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報導點燃"新彭浦夜市"人氣 攤主見記者喚"親人"[圖]

2021-01-10 東方網

「夜食尚」夜市人頭攢動。(點擊查看東方網高清組圖)

慕名前來追捧的新老粉絲摩肩接踵(點擊查看東方網高清組圖)

    東方評論:"彭浦夜市"復活值得點讚

    [夏令熱線]彭浦夜市今安在? "夜食尚"招安老攤主人氣漸旺

    上海夏天專題:盛夏光年

  東方網記者劉歆7月29日報導:一周前,東方網記者獨家報導了彭浦夜市在寶山綠地新都會商業廣場「復活」的新聞,引發滬上媒體的集體跟進和網友熱捧。昨夜,東方網記者再次造訪「重生」的彭浦夜市。與一周前的略顯冷清相比,昨夜已是一番摩肩接踵的景象。突然飆升的客流帶火了攤主們的生意。彭浦第一炸、小陳燒烤等十餘家前彭浦夜市的招牌「黑暗料理」已入駐廣場正規店面。有得吃,有得逛的滬上超人氣夜市——彭浦夜市正在逐步回歸。

  記者採訪過程中,有攤主得知是媒體的朋友,熱情地拉著記者的手用誇張的言辭表達感謝:「東方網的記者真是我們的親人吶!你們的報導讓我們的生意好了十倍都不止!」

  「新彭浦夜市」,火了!

  28日晚8點多,東方網記者駕車再次來到位於寶山綠地新都會商業廣場的「新彭浦夜市」。此時,廣場地下車庫900多個車位已停了近600個,平時地下一層充裕的車位已經一位難求。

  廣場上,和一周前略顯冷清的情形相比,人氣可謂大有提升。幾乎每個攤位前,都圍著三三兩兩的顧客或是挑選商品,或是討價還價。在廣場上經營檸檬茶的老闆娘說到夜市這幾天人氣的飆升,頗感意外和興奮。她告訴記者,開業以來平時周一晚上從來沒有這麼多人。尤其是上周末,檸檬茶賣到檸檬斷貨,生意根本來不及做,銷量是平時的十幾倍。

  經營服裝的攤主劉先生告訴記者,上周五和周六兩個晚上,夜市人氣突然井噴。人多到走不動路,衣服不還價也賣的特別好。據說,很多彭浦夜市的鐵桿粉絲看了網上的新聞和電視報導後才知道彭浦夜市「復活」了,於是連夜開車前來追捧,備感親切。

原彭浦夜市的燒烤攤變身燒烤店。

「黑暗料理」變身正規餐飲小店即將迎客。

  「黑暗料理」變臉重生!

  在前後兩次的採訪中,很多攤主和市民都表示,希望夜市的餐飲小吃能儘快配套。畢竟,有得吃,有得逛,才是夜市的精髓。隨著媒體報導,新彭浦夜市人氣飆升,一些原彭浦夜市的招牌「黑暗料理」紛紛加快了轉型重生的步伐。

  據了解,原彭浦夜市的人氣美食「小陳燒烤」在4天前開張,並且趕上了上周末的「大客流」,陳老闆對此喜出望外。原來燒烤攤前大排長龍的景象,到這裡變成了店內的一座難求。進駐商業廣場後,在室內經營也少了油煙、噪音擾民的困擾,做生意十分篤定。

  聞名滬上的「黑暗料理」領軍美食「彭浦第一炸」特色炸豬排也在廣場門店安家落戶。其獨立門店的招牌和內部餐飲配套設施已經基本到位,或將很快正式營業。此外,諸如「魔鬼筋肉蛙」、「賈不假臭豆腐」等「黑暗料理」也已變身正規軍,以獨立店面入駐夜市。

  當然,原彭浦夜市還有更多美食攤檔,其中一些考慮到租金因素,以抱團方式集體入駐。比如,「魔都食尚聯盟」匯聚了「火爆魷魚」、「酸辣粉」、「烤雞翅」等3家攤當,他們共用一個店面,最快將於8月1號正式開張。

商業廣場的餐飲人氣被夜市提振,咖啡店裡排起長隊。

  購物廣場「聯姻」夜市帶火商業人氣

  已然重生的彭浦夜市有個新名字「夜食尚」夜市,今年5月在寶山綠地新都會商業廣場逐步鋪開。綠地新都會是寶山新的時尚商業地標,吸引了樂購仕、星巴克、屈臣氏、寶燕1號、辛香匯等知名商家入駐。但如今樂購仕卻已退場。

