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有91個穴位,每天揉幾分鐘,等於給全身做「養生操」!

2021-03-04 小年糕訂閱號

關注小年糕訂閱號 製作精美相冊

說起「耳朵」這個器官,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耳朵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僅是聽覺器官,而且還有保持身體平衡的功能。

看似不起眼的耳朵,卻與經絡、臟腑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

中醫上面有記載,在小小的耳朵上,分布著91個穴位,全身器官組織在這裡都有特定的反射區。

我們的每隻耳朵上,分布著91個穴位(據《耳穴名稱與部位的國家標準方案》),全身器官組織在這裡都有特定反射區。當軀體有病變時,往往會在耳朵相應部位反應出來。相傳,乾隆養生的方法之一就是每天早上起來搓耳朵。

每天堅持按摩耳朵10分鐘,有利於五臟六腑及全身的氣血循環,氣血通暢了,病痛就少了。

 

 

耳窩是耳朵的中心區,五臟六腑對應的耳穴都在耳窩裡,對耳窩裡的各點進行刺激能調和五臟。

 

方法:把手指放進耳窩裡來回掏,爭取讓手指觸及耳窩的每一處,每天掏100次,但不宜用力過度。

 

耳垂一帶,是耳朵的頭面區,這一區域的耳穴與人的頭腦、面頰關係密切,經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養顏、醒神健腦。

方法:將食指和中指、拇指3個指頭儘量將耳垂全部捏住揉動。

耳屏就是耳朵前的小凸起,拎耳屏可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方法: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痛為限。每次3-5分鐘。

 

 

耳廓外緣的耳穴主要對應於人的四肢。長期揉耳廓外緣,可以使四肢強健。

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耳朵外緣,來回搓揉,每天100次。

 

 

耳背上有一條溝叫降壓溝,它對應人體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當於捏脊,可以調暢全身的氣血。

 

方法:拇指指腹沿著耳背從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100次。

 

 

