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官場「連環套」:任愷的坦坦蕩蕩,緣何敵不過賈充蠅營狗苟?

2020-12-09 愛讀行動派

導語

西晉-鹹熙二年(公元266年),經過司馬氏祖孫三代的苦心經營,司馬炎「照抄」了魏文帝受禪得位的「作業」,代魏立晉。相比於46年前的曹丕開國,這次改天換地的大手術來地更加「絲滑」,然而,得益於世家大族資源上位的司馬炎,真正坐上皇位時,世家大族由盟友變為廷臣,不得不直面一道縈繞漢末、三國所有高精尖人傑的「世紀難題」:如何處理皇權與世家大族關係。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持票,自己上不得位;有世家大族的存在,自己睡不安穩;滅世家大族的勢力,龐大的官僚系統又有誰來運維?

晉武帝司馬炎

一、「辭舊迎新」的異路人

伴隨著司馬氏控權、上位過程,圍繞權力周圍,逐步打磨出了「兩把刷子」:一把用來掃清權力障礙,另一把用來打理業務。同屬「辭舊迎新」的曹魏遺老,兩方人馬未及替曹魏流下「鱷魚的淚水」,已然開始擺開陣勢,形成對壘,很快,衍生出了賈充、任愷的朋黨之爭。

充與侍中任愷皆為帝所寵任,充欲專名勢而忌愷,於是朝士各有所附,朋黨紛然。《資治通鑑·晉紀一》

①百「站」百勝賈充這位河東士族才俊,比老爸賈逵更懂領導心思。除了學閥家庭帶給他「雅長法理」、「刀筆才」的技能加持,賈充「想司馬氏之所想,急司馬氏之所急」的權力敏銳度,更令其脫穎於潁川群英,堪稱司馬氏控權上位不折不扣的「權力」刷子:司馬師病亡時,賈充領大軍擁立司馬昭;曹髦率御林軍欲誅殺司馬昭時,挑動成濟弒君;甚至在司馬昭猶疑傳位司馬炎、司馬攸時,更是不顧翁婿情分,一股腦兒把賭注下在了司馬炎身上。

成濟弒君,是賈充一生無法甩脫的包袱

②經國幹才任愷任愷年少成名,是魏明帝曹叡的女婿。在任愷來看,社稷遠遠大於皇權歸屬。皇帝英明神武也好,昏聵無能也罷,都離不開實操的幹才。因此,任愷的閃光點集中在勤於職守、政務精通方面。無論是司馬昭還是司馬炎,在勞行案牘面前,都離不開這麼一件「百科全書」式的「業務」刷子:在組織制定政策方針時,能夠引經據典,合理搫劃;在組織需要選賢任能時,能夠不徇私情,推陳出新;在組織出現偏差失誤時,能夠進言匡正,輔弼朝政。

③傾軋的緣起可以說,賈充、任愷在司馬氏上位過程中,在不同戰線均有建樹,卻免不了對朝廷認知「盲人摸象」的局限性,終究進入傾軋的怪圈:其一,價值導向的不同,賈充以權力所有人的利益為依歸,為此可以不擇手段,而任愷則以組織利益為重,任何破壞行為都是不可容許的,形成了二人在價值觀方面的截然對立;其二,成功路徑不同,面對龐大複雜的朝廷體系,二位近臣以「兩條大道」通往「羅馬」,賈充以悖逆弒君、諂諛陋質的無下限方式贏得回報,而任愷則以忠誠堅貞,氣度純正、業務過硬作為人設,也獲得了相當的尊重,成功路徑的迥異經歷,深刻影響著對時事的預判方向;其三,資源的有限性,賈充、任愷都想佔據司馬氏信賴圈層的獨家位置,在賈充看來,有任愷一派,則必然對權力擴張產生結構性障礙,而任愷看來,正是賈充的各種上不得臺面的行徑,會把西晉新朝搞得烏煙瘴氣,雙方存在根源性的互斥,矛盾不可調和。

