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戴嶽
這幾年,水發集團在資本市場的舉措備受矚目。
併購派思股份、興業太陽能(更名為水發興業能源)、興業新材料,水發集團半年內一口氣將3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引發了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而山東財經報導記者從2020年水發興業能源發展戰略研討會上了解到,水發興業能源集團計劃在2023年前將清潔能源重資產分拆,整體打包回歸A股上市。
對於目前水發集團的是否有其他上市計劃,水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振欽對山東財經報導表示,「目前,水發集團關於汙水處理、生物質發電、風電發電三個板塊的IPO已經啟動。」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水發集團成立了資產證券化工作領導小組。當時該小組辦公室設在集團資產運營部,集團總經理擔任組長,水發集團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各權屬一級公司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擔任組員,專門負責集團有關上市方面的工作。
01
打造A+H+H三大上市平臺
從山東財經報導拿到的《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2021-2025年)》(下稱「水發興業能源「十四五」規劃」)中可以看到,水發興業能源三年經營目標為32211。具體是指在2023年打造3個上市平臺、資產200億元、收入200億元、實現利潤10億元、市值100億元。
其中,3個上市平臺對應的是水發興業能源目前擁有的清潔能源、綠色建築、新型材料三大產業,將分別打造各自獨立的上市平臺,形成A+H+H三大上市平臺。
目前,水發興業能源集團在清潔能源、新型材料領域擁有水發興業能源、興業新材料兩家H股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水發興業能源集團計劃2023年將水發興業能源(H股)中清潔能源重資產分拆,整體打包回歸A股上市。「未來三年,我們將完成分拆清潔能源投資業務在國內A股上市的目標。」水發興業能源董事會主席鄭清濤表示。
水發興業能源(H股)將逐步以綠色建築系統集成、能源工程EPC建設業務為主,繼續在H股存續。
此外,興業新材料將在未來兩年完成由香港創業板轉主板工作,通過公司多元化、高端化發展策略,快速達成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條件。「將興業新材料轉換至香港主板市場,能提昇平臺價值,塑造高端材料製造的投資亮點,獲得更多資本關注。」鄭清濤說。
山東財經報導注意到,水發興業能源集團還將適時開展股權融資工作,向符合資格的投資機構增發股票募集資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或併購重大項目,降低融資成本,促進公司股東結構多元化。每年增發股份數量不超過已公開發行股份數量的20%。
02
看好綠色建築市場
正如水發興業能源「十四五」規劃」所描述,水發興業能源(H股)在分拆清潔能源重資產之後,將逐步以綠色建築系統集成、能源工程EPC建設業務為主。
事實上,水發興業能源集團很看好綠色建築市場,已經在做相關工作。
就在11月28日,水發興業能源集團與江西亞興建設有限公司(下稱「江西亞興」)、北京冠亞偉業民用建築設計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冠亞」)就併購事項籤訂諒解備忘錄。
天眼查信息顯示,江西亞興的經營範圍包括土建工程、市政工程、室內外裝飾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園林綠化、路面與路基工程、土石方工程、路橋工程、鋼結構。
北京冠亞官網顯示,公司是是集建築工程設計、城市規劃、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市政設計、工程勘察、工程測量、竣工測量沉降觀測等項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勘察設計單位,做過瑞士公寓、望京國際商務中心、航天科技集團辦公樓、五棵松大廈等項目。
由此可見,水發興業能源此次收購的兩家公司是建築公司和設計公司。「綠色建築未來將進入爆發期,水發興業能源此舉是為了以後做人才儲備工作。」王振欽表示。
據中國建築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建築節能行業產值規模增長至1675億元,2020年,我國建築節能服務市場規模將達2300億元,未來五年,我國綠色建築將有望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可達到萬億元級的市場規模。此外,建設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把大力發展綠色建築作為重要方向,全國60%以上的城市已經將「綠色建築」作為新建建築的普通標準。
此外,在新材料領域,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正在加大山東市場的開發,中國興業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湯立文對山東財經報導表示,「11月10日,光電玻璃首個項目正在煙臺做示範工程,在人行天橋上使用能到達美化效果,每個天橋光電玻璃為55平方。」
記者 | 戴嶽
編輯 | 王雅潔
版權 | 山東財經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