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到《擺渡人》這本書還是在自己初中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一個玩得很好的朋友推薦我去看了這本書,她當時說,如果我不看一定會非常遺憾,她可是用了一個下午目不轉睛、全神貫注地看完了,看完後內心震顫非常、淚流滿面。
就是在這樣的契機下,我接觸到了《擺渡人》這一系列。在吃完朋友的安利後,懷著好奇、疑惑、忐忑的心我翻開了這本書,歷史總是出奇的相似,我和我的朋友一樣,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目不轉睛、全神貫注地看完了,而後內心震顫、淚流滿面。
很少會有看一本書看到完全無法停下來,因為故事緊密的連貫性,讓你覺得一旦停下來就再也不可能真的讀懂它了。作者在構思這個故事的時候,其實相當於在自己的腦子裡搭建了一個新的世界,讀者在讀的時候也是把自己抽離了現實世界,感受著主人公們的一切經歷與感受。
《擺渡人》這本書的背景本身就自帶神秘色彩,它描述的是人死後會去的那個世界,到現在仍然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讓我毛骨悚然的一句話:「你不是唯一一個活下來的人,你是唯一一個死去的人。」這就是擺渡人崔斯坦對他引渡的靈魂迪倫坦白的話,擺渡人的職責就是保護靈魂穿越死後他們的必經地-荒原,這片荒原上危機四伏,隨處都有吃人的惡鬼,只有平安跨過這片荒原,靈魂才能到達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就是人死後靈魂將去往的地方,但不是每一個死去的人都能來到這裡,有很多的靈魂在荒原上就被惡鬼拖走吃掉,從此也變成了惡鬼中的一員,所以擺渡人就是荒原上靈魂的守護神。
而故事就是在一名叫迪倫的靈魂和一名叫崔斯坦的擺渡人身上發生了,他們在荒原上相愛了,但是崔斯坦有自己身為擺渡人的職責,他無法和迪倫一起去往那個靈魂生活的世界,但是迪倫在跨越了分界線後義無反顧地再次回到荒原尋找崔斯坦,最終和崔斯坦一起重返人間。這就是第一部的大致故事了。
當時看完這本小說淚流滿面是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作者能在描述出如此強大的一個世界的同時又將感情刻畫得非常細膩,這樣一個抽象的類似於科幻的世界讀者卻能通過作者的文字在腦中出現畫面感,不覺得枯燥,作者的筆力可見一斑。
但是今天我想來探討的並不是規規矩矩的讀後感,而是《擺渡人》系列如今已經出了3部,我近期剛剛讀完,在讀這三本書的日子裡都經歷了什麼。
書有的時候可以作為一種丈量時間的工具,當時和你一起看這本書的人,給你推薦這本書的人,如今又在哪裡呢?我初中第一次接觸這本書,而現在回頭看,真像是大夢一場了。那個給我推薦書的朋友,也在時光的長河中,背影漸漸遠去了,可是兜兜轉轉,這本書的陪伴倒是一直都在。
我看完了它的第三部,不知道這是不是最後的結局了,雖然之前看到過有人diss這本書是披著玄幻外衣的瑪麗蘇戀愛故事,但我不置可否。千人千面,他是如此認為,只能說明他的側重點和我不同,至少在我看來,這本書除去愛情的部分,它所塑造的世界的宏大和匪夷所思,對讀者想像力的開拓都是不容小覷的。它是一個很好的故事,不能簡簡單單歸結到「言情」這一類,一個好的故事,至少除去愛情的部分,還應當言之有物,而不是空泛乏味。
三部曲的《擺渡人》給我們講了一個很好的故事,我們看過了,聽過了,也就夠了,有的東西不必深追,至少這份創意不是人人有的,感謝作者帶來的這場奇幻之旅、頭腦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