼中,不但刺耳,更主要的是刺心。

 

— 01 —

接受孩子平庸

真的比接受自己平庸還難上百倍

確實,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非凡成就。

 

成為下一個拯救全人類的科學家;

成為創業賺的盆滿缽滿的企業家;

成為全世界聞名的藝術家、音樂家。

 

只是為什麼父母越努力託舉,卻越事與願違呢?

 

因為現實是殘酷的。


 

美國比較心理學家理察所著的《正態曲線》一書指出:人類的智力水平呈正態分布。特別聰明和特別笨的人極少極少,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更扎心的是,弗朗西斯高爾頓的均值回歸理論還得出結論:父母智商高,孩子也不一定比他們聰明。

 

沒想到,父母「985」,孩子是「學渣」,原來不是調侃的話,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作為媽媽我也深有感觸。


有時候接受孩子平庸,真的比接受自己平庸還難上百倍。

 

因為現在孩子的教育,是全家的頭等大事。

 

不甘願孩子「平庸」,為了給他一個高起點。

 

朋友把才裝修不久的,郊區帶花園聯排別墅賣了。

 

換成了市中心一套老破小「學區房」。

 

三口人擠在一起,雖然各種不方便,但想想孩子有朝一日,金榜提名一切都值得了。

 

甚至為了全程陪讀,她辭去了月薪三萬多的工作。

 

一門心思朝著精英路線打造自己的孩子:

 

800一節的外教課,一月10次,只為培養一口流利的英語。為了開眼界,三歲時,就帶他去看羅浮宮,八歲逼他讀《莎士比亞全集》。

在這樣全心付出,重金投入下,怎麼甘願孩子平平無奇,考個二流大學呢?

 

她早已為孩子定下目標,清華北大只是第二梯隊,常春藤聯盟剛在考慮範圍。

 

孩子仿佛就是她的藝術品,在她精心打造下,不允許有一點瑕疵。

 

如果孩子沒有達成媽媽的要求,她們會焦慮,有些人會做出瘋狂的舉動。

 

記得新聞曾報導杭州一所重點小學的老師,對兒子要求永遠是100分。

 

有次兒子只考了72分,她覺得孩子十分愚鈍,自己教育非常失敗。留了一封遺書,吃了大半瓶安眠藥自殺。幸虧發現及時,保住了性命。

 

也許我們不如這位媽媽這樣極端,但心裡依然無法接受,我們付出這麼多心血培養的孩子,成績不如其他人的事實。

 


02

對孩子有期望沒錯

但別讓你的期盼,變成他的負擔

 

世界上最痛苦的莫過於「求而不得」,這會讓我們焦慮,會讓我們抓狂,對孩子教育更是如此。

 

其實只要我們合理調整,對孩子的預期,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千萬不要因為我們的「急於求成」而把孩子學習的火花給熄滅了。

 

首先為孩子找夢想,而不是為自己圓夢。

 

著名詩人紀伯倫曾經寫過:

你的子女,其實不是你的子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但很多父母還是把孩子當自己私有財產、未實現夢想的接力者。

姐姐是語文老師,有次考試作文題目是《你的夢想》。

 

沒想到班裡一個女孩寫到:我的夢想就是媽媽放棄她的夢想。

 

原來媽媽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一個舞蹈家。

 

可是家裡的條件太差,沒有辦法去完成。

 

為了實現心中未完成的「舞蹈夢」,每天強迫女兒壓腿,為了保持身材,還不允許她吃主食。

 

可是對於跳舞,女兒根本不喜歡,十分痛苦。

 

有時,家長為孩子設計的藍圖,並不能真正讓他們得到幸福。

 

正如海桑所說:孩子不是家長的希望,家長的夢想,本就與孩子無關。

最好的教育是,放開手,為孩子找到一個全新的、屬於自己的夢。

 

其次,為孩子設定合理目標。

 

有次去朋友家做客,正巧遇到她在教孩子寫作業。

 

只聽到屋裡大喊:「你怎麼這麼笨,解不出來就不要吃飯了!」

 

我走進一看,吃了一驚。

 

他兒子剛上一年級,居然在做乘除法混合運算。

 

