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膳食營養~早餐

2020-12-12 醬見面

營養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黃帝內經》中就已提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飲食原則,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記載中不乏飲食養生的思想,從多方面論述保持飲食平衡、維護身體健康的方法。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居民健康狀況和營養水平不斷改善,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與膳食營養相關的慢性病對我國居民健康的威脅日益凸顯。

例如: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形成了很多肥胖兒童,尤其貧困地區營養不良的問題依然存在

合理的膳食結構至關重要。從每天的一日三餐開始調整,合理搭配———才可以有效的達到營養均衡的健康飲食。

早餐是一日三餐最重要的一餐

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早餐組合:

早餐麵包

麵包的主要營養成分:五穀類

小麥粉、酵母、雞蛋、黃油,含有人體必需的能量,碳水化合物提供身體的基礎代謝。

牛奶的主要成分: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營養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乳蛋白中含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加上自己喜歡的各種水果,小朋友會更喜歡

雞蛋

雞蛋營養非常豐富、價格相對低廉,而且飽腹感非常強

早餐這樣搭配,營養均衡,而且能量滿滿,學齡期兒童在校運動量大,一個上午都不會餓。

專注於健康飲食理念,會持續分享,關於學齡期兒童的合理膳食營養,喜歡記得關注我哦,

就 醬~見面 啦!拜拜!

