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小動作,完美預防跑步膝蓋傷病!

2020-12-13 騰訊網

談起馬拉松,除了奔跑的爽感以及實戰的技巧之外,它可能帶來的傷病也是一個不能忽略的話題。關於這個話題,網絡上相關的科普和防治教程已經是不勝枚舉。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兩種最常見的跑步傷病,以及一些簡單實用的預防小妙招。

關於膝蓋——髕股關節症候群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個說法:「跑步百利唯傷膝」。雖然有研究表明,擁有規律慢跑習慣的人群比一般人群更不容易在膝蓋上出毛病,但實際上還是有不少跑者被困在了膝蓋的問題上,也就是傳說中的「跑步膝」。它到底是什麼東西?該怎麼預防?

髕股關節症候群——這個聽起來不明覺厲的名詞,其實就是「跑步膝」的學名,屬於過度使用症候群。拋開複雜的學術解釋,我們不妨直接來了解一下它的典型症狀都有哪些。

a、膝蓋前側疼痛,但無法準確定位

這是「跑步膝」的重要症狀——患者一般會覺得髕骨後面隱隱作痛,尤其是擠壓髕骨前方時會引發疼痛,但當你請他指出疼痛的具體位置時,他往往只能描述是膝蓋前側,而無法指出具體的疼痛點。

b、下樓梯痛感明顯,有時膝蓋甚至發出摩擦聲

「跑步膝」的第二個症狀是平時走路基本沒有不適,但在下坡、下樓梯時,膝蓋受到的壓力加大,就出現了明顯的痛感,有時甚至能聽到膝蓋在做較大幅度活動的時候發出摩擦聲。

c、「劇院徵」——膝蓋長時間處於固定角度後出現不適

所謂「劇院徵」,最初指的是由於劇院前後排座位之間的空間較小,人們坐在這樣的座椅上時膝蓋往往無法動彈,時間長了之後感受到的膝蓋不適。而「跑步膝」的患者也容易在久坐之後感覺到膝蓋疼痛、酸脹。

預防措施

A、力量訓練

——6個動作助你擁有一雙健康的膝蓋

a、深蹲跳(Jump Squat)

伸直雙手置於身前,臀部後坐深蹲,膝蓋應與腳尖方向一致,並且不要超過腳尖;然後儘可能高地起跳並且輕盈地落地。做4組,每組15次。一定要注意姿勢的保持和動作的控制,不要變形,以及落地一定要輕,一定要輕,一定要輕,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b、弓步下蹲(Walking lunge)

向前邁出一步並下蹲呈弓步狀,膝蓋應與腳尖方向一致,並且不要超過腳尖;然後換腿再次向前邁出弓步,動作要領與上文一致。做3組,每組15次,以兩個(即左右腿各一個)弓步下蹲為一次。

c、低姿側弓步(Low side-to-side lunge)

雙手握緊置於胸前,左腿向左側邁出一步,將身體重心放在左腿上,屈左膝同時臀部後坐;然後將重心切換至右腿上,屈右膝同時臀部後坐,兩個動作之間應保持連貫,無需起立。做3組,每組15次,以兩個(即左右腿各一個)側弓步下蹲為一次。

d、登山動作(Mountain Climbers)

作伏地挺身姿勢,屈起右腿,然後伸直,再屈起左腿,然後伸直。在保持姿勢和動作不變形的情況下,儘可能快速地換腿。做3組,每組15次,以兩個(即左右腿各一個)登山動作為一次。

e、側向彈力帶行走(Lateral Band Walks)

用一條彈力帶箍住兩條大腿,保持雙腿分開以撐開彈力帶,然後向左邊橫向移動20步,再向右邊橫向移動20步。做3組,以一次來回為一組。

f、反向提臀(Reverse hip raise)

趴在健身球或者長椅上,儘量保持雙腿筆直,然後將雙腿和臀部向上抬起,直到與你的軀幹在同一直線上,注意臀大肌的擠壓感,然後保持這個動作,隨後恢復初始動作。做3組,每組15次。

B、保護措施

a、訓練循序漸進,不要突然加量

b、保持合理體重,減輕膝蓋負擔

c、按腳型選跑鞋,平衡膝蓋受力

d、適當佩戴護具,少在硬地跑步

關於足部——足底筋膜炎

除了「跑步膝」,跑友們的另一個「大敵」就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症所致,是一種由運動引起的慢性損傷,突然加大的運動量、足部結構問題(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過短等)、不合適的跑鞋(如鞋底太薄或太硬的跑鞋)都可能使足底筋膜超量負荷,從而引起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症狀如下:

a、腳跟疼痛或不適,壓痛點常在足底近足跟處,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

b、晨起時疼痛明顯,行走過度時疼痛感加劇,嚴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時也有疼痛感。

足底筋膜炎是一個相當難纏的毛病,不僅容易反覆發作,還會隨著患病時間的正常而越來越嚴重。所以,最好的方案永遠是未雨綢繆——比起如何康復,我們還是更想讓你知道應該如何遠離這個「磨人的小妖精」。

預防措施

5個動作幫你保護足底筋膜

a、提踵運動(Calf raising)

