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ji的前身:兩個奧地利哲學家的圖像語言狂想曲

2021-02-13 漢語堂

「圖像造就團結」被兩個維也納難民奉為人生信條。他們幻想著能有這樣一個世界,在那裡,可以將簡單的圖像文字作為通用語言,實現全世界無障礙溝通。

1945年12月,奧託·紐拉特(Otto Neurath)於牛津家中去世。去世前,他對第三任妻子瑪麗(Marie)說的話頗為可愛。這位哲學家在讀到一篇關於幸福的文章時,轉頭對妻子說:

「我心中所想的幸福啊,是這樣子的。

某一天呢,教父對我說:『親愛的奧託·紐拉特,我若能讓你永遠活下去,和你現在的生活別無二致,伴著書香案牘,身側是心愛的妻子。你永遠也不會死,但你永遠不會比現在更富足。這樣的日子,你想要麼?』

『當然啊,親愛的教父,我求之不得。」

瑪麗和奧託是來自維也納的納粹難民,他倆一個是娘家姓賴德邁斯特他的雅利安人,一個是被打上共產主義標籤的猶太人。1934年,二人逃離了法西斯主義,先是逃到了荷蘭,後又逃到了英國。戰爭期間,他們曾被當作敵方異族,在英國關押了一段時間。

紐拉特夫婦皆為極具創新精神的改革家,夫婦二人共有一個宏大的構想,即創建一個極度理想化的世界,在那裡,人們可以使用簡化的視覺語言進行交流。

1935年,瑪麗提出了Isotyp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Typographic Picture Education)一詞,用以指他們正在開發的象形文字,通過視覺圖標和可見的推理鏈便可達到教育的目的。

他們的靈感來自於英國哲學家查爾斯·凱·奧格登 (Charles Kay Ogden),他提出,英語可以歸結為850個單詞。這種被稱為Basic的基礎語言可以在幾天內學會,他希望逆轉巴別塔的詛咒,為和平鋪路。

他們在維也納成立了Isotype研究所,口號是:「文字造成分裂,圖像促成團結」。事後看來,他們實為語言溝通的先驅,因為新型的視覺語言超越了emoji,在圖像文字的領域上站得先機。

然而,在奧託長期享譽為哲學家和社會改革家的同時,相對而言,瑪麗的工作直到現在都遭到了忽視。

直到1986年她在倫敦去世,倫敦的「插畫之家」才舉辦了一場名為「瑪麗·紐拉斯:描繪科學」的小型展覽,以紀念並讚美她為Isotype研究所做出的奉獻。從丈夫去世到20世紀70年代,她帶著一批插畫師,一共繪製了80多本兒童讀物,其中一半都致力於科學教育。

展覽會上展出的精美書籍——其中包括《微不可查:原子內部與倫敦地鐵》(Too Small to See, Inside the Atom and Railways under London)——這些書都是基於奧託的想法寫就的,即圖像形式的數據所能傳達的涵義遠勝於文字形式。

1944年,他在一份闡釋Isotype書籍價值的文稿中寫道:「當下有許多好書,它們能給成年人和兒童提供信息,但通常它們也只是『知道點兒東西』而已。Isotype會儘量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因為問題不在於如何以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傳遞知識,而在於如何對一個孩子可能提出的問題作出滿意回答,滿足他對行動的熱愛,讓他在書本上找到自我認同。」

幼年時期,奧託便被埃及象形文字深深吸引,不僅是為它們獨特的形式所著迷,還因它們如何講述故事而好奇。雖然在人類的進步史上,常以象形文字的出現作為轉折點,標誌著從簡單的口頭交流進化為了複雜的書面交流(大英圖書館正舉辦的展覽可為其證),奧託則堅持按照一定規則,將符號和顏色進行簡單組合,尤其是將複雜數據圖形化,以便人們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受到蘇聯建構主義和德國包浩斯的啟發,進一步發展了這種視覺語言,並發揚了其極簡主義美學和烏託邦、現代主義精神。

在1918年至1934年這段戰後時期,維也納一度成為社會生活的熔爐,被稱為「紅色維也納」。此時,奧託受任為城市規劃博物館館長。博物館設立之初,是為讓維也納公眾了解戰後的社會住房,並在展覽中展示一種象形語言,作為書面語言的替代品。