於是,賈充、任愷身邊各自聚攏了一些類似價值觀、同樣成功路徑、有意爭奪資源的一群人:賈充身邊,有荀勖、荀顗、馮紞、何曾、石苞等人,逐步形成太子司馬衷一系;任愷身邊,有庾純、張華、溫顒、向秀、和嶠等人,逐步圍繞在司馬攸周圍。這場鬥爭拉開了帷幕。

西晉重臣賈充

二、捨得一身剮,才把皇帝拉下馬

帝知之,召充、愷宴於式乾殿而謂之曰:「朝廷宜壹,大臣當和。」充、愷等各拜謝。既而充、愷以帝已知而不責,愈無所憚,外相崇重,內怨益深。《資治通鑑·晉紀一》

晉武帝司馬炎自然不希望兩類股肱之臣撕破臉,甚至設宴專門為之講和。賈充、任愷學乖了,把「搶圈」的方式由「明爭」進化成為了「暗鬥」。

回合一:徒勞的「捧殺」充欲解其近職,乃薦愷忠貞,宜在東宮;帝以愷為太子少傅,而侍中如故。《資治通鑑·晉紀一》

作為司馬炎的左膀右臂,某種程度上講,都有不可撼動的信任根基。因此,頃刻間將對手踢出「遊戲室」的想法顯然不可行,只有分階段將其調離司馬炎的視野,再行打擊。賈充率先發難,懷揣著「去國懷鄉,憂讒畏譏」的小九九,極力推薦其為太子太傅,伺候司馬炎的傻兒子——司馬衷;然而皇帝仍然不願放手任愷,為他保留了侍中的職務,仍可兼顧東宮事務與參謀工作,賈充第一次捧殺宣告失敗。

會樹機能寇亂秦、雍,帝以為憂,凱曰:「誰可者?」愷因薦充,純亦稱之。秋,七月,愷酉,以充為都督秦、涼二州諸軍事,侍中、車騎將軍如故;充患之。《資治通鑑·晉紀一》

任愷並非不懂官場傾軋那套,對賈充的此番計較瞭然於心,來了個「坦蕩蕩」的有樣學樣:當時秦雍之地,禿髮樹機能作亂,先後派出兩位高級將領均未能平定,以善於識人著稱的任愷帶著小夥伴庾純,幾番表示,只有全面性人才賈充才能真正「藥到病除」。司馬炎聽了進去,並很快下達了任命詔書,賈充雖然保留了侍中、車騎將軍的職務,然而遠在秦雍之地,侍中之職只剩了個「寂寞」。任愷的捧殺奏效。

任愷的捧殺反而奏效

回合二:最後的買定離手賈充將之鎮,公卿餞於夕陽亭。充私問計於荀勖,勖曰:「公為宰相,乃為一夫所制,不亦鄙乎!然是行也,辭之實難,獨有結婚太子,可不辭而自留矣。」充曰:「然則孰訶寄懷?」勖曰:「勖請言之。」因謂馮曰:「賈公遠出,吾等失勢;太子婚尚未定,何不勸帝納賈公之女乎!」亦然之。《資治通鑑·晉紀一》

眼看「出鎮秦雍」就要成行,賈充找來了死黨荀勖(潁川荀氏)商議。賈充意識到,捧殺不能解決問題,還是得走老套路,從「裁判員」司馬炎做文章。於是,賈充曾經表態站隊司馬炎的「老本兒」已經不夠用了,只能與司馬炎深度捆綁:將自己女兒賈南風嫁給傻太子司馬衷。對於賈充而言,這是基於形勢判斷的最後一次買定離手,把女兒賈南風嫁給司馬衷,不僅僅是對司馬炎本人的示好,更是對過去大女兒嫁給司馬攸(潛在皇位爭奪者)這段關係的公然決裂的「投名狀」。於是調動了派系內部荀勖、馮紞等精英,促成了又一次聯姻,賈充就此保留舊職,再次啟動對任愷的攻擊。