朋友卻不以為然,笑我「佛系」,說現在很多孩子都在學,我們也不能落後。

 

美國教育學家曾指出,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能掌握的東西是不同的。

拔苗助長,往往適得其反。

 

父母對孩子有期望無可厚非,但切記要合理。

 

「洛克定律"曾指出,合理期望,指分階段地設置在稍微高於孩子的水平之上。

 

讓孩子每達成一個期望,便能獲得強烈的成就感、以及對學習的勝任感,這才是驅動孩子愛上學習的關鍵。

 

而不是把目標凌駕於孩子的需求與感受之上。

 

如果孩子屢次達不成目標,他也會對自己產生否定感,甚至害怕學習。

 

當你覺得孩子「笨」時,請看下是否是你設置的目標「高不可攀」,讓孩子失去了動力。

 

正如美國著名人文學家卡萊爾說:

 

即使最脆弱的小生命,一旦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一個合理目標上,就會有所成就。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找到合適他的目標。

 

最後,多縱向比較,別讓「比娃」變成了「坑娃」。

 

現在的孩子,經常被父母念叨:


「你同學,回家自己做完作業,馬上練琴,你看你,這麼懶。」

每個家長仿佛都陷入一個「比孩子」的怪圈。

 

孩子也苦不堪言,只能整天處於這樣一團亂麻的情緒和高壓中。

 

其實不管「比得過」還是「比不過」,他們都會倍感壓力和焦慮,變得敏感、嫉妒心強、內心匱乏。

 

研究發現,壓力越高,成就越低。

 

所以最重要的是,立刻停止使用「你看看別人家的xx……」這樣的句式。

每個個體都存在差異,每個孩子擅長的方向也不一樣。

 

這些無謂的比較沒有任何意義。

 

比起做橫向比較,父母更應該做的是陪孩子一起發掘、發展他們的興趣與特長。

 

關注他們的點滴進步,為他們驕傲,為他們自豪。

 

以後,當你覺得自己的孩子,資質平庸,不如他人時。

 

請看一看,是不是因為我們熱衷「比娃」反而成了「坑娃」?讓他們遠離了「優秀」?

 


03

你以為「平庸」的孩子

其實可以「不平凡」


土耳其有句諺語:「上帝為每隻笨鳥都準備了一根矮樹枝。」

 

那個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詹青雲,上學時,也曾是老師眼裡的「笨小孩」。


她曾在微博裡回憶到:我小時候,開竅晚,學習差,是最讓老師心煩的學生。

還遇到過當著全班同學說我是「笨豬」的老師,還告訴我媽,這小孩考不上高中,趁早送去技校!