在那裡,他遇到了瑪麗。彼時,瑪麗剛從藝術學院畢業,是物理學、數學領域的新秀。後來,她擔起「轉換器」一責,成為數據收集者(歷史學家、統計學家和經濟學家)和圖形藝術家的中間人。今天,她或被稱為平面設計師。事實上,若不是紐拉特夫婦,我們所知曉的平面設計可能根本就不會存在。

隨著項目的發展,奧託聘請了包括歐文·伯納特(Erwin Bernath)和格爾德·阿恩茨(Gerd Arntz)在內的藝術家,成立了後來被稱為「Isotype研究所」(Isotype Institute)的機構。他們和瑪麗一起,開創了一種視覺語言的專業設計,用於歷史數據和統計信息的公共交流。

在博物館工作和發展Isotype研究所的同時,奧託逐漸成為一位傑出的哲學家,作為維也納邏輯實證主義者圈子的主要成員,他強烈抨擊法蘭克福學派的馬克思主義猶太人,因為他們對科學進步和啟蒙價值觀的蔑視令他深為厭惡。

事實上,Isotype研究所是與啟蒙運動最具共鳴的一個項目,是一場對啟蒙運動的自發性延續: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曾試圖通過配有插圖的百科全書來促進科學和世俗思想的進步。

自打被逐出奧地利,逃離法西斯的爪牙後,紐拉特夫婦變得更加鬥志昂揚。他們在海牙創造了國際視覺基礎教育,並領導國際性的科學統一運動,發起了叫做「統一科學百科全書」的活動,旨在用圖像語言來宣傳國際科學和社會合作——在人被日漸黑暗的時代所吞噬的世界裡,這不失為一個美好暢想。

儘管在紅色維也納時期,建築風格上仍以卡爾·馬克思·霍夫(Karl Marx Hof)和拉貝霍夫(Rabenhof)等倡導的雄偉大建築而聞名,這些建築內設各種公共設施,如澡堂、洗衣店、幼兒園、圖書館甚至廚房,但奧託·紐拉特(Otto Neurath)提出了一種不同的住房解決方案,引發了住房革命。

1934年,他和瑪麗主持了工人協會住宅區的開放儀式,該住宅區位於維也納西南部,有70棟房屋,工人階級家庭有機會購買或租賃由31位國際建築師(包括阿道夫·盧斯[Adolf Loos])設計的房屋。

十年後,紐拉特夫婦受邀前往黑鄉(英格蘭的密集工業區)的比爾斯頓工作。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維也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比爾斯頓,一個有31000人的小鎮,迫切需要新的住房。在伍爾弗漢普頓大學聽了奧託關於維也納的演講後,比爾斯頓鎮的職員邀請這位社會主義哲學家來幫忙。威廉斯聽了他滿是人文關懷的願景後,大為所動:「他讓我們相信了人格尊嚴的存在」。

正如紐拉特書中所寫:「各種各樣的人混住在一個莊園裡:已婚的和未婚的,年邁的和年輕的,雜居在一起。舉個例子,這兒沒有老年人聚集區的存在,如果老年人被困在公寓裡,便會感到被孤立,孤獨感頓生,覺得自己仿佛是多餘的。而如果你讓他們和年輕人在一起,找些事情做做,像是照看孩子,他們便會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是被需要的。」這又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卻又是同樣的難以實現。

但是,就像奧地利法西斯主義崛起,粉碎了構建維也納社會主義天堂的夢想,奧託早早離世,使夫婦倆給比爾斯頓帶來快樂的計劃被迫擱淺。縱使莊園尚存,卻絕非他們渴求建立的那個社會主義天堂。

瑪麗帶著更大的熱愛,繼續投身於在Isotype研究所的工作,專注於以視覺圖像形式呈現複雜的科學思想。在此次展覽中可以看到許多研究成果,都出乎意料的美觀且具有教育意義。雖然這些都是兒童讀物,讀來卻大有裨益。事實上,我痴痴地捧書,站了許久,我第一次知道到麵包是怎麼做的,昆蟲是怎麼給植物授粉的,還有火山是怎麼活動的。

後來,我一度入迷到用胳膊肘把孩子擠到活動桌的角落裡而不自知,因為那會兒我正沉醉在鳥蛋孵化過程圖中無法自拔,想著如何給它們正確排序,這四張出自於兒童讀物的圖,將瑪麗的思想展現到了極致——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闡釋複雜深奧的概念。

