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原來古人也用吸管#的微博熱搜
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好漂亮」「想買」「求周邊」的評論刷屏
還有網友曬出了各地博物館的同款
甚至還有別的款式的
這個古人用的吸管,名字叫「粉彩牡丹花吸杯」,也稱「秋操杯」,是光緒年間為紀念清軍秋季操練而特製的紀念杯,為中國官窯史上十分少見的帶有紀念性質的官窯作品。
它的花梗是空心的,從梗端直通花蕊內,相當於吸管。
目前見到的「秋操杯」,一種是粉彩牡丹花式,一種是綠釉荷葉式,這兩種均以葉莖為柄,柄為中空與杯相通,以作吸水用,又可稱為吸杯。在柄的背面用墨書寫著操練時間和地點。
△清代「荷葉吸杯」
這一件秋操杯邊款為「大清光緒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記念杯」,是一款粉彩牡丹花式吸杯,器形為變形的牡丹狀,以粉彩飾花瓣,淡綠釉飾花梗,造型新穎,工藝考究,釉色秀麗宜人,花瓣質感強,是光緒時創新器形,極為珍貴。
又是為古人智慧所震驚的一天啊
如今我們不會用這樣的吸管
市面上的吸管大多是一次性塑料吸管
但是,你知道嗎?
自12月份海南全面「禁塑」以來
對吸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年3月,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的《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第一批)》,一次性吸管也被列入其中,要求今年12月1日起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
一次性吸管取消使用後,由紙質吸管或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製品替代。
△全生物降解的刀叉、吸管等。記者 譚琦 攝
目前,海口各大商超、餐飲行業和景區等,已不再提供一次性吸管等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超市內售賣的紙吸管(左)。記者 譚琦 攝
△海口星巴克門店「換裝」紙質吸管。海口網記者陳捷 攝
△海口喜茶已經替換上PLA材料吸管於飲料杯。「PLA」是聚乳酸的縮寫,該材料能夠通過微生物、光等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其降解產物無毒無害,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
△海口都可COCO店開始使用紙制吸管代替部分塑料吸管。
除了一次性吸管
列入海南「禁塑」名單的還有這些
禁塑範圍:
塑料膜袋、餐具等2大類8個小類
主要為一次性膜、袋類和一次性餐飲具類
一次性膜、袋類具體包括:商品包裝袋(購物袋、日用塑膠袋、紙塑複合包裝袋)和用於盛裝垃圾的塑膠袋這2小類
一次性餐飲具類具體包括:盒(含蓋)、碗(含蓋)、碟、盤、飲料杯(含蓋)、吸管這6小類
以上這些列入禁塑範圍的製品,同一次性吸管一樣要用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製品替代。
截至今年10月底,包括金塑(海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海南賽高、海南創佳達、中科信暉新材料等公司在內,省內已有7家投產企業共形成一次性全生物降解製品產能分別為膜袋類2.48萬噸、餐飲具約1860噸、改性粒料約4800噸。海南替代品產能正在逐步增加。
△塑料包裝公司工作人員正生產全生物降解連卷袋。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11月22日,海南省首家售賣全生物降解用品的生活超市在海口開業,吸引消費者選購。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禁塑」已得到不少市民響應,一市民自帶布袋在超市購物。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12月1日,商販在三亞市第一農貿市場使用可降解塑膠袋裝菜。記者 沙曉峰 攝
△全生物降解的塑料杯、無塑紙杯和杯蓋。記者 譚琦 攝
△誠佳美環保包裝商城直營店內擺放的一次性餐盒。記者 韓星 攝
25分鐘
是每個塑膠袋的平均使用壽命
470年
是一個塑膠袋在自然界被「消化」的時間
世界上第一個塑料製品
到現在還沒有完全降解消失
保護環境,保護海南
從一根小吸管開始吧
*內容綜合自海南日報、新浪微博、湖北省博物館官微等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