相關焦點

  • 我的學渣兒子被逼成學霸,結果扎心了:那個平凡的孩子,更值得我們去愛
    阿衍很努力,每天都讀書到凌晨; 為了讓阿衍成績趕上去,阿衍媽媽給他報了無數補習班,請了一對一家教,甚至還把兒子送去以體罰為主的軍事化輔導機構…… 可即便這樣,兒子的成績依然不行。 而且因為長期熬夜,原本成績中下遊的阿衍發揮得更差了,還考了全班倒數第一。
  • 我的學渣兒子被逼成學霸,結果扎心了:平凡的孩子,也值得爸媽去愛
    阿衍很努力,每天都讀書到凌晨; 為了讓阿衍成績趕上去,阿衍媽媽給他報了無數補習班,請了一對一家教,甚至還把兒子送去以體罰為主的軍事化輔導機構…… 可即便這樣,兒子的成績依然不行。 而且因為長期熬夜,原本成績中下遊的阿衍發揮得更差了,還考了全班倒數第一。
  • 我的「學渣」兒子,媽媽相信:你是來報恩的!
    學校裡一般容易被老師記住的就是兩類人——學霸和學渣。 學霸的家長們,每次去學校都是自帶仙氣,臉上洋溢著滿滿的自信和光華。可是,作為一名學渣的老媽,每次去學校,我都會悄悄坐在角落,故意選擇一些深色的衣服,很怕引起家長和老師的注意。
  • 學霸媽媽「母憑子貴」,學渣媽媽氣得心碎!人間真實了,哈哈哈……
    養娃教娃,讓他考上985,迎娶白富美,出任CEO,帶著自己走上一名老母親的成功巔峰。當代的「母憑子貴」,簡直人間真實呀!孩子影響老母親的話語權前幾天,我兒子班上開期中考試總結家長會,班主任要表揚表揚那幫學霸家長們,「敲打敲打」這幫學渣家長們。
  • 學霸父母的孩子什麼樣?如果不出意外,他們終將平凡
    也就是說,假如父母輩在某一方面的水平越高,他們的孩子越有可能在這一方面的成就趨於平凡。就算能比普通人好,但基本上也很難趕上父輩。比如,馬拉度納的兒子只踢到義大利丁級聯賽,後來改踢沙灘足球。
  • 學渣媽瘋魔實錄曝光:養娃像買彩票,抽到學霸還是學渣,全看天意
    誰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班級裡的名列前茅的,輔導作業也不用父母過多的操心。可是,生個什麼樣的孩子,完全是看老天爺的分配,跟父母是學霸還是學渣沒有一點關係。如果不小心分配到了一個學渣孩子,會是什麼樣的體驗呢?今天,我採訪了一位媽媽,來聽聽她的感受。Q:您好,先介紹一下您的基本情況吧?我是個學霸,從小到大學習很輕鬆。
  • 清華學霸作息時間表曝光,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學渣自愧不如
    可以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而對此,很多學渣都自愧不如。 學霸身上具有什麼特點 有些孩子從小就是自己班級上的"學霸",他們在學習上不需要父母和老師操心,而且每一次都能夠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而這類孩子相比於一般的孩子而言,常具備以下的幾個特點。
  • 學霸媽「母憑子貴」,學渣媽氣得心碎!太扎心了,哈哈哈……
    孩子影響老母親的話語權 前幾天,我兒子班上開期中考試總結家長會,班主任要表揚表揚那幫學霸家長們,「敲打敲打」這幫學渣家長們。 都說中年婦女天不怕地不怕,可我們還是有「三怕」:怕年邁的老爹,怕發工資的老闆,怕總找我告娃狀的老師。 這些年來,我好容易建立起來的中年婦女的自信,全被我那學渣兒子碾成渣了。
  • 學霸和學渣的艱難愛情
    等網絡詞彙發明後,我們稱呼他們為「學霸」和「學渣」的組合。學生時代,我作為學霸,被老師配對過很多學渣。我掏心挖肺給他們補習,發考卷時我比他們本人還要緊張分數。作為回報,學渣也會給學霸很多珍貴的課外知識,比如帶學霸去看周星馳的錄像帶、去遊戲廳打遊戲。後來我發現,愛情關係裡,學霸和學渣也是常見的配對。
  • 《偽裝學渣》玩手機有什麼用,你看學霸,都是靠刷題平復心情
    所以,控分只能是學霸才能玩的遊戲,想玩嗎,就努力學習吧學渣們。賀朝是一個從小就很優秀的學生,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他不僅成績優異而且很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但是他卻更願意和那些老師眼裡的差生玩在一起,賀朝喜歡他們身上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
  • 媽媽一覺睡到11點,兒子早起拖地做飯:孩子就得這樣養才出色
    前兩天,軒軒發了一段喊媽媽起床的視頻,他對正在蒙頭大睡的媽媽說:「媽!媽!起床了!十一點了!十一點了!」睡夢中媽媽只回了一句:「還早!」 軒軒繼續說:「我飯都煮好了,菜都洗好了,等你起床我就開始炒菜,你快點起床!」這麼暖心的兒子讓網友直呼:「這媽媽太幸福了!」
