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溫州深夜食堂第3063篇分享,截至2020年3月5日,共有344548位朋友與您一起訂閱公共微信號「zjwzsyst"
本期採訪對象:
紅遍溫州的阿紅魚丸店的主人公 阿紅阿姨
也因為沒有足夠的空間,阿紅阿姨一天只睡一兩個小時,凌晨在家裡把魚丸做好,再騎自行車帶到攤位上,現場給食客們煮魚丸。
阿紅阿姨說,還記得有一個雨夜,她照例騎著自行車去到攤位。滂沱的大雨,令她腳底打滑,猝不及防阿紅阿姨摔了一跤。這一摔還不要緊,包裡的秤鉤掉出來,剛好劃傷了阿紅阿姨的右臉頰。那時候魚丸都是用秤鉤稱好重量,按重量出售。
「那時候日子過得真的很苦!」阿紅阿姨感慨道,「我這輩子都會記得那個傷口,它是我艱苦創業路上的不可磨滅的印記。」直到2000年,一北京專程來的食客,建議阿紅阿姨去註冊商標,盤下店面開店。如今人民路這家阿紅魚丸才就此誕生。到現在,這家店已經快20年了。這20年,阿紅阿姨一點也沒有閒著。這些都是阿紅魚丸店在營業期間獲得的獎項,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阿紅阿姨付出的努力:榮登中央電視三套《群英會》精彩亮相溫州名小吃魚丸;受邀中央電視臺二套(消費者主張)《春色春食春滋味-溫州》;《城市的味道》《魚味溫州》國慶節特別節目,由海外出版發行;參與溫州電視臺《舌尖上的溫州》欄目,塑造品牌文化;參與電視經濟科技《非常創客》推薦阿紅魚丸品牌創始人葉玉紅;參與全國26家城市電視臺聯合製作聯拍聯播.▲各家媒體爭相報導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雖然現在店裡生意一直很好,但阿紅阿姨還是堅持自己和丈夫兩人親自調製魚丸。魚肉和澱粉等食材的比例嚴格把控,保證每一份魚丸出品,都是正宗的溫州魚丸味道。在度娘上,對溫州魚丸的解釋還算通透:溫州魚丸是溫州的地方名小吃,與各地的魚丸都有所不同,外形為不規則的條狀,呈半透明的玉白色。以新鮮的魚肉為主料,正宗的溫州魚丸有三大特點:即料碼足、有韌勁、味道鮮。但阿紅魚丸卻做的更加講究。在製作手法上,阿紅阿姨始終堅持純手工制魚丸,在食材選擇上,阿紅阿姨一直是用東海10斤重的鮸魚為主料。新鮮的鮸魚,掐頭去尾都有50公分長,其肉質鮮嫩無比,雖比起一般的鮸魚,價格高,但阿紅阿姨堅持只用這種高品質的食材製作魚丸,只為保證二十多年不變的味道。製作時,將鮸魚去頭去骨頭,挑去魚刺後切成細條,用刀刮成魚茸。
與其他地方的魚丸不同的是,阿紅魚丸不是把魚肉打成粉做成丸子,而是把魚肉切成絲,保留肉完整的鮮味,也保證了魚肉含量的充足。
除了食材,阿紅魚丸的金鉤造型也是它最大的標誌之一。阿紅告訴食堂君,每一條魚丸的外形都有講究,「我們的魚丸長條帶鉤,用筷子夾起來會抖但不會掉下來,非常好看。」也正是這樣的堅持,20多年來,這家溫州傳統魚丸老店全年待命,寒暑無休,憑藉獨特的金鉤造型,清爽的湯頭以及富有嚼勁的口感,溫暖了無數溫州人的胃。採訪中,食堂君還了解到,阿紅魚丸店一年365天,很少冷清過,哪怕不是在飯點,也會有老客登門,或者有很多外地客人順著攻略找過來。食堂君也親自品嘗了阿紅的魚丸湯。湯頭澄清,鮮味十足。吃之前一定要加一點醋,喜辣的更是可以加一些辣醬。這樣一口下去,鮮嫩微酸辣充盈了整個口腔,魚丸更是非常Q彈帶勁兒。可以看到魚肉非常顯眼,每一條魚丸都是非常大一條魚肉,扎紮實實鮮味非常!除了魚丸,店裡的魚餅也非常好吃。同樣是東海鮸魚為主料,魚餅入口綿軟,口感極佳。同樣蘸上食醋,趁著熱乎吃,這香味勁道,真的想帶回家給家裡人嘗嘗!(溫州非物質文化遺產)
☞ 蘸料可以這麼做:在小碗中倒入醬油、麻油(關鍵一步)、少許醋,愛吃香菜的朋友也可加入些許香菜,但是不要放蔥花哦。
以上內容為廣告
編輯 | CHENXIANG 設計 | 大蘇牙
主編 | PentaQ
點擊閱讀原文搶購【味融楠溪大師級老鴨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