  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綠地新都會要和與之一街之隔的寶山萬達廣場角力,顯然「壓力山大」。對此,綠地選擇了與夜市「聯姻」,這種差異化的競爭,隨著幾個月來的培育正在顯示出獨特的活力和機遇。

  通過前後兩次的實地採訪,東方網記者注意到,隨著夜市人氣的聚集和爆發,綠地新都會的一些餐飲店首先嘗到了甜頭。昨夜9點,廣場毗鄰夜市的一家茶餐廳上座率有九成,大堂經理坦言,幾周前同樣的時段可能只有幾個客人。與此同時,廣場裡一家動物園主題的咖啡廳買飲料的顧客也排起了長隊。不僅如此,廣場內的量販式KTV一到周末也是一座難求。

  東方網記者採訪獲悉,當時彭浦夜市被取締以後,攤主代表和綠地方面進行了雙向接洽,最終一部分彭攤主接受「招安」在「夜食尚」夜市重起爐灶。至此,這部分彭浦夜市的老攤主開始了正規經營。夜市的攤位固定,攤點樣式基本統一,服裝百貨、數碼周邊產品,以及箱包首飾等成為了夜市主營的商品。

  目前,隨著夜市人氣的拉升和餐飲店的增加,夜市的攤位可謂「一攤難求」。據一位攤主稱,一旦共和新路西側沿街的A區能順利開業,那麼租金可就不是每月1600元這個數了。據說,2500元一個月都租不到,排隊的已有100多號了。

「彭浦第一炸」美食回歸。

  火爆背後或存隱憂

  昨夜,記者隨機採訪了多位前來逛夜市的市民。逛街達人周小姐認為,夜市重生固然滿足了逛街欲,但是逛了一圈下來覺得商品的類型比較雷同,大多是服裝攤,看起來琳琅滿目,但是真的要選一件心儀的衣服,似乎又有點困難。

  市民陳先生也表示,前來逛夜市純粹是一時新鮮,在這裡買買小東西可能還行,但自己來過一次後,短期內估計就未必會再來了。他還希望,餐飲小吃店能再多開一些,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留住回頭客。

