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之「叛逆列儂牆」

2021-02-07 赫爾墨斯的傳奇

關於《赫爾墨斯的傳奇》

赫爾墨斯,拉丁文名Hermes。在希臘神話裡,赫爾墨斯是掌管旅者之神,寓意著訂閱號是以自由行美景原創作品為題材;在現代摩登世界裡,Hermes卻是超級品牌的不朽傳奇,寓意著期待訂閱號像大牌愛馬仕那樣大綻璀璨的光芒。 

訂閱號:yolanda_crise791222   

此訂閱號內的所有文章及所有照片皆為原創,根據《伯爾尼公約》版權自動保護原則,但凡侵權我必深究。(備註:照片和文字可以免費轉載,但轉載必須保持作品的完整性及註明作者和出處,謝謝合作)



      布拉格之「叛逆列儂牆」


如果你對披頭四、英國迷幻搖滾樂、或者讓世界痛心的1980年約翰列儂被槍殺事件有興趣,那你來到布拉格千萬別錯過Buquoysky宮對面用來書寫情感的這面塗鴉牆,我喜歡叫它「叛逆列儂牆」!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偶爾會出現叛逆的小惡魔,就像荷蘭著名畫家波希的名畫《聖安東尼的誘惑》裡聖安東尼與撒旦和惡魔糾纏的那般意境一樣,每個人一生都會有那麼一次或多次的瞬間,心中的天使和撒旦鬥爭對抗著。


很多時候代表正義的天使勝了,於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循規蹈矩的生活;有的時候心中的撒旦卻勝利了,這個世界就出現少數不太平的惡性衝動事件;還有的時候天使與撒旦抗衡著,人們努力克制情緒卻壓抑不住叛逆的小元素,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惡搞」一場來宣洩情感,就像今天捷克布拉格的列儂牆。


在曾經動亂的「布拉格之春」的年代,人們嚮往著愛情、搖滾、和平,於是約翰列儂的披頭四搖滾樂風靡了捷克共和國,1968年示威學生佔領布拉格大學,反對蘇軍佔領,為他們伴奏的就是披頭四樂。


人民對政治的不滿和對自由主義的嚮往達到了情緒壓抑的頂峰,高唱著捷克版的披頭四樂在某種程度上釋放了叛逆的情緒。


然而1980年12月8日在紐約達科塔大廈門前,約翰·列儂被他的歌迷查普曼連擊五槍而身亡。知道噩耗的一位捷克藝術家在這面長長的牆上畫上了約翰列儂的塗鴉頭像,並寫上披頭四樂的歌詞,人們自發的在此擺放鮮花來祭拜,布拉格的「列儂牆」由此而得名。


雖然,約翰列儂本人並沒有來過布拉格,但音樂、搖滾、叛逆的宣洩、和對和平的追求從來都不分國界,這堵牆開始伴隨著捷克共和國的歷史,不斷的被一層層塗鴉一層層抒畫著人們心中的夢想。


「黑鳥飛了,黑鳥飛了,飛到了黑夜的光裡」、、、約翰列儂永遠都感受不到歌迷的痛心了,而槍殺這位舉世公認音樂天才的兇手查普曼,受到的判決是「20年徒刑保底,2000年後再談假釋」,直到2012年他的第7次假釋申請都被駁回,即使這幾十年來的獄中表現非常好,依然得不到世界人民的諒解。


他回憶自己槍殺約翰列儂時說:他在向上帝祈禱的同時,也在向撒旦祈禱,最後,撒旦還是贏了!


2014年10月19日,我在布拉格城堡下來的那條路一直走向布拉格小城區。


偶遇了一家叫做「Prague Chocolate」的巧克力店,這家店的各種果仁巧克力口感非常好,可以和我最愛的高迪瓦媲美了。 


邊吃巧克力邊邊逛到查理大橋塔口,轉進右巷找了家餐廳點了特色hot wine,我還是第一次喝熱的紅酒,比正常溫度紅酒更上頭。


還點了一種雞胸肉裡裹了類似韭菜味的蔬菜和醬料的主菜,味道很貼心。


然而,其實我醉翁之意並不在佳餚和美酒,坐在餐廳的室外花園裡抬頭就可見的這面白牆的背面,就是列儂塗鴉藝術的精彩之地。


從花園餐桌邊走幾步路穿過下圖照片的小拱門,視野就立刻在五彩繽紛的世界裡激動起來。


一群群年輕人們聚集在此,吉他、音樂、拍照、狂歡,間或總有遊人走來,往牆上貼上許願彩貼或者拿著彩筆在細節處塗鴉寫話。


從白天到黃昏到黑夜,從陽光到昏暗到黑幕中亮起黃燦燦的街燈光芒,列儂牆的這條街景一直躁動而鮮亮。


有人說布拉格的這堵塗鴉牆代表著風雨不倒的歷史,代表著使命永不終結的夢想。雖然它一遍一遍的被「搗蛋者們」抹刷,又一遍一遍的被布拉格的青年們填滿。


面對列儂牆,我從長長塗鴉的一頭走到延伸往街角的另一頭,我看見牆上爬滿了各國的語言和符號。


還有成千上萬的彩色心願,細細的找出英文心願,有示愛的,有祝福的,還有罵人宣洩的,當然,那一年我看到的已經是粉刷無數次後的作品,但此時此刻我寫遊記的2017年,這篇文章中所有的塗鴉已經不再存在,我文章裡的所有照片也都成為「遺蹟」了。


