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百姓的喜愛。其實詩詞在古代,不只是彰顯才華的工具,更有許多實際用處。
我是真遊泳的貓,記得關注我,一起來欣賞3首不出名的詩詞,牽出2段動人的愛情故事,讓人動容。
第1首,《書紅綃帕》:囊裹真香誰見竊,鮫綃滴淚染成紅。殷勤遺下輕綃意,好與情郎懷袖中。
古代有個張書生,在元宵節的時候前往乾明寺遊玩,偶然撿到一塊紅綃帕,帕子裡面有一個香囊,寫著兩首絕句,上面的乃是第一首。
「真香誰見竊」,用韓壽偷香的典故,寫女子渴望一個知心人。「鮫綃滴淚染成紅」,用鮫人眼淚化為珍珠的典故,寫女子心內的幽怨與哀愁。後兩句更容易理解,是說女子故意丟下這個紅綃帕,好讓有情郎撿到。
至於第二首絕句,文字藝術就差了許多:「金珠富貴吾家事,常渴佳期乃寂寥。偶用志誠求雅合,良媒未必勝紅綃。」這是說紅綃緣分勝過三媒六聘,因為是老天安排的。
而在詩的結尾,還寫了一段話:「如果想要和我見一面,請在明年的元宵節時分,前往大相國寺後門。車前掛有鴛鴦燈的那輛馬車,就是我約會的地點。」
書生非常激動,忍不住吟唱詩詞:「自睹佳人遺贈物,書窗終日獨無聊。未能得會真仙面,時賞香囊與絳綃。」
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張書生始終惦記著這件事,沒有一天忘記。到了約定的時間,張書生興衝衝前往大相國寺等候。
果然,他等到了一輛掛著鴛鴦燈的馬車,但是周圍隨從很多,他根本沒機會靠近。
於是,張書生就在附近吟誦了這首詩:「囊裹真香誰見竊,鮫綃滴淚染成紅。殷勤遺下輕綃意,好與情郎懷袖中。」
沒多久,那個女子來到寺院中,命一個尼姑前來傳遞消息。第二天,張書生與那個女子終於成功約會了。
女子又吟詩一首:「門前畫戟尋常設,堂上犀簪取次看。最是惱人情緒處,鳳凰樓上月華寒。」
女子說自己是節度使李公的姬妾,因為李節度使年邁不懂風情,不懂詩文,她感覺自己像金絲籠裡面的鳥兒一樣。
於是,女子就和張書生一起私奔,兩人在姑蘇白頭到老。雖然這個女子私奔的行為不符合道義,但是古人還是稱讚這樁姻緣。
原因大概是古人對於那些仗勢欺人的節度使都沒有什麼好感,而對於多情書生和有才情的女子多了一份理解和寬容吧。就好像紅拂夜奔,也是紅拂私自背叛楊素而另結新歡,但歷史上始終認可李靖和紅拂這段奇緣。
不管怎麼說,一塊紅綃帕,一首詩歌,創造了一樁姻緣,算是老天做媒吧,讓人也覺得很神奇。
第2首:一床兩好世間無,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簾明點燭,試教菩薩看麻胡。
古籍《漫笑錄》記載,北宋徽宗年間,有一個小官其貌不揚,還滿臉鬍鬚,俗稱滿面胡。
到了結婚那一天,嶽母才發現自己被媒人騙了,心裡有點不開心,為女兒抱不平,埋怨說:「我女兒相貌美麗,好比一個女菩薩,誰知道竟然嫁給一個麻胡。」
結果這個人只是笑笑,還寫了一首詩:「一床兩好世間無,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簾明點燭,試教菩薩看麻胡。」
這首詩幽默風趣,還帶著一股子自信的味道,並沒有覺得自己辱沒了妻子。所以那些本來為新娘子鳴不平的人,頓時沒有話說了。
新娘子聽到這首詩後,心裡也安定下來了:「也許,滿面胡的男子更加懂得疼老婆吧。」兩個人結婚之後,和和睦睦,兒女成行,白頭偕老,讓人羨慕。
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動人的愛情詩詞呢?歡迎留言哦。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小編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小編,多多分享小編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