賈充嫁女兒,兼具投機和投名狀

回合三:風捲殘雲充乃薦愷為吏部尚書,愷侍覲轉希;充因與荀勖、馮承間共譖之,愷由是得罪,廢於家。《資治通鑑·晉紀一》

聯姻後,賈充仍不敢大意,又開出了「吏部尚書」的高額價碼。一者,任愷確有識人之明,派去能堪重任,司馬炎對於此項任命不會過於敏感;二者,任愷由虛職高參轉任實職高官,心理波動也不會太大,提出反對意見倒像雞蛋挑骨頭了。任憑任愷如何看得懂這層機括,也難以撼動此次人事變動。另外,任愷坦蕩蕩的交際決定著庾純、張華、溫顒、向秀、和嶠等人亦屬志行高潔之人,沒有足夠的壓力、動力、能力來組織一場針對賈充的反擊;此消彼長,賈充、馮承等人的多維度打擊終於導致任愷含冤莫白,提前告別了歷史舞臺。

三、司馬炎的「鐵算盤」

作為賈充、任愷之爭的「裁判員」,司馬炎對這一切都盡收眼底,那麼他時而英明、時而昏聵的決策,背後又有什麼邏輯呢?到底是掌舵水準的缺失,還是另有一番利害計較呢?

擔憂:「臥榻之側」司馬攸原來,司馬炎的臥榻之側,始終縈繞著司馬攸的陰影。司馬攸為司馬炎胞弟,因司馬師無子而過繼給他,司馬昭甚是喜愛司馬攸才華、性格,曾想立其為世子,因賈充、荀勖、馮紞等士族代表支持司馬炎而作罷。得位的司馬炎長子過早去世,而順位嫡長子司馬衷「戇愚」。

一賢一愚之間,司馬炎在繼承人選擇上遭遇兩難:如果按照立嫡立長的宗法制,就不得不立司馬衷為太子,意味著承擔國家崩潰的風險;如果按照立賢立能的規則,那麼自己在於司馬攸的奪位之爭中,自己的合法性根基也要受損;剷除司馬攸?曹魏集團因曹丕、曹植煮豆燃萁導致宗室沒落的教訓不可謂不慘重;任其發展?那麼曾經的競爭對手,在自己百年之後,又會如何對自己蓋棺定論呢?

臥榻之側的司馬攸

司馬炎發現,自己是進亦憂,退亦憂……

②加碼:只抓「控股」權皇權與藩王,封建王朝的一對相愛相殺的矛盾體。沒有實權藩王的拱衛,就會有被權臣殘殺、顛覆的可能;沒有皇權的集中,則會政令難以通行天下,處處掣肘。那麼,存不存在雙方兼顧的「中間閾值」呢?司馬炎找的就是這麼一根獨木橋:皇權勢力的股份大於藩王勢力的股份

基於此,外戚的重要性立即凸顯。從這個角度比較分析,賈充等人的世家大族身份帶來的實惠,遠不是任愷這樣的技術官員所能比肩、替代的。因此,賈、任「官場鬥」在一開始勝敗已分,從某種意義上,回溯賈充、任愷的黨爭,更像是司馬炎早早做好選擇的「貓捉老鼠」小把戲:司馬炎表面上言聽計從,一會兒讓任愷當太子太傅,一會兒讓賈充出鎮秦雍,使賈充未能如願不說,甚至將其置於遠離權力的危險境地,本質上是一場借任愷敲打賈充,迫其走向聯姻的有意引導

司馬炎引導賈充走向聯姻

有了魏晉時期強力世家大族的加碼,司馬炎放心了很多。

③大棒:外戚不是「免死金牌」賈充與朝士宴飲,河南尹庾純醉,與充爭言。充曰:「父老,不歸供養,卿為無天地!」純曰:「高貴鄉公何在?」充慚怒,上表解職;純亦上表自劾。詔免純官,仍下五府正其臧否。石苞以為純榮官忘親,當除名,齊王攸等以為純於禮律未有違。詔從攸議,復以純為國子祭酒。《資治通鑑·晉紀一》