因為,2014年11月7日清晨(也就是我遊完列儂牆的第19天後),讓布拉格市民引以為豪的列儂牆一夜之間被塗成白色,據報導,整片牆只留下了一句「Wall is over」。


正在人們紛紛責罵將牆粉白的「搗蛋者」時,一群布拉格學生在網上承認對此事負責(讓人不禁想起每次恐怖事件後都有恐怖組織對此負責、、、),這群學生聲稱是為了留給人們更多的創作空間而將牆塗白了。


所以《赫爾墨斯的傳奇》的粉絲們嘻嘻嘻,你們此刻看到的照片可都是絕版了喲。


後來我從新聞上了解到,布拉格的藝術家們失望的看著那長長白牆,紛紛提著彩色油漆桶前來重新塗鴉,為了牴觸「搗蛋者們」留下的「牆的使命已經結束」的口號,他們留下了更為燦爛永恆的口號:「這堵牆的使命永不終結」!


看著這句「I am fucking crazy, but I am free 」的桃紅色塗鴉,看著牆上混亂的五彩圖案,我在想,每個人內心的確都有一個小撒旦,當我們控制不住情緒時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將它正確的引導排解出來。 


只要不與道德和法律相背而馳,只要在社會可以容忍的範圍內發洩,這應該是引導人們將情緒從暴躁積壓到心態平和的一個良好的途徑。或許捷克政府也考慮到了各種因素,布拉格的警察們才對這面牆反覆被塗鴉而無動於衷表現得漠不關心。曾經歲月裡人們對代表自由的憧憬,一次次刷爆在這堵歷史悠久的列儂牆上,我不知道今天的這面牆又被改頭換面成什麼模樣。


但,當我偶爾叛逆煩躁之時,當心中的小天使快要鬥不過小撒旦的情緒失落點,我暗暗的想,也許有一天我會再飛回布拉格,選一個月高風黑的凌晨之夜,提幾桶油漆將列儂牆全部塗鴉成喜歡的紫色,然後搗蛋完畢搭天亮的航班飛回祖國、、、小腹黑小叛逆只是一種情緒,我這麼想想就瞬間調皮的快樂起來。咱們活在凡間,要學會將情緒藝術的宣洩出來,人生才能變得更加美好,所以,我愛布拉格的「叛逆列儂牆」!

 

 更多捷克共和國的遊記,請點擊:

《哀傷的人骨教堂》

《布拉格之「猶太隔都」》

相關焦點

  • 布拉格城堡,事過境遷還是美!
    在捷克共和國自由行的歲月,單單布拉格這座「意象」之城我就花了9天的時光來漫遊。(訂閱號以連載方式詮釋我對捷克及布拉格的愛,歷史文章請點擊連結:《布拉格之「舉世之寶」》、《布拉格之「叛逆列儂牆」》、《布拉格之「猶太隔都」》、《哀傷的人骨教堂》、《泉》)
  • 在布拉格你要的藝術和中世紀建築都在這,用一天時間你要怎麼玩
    地址:Charles Bridge, 110 00 Praha 1, Czech Republic列儂牆列儂牆顧名思義就是和世界頂級音樂大師約約翰列儂相關的一堵牆了。這做牆位於捷克布拉格老城區伏爾塔瓦河的西岸,距離查理大橋比較近。
  • 捷克旅行指南:一日看遍布拉格,滌蕩人心之旅
    如果您只有一天時間遊覽布拉格,該怎樣合理安排行程呢?其實,只要路線規劃得當,您完全可以迅速抓住這個城市的魅力之源。這裡有一些經驗,我們一起分享下吧布拉格舞蹈之家首先,為了避免在路上浪費過多時間,您需要在城市中心附近落腳。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永不消失的理想國
    此時,樂隊已有分崩離析之勢。而此時約翰·列儂,已有出走之心。小野洋子的出現似乎讓處於混亂中的列儂重新找到愛的秩序。小野洋子年長列儂7歲,她的恣意奔放的個性立刻為列儂注入了一道暖光。約翰·列儂甚至將自己名字改為「約翰·小野·列儂」。列儂說:「是洋子的愛,把我最好的一面給激發出來」。然而,這段愛情也成為了披頭四樂隊解散的重要催化劑。
  • 從巴黎到布拉格
    曾經,我也像所有大齡文藝女青年一樣,捧著《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試圖在男主人公偷情的細節描寫中找出作者想要表達的真相;我不敢說我明白了作者,如同流亡到巴黎之後、堅持自己不是政治小說家的昆德拉,從不說他懷念布拉格……
  • 傳奇十大家族之布拉格篇
    道神在布拉格家族中的爭議是最多的一個,他的多次離開和回歸都給布拉格家族帶來了一定的動蕩;但同時 道神 自身有著很突出的能力,尤其是他的創造力。在SF家族中,道神是最早提出了讓SF家族走向商業化的模式,並一直一直在為之努力著,自己也是架設過伺服器的;直到2005年底 道神 又提出讓SF家族走公會路線模式,希望能夠改變布拉格目前艱難的局面。
  • 海國調色盤 之 情迷布拉格
    因此,從布拉格教堂那一扇扇五彩十色的美麗窗戶上,釋讀出的真正信息大概是,愛情和信仰都歸於清規戒律,需要服從不得逾越。聖維特教堂布拉格情人鎖之牆回溯較早的《波西米亞紀事》,男女主人公們的行為卻頗有不同,顯得曖昧甚至迷情。
  • 大野洋子與約翰·列儂
    溫柔、知性、貼心伴你入睡她是小Q文|韓梅梅    編輯|槐序音頻|槐序    「我所熟悉的約翰·列儂,並不是你們通過媒體認識的約翰·列儂。那是我一個人的約翰·列儂。他是輝煌的,是快樂的,是憤怒的,也是憂傷的。
  • 布拉格試住️個️之[布拉格沒廣場]
    我們坐在大巴🚌的上層,4⃣️邊都是玻璃,所以途中景色一覽無餘。大巴🚌價格實惠,環境舒適,還有免費🆓無線網。於是上了車,不到2分鐘就到了。交錢。我們沒有零錢就給了稍整一點的等著找錢。結果人家計程車🚕司機說了聲沒零錢找,一溜煙走了。我想大家都「呵呵」了。很不幸,這就是布拉格給一瓣蘭蒼🌺的第一印象。雖然一瓣蒼蘭🌺是聽著「布拉格廣場」長大的;M(一瓣蒼蘭🌺丈夫)也是聽了不少朋友親人對這個城市的讚揚。
  • 老布拉格
    還不到正午,牆將自己的一道陰影投到馬路對面的牆上去,不過陰影已很矮了,僅一層樓之高,而且還將繼續矮下去,上面二三四五層樓起義軍似的全部站立在陽光裡,陰影成了穿在下邊的矮靴子,於是窗楣上方的草葉浮雕不甘心,又細緻優雅地結出許多細長彎曲的陰影來。這些微妙的此消彼長並不陌生,石頭表面的坑坑窪窪,讓我有些不知如何碰觸。
  • 布拉格之春:18萬捷克軍隊,為何沒有抵抗就被蘇軍解除了武裝?
    對於蘇聯這個國家而言,在他存在的最後一段時間裡,也是嘗遍了牆倒眾人推的痛苦,很多蘇聯的加盟國在一夜之間反水投靠了美國,而有的加盟國也在國內發生了反蘇革命,其中就以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為代表。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時候,捷克斯洛伐克發生了布拉格之春事件,當時整個國家意圖脫離蘇聯控制,而蘇聯方面為了防止捷克斯洛伐克「叛變」,直接下令出兵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境內,而這一事件也被稱為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 熱血傳奇:布拉格發展史,身為布拉格感到榮耀
    2007年05月布拉格網遊官方論壇註冊突破6W大關,公會進駐sun奇蹟世界,徵戰至今2007年07月布拉格網遊公會喜獲太平洋遊戲網首屆十大明星公會稱號2007年08月布拉格網遊公會組建PRG戰隊正式宣布全力進駐蒼天2007年11月布拉格網遊公會入駐卓越之劍
  • 「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化改革
    「布拉格之春」是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春天所進行的一場民主改革。1968年4月5日,改組後的捷共中央通過了推行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行動綱領》,宣布「走捷克斯洛伐克的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具有人道主義面貌的社會主義」。
  • 列儂離世40年,「夢做完了,一切還是老樣子」
    那天,列儂走出紐約公寓給粉絲籤名,那個粉絲名叫馬克·查普曼(Mark Chapman),在這張照片拍下幾分鐘後,他開槍殺了列儂。我必須與之共存,我就是這樣的人。」05從採礦人到甲殼蟲列儂16歲時成立了一個名為採礦人(The Quarrymen)的樂隊。在創建樂隊後不久,列儂遇到了保羅·麥卡特尼,並邀請他加入樂隊。
  • 隱婚、隱娃、出軌……約翰·列儂是渣男嗎?
    與首位妻子辛西婭奉子成婚,並在經紀人的建議下長時間隱藏自己已結婚的事實,當然也隱藏了自己大兒子朱利安·列儂的存在(最後公布時還好女粉們表示ok);在結識小三小野洋子後,對辛西婭始亂終棄,並宣稱:「我和小野洋子的兒子肖恩·列儂才是我的第一個孩子,朱利安只不過是我和大多數英國人一樣犯的酒後錯誤」;結婚後基本不在家,讓前妻辛西婭體驗喪偶式育兒;對了,
  • 聖誕集市之布拉格
    和其他集市相比,布拉格的聖誕集市更大,更漂亮,也更有意思。布拉格的聖誕集市有一棵幾層樓高的聖誕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