聯合策展人凱蒂·奈爾內認為,瑪麗·紐拉斯的方法極具開創性,對當代設計和信息圖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她應得的褒獎,遠勝於已得到的。在今天,在她去世33年後的今天,她終於得到了應有的讚揚。

相關焦點

  • 傳奇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的另類藝術人生
    一首超長的歌曲,沒有重複的副歌,主唱是個齙牙男,包含搖滾、歌劇等多種迥異的曲風,在現在音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凡對歐美音樂稍微有點兒興趣,一定能從以上關鍵詞劇中判斷出,這首歌便是由皇后樂隊譜寫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 《波西米亞狂想曲》:永不墜落的皇后樂隊
    如果你以前從未了解過皇后樂隊,那你在看完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後,一定會對他們產生興趣,或許會同我一樣,想要成為他們的粉絲。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最後的Live Aid大型搖滾樂演唱會,皇后樂隊激情的演唱,讓每一個觀眾都感到熱血沸騰,為之澎湃。
  •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講述著名樂隊傳奇主唱的精彩人生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劇照雖然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在爛番茄上僅獲得了63%的新鮮度,不過對於歌迷來說,通過影像再一次認識一遍雷迪·默丘裡,的確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渾然天成的藝術家電影從許多角度重現與詮釋弗雷迪·默丘裡,雖然過去我也聽過許多皇后樂隊的歌,但是直到看完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之後,我才真正地認識這位渾然天成的藝術家,他不只天生對音樂敏感,對於文字、圖像、造型、表演等等,
  • 現象級作品《第一狂想曲》是如何創作出來的?聽王建民講述背後的...
    圖說:活動現場從1988年到2019年,王建民在31年裡一共創作了5部狂想曲。今年,上海音樂出版社首次集結出版了由他創作的經典二胡和古箏作品,收錄於《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王建民古箏作品集》中。本次出版的兩本樂譜均為「淨版」,不包含演奏家的指法標記,完全保留作曲家創作的作品原貌。
  • 《夏日狂想曲鄉間的難忘回憶》怎麼刷碗 洗碗技巧一覽
    :鄉間的難忘回憶 > 正文 《夏日狂想曲鄉間的難忘回憶》怎麼刷碗 洗碗技巧一覽 2020-06-23 15:50:15 冒險遊戲AVG 人氣值:加載中...
  • 《爆肝工程師的異世界狂想曲》主角三大逆襲事件,果然是狂想曲!
    日漫新劇《爆肝工程師的異世界狂想曲》主角鈴木一郎正在爆肝加班當中的程式設計師,原本應該在小睡片刻的他,回過神竟發現自己被放逐到了陌生的異世界,開啟了自己的人生三大逆襲事件;01後宮佳麗主角鈴木一郎現實生活中是一位遊戲程式設計師,有加不完的班,熬夜通宵是家常便飯,直到現如今
  • 波西米亞狂想曲—牙叔
    最負盛名的《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也在其中。2001年入駐第16屆美國搖滾名人堂 。2002年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 。2004年,保羅·羅傑斯開始擔任樂隊巡演主唱 。2019年的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打破音樂傳記類電影票房紀錄。1968年,在倫敦帝國學院研讀天文學博士的布賴恩·梅,和就讀於伊令藝術學院的蒂姆·斯塔費爾想組建一個樂隊,但還缺鼓手,於是貼出告示徵人。隨後,牙科學生羅傑泰勒作為鼓手加了該樂隊。
  • 《波西米亞狂想曲》——經典永無止境
    Bohemian RhapsodyQueen - Greatest Hits In Japan《波西米亞狂想曲》的MV經典畫面本曲音樂結構極為特殊。《波西米亞狂想曲》(現在為史上第三,僅次於《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以及《Candle in the Wind 1997》)。本曲今日常被視為皇后樂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 《夏日狂想曲鄉間的難忘回憶》地圖介紹 各地區有什麼用
    很多小夥伴對遊戲中的地圖各處可能還不是很了解吧,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夏日狂想曲鄉間的難忘回憶地圖介紹,快來看一下吧。 以上就是夏日狂想曲鄉間的難忘回憶地圖介紹全部內容,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很多小夥伴對遊戲中的地圖各處可能還不是很了解吧,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夏日狂想曲鄉間的難忘回憶地圖介紹,快來看一下吧。
