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春有你2》熱播,許多網友最想pick的不是選手,而是導師。
而此前一直被全網嘲和全網黑的蔡徐坤更是成功「洗白」,獲得一眾好評,吸粉無數。
很多人說,之前對他並不了解,印象中也只有鬼畜視頻和「唱、跳、rap、籃球」、「雞你太美」的梗,這次節目,讓人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完整的蔡徐坤。
「雖然我是路人,但也有跟風嘲了一波蔡徐坤的愛好」
網絡世界裡我們總是如此,熱衷於各種梗和段子。
甚至你都不知道它的出處在哪,但是,跟著大家說總不會錯。
我們永遠不知道在打著「開個玩笑」、「沒有惡意」的旗子跟著一起玩梗一起蹭熱度的時候,在集體的短暫狂歡的時候,對當事人意味著什麼。
就是玩梗而已?我們永遠都無法感同身受。
我們的喜歡或厭惡都太過隨意,被傷害的人只能獨自療傷
網絡時代的產物大多沒有太長的生命期,人們總是會被下一個熱點吸引。而當人們一哄而上又一哄而去,被傷害的人只能獨自療傷。
沒有人去想為什麼,沒有人關心事情的始末緣由,沒有人關心他到底有沒有錯。
但很慶幸,蔡徐坤是走出來的那個人。
在節目上他告訴訓練生:「不要著急回應所有的聲音,你的舞臺就是你的作品」。
人們都覺得這個男孩改變了很多,成熟了很多,細心、溫柔、專業、有趣。
但,或許只是我們從來都沒有認識過他而已。
從全網黑到在人們心中「洗白」,輿論風向一直在變。網絡世界裡,我們的喜歡或厭惡都太過隨意。
希望他在抵住劈天蓋地的嘲諷之後,也能抗住蜂擁而至的喜歡。永遠相信自己,做自己,愛自己。
別被牽著鼻子走,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在網絡發達的時代,我們每天可以接收到各種新聞事件,瀏覽到各種言論和觀點。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優勢意見牽著鼻子走。
我們打出的文字,是真的是經過認真思考的嗎?我們說討厭一個人或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有真的認真了解過他嗎?
別在網絡世界裡輕易喜歡或討厭誰。
別在網絡世界裡輕易相信什麼。
有很多翻轉的劇情時刻在網絡世界中上演。比如之前的「重慶大巴車墜江」事件,比如最近的「孫楊遭禁賽」事件。
隨著事情的進一步發展,輿論風向變了又變,人們的罵聲像牆頭草,倒來倒去,從不停歇。大多數人是不辨是非的。
無良媒體和營銷號捕風捉影的消息,不辨是非的群眾一傳十,十傳百。
言論自由沒有了界限。
在網絡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在人人都說言論自由的同時,更應對自己的話負責。理性地思考,不情緒用事。
流行過後
在複雜的網絡世界中,好像我們的記憶力也變差了。
流行詞和流行語只是流行一段時間而已,熱點事件和人物也只是熱議一段時間而已。
我們在「激烈的」、「解氣的」、「漂亮的」言詞過後,真正得到了什麼?
一味地模仿、跟風,一陣快感過後剩下的還是空虛。
韓國藝人崔雪莉自殺後,人們隨手評論「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接著就跑去她的前隊友宋茜的微博下罵道「你為什麼不發聲」、「冷血」、「你怎麼不開導開導她」......
人們不再獨立思考,不再抒發真情實感。
只想得到熱度,得到認同。
我們變得越來越懶,越來越順從。
網絡不是隨意發洩的場所
維護良好的網絡環境和自身的身心健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出改變。
越來越多的人呼籲網絡實名制,讓鍵盤俠不再躲在鍵盤背後,提醒人們不要隨意造謠和評論,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我活在這個網絡發達的年代,可是我一點都不活在評論裡面」。
我們不應該只活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活在別人的觀點和評論裡。
希望每一個真正觸動到內心的時刻都能被深刻地記住,希望我們都能理性思考,逐步積累,成為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