任愷的落馬,是否意味著賈充將走向外戚專權之路呢?司馬炎很快用事實教育賈充,外戚身份並沒有給「免死金牌」。任愷的同道河南尹庾純為司馬炎適時提供了彈藥:賈充、庾純發生了一次酒後失言,賈充拿不回家奉養老父揶揄庾純不孝,庾純拿挑唆弒君嘲諷賈充不忠。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庾純的話更顯大不敬,畢竟賈充的弒君是為司馬氏掌權解扣,不符合道義,但符合司馬氏的利益;外加賈充新晉外戚的身份,不出意料將再次把庾純掃除朝堂。

司馬炎為避免身處糾紛旋渦,徵詢群臣意見。司馬攸自然要保意氣相投的庾純,石苞也不出意料直言庾純不孝當免。司馬炎通過認同司馬攸,藉機敲打賈充:儘管任愷被踢出遊戲了,但這股力量仍然在,而且有強勢親王司馬攸作為靠山,就是司馬炎本人也有意維持其存續,賈充這輩子就別想橫著走了

庾純的反唇相譏沒有遭到打擊

平衡,美妙的操作,每一步試圖一家獨大的操作,都會迎來方方面面的打擊。

三、愛讀君曰

可以說,西晉初年的這場官場傾軋大戲,自一開始,就不是以對錯論英雄。司馬炎決策的「蛇形走位」,背後是對各方勢力的調和、找補。處於這樣一個紛繁複雜的處境,司馬炎既不敢大動幹戈,打破一切建立新秩序,又不能任其野蠻生長,以致尾大不掉之勢。

平衡術考驗著司馬炎的政治智慧

然而,平衡之術也對君王本身的素質有極高的要求,儘管繼承人司馬衷卻無力維序,但司馬炎為生前、身後西晉的長續發展,還是做過足夠努力的,仍有很多可尋味之處:

