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我國大陸一線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座,這是大家都比較認可的,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四大一線城市的認定並不是現在才認定的,他是過去某個時間就已經認定的,距離現在已有很長時間了,按照四大一線城市當初的認定標準,其實現在已經有好幾座城市已經達到了當初北上廣深被認可為一線城市時候的標準,只是持續多年,大家現在已經習慣了稱北上廣深為一線城市,其他城市稍有越雷池半步,便會被網友認為是在吹噓。
其實四大一線城市並不是天然無敵的,僅僅論GDP而言,四大一線城市目前仍然是無敵的,但是如果論綜合實力而言,其實已經有城市綜合實力不輸廣州和深圳。比喻在人口規模方面,成都和重慶,天津等城市不弱於廣州和深圳,在科教科研方面,南京和武漢不弱於廣州和深圳,在城市活力與創新方面,成都和杭州不弱於廣州和深圳。所以北上廣深已經像神話一樣刻印在了某些網友心中,根深蒂固,難以打破,除非有其他城市GDP超越了四大一線城市,或許這種僵局才有被打破的可能。
我國城市目前有很多排名,包括第一財經的新一線排名,華頓研究所的排名,中國城市百強榜,英國皇家協會中國城市排名,中國社科院城市排名,WaGcC城市排名,以及仲量聯行中國城市排名等等,可謂眼花繚亂,各有不同,但是各個城市到底如何,只有當地人最清楚了。
由於一線城市的劃分爭議很大,我們姑且將其歸類為超一線,準一線,新一線城市三個標準。其中超一線是指,綜合實力已經超過作為一線城市的標準,而準一線則為達到一線城市的標準,新一線則為接近一線城市且還未達到這個標準,但是有望在未來短時間內達到這個標準。這裡以各個城市綜合實力為準,不是按照GDP來劃分,GDP只作為參考指標。
超一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排名不分先後)
這一點應該毫無爭議,如果需要在分細一點,那就是北京和上海一等,畢竟這兩座城市綜合實力遠遠強於深圳和廣州。
準一線:天津,重慶,武漢,成都,杭州,南京(排名不分先後)
這六座城市與上面四座城市一起構成我國十大城市,綜合實力弱於前面四個,但是綜合實力均遠遠強於國內其他城市。
新一線:青島,西安,蘇州,長沙,大連,瀋陽,寧波,鄭州(排名不分先後)
從這裡開始,可能就會有很大的爭議了,特別是蘇州的網友,可能要開始罵小編了,因為很多蘇州網友覺得蘇州應該列為準一線城市的,所以爭議最大就是蘇州了。
剛才也說了,綜合實力更能反映一個城市的水平,而不是GDP。就經濟而言蘇州GDP吊打武漢成都,南京,杭州四城,這一點不容否認,但是除此之外,其他在政治地位,科教科研,衛生醫療,城市樞紐型,城建,交通通達度等方面均與十大城市還有差距,所以將其列為新一線。然後說下西安和瀋陽,兩城GDP都不是很高,但是科教文衛,城建水平,交通通達度,以及政治地位等等都不差,綜合實力屬於靠前的城市。下面以中科院和華頓研究所數據為參考。
二線城市是指與新一線城市有較大差距的城市。
二線城市:東莞,廈門,無錫,合肥,南昌,佛山,哈爾濱,濟南,長春,太原,珠海,南通,煙臺,福州,溫州,石家莊,珠海,紹興,昆明,徐州,泉州,南寧,常州。
這裡爭議較大的是東莞,無錫,廈門,廈門很有名氣,知名度也很高,但是2017年GDP僅僅只有4357,雖然不以GDP論實力,但是GDP也是一個參考指標,而且其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教科研文化衛生醫療等都與前面一線城市不再一個水平,另外,東莞和無錫GDP都很高,但是與蘇州類似,其城建水平,科教文衛都與一線城市有很大差距。
至於三線城市很多,不一一列舉,希望我國各個城市發展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