  • 《波西米亞狂想曲》最終預告 偉大皇后樂隊復活
    《波西米亞狂想曲》最終預告 偉大皇后樂隊復活 時間:2018.10.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動物狂想曲》:愛與人生皆由我
    在動畫《動物狂想曲》裡也有一頭吃素的狼——雷格西(也可以親切地叫他「雷狗子」),更值得大家喜歡。《動物狂想曲》,這部豆瓣9.1分的日本動畫在去年播出,反響極好。在《動物狂想曲》所描繪的世界裡,動物是「萬物的靈長」,他們像人一樣搭建社會的秩序和架構、接受教育、使用統一的語言、追求生命的意義。
  • 《比利時狂想曲》用音樂化解族群對立
    《比利時狂想曲》完成的時間其實比《愛樂之城》早了兩年,劇情也八竿子打不著。前者描述兩個競爭激烈的比利時管樂團,與其說是技藝或曲風之爭,不如說是族群與政治對立使然。原來一邊講的是接近荷蘭的佛拉芒語,一邊是說法語的瓦隆人。當前者的小號手不幸猝逝,指揮的女兒為了求勝,竟然把腦筋動到死對頭的天才小號手身上。
  • 第一款全球通用語言不是英語,而是 Emoji 表情
    本文作者Marcus Swan在「Emoji: The World’s First Global Language」一文中通過分析表情的形式與功能、過去與現在,討論了表情之所以被視為「全球語言」的原因。Emoji表情很可愛。可愛到有些人認為它們只適合那些每天抱著手機不願撒手的少年們使用。但是在emoji簡單的表面之後,有許多有關其形式與功能、歷史與未來的話題值得討論。
  • 《爆肝工程師的異世界狂想曲》:超強男主與異世後宮
    今天,小編將為大家介紹一部集精美的畫風,豐滿的人物設定與騷氣的劇情於一體的後宮動漫佳作,爆肝工程師的異世界狂想曲。另外,這是一部輕小說改的動漫,原作也非常好看哦!好了話不多說,下面進入大家最最喜歡的劇情介紹環節~
  • 《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放心帶小朋友去看吧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動畫系列片《大耳朵圖圖》的大銀幕首秀《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以下簡稱《美食狂想曲》),上映時恰逢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六十周年,多少有些「獻禮」的意味。《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海報。
  • 爆肝工程師的異世界狂想曲
    今天小編帶來的是 《爆肝工程師的異世界狂想曲》這部動漫上映於2018年1月11日講述了男主鈴木一郎以佐藤為名進入了遊戲世界展開的奇幻之旅,男主本是一個29歲的IT男,非常的善良原本小睡的他回過神來已經被放逐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
  • 《波西米亞狂想曲》:搖滾的復刻與重現 蘊含音樂傳記電影的啟示
    今天,怡非要跟大家分享的電影,就是這首耳熟能詳的《We will rock you》創作樂隊——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的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波西米亞狂想曲》2018年11月在美國上映,由著名導演布萊恩·辛格執導。
  • 《波西米亞狂想曲》曝光終極預告 揭秘四大看點
    斬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等4座小金人,獲得第76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將於3月22日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加盟影院專線放映。頒獎季獎項拿到手軟 全國點映口碑炸裂全球票房再創新高作為一部關於世界樂壇旗幟皇后樂隊的音樂劇情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在今年頒獎季獲61項提名並斬獲33項大獎。主演拉米·馬雷克更是包攬了影帝桂冠,實現了奧斯卡、「英國奧斯卡」、金球獎影帝「三連莊」,成為海內外備受矚目的焦點。
  • 爆肝工程師的異世界狂想曲,第五話先行圖
    《爆肝工程師的異世界狂想曲》動畫第5話《デスマーチからはじまる亂心王女》先行圖文情報已公布。在佐藤成為波奇、小玉和莉薩的主人後,又有兩位美少女奴隸出現在他的面前,其中一人尤為神秘。自稱「露露」和「亞裡沙」的少女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兩人以奴隸的身份出現在佐藤面前。
  • 《波西米亞狂想曲》:對皇后樂隊「神」還原還是一種冒犯
    這部皇后樂隊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以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默丘裡及其他三位成員在「拯救生命」演唱會上的開場鏡頭為開篇,回溯皇后樂隊從15年前在倫敦組隊,之後破裂、重聚,共同在「拯救生命」演唱會上締造搖滾歷史上最偉大表演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