①權力對生

賈充、任愷一方面是仇敵,另一方面是互相印證的關係。如果任愷一系消失了,組織機器不能正常運行不說,賈充一系就會成為皇權聚焦之處,好日子也不長遠了。

②生態平衡

個人的進退得失,在司馬炎眼中並無足輕重,而生態的維繫,藩王、外戚、世家大族的多方入局,形成完整的生態體系,才是凸顯自身仲裁權威、低管理成本的良策。

③信號藝術

司馬炎似乎沒有對賈充、任愷的勾心鬥角做過任何一句公開的點評,而把自己的想法埋藏在職務任免、決策納諫中,高端的領導藝術是信號藝術,耳提面命更適合存在於電視劇中。

【愛讀行動派】始終相信:「以欣賞藝術品的角度觀摩歷史人物,善推理,求真經,只為過好今生今世!」我是【愛讀行動派】,別具一統解讀歷史職場,深耕帝王將相枯榮背後的究竟邏輯!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關注、點讚、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乾乾淨淨做人,坦坦蕩蕩做事!
    做人,要乾乾淨淨,做事,要坦坦蕩蕩。乾乾淨淨做人,對得起良心,坦坦蕩蕩做事,對得起他人。 人這輩子,坦坦蕩蕩做事,不刁鑽耍滑,不敷衍糊弄,答應別人的事,必須做到,承諾別人的話,一定算數。坦坦蕩蕩的,光明正大的,才能無愧天地。
  • 行得正,坐得端,不會在背後嚼人舌根的星座,坦坦蕩蕩,不懼人言
    文 | 安 達有些人屬於活得十分坦蕩的人,他們行得正、坐得端,很討厭在背後說壞話,嚼舌根,可以說坦坦蕩蕩,不畏懼流言蜚語,那麼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呢?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獅子座:為人坦蕩,不愛與「俗人」為伍獅子座的人為人爽快正直,很難在背後去搞那些小動作,他們很討厭那些蠅營狗苟的人
  • 當忠臣們將奸臣賈充趕出京時,為何大忠臣羊祜秘密讓晉武帝留賈充
    賈充成了司馬氏的恩人,司馬昭感謝賈充,和賈充結成了親家。可是賈充的名聲卻不太好,一方面自然是他殺了皇帝,這是大逆不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賈充的為人,「無公方之操,不能正身率下,專以諂媚取容。」意思是賈充沒有操守,只知道拍馬屁。
  • 雷厲風行,坦坦蕩蕩,成熟後,還保留童真,白羊座很獨特
    舉個例子,假如白羊座在裝修一套房子,他們會希望快點看到裝修後的樣子,所以會主動催促工人們,有些還會親力親為參與其中。所以,白羊座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樣,工作中雷厲風行,旺盛的好勝心會提高白羊座的競爭意識,他們渴望事事爭第一。但不好的地方是,由於白羊座屬於不太能沉住氣的系統,如果有個人不懷好意去煽動白羊座,他們很可能會因此而「上當」。
  • 愛就愛得坦坦蕩蕩,不會有所保留的三個生肖
    愛就愛得坦坦蕩蕩,不會有所保留的三個生肖 生肖猴 生肖屬猴的朋友,他們是一個活得非常清醒的人,往往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因此總是會朝著自己的目標前行,從來不會浪費時間,他們在感情中愛就愛得坦坦蕩蕩
  • 《錦衣之下》吻戲花絮,譚松韻坦坦蕩蕩,任嘉倫卻「嬌羞」如女子
    譚松韻和任嘉倫他們兩人相視親吻的時候,是讓人覺得旁邊的氛圍都變得粉嘟嘟的。 本來在吻戲之後,演員們他們都已經習慣了,都沒什麼特殊的反應,譚松韻就是如此,她坐在一旁坦坦蕩蕩的,沒有絲毫的不自在,反倒是旁邊的任嘉倫卻嬌羞如女孩子一般,他不是低頭捂臉就是擦汗
  • 西晉八王之亂到底怎麼回事兒?為何說司馬炎是倒行逆施?
    司馬炎篡魏建立西晉到滅亡,不過只有短短51年,從八王之亂起到西晉滅亡,有25年。從八王之亂終到西晉亡,有10年。可見八王之亂直接導致了西晉的滅亡,外敵入侵不過是一個助推器。西晉政壇的混亂再次證明,任何在歷史進程中倒行逆施的做法,都將遭到現實瘋狂的反噬。
  • 《孟子》精華15句:光明磊落做人,坦坦蕩蕩做事!
    所謂「有理不在聲高」,站在公理正義一邊的人,是道義上的強者,光明磊落,坦坦蕩蕩,所以能無所畏懼。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孟子·公孫丑上》 【大意】志,是氣的統帥;氣充塞在人體全身。
  • 香港女神關之琳,玩世不恭是真的,坦坦蕩蕩也是真的!
    我覺得兩個詞形容最合適,玩世不恭卻又坦坦蕩蕩。原生家庭的傷害關之琳是一個標準的"星二代",他父親是國際上首位華人影帝,母親又是邵氏集團力捧的當紅花旦,按理說,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了,關之琳應當是衣食無憂的幸福小公主,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 西晉的統一為何不長久?因為同時具備了三個條件