  • 小學生「看圖寫話」,學霸寫出印刷體,學渣段子手,讓老師樂開花
    這個時候,學霸和學渣的表現,那是大不相同。我們來看一些公開在網上的照片。學霸:故事連貫,連字都是印刷體,太讓老師省心了圖畫中的題目是,圖中畫的是誰,她正在幹什麼,其實很顯而易見,想想媽媽平時洗衣服的樣子,孩子心裡也就有答案了。
  • 偽裝學渣VS偽裝學霸,到底哪一個更具挑戰性?
    木瓜黃有一本小說《偽裝學渣》,因此便會有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偽裝學霸。那麼對於偽裝學渣與偽裝學霸,到底哪一個更具挑戰性呢?偽裝學渣小說當中賀朝與謝俞就是偽裝學渣的存在,雖然說他們本身是學霸,但是並不是說偽裝起學渣,就有模有樣。不是這一回事兒,就拿謝俞來說,雖然之前偽裝學渣的時候還算技術到位,每次考試都是年級倒數第一。
  • 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從一二年級就開始了,父母要重視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學霸與學渣的差距究竟是怎麼拉開的呢?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學習不好的孩子?希望讀完這篇文章,能給父母們帶來一些啟迪和解決的方法,從此讓孩子踏上學霸的階梯......
  • 聽說小學生有著名的「橡皮定論」,學霸和學渣一目了然,很準確
    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學校表現優秀,並且在激烈的競爭當中更具有優勢,這樣未來長大也可以更好地在社會上立足。然而貪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他們往往缺乏自控力,所以並不是那麼愛學習,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當孩子進入學校之後,離開了父母的監管,也很容易出現上課走神的情況。前段時間看到過一個被稱為橡皮定論的有趣現象,主要是通過小學生用過的橡皮來判斷他們是學霸還是學渣。
  • 我一英語學渣,怎麼教出快樂的英語學霸孩子,還根本不用記單詞!
    你只要開口跟我談怎麼記單詞,我就不會再跟你繼續討論孩子怎麼學習英語的任何問題,即使你是教育專家。思考下面兩個問題:一個花兩三個月時間學會漢語拼音的孩子,是不是他想寫的任何一句話都可以用拼音寫出來?當然,以我一個英語學渣的感受來看,英語比漢語拼音確實是要難一點兒。但英語也只是一個表音文字,與漢語拼音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以你現在還在要求孩子、逼孩子或者是教孩子怎麼去記單詞,完全就是誤入歧途!
  • 10歲女童六一吐槽:媽媽為發朋友圈逼我拍照(圖)
    10歲女童六一吐槽「媽媽為發朋友圈逼我拍照」   「我媽讓人火冒三丈。我不喜歡照相,她就偏逼我去。(給)我拍照,就是讓她發朋友圈。」——四川樂山小姑娘小桃的吐槽。下午放學後,小桃回家寫了一篇圖文並茂的日記,在日記裡她吐槽了自己的媽媽。   原來,為了給女兒過節,媽媽於蘭準備約小桃到樂山嘉州長捲去玩。可小桃不樂意,她在日記裡說,「我媽讓人火冒三丈。我不喜歡照相,她就偏逼我去。(給)我拍照,就是讓她發朋友圈。」
  • 大學食堂的WIFI密碼火了,炸得學渣立馬現形:學渣不配用手機
    但是WIFI密碼就讓人頭疼了,這感覺是要理科的學霸才能解的出來啊!是一個高數題,各種符號數字摻雜交錯,反正我已經承認自己是學渣了。這個密碼估計立馬把學霸和學渣區分開來,學渣立馬現形,因為學渣連公共WIFI都用不了。有網友在下面評論學渣不配用手機!
  • 看似「雞肋」實則有用的文具,學霸桌上隨處可見,學渣卻覺得普通
    不過使用螢光筆,學霸和學渣之間也有所不同,學霸一般都不會大面積塗鴉,而是從中提取更重要的知識點,或者是利用兩個顏色,一個大面積塗鴉,另一個再標記重中之重。 但學渣就不會這樣了,對於學渣來說,與其標註重點,還不如畫畫來的實用,有些學渣甚至都沒買過螢光筆。
  • 孩子是學渣還是學霸?課桌裡的三樣物品就看出差異,班主任:很準
    而學渣的試卷凌亂不堪,不是褶皺就是撕爛,字跡潦草模糊,錯題錯了就錯了,不會的題再次遇到依舊不會,甚至害怕被家長發現,在老師評講完直接「毀屍滅跡」。3、用完的筆芯學霸特別費筆,由於每天長期大量書寫,他們課桌內用完的空筆芯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