  還有周邊居民擔心,如果夜市一再火爆,會不會滋生諸如交通、食品衛生、治安等新的管理問題,希望相關主管部門和綠地方面要把好關。

    東方評論:"彭浦夜市"復活值得點讚

    [夏令熱線]彭浦夜市今安在? "夜食尚"招安老攤主人氣漸旺

相關焦點

  • 盤點今夏滬上三大正規夜市的人氣之道[組圖]
    東方網記者劉歆8月21日綜合報導:美食的誘惑是令人難以抵擋的。上海食客們對於夜市排檔情有獨鍾。華亭路、襄陽路、吳江路、臨汾路一個個上海本土夜市從風生水起到被取締消失,不禁讓人感嘆,上海什麼時候能有屬於自己的經典夜市呢?
  • 高雄瑞豐夜市不敵疫情,人氣直直下滑,攤商喊話鼓勵「多人活動」
    高雄知名瑞豐夜市不敵新冠肺炎疫情,人氣直直下滑,攤商各個慘兮兮,30日300多家攤商聯合發出陳情書,晚間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也親自到場自掏腰包消費,以行動力支持,攤商直說鼓勵「多人活動」來逛夜市。葉匡時說,臺灣防疫很好,但民眾竟然連夜市都不敢逛,希望大家多逛夜市,這也是對「衛福部長」陳時中的支持。今晚瑞豐夜市依舊等不到客人,人潮三三兩兩,與昔日盛況大相逕庭,大約有2、30攤店家乾脆不開,夜市雖然在門口量額溫、酒精消毒雙手,單一出入口管制,祭出總總防疫措施,仍挽不回民眾的消費信心。
  • 媒體直擊高雄夜市現況!攤商淚崩:救救我們
    但在全球確診一路飆升,臺灣防疫出入限制下,高雄的觀光也難免受到巨大衝擊,有媒體就直擊高雄六合夜市最新狀況…讓人難以置信。據港媒《中評社》記者實際走訪高雄發現,因疫情衝擊加上蔡當局上任後兩岸關係急遽惡化,大量陸客中斷來臺,在雙重衝擊下,高雄的各大夜市人潮可說是呈直線驟降,其中在臺灣較具知名度、全長380公尺長的、可以開展175個攤位的六合夜市,但現今卻僅剩80個攤位運營,若在平日,人潮稀稀落落更顯冷清。
  • "士林夜市"經驗能否被借鑑? 申城夜市發展需時間積累
    東方網6月4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右手抓著三串巨型肉串,左手捧著一碗花色圓子,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幸福。近日開業的錦江士林夜市,讓不少「吃貨」找到了久違的暢快感。  有人說,逛夜市是認識一個城市的最好方式。而對於上海而言,夜市文化似乎只是剛剛起步,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 士林夜市或常駐北外灘 不設門票預計至少開10年[圖]
    錦江樂園士林夜市很火爆。  東方網8月25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隨著8月底錦江樂園的臨時版士林夜市的離開,滬上的夜市將出現新的空白。記者近日多方求證後獲悉,虹口區將引進正宗的臺灣士林夜市並且常駐北外灘,雙方初定的合作意向,即未來北外灘版士林夜市將主打美食牌,不設門票,走親民路線。如果合作成功,該夜市將至少開張10-15年之久。  關於臺灣士林夜市的引進,臺北士林觀光發展協會執行長高啟原透露了北外灘士林夜市的部分細節,「如果成功了,這將是兩岸夜市的第一次合作。」
  • 記者再訪三挺路夜市,怎麼樣了?
    本周一,愛義烏報導了三挺路夜市的一家攤販存在一次性竹籤多次使用的情況義烏人最愛去的兩家夜市被曝光!燒烤、串串的竹籤上有墨綠、黑色的...如今三天過去了三挺路夜市整改情況如何?是否還會存在一次性竹籤反覆使用的情況呢?
  • 升級版「泰國拉差達火車夜市」空降申城 帶好128G大胃來逛七寶夜市
    東方網記者黃麗春12月6日報導:夜幕中霓虹閃耀,彩色帳篷一字排開,芒果糯米飯、冬陰功、海鮮燒烤等東南亞風情美食散發出陣陣香味,令人垂涎欲滴……這幾天,家住閔行區七莘路中誼路附近的居民意外地發現,自己家門口似乎成了網紅打卡地,因為開一個酷似「泰國拉差達火車夜市」的七寶夜市,天天都有許多市民和遊客進進出出
  • 60年來最慘澹 臺灣夜市冷到爆攤商爆歇業潮(圖)
    高雄市六合夜市出現史上最空蕩街景,一眼就可從街頭看穿街尾。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全臺各夜市迎來清明假期後首個周末,人潮爆冷!高雄六合觀光夜市生意一落千丈。六合夜市管委會主委莊其章指出,六合夜市原本有175個攤商,現在只剩下120個;全盛時期平日1天有兩三萬人,假期能達到五六萬人,但現在不分平假日都不到2000人,街頭到街尾300多米,甚至可一眼望穿。
  • 民進黨當局大動作發布示警區 夜市攤商怨嘆
    臺交通部門大動作發布「警示區」影響,各地夜市叫苦連天,花蓮東大門夜市攤商怨嘆,「連花蓮都不敢來夜市消費!」雖期待連假帶來人潮,但也不敢多備料,否則一旦沒人潮,花下去的都是本錢。也有攤商抱怨,現在人潮最多的大概是菜市場,怎麼不見民進黨當局發布警報?臺南市花園夜市管委會更坦言臺南被匡列27處警示點,根本沒有樂觀本錢。
  • 陸客不來生意慘澹,高雄夜市50家攤商歇業止血
    「北士林,南六合」,臺灣一南一北兩大觀光夜市,曾經是陸客赴臺遊必備打卡點,如今因為新冠疫情和兩岸形勢急凍的影響,日子都不太好過。特別是高雄六合夜市,在前市長韓國瑜6月被罷免後,就屢次傳出人潮銳減,門可羅雀。臺媒21日最新報導,過去一段時間,六合夜市內竟有近50個攤商歇業,包括挺韓五虎將「杏仁哥」的攤位。