在對耳朵的各個區域進行了一遍按摩之後,還要搓一次全耳。這樣可以使在先前按摩中獲益的部位氣機更加順暢,通達全身。

方法:用手掌搓耳朵,前後搓50次,再上下搓50次。

相關焦點

  • 這樣按揉耳朵,等於給全身做了套「養生操」
    2⃣️ 按摩耳輪:調和氣血可以刺激穴位,調和氣血,疏通經絡,起一個保健的作用。方法:上下按摩耳輪,一般做十分鐘左右,兩個耳朵可以同時做。4⃣️ 按揉耳甲:調理內臟對應內臟的穴位主要分布在耳甲內。上部耳甲艇對應腹腔,常用於緩解腹瀉、便秘、前列腺炎、膽囊炎等。
  • 這樣按揉耳朵,等於給全身做了套「養生操」!
    2⃣️ 按摩耳輪:調和氣血可以刺激穴位,調和氣血,疏通經絡,起一個保健的作用。方法:上下按摩耳輪,一般做十分鐘左右,兩個耳朵可以同時做。4⃣️ 按揉耳甲:調理內臟對應內臟的穴位主要分布在耳甲內。上部耳甲艇對應腹腔,常用於緩解腹瀉、便秘、前列腺炎、膽囊炎等。
  • 揉耳朵是簡單的養生法,等於給全身做養生操,氣血通暢排髒毒
    但是耳朵和健康的關係是挺大的,耳朵上面有許多的穴位,經常揉捏可以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耳朵上面有96個穴位,人體大部分的器官在耳朵穴位上都會有一些反射,所以只要能學會正確的揉耳朵,相當於間接式的按摩臟器,促進身體的健康,是一種特別簡單特別有效的養生方式。那麼怎麼揉才能夠讓氣血通暢,清除身體裡的毒素呢?
  • 這樣揉耳朵,等於給全身做「養生操」!
    每天堅持按摩耳朵10分鐘,有利於五臟六腑及全身的氣血循環,氣血通暢了,病痛就少了。快來一起學吧!我們的耳朵上,分布著93個穴位,全身器官組織在這裡都有特定反射區。當軀體有病變時,往往會在耳朵相應部位反應出來。相傳,乾隆養生的方法之一就是每天早上起來搓耳朵,堅持搓下耳朵,壽命是會越搓越長的。
  • 每天揉一揉耳朵,簡單方便的養生操!做了氣血通暢,病痛全消
    第三個招式是對耳垂進行摩擦、按揉,直到耳垂處皮膚發熱,能防治近視、耳鳴以及痤瘡、黃褐斑等問題。耳穴療法有四個主要的特點:一是適應症廣、療效迅速,這是由於耳朵上對應著多個穴位,通過按摩耳朵,能刺激穴位,使相對應的臟器有多反應,而且相比於其他治療方法而言,副作用也少。
  • 艾灸耳朵10分鐘,等於做一次全身經絡按摩!
    耳垂小的人腎精不足;耳垂飽滿、堅厚、明潤的人則腎精充沛一個人如果出現聽力下降等問題,也可能提示腎有毛病。此外,耳朵還能反應其他疾病,比如耳朵顏色淡白、怕冷、手腳冰涼的人,多為腎陽不足;耳朵出現紅腫,多為「上火」;耳朵局部,尤其是耳垂,血管過於充盈、擴張,能看到圓圈狀等改變的人,心肺功能則可能存在異常,如冠心病人等。
  • 耳朵上對應著93個穴位,沒事揉一揉,對於「養生」是非常有效的
    耳朵作為五官中重要的一部分常常被人忽略,總是在裝飾的時候才想起它們。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經常揉一揉耳朵對於「養生」也是非常有效的。在中醫中很講究穴位,在人體每一塊地方都有可能藏有不同的穴位,耳朵也是一樣的。
  • 每天這樣揉耳朵,氣血通暢、掏空五臟毒素、消除百病好處多!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知道嗎?在我們小小的耳朵上,分布著93個穴位,身體有病變時,往往會在耳朵相應部位出現疼痛感。如果我們能每天堅持按摩耳朵10分鐘,這樣五臟六腑及全身的氣血就得到了循環,氣血通暢了,病痛就少了。下面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學學怎樣揉出健康吧!
  • 耳朵也有按摩操,這樣揉幫助提神醒腦、緩解疲勞,全身輕鬆
    沒想到吧,其實按摩耳朵,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揉揉耳朵,防病治病樣樣不差有句老話叫「看耳知壽命,摸耳治百病」,小小的耳朵,其實也是人體的縮影:能輔助治療疾病耳朵上分布著90多個穴位,全身的器官組織在這裡都有特定反射區。所以刺激耳朵的相應部位,就能達到治療頭痛頭暈、神經衰弱、失眠、降血壓等效果。
  • 我們耳朵上有個健康開關,常按揉,祛百病!
    摸摸我們的耳朵,也能治病!中醫上講:「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絡於耳」,意思是說,耳朵是全身經絡的匯集之處,它和手腳一樣布滿了密集的反射區,聯繫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說,耳朵不但是我們聆聽世界萬物聲音的窗口,還是關係全身健康的一個重要區域。有經驗的中醫師甚至會通過「耳診」來輔助診斷疾病。
  • 每天晚上揉這裡!男的越揉越強壯,女的越揉越年輕!
    小穴位裡裝著大健康,古老的經絡學說就是我們隨身的醫藥箱。穴位密碼,帶您穿越古今,探尋穴位的奧秘!您知道嗎?我們小小的耳朵上,分布著93個穴位,全身器官組織在這裡都有特定的反射區,身體有病變時,往往會在耳朵相應部位出現疼痛敏感,皮膚電特性改變、變形、變色等反應,通過刺激耳朵的相應部位,可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 纖綺美養生操
    經脈是人體氣血的通道,經脈不通百病生,一大半人都有這個問題,除了可以去纖綺美加盟店做經脈疏通調理項目,我們可以學學經脈操,工作空檔也可以疏通經絡,讓全身運動起來。動作要領:雙腳與肩同寬,雙臂由前向後體側旋轉360度,身體後傾,頭後仰,慢慢收回。 動作要領:雙腳與肩同寬,雙臂由後向前體側旋轉360度,下腰,慢慢收回。
  • 九大穴位,每天只揉三分鐘,心臟強健更健康!
    太淵穴不光對肺有很強的作用,對心臟也有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尤其對心律不齊、心悸等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太淵穴所處的位置和把脈的位置很相近,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脈搏的情況來對此穴進行按揉。感覺脈搏跳動不穩定時,就可對太淵穴進行揉按,一般幾分鐘便可使脈搏恢復正常。心臟不好的人或者想養心的人每天均可按揉太淵穴,每次幾分鐘就能對心臟起到保健的作用。
  • 耳朵上有個「能量環」,每天揉一揉,揉走好多病
    方法:用指尖來按揉,按揉的力要沿著斜內方,朝向鼻尖的方向。每次按3-5分鐘即可。眼睛周圍的穴位非常密集,有睛明穴、攢竹穴、絲竹空、承泣穴、四白穴,它們都有很好的明目、安神的作用,經常按揉可以緩解眼睛的疲勞、改善老花眼。方法:用指腹按揉眼眶,可以從上眼眶開始、外眼角、再經過內眼角這樣順時針(或逆時針)的單方向按摩,力度不用過大,可以起到放鬆的作用。
  • 耳朵穴位按摩
    人體全身有361個穴道,而耳朵上的穴道就超過100多個。
  • 耳朵上有個「能量環」,每天揉一揉,揉走疾病,揉出健康
    方法:用指尖來按揉,按揉的力要沿著斜內方,朝向鼻尖的方向。每次按3-5分鐘即可。眼睛周圍的穴位非常密集,有睛明穴、攢竹穴、絲竹空、承泣穴、四白穴,它們都有很好的明目、安神的作用,經常按揉可以緩解眼睛的疲勞、改善老花眼。方法:用指腹按揉眼眶,可以從上眼眶開始、外眼角、再經過內眼角這樣順時針(或逆時針)的單方向按摩,力度不用過大,可以起到放鬆的作用。
  • 堅持按摩6個耳朵穴位,居然有這麼多好處!
    認為耳不是一個孤立的器官,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它和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人體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個倒置的胎兒。另外,中醫認為「腎藏精,開竅於耳」,耳是「腎」的外部表現,因此,經常按摩雙耳,能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理臟腑,可以起到減輕耳聾耳鳴症狀、健腎壯腰、養身延年的作用。
  • 人體上有8個防病「開關」,每天揉一遍,疏通經絡,防百病
    我們都知道人體上有很多經絡,穴位,每一個穴位都有著不同的作用,但在這些穴位上,就有許一些重要的穴位對於人體的健康的著很重要的作用,經常揉一揉,可以幫助疏通經絡,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經絡通了,人就會少得病,身體有8個重要穴位,它是人體上的防病
  • 女人艾灸這4個穴位,等於每天到美容院做保養,喝四物湯!
    習慣保養的女性大約會知道「四物湯」,因為那是一種據說喝了之後比做美容效果還好的湯。的確,「四物湯」是中醫補血、養血一味湯藥,有補血、行血、活血功效,對人,尤其是對女人,既養顏,也養生。另外每日17~19點,是腎經的流注時間,此時按揉太溪穴也很有益處,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脹感之外,最好有麻麻的感覺。白芍乃中醫傳統名藥,據說是神醫華佗為華夫人調理時發現其功效的,自古以來被譽為「花相」、「花中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