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籍藝術家、「絲路金橋」創作者舒勇。 湖南日報記者 郭立亮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國斌
五月的北京,繁花似錦。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前,一座光彩奪目的金色拱橋,被色彩繽紛的鮮花簇擁。前來取景的媒體、拍照的遊人絡繹不絕。
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這座流光溢彩的「絲路金橋」,仿佛一座文明的橋梁架通彼此,成為大會主會場的標誌性景觀。
「絲路金橋」的創作者,是著名湘籍藝術家舒勇。5月14日晚,湖南日報記者來到舒勇在北京草場地335藝術區的工作室,聽他講述他和「橋」的故事。
「一帶一路」倡議,為「絲路金橋」提供時代語境
「絲路金橋」以古老的趙州橋為原型,高7.2米、寬4米、全長28米,由2萬餘塊人造琥珀磚砌成。每塊磚內用絲綢熔制的手工花,源自「一帶一路」沿線幾十個國家、近百座城市的「國花」或「市花」,象徵著各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美好友誼。
「絲路金橋」,緣起於舒勇2013年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時的裝置藝術作品「谷歌磚」。在一次和外國友人交流時,雙方的理解不同和文化差異讓舒勇感觸很深。
文化有差異和障礙,就要有「橋」來溝通和連接,他因此萌生了「橋」的創意。就在那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倡議,讓舒勇為這座橋找到了時代語境。
舒勇想到了趙州橋。「趙州橋是中國最古老的至今仍然在使用的橋,已經不僅僅是一座現實中的橋,更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
但是,光有一座橋,總覺得太單薄。有一次,在思考如何在「橋」上融入文化的問題時,他突發靈感,國花、市花是國家和城市的象徵,何不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城市的國花、市花鑲嵌到磚上?
製作搭「橋」的人造琥珀磚時,舒勇和他的團隊經歷了數次失敗,他們發現發出琥珀光澤的磚必須由人手工製作。花的材料,也幾經試驗才確定。「剛開始放入真花,沒想到真花在澆築過程中遇熱變色。然後用塑料花代替,結果製作出來的磚容易形成氣泡。」最後,舒勇選擇了絲綢,「做出來後效果很好,而且與『絲綢之路』的主題很契合。」
最終的作品格外驚豔:一座用2萬餘塊透明金磚組成的「絲路金橋」發出金色光芒,一個個透明的水晶花球在陽光的折射下七彩斑斕,共同營造出美輪美奐充滿希望與力量的場景。2015年米蘭世博會上,「絲路金橋」一鳴驚人。
「架起一座絲路金橋,讓世界各國聯合起來,共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我們想表達的理念和深意。」舒勇說,國花、琥珀、趙州橋這些元素的組合、疊加,賦予「絲路金橋」既具有民族特色又有廣泛包容性的價值內涵。
沒有時代的使命感,不可能創作出大作品
驚豔米蘭世博會後,「絲路金橋」亮相北京長安街,並成為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非合作論壇、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主會場前的標誌性景觀。許多國內外媒體在報導這些重大活動時,不約而同選擇來到「絲路金橋」前,從這座「橋」切入。
在舒勇看來,這說明國內外對橋的理解是一樣的,那就是連接、溝通、共享。
舒勇1974年出生於湖南漵浦,身材消瘦單薄。在他的藝術創作道路上,留下了一大批聞名遐邇的作品: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紀念館收藏的雕塑《生命之花》;2013年在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上代表中國參展的「谷歌磚」;2005年引起《南方都市報》等眾多媒體連篇報導的行為藝術「九問深圳」……這些作品中,家國情懷貫穿其中。
「我認為沒有使命感,就不可能創作出大作品。藝術家要肩負時代使命,作品不能只是純粹的個人體驗,不能只做掛在牆上的裝飾物。」舒勇說,時代奮勇向前,藝術家要跳出小我的自娛自樂,釋放大我的家國情懷,參與國家的發展建設進程。
真正的藝術是雅俗共賞、大道至簡的。要創作這樣的作品,在舒勇看來,藝術家要擔當記錄、謳歌、抒寫時代的使命,堅持與時代同步伐,與時代脈搏一起跳動。在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新靈感,捕捉創作主題,深刻呈現我們時代的歷史局面。
讓舒勇高興的是,「絲路金橋」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人士的認同,已有數千人在橋上簽名,包括多位國家元首、藝術家及社會各界人士。
曾有人出高價想收藏「絲路金橋」,被舒勇拒絕了。「我不會把它賣給個人或企業。相比之下,捐贈給國家更能發揮它的社會價值和公共價值。」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民心相通分論壇上,作為發言嘉賓的舒勇承諾,把「絲路金橋」捐給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由基金會把作品拍賣,並將拍賣的資金捐給國家,用來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啟動全球巡展計劃,推動「絲路金橋」走向世界
作為藝術家,舒勇經常在世界各地參加藝術展覽,頻繁穿梭於異國他鄉,對文化符號之於國家全球化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感觸越來越深,也越來越迫切地認識到為國家創作、打造文化符號的重要性。
10年前,舒勇曾做過一次實驗:拿一批中國的文化符號來到紐約時代廣場,結果路人僅知道天安門、長城、大熊貓等少數幾個,能認出10個以上的極少;回過頭,他又把美國各種文化符號拿到天安門廣場測試,讓他驚訝的是,中國人對白宮、自由女神像、林肯、金門大橋、米老鼠、可口可樂等幾十個符號都很熟悉。這個測試讓他看到了中美之間文化軟實力的差距,他說,當今中國的經濟體量上來了,但是文化的影響力在世界上還不夠強。
「中國需要國際化的文化符號,向世界傳達我們自己的價值觀。」舒勇表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除了產生更多的世界500強企業,還要創造超級文化符號,潤物無聲地推介國家形象。因為文化的影響是長久的、潛移默化的。
舒勇的目標,是把「絲路金橋」打造成新時期中國的超級符號。未來舒勇將啟動「絲路金橋」全球巡展計劃,推動「絲路金橋」走向世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不同版本的絲路金橋景觀雕塑。哈薩克斯坦的阿斯塔納,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地方。舒勇透露,哈薩克斯坦政府已經同意在阿斯塔納建設世界上首個「絲路金橋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