    可是,西晉蒸蒸日上的局面突然戛然而止,司馬炎死後隨之陷入混亂天下的「八王之亂」,使得出現了偉大的太康盛世的西晉二世而亡,成為繼秦始皇大一統後後第二個二世而亡的國家。到底是什麼原因?面臨衛瓘的女兒和賈充的女兒之間選擇,史料上記載是司馬炎被騙了,選了賈充的女兒。實際上是司馬炎和楊豔的共同選擇,賈充對司馬氏有再造之恩,他的女兒強勢,因此是輔佐自己兒子的最好人選。
  • 攻滅東吳、一統天下的西晉,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
    西晉作為歷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從太康元年(280年)滅吳完成統一,再到建興四年(316年)長安失守滅亡,前後不過短短三十六年。那麼,西晉為何如此短命呢?其中雖然有朝政混亂、奢靡成風的原因在,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國家架構出了問題,再加上繼承人選擇錯誤,從而使西晉的根基本就不穩,而「八王之亂」則成為了最終的導火索。
  • 讓自己變優秀的句子,努力前行,做個坦坦蕩蕩的人!
    3.希望坦坦蕩蕩且利落,結束所有不值得的關係。I hope to be frank and neat, and end all unworthy relationships. 4.往事清零,愛恨隨意;不再回頭,不再將就!
  • 他只是不能坦坦蕩蕩的說出愛!
    不過是命運從來沒有給過他選擇,讓他能像魏無羨一般,能將愛說得坦坦蕩蕩。可哪怕最後一切都暴露了,到了最後的那一刻,他依然選擇推開了藍曦臣。雖然墨香銅臭大大說金光瑤沒有喜歡過藍曦臣,但是曉婷實在是不願意接受這個設定啊!如果這都不算愛,哪還有什麼算啊!
  • 人要活得坦坦蕩蕩,既不可畏畏縮縮,也不可遊戲人生
    人活著就要活得有價值,切不可遊戲人生;人活著就要活得坦坦蕩蕩,切不可畏畏縮縮;人活著就要活得自信自強,切不可卑卑微微;人活著就要活得輕鬆快樂,切不可身心俱疲。
  • 男孩起名:樂觀開朗、陽光積極的男孩起名字,坦坦蕩蕩
    磊:本義是如石頭般堅硬,引申為光明磊落,堅強不屈,寓意寶寶將來光明磊落、坦坦蕩蕩。 勳:表示特殊的、有意義的功勞,寓意寶寶將來彬彬有禮、功成名就。 峰:本義指山峰,引申為傑出的人才,寓意寶寶將來能力出眾、事業有成。
  • 百集紀錄片《中國通史》第三十二集:西晉統一(含解說詞)
    司馬懿不失時機的派來說客,勸曹爽放棄反抗的打算,說他最壞的結果不過就是免掉官職,曹爽選擇了認罪投降,幻想著繼續保有富貴,然而,他過高地估計了對手的仁慈。很快,曹爽兄弟和他的親信,都以謀反大逆之罪被誅滅三族,斬草除根,魏國的大權落在司馬氏手中,這次事件被史學家稱為高平陵之變。
  • 下周,姻緣轉運,忘記前任,4星座將坦坦蕩蕩,開展新愛情
    下周,處女座姻緣轉運,忘記前任,將坦坦蕩蕩,開展新愛情。每個人都有幸福的權利,處女座在分手後會祝福前任,同時也希望得到前任的祝福。但處女座牽手新愛情之後,就會把生活重心偏向新愛人。
  • 韓愈所說的「蠅營狗苟」,都是哪些人?
    韓愈畫像成語「蠅營狗苟」典出於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送窮文》。成語形容某些人為了追逐名利不擇手段,像蒼蠅一樣追腥逐臭,像狗一樣苟且鑽營,不知羞恥。《送窮文》是一篇很有寓意的文章:「凡此五鬼,為吾五患,飢我寒我,興訛造訕……蠅營狗苟,驅去復還。」裡面有五個窮鬼,即:愚昧無知的智窮鬼;不學無術的學窮鬼;沒文化的文窮鬼;運氣糟糕的命窮鬼;人緣極差的交窮鬼。韓愈想迴避這些「鬼」,卻又揮之不去。
  • 男孩起名:冷門的有寓意的男孩名字大全,個個坦坦蕩蕩
    男寶寶起名然,意指將來誠實守信、坦坦蕩蕩。 4、森 森:本義是指樹木叢生繁密。男寶寶起名森,意指將來財源茂盛、成就非凡。 5、荀 荀: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一種香草。男寶寶起名荀,意指將來出塵脫俗、容貌出眾。
  • 外有邊患內有阻力,孫皓幫了西晉一把
    三國後期,曹魏在司馬昭執政時期滅蜀漢,司馬昭病逝後,司馬炎篡位稱帝建立西晉,對於西晉來說,滅吳堪稱國家第一件大事,可是在司馬昭時期就定下了滅蜀漢後準備三年便伐吳的計劃,而司馬炎繼位後,在269年就著手滅吳,可是一直到279年,也就是10年後西晉才開始大舉伐吳,這是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