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周潔棟
金色的五月,奮鬥的青春。近日,杭州市中醫院重症監護室副護士長朱佳清獲中國青年最高榮譽——中國五四青年獎章,浙江省醫療行業僅1人獲此殊榮。
跨越千裡,從杭州到武漢,56個日日夜夜,她是穿著防護服「逆行」到戰「疫」最前線的勇者;是協助醫生從「死神」手裡搶人的戰士;是一口氣運送40公斤氧氣瓶的「女漢子」;是鼓勵年輕患者重新振作的「知心姐姐」……
「我報名!」今年大年二十九,接到護士長讓她推選科室馳援武漢的人選的信息,她的回答擲地有聲,沒有絲毫猶豫。朱佳清是家中獨女,上有90歲老父親和行動不便的母親,下有上小學需要陪伴的兒子,可她卻說,「作為一名重症醫學科的護士,在這個時候能為國家做一點貢獻,我就知足了。」
大年初一,作為杭州市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13名隊員之一,朱佳清奔赴前線,投入緊張的救治工作中。
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不論是對身體還是心理,都是不小的挑戰。如果是早上8點到12點的班,朱佳清需要在6點起床做準備工作,不敢多吃,更不敢喝稀飯、牛奶,生怕工作時間想上廁所。不吃不喝高強度的一個班下來,被防護服包裹嚴實的她幾乎虛脫,護目鏡成了水簾,臉上被口罩壓出深深的印痕,眼角被護目鏡壓出一個大水泡。
有一回由於防護服不合身,她的脖子伸不直,只能佝僂著工作,沒多久就出現了胸悶、噁心等反應,還產生了劇烈的頭痛,但她都咬牙堅持了下來,下班後脫掉防護服,裡面的洗手衣早已溼透,就像剛從水裡撈出來一般。
朱佳清所在的病區,救治任務重,條件非常艱苦,患者的病情也瞬息萬變,她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
一天清晨,剛下夜班合眼不久的朱佳清接到病區打來的救援電話,一名患者正在搶救,但人手不足,她二話不說,用最快的速度起床,趕赴醫院加班。
呼吸困難、生命體徵減弱……患者的氧飽和度突然掉到30多,隨時可能出現心跳驟停。朱佳清迅速評估病情,上心電監護、開通靜脈通路、抽血、面罩給氧……此時,隔壁床又有突發狀況——患者消化道出血,她一個箭步衝上前,又是一系列快速操作,在監護儀有節奏的「滴滴」聲中,朱佳清感覺到自己的後背已經溼透。
這是疫情期間最常見的場景,在與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朱佳清常常要面對這樣的驚心動魄,「我們是在和時間賽跑。」
朱佳清雖清瘦,但不羸弱,很多時候,她都表現得異常豪邁。一位大伯雙下肢癱瘓,上肢僅有三級肌力,狹窄的房間布局,剎車不靈的輪椅,患者的過床成了問題,她急忙上前說:「我來,我一個人可以的!」瞬間,一個標準的移乘,乾淨利落搞定。大組長驚奇地說:「佳清,你可真是個女漢子!」只有朱佳清知道,這背後,是從業20多年的努力與付出。
在前線抗疫時,朱佳清寫了入黨申請書。
她說,身邊黨員們所表現出的那種不怕犧牲,敢於戰勝任何困難的精神令她敬佩,「自從有重大事件發生,總是黨員衝在前面,我堅決向黨組織靠攏,決心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在重任前,勇挑重擔,敢當尖兵,敢打頭陣,不負中國護士的榮耀……」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