  • 西安第二批蔬菜早市、夜市集中經營區、食品臨時攤...
    7月1日,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了解到,全市範圍內設立的第二批蔬菜早市、夜市集中經營區、食品臨時攤群點開始公示了,市民如有異議或合理化建議,可通過郵件和電話方式向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反映。按照市城管委《關於加強臨時佔道攤群點(夜市)設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市城管委發〔2019〕7號)有關要求,經屬地街辦提出申請,各區縣、開發區城管部門現場勘查,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審批,全市第二批設立的蔬菜早市4處,夜市燒烤集中經營區8處,食品攤販臨時攤群點11處。夏季瓜果臨時銷售點123處。現將具體點位名單予以公示。
  • 高雄六合夜市被曝人潮消失慘況!攤商懷念「那些有陸客的時光」
    臺灣網紅曝「高雄人潮不見了」六合夜市的昔日人潮。資料圖片來自於網絡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有臺灣網紅在臉書發文曝六合夜市慘況,稱「站路頭看路尾!(閩南語:站在街頭可以看到街尾)」,直呼好懷念韓國瑜還在的時期。
  • 臺灣「最牛」寶馬:饒河夜市當街停車 民眾罵翻(圖)
    原標題:臺灣「最牛」寶馬:饒河夜市當街停車 民眾罵翻(圖)饒河夜市違停,民眾、攤商罵翻。(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1月2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周末假日人潮洶湧的饒河街夜市,竟然有一部寶馬車就停在夜市裡,不少逛夜市的民眾走到該車前時,都驚呼不可思議,民眾表示:這實在太霸氣了。   受影響的攤商蕭小姐表示,開市前就已向管理站抗議了,但都沒有處理,請警方到場後又推給管理委員會,要我們攤商怎麼辦,損失要找誰來賠!
  • 「人民路夜市」回歸人氣爆棚 三百多攤位免費入駐
    自上世紀80年代誕生的「人民路夜市」,是很多濰坊市民關於夜市最早的記憶。2017年,因為種種原因,該夜市取消。伴隨著政府倡導發展夜經濟,6月19日,「人民路夜市」又回來了。記者探訪發現,重新打造並沿用原名的人民路夜市遷移到了濰坊商品城中街,且免收攤位費。
  • 跟著城管逛夜市:新天地活力街區吃喝玩樂盡有 周邊商場營業額...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9月1日報導:「上海是我長大成人的所在,帶著我所有的情懷。上海新天地事務推广部相關負責人朱崟告訴東方網記者:「試運行以來,市民遊客參與積極,周末每天客流有3萬多人次,尤以表演區和遊藝區的人氣最高。」據初步統計,活力街區的商鋪在前兩周的營業額共6萬,客流量對周邊商場的消費拉動效能顯著。「前兩周的周末,周邊兩個商場的客流量提升了52%,營業額提升了17%。」朱崟說。  經過幾周的試運營,朱崟表示將在活力街區的內容和硬體方面繼續優化。
  • 本端報導後,大柳樹夜市整改三周後重新開張,將增周三周六夜市
    本端以「大柳樹夜市人多欠規範」為題,報導了大柳樹夜市在復市後存在的缺乏限流及攤位規範等問題,引起了屬地朝陽區王四營鄉政府和市場管理方北京四海官鑫海鮮市場有限公司的重視。經過三周的整改,昨天下午5時,大柳樹夜市重新開市。
  • 臺灣流動夜市人氣火爆,竟要排隊三四個小時才能買到!
    最近幾年,臺灣驚現了一個全部由素食攤商組成的「素食夜市」。 經過一番思考,黃玴賢決定關掉餐廳,加入巡迴餐車隊伍,就這樣3臺餐車組成了一個迷你素食夜市,隨後的日子發展到將近20個攤商加入陣列。
  • 臺灣最新10大人氣夜市
    夜市,是臺灣觀光的一個人氣景點,許多來到臺灣的旅客紛紛指定一定要來夜市看看,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夠登上國際的媒體,但臺灣的夜市那麼多,到底誰才是其中網友討論度最高的夜市商圈呢
  • 通化夜市「九份芋圓」攤商偷水 犯行輕微免刑
    華夏經緯網6月2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通化夜市排隊美食「九份芋圓」吳姓攤商,因被附近的大樓管委會指控擅自使用大樓水龍頭的自來水,控告吳偷水涉嫌竊盜罪,一審依竊盜罪判吳拘役20天,吳上訴後,高院認為吳男確實涉犯竊盜罪,考慮他犯罪情節及所得輕微,改判免刑確定。
  • 升級版「泰國拉差達火車夜市」空降申城帶好128G大胃來逛七寶夜市
    周六傍晚五點左右,記者來到七寶夜市時發現,雖然室外氣溫10攝氏度不到,但是現場氣氛非常熱烈。背景音樂是駐唱歌手的現場演繹,一頂頂彩色帳篷在燈光的烘託下溫馨又熱鬧,人氣最足的是一個個美食攤位,煙火氣夾雜著歡笑聲,把冬日的寒意驅散一空。兩個熊貓人偶步履蹣跚地穿梭在人群中,不時擺出搞笑的姿勢和動作,惹得路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