相關焦點

  • DRIs新一輪修訂啟動 安利紐崔萊合作中國營養協會強化膳食營養多個...
    值得一提的是,會上,中國營養學會宣布啟動《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以下簡稱DRIs)新一輪修訂,並與紐崔萊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籤訂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營養素在生理功能、營養狀況評價等方面的研究,預計在2022年完成制定。
  •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啟動修訂
    民以食為天,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在國民日常生活中尤為重要。12月22日,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膳食與健康科學證據專家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來自全國的營養學專家針對膳食以及營養素對健康作用的最新研究進展行了深入研討。
  • 美年健康攜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推進「全面營養和均衡膳食公眾教育」
    本次活動旨在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促進穀物營養與均衡膳食健康知識傳播,為大眾提供飲食與健康方面的科學建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全面營養和均衡膳食公眾教育項目啟動儀式現場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中國居民膳食不均的問題日益凸顯,全穀物攝入不足。
  •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修訂近日啟動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2013版)修訂編委會第一次工作會議近日在京召開。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教授,副理事長楊曉光教授、馬愛國教授、孫長顥教授,秘書長杜松明研究員,以及中山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凌文華教授、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汪之頊教授參會。會議確定了本次修訂的目標、重點方向、時間安排以及編寫分組等重要事宜,正式啟動了新版DRIs的修訂工作。
  • 全世界公認最優居民膳食食譜,減肥瘦身人士必備的健康飲食指南!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份在全球備受好評的健康食譜「巴西版居民膳食指南」這份食譜區別與中國的居民膳食寶塔,這份「巴西版居民膳食指南」將早中晚餐和加餐,通過典例圖片通俗易懂的呈現給人們,更加讓人容易接受。★首先,這份「巴西版居民膳食指南」鼓勵人們自己在家做飯,多吃一些天然健康的食品少吃深加工的食品下面來看一看這份「巴西版居民膳食指南」的精華部分早餐
  • 中國人長高了也變胖了 《居民膳食指南》擬修訂
    ,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報告結果顯示,隨著健康中國建設和健康扶貧等民生工程深入推進,我國居民營養改善和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近年來,我國居民平均身高持續增長,營養不足問題得以持續改善;與此同時,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普遍存在,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慢性病患病、發病呈上升趨勢。
  • 百勝中國助力2020年全民營養周——「健康生活從早餐開始」親子...
    2020年全民營養周以「合理膳食,全民營養新時代」、「健康中國,營養先行」為口號,以「合理膳食,免疫基石」為宣傳主題,普及合理膳食對於增強免疫的基石作用百勝中國旗下肯德基利用其遍布全國的餐廳網絡,在全國超過6600家餐廳同步推出營養周主題餐盤墊紙,助力營養健康科普宣傳。自2016年起,百勝中國連續五年與中國營養學會合作,在全民營養周期間以餐盤墊紙的形式向公眾傳遞合理膳食與健康生活方式科學知識,累計覆蓋超過1.2億人群。
  • 推動國民膳食健康 安利紐崔萊支持新版中國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修訂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12月22日,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膳食與健康科學證據專家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上,中國營養學會宣布啟動《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以下簡稱DRIs)新一輪修訂,並與紐崔萊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籤訂合作備忘錄
  • 這篇關於膳食營養的科普文,千萬別在夜裡看!
    近期,隨著疫情一起走進公眾視野的「新晉網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因一句「早餐不許喝粥」,再次被網友拉上熱搜榜,本來只是一句簡單的膳食營養建議,卻被一些人強行上升到了「崇洋媚外」的高度,這可能就是所謂的「人紅是非多」吧。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至少吃12種食物
    儘管自然界的食物種類很多,不過每一種食物的營養成分都不一樣,所以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物可以滿足人體所有的營養素(40多種)的需求,
  • 吃肉過多,我國城鄉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續上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齊徵)剛剛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結構不合理問題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居民畜肉攝入較多,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續上升,城鄉合計已達到34.6%,農村首次突破30%推薦上限。
  • 合理膳食 營養健康
    根據健康龍江行動、國民營養計劃和合理膳食行動省部合作協議相關要求,12月18日,寶山區開展了「健康龍江、營養健康」「合理膳食、免疫基石」主題宣傳活動。區疾控中心在八一廣場懸掛了主題條幅,以發放宣傳資料、營養健康現場諮詢、發放慰問品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
  • 膳食失衡 全國近1/5人患慢性病 營養師有缺口
    北京市衛計委公布的2010—2012年居民膳食結構調查結果顯示:平衡膳食推薦每日油攝入量為25至30克、鹽6克,而北京市居民植物油、食鹽食用量分別為每日36.2克和9.7克,若按大多數家庭都在使用的2克定量鹽勺計算,相當於每天多吃將近兩勺鹽。中國營養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翟鳳英表示,很多人做飯並不刻意控制油鹽,而一些重口味的人更容易產生「油鹽依賴」。
  • 早餐吃什麼營養又健康?
    早餐,顧名思義,也就是人們清晨起床後吃的第一頓飯。之所以很多消化系統在檢查前都要求不吃早餐,早餐就是按照正常人的飲食習慣,那麼早餐吃什麼既營養又健康呢?下面請隨千梓教育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方便又營養的快手早餐,有洽洽早餐每日堅果燕麥就夠了
    年末工作忙碌,很多上班族每天早上為了不遲到,及時趕到公司打卡,早餐都是隨便應付的甚至都來不及吃早餐,這顯然對身體健康無益。如果不吃早餐,體內無法供應足夠血糖以供消耗,便會感到倦怠、疲勞、腦力無法集中,影響工作效率不說還容易使人發胖,誘發腸炎等疾病。因此,一頓營養健康的早餐不僅能提供足夠的營養,還能給加班族一個愉快輕鬆的心情,減少身心的壓力。
  • PUMP IT UP全集下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小筆記
    11.04 看過組裡不少達人的經驗,減肥三分練,七分吃這個說法我覺得還是很靠譜的。 LZ本人就是捨得流汗運動,但是無自制力的管不住嘴巴,在想辦法改善中,先是看了這本書《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然後定製了一個飲食計劃表,每天自我檢驗飲食運動,11月剛開始實施,等有一定效果了再放上來分享。
  • 給白粥加「料」,讓早餐更營養
    早餐是人一天中重要的能量來源,其營養價值應體現在食物營養平衡上:不僅有主食(麵包、饅頭、餅和米飯、粥等),還要有至少兩種蛋白質食物(蛋、奶、肉、
  • 平均身高體重數據出爐 中國人長高了也變胖了《居民膳食指南》擬修訂
    報告結果顯示,隨著健康中國建設和健康扶貧等民生工程深入推進,我國居民營養改善和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近年來,我國居民平均身高持續增長,營養不足問題得以持續改善;與此同時,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普遍存在,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慢性病患病、發病呈上升趨勢。
  • 美國居民膳食指南(2020-2025)中文版 03 第一章 (4-1)
    科學證據表明健康膳食模式的這些核心組成要素在每個生命階段都是一致的。        然而,如圖1-6所示,與健康美式膳食模式相比,大多數美國人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超過80%美國居民的膳食結構中蔬菜、水果和奶製品攝入量較低。
  • 早餐應該選擇西式、還是中式早餐?營養師:健康早餐有幾個標準
    物質生活變好後,還有很多人會效仿西式早餐方式,這兩種早餐應該如何選擇呢?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標準,早餐佔三餐供給總能量25%~30%,雖然沒有大家所說的那麼誇張,但和午餐、晚餐同樣重要。至於西式早餐、中式早餐應該選擇哪種?主要還是看食物搭配,多數中式早餐搭配,如油條搭配豆漿,營養上較為單一,缺乏肉、蛋、奶的來源,碳水化合物含量攝入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