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納黑體 (M Hei) 是蒙納公司最受歡迎的黑體字型,無論在香港還是中國國內,不同的報章雜誌上標題和正文字皆可以看見。蒙納黑體給人感覺輕柔,點劃、撇捺的弧度比起一般的黑體都要柔和;字體的架構類似宋體,中宮收縮的設計看起來文質彬彬,優雅不落俗套,而且充滿閱讀的節奏韻律,作為正文字出奇的好看;加上乾脆、直率的筆劃切口,讓版面氣氛變優雅而帶一點點香港式的現代感,於芸芸黑體當中成一家之言。然而蒙納黑體從首發至今已經三十多年,世界的文化和科技已經翻了幾翻。從昔日印刷、輸出的年代,走進今天網際網路、流動設備成為發展主流的年代,蒙納公司也重新思考黑體該如何更配合今天設計師排版的需要。
新黑體的機遇
蒙納黑體的五組粗細,特別為印刷機和不同紙張的印刷效果而訂定。它從以往照相排字機專用字型走到今天的數碼印刷,到最近十年流動配置、平板電腦的冒起,蒙納黑體面對的挑戰一天比一天多。所以,蒙納公司決定開發一套全新的黑體,無論在今天顯示細膩無瑕、達至5K/視網膜屏 (Retina Display) 素質的屏幕還是手機 app 上的文字,要達致像蒙納黑體在印刷上的水平。畢竟紙面是依靠光線反射而造成閱讀效果,相反手機、平板電腦屏幕則依靠屏幕像素顆粒跟背光構成影像顯示,所以必須有不同的解決方案應付這一波新趨勢。
大師們合制的全新黑體形態
郭炳權先生是香港字體設計界其中一位「老行尊」,縱橫行業多年設計過多套膾炙人口佳作,包括在香港市貌常見的蒙納剛黑體及多套蒙納中文字庫的經典作品;許大鵬先生香港蒙納總設計師,自八十年代起於蒙納公司工作三十載,掌管蒙納中文字庫開發和製作,兩位老師走在一起,去為新的閱讀趨勢構想蒙納黑體以外的全新可能性。
而兩位老師都認同,新黑體的其中一個重要出發點是:與蒙納黑體互補。
蒙納黑體的美跟實用性已經在市場證實了,不用多說。郭先生和許先生在構想黑體的時候,是以跟蒙納黑不同的角度出發。所以新的設計字面闊大、行氣穩定,粗細勻稱,也有特別為數位時代考慮的微調粗細,方便設計師依據場合進行粗細互換,這就成為了日後蒙納盈黑的核心概念──「盈」,是「盈滿」的意思,意謂新的黑體設計乃中宮、字面飽滿、內白均勻、卻不失楷書美學影響的結構跟字間距的設計,正好與傳統優雅、錯落有致的蒙納黑體形成「雙龍出海」的局面。
蒙納盈黑體是郭先生與許先生合制的大作,其設計既配合屏幕上的閱讀習慣和文化,也把蒙納黑體原有適度的間距和漂亮精細的設計帶到飽滿的黑體設計上。
盈黑體與歐文字庫搭配
盈黑體其中一項強項,是它中性的造型能夠與大部份蒙納歐文字型完美搭配。像隨盈黑體預載、世界著名的 Neue Helvetica, 是目前蒙納公司最受歡迎的無襯線體,x 高度和粗細十分搭配;另外,由 Adrian Frutiger 先生親自監製、由蒙納字體總監小林章先生親身研發的 NeueFrutiger 歐文字型,還有像 Univers、AvenirNext 等也是我們推薦和盈黑體搭配的項目。
延伸閱讀
A digital-ready Chinese sans-serif is born (Monotype.com)
http://www.monotype.com/blog/articles/a-digital-ready-chinese-sans-serif-is-born/
Fonts.com 購買連結
https://www.fonts.com/font/monotype-hk/m-ying-hei-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