站在臺階邊緣,腳跟懸空,先踮起雙腳腳尖(越高越好),然後緩慢下落;再做單腿提踵運動,動作要領如上。做3組,每組10次。

b、臺階拉伸(Step stretch)

站在臺階邊緣,腳跟懸空,把腳跟下壓(必須低於你所站立的那一級臺階),然後恢復初始動作。做3組,每組10次。

c、足弓運動(Doming)

單腳站立,腳趾蜷起以拱起足弓,然後放鬆,恢復初始動作。左右腳各做3組,每組10次。

d、腳趾伸展運動(Toe spread and squeeze)

保持坐姿,用一條橡皮筋套住五個腳趾,伸展腳趾撐開橡皮筋,然後放鬆,恢復初始動作;再用一些柔軟的東西(比如海綿之類的)塞進各個腳趾之間,再蜷起腳趾擠壓這個物體,然後放鬆,恢復初始動作。左右腳每個動作各做3組,每組10次。

e、腳趾抓毛巾(Tower Curls)

在地上平鋪一塊毛巾,一隻腳踩在上面,先用腳趾抓攏腳部周圍的毛巾,再用腳趾將毛巾鋪平。左右腳各做3組,每組10次。

運動是快樂的,跑馬拉松更是,但享受這份快樂的前提,永遠都是擁有健康的身體。所以大家在進行日常馬拉松訓練的時候,也要記得做一些預防傷病的措施。

(文章來源:跑步聖經)

相關焦點

  • 跑步容易引起膝蓋疼痛?這幾點要注意,讓你輕鬆預防膝蓋傷病
    導語:由於開始跑步的人數逐步增多,跑步「引起」的傷病也是逐步上升。咱們暫且不論膝蓋疼痛是否是跑步引起的,咱們今天來說幾個跑步時的要注意的地方,讓大家能夠輕鬆的預防跑步後的膝蓋疼痛。
  • 加強髖部肌群練習 提高跑步效率預防傷病
    網易體育8月11日報導:很多跑者認為跑步只是雙腿在起作用,忽視了其他組織的作用,髖部肌群就是其中之一。強壯的髖部肌肉對於跑者提升跑步效率和預防傷病至關重要,跑者需要引起重視。
  • 跑步新手最常見的3種傷病 該怎麼預防?
    網易體育8月3日報導:不可否認的是,受傷是跑步的一部分。對於跑步新手來說,更是要提前做好應對傷病的心理準備。據統計,有三種傷病最容易侵襲初跑者,需要引起警惕。
  • 跑步到底要不要戴護膝?護膝能不能預防傷病?
    護膝能不能預防傷病? 很多跑友對護膝常有錯誤觀念,認為使用護膝可以「有病治病、沒病強身」,解決所有關節問題。其實護膝僅是輔具,因為護膝的設計原理是利用彈性繃帶去限制關節活動範圍,減少關節軟骨磨損。當膝關節受傷時,使用護膝是為了要維持關節的穩定度,避免膝蓋周邊的肌腱韌帶再度拉扯受傷。
  • 你有跑步膝嗎——跑者膝蓋傷病自檢指南
    絕大部分跑步的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過膝蓋不舒服的情況,甚至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跑步膝」。
  • 跑步膝蓋痛騙了你100年?跑步才是保護膝蓋的關鍵
    空頂帽馬拉松跑步越野跑無頂遮陽男女運動帽跑步到底會不會傷害膝蓋?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跑步的人膝蓋受傷呢?同時膝關節也是脆弱的,他需要承受整個人體的重量和壓力負荷,長時間高強度使用膝蓋,必然導致膝蓋受傷,一個正常人每天跑1公裡約為800步,相當於每天400噸物體壓著膝蓋,因此長時間過快或過量的跑步,對膝蓋百害而無一利。
  • 常練9個動作,預防跑步膝蓋痛!
    膝蓋關節由肌肉來保護,如果肌肉薄弱,膝蓋關節就會承受相當大的負荷,跑者特別需要注意自己腿部肌肉強度。
  • 最常見的跑步5大傷病,原來你是這麼跑傷的
    這個時候身體就會以傷病的形式進行反抗,即使是跑步老手也難避免。每天都會有跑友留言問,我這兒那兒受傷了,是什麼原因,我應該怎樣去恢復?其實石春健老師錄了很多關於跑步傷病解析的視頻,我們在《三問》欄目中,也有跟大家分享,可能有些跑友並沒有注意到。
  • 深蹲傷膝蓋?跑步傷膝蓋?
    那麼,膝蓋是怎麼變「壞」的呢?跑步姿勢多重要就不需要強調了。每個人其實都有一些獨特的跑步習慣,實際上跑步姿勢並不存在標準答案,但是確有一些原則性錯誤是需要堅決杜絕的。對於長距離慢跑來說,想要儘可能的讓膝蓋受到保護,那麼最關鍵的點在於膝蓋的受力角度。
  • 最好的跑步態度:不高估跑步的好處,不低估傷病的危害
    該快就快,該慢絕不快跑,一個良好的生活和跑步習慣,以及不隨意的科學訓練體系,才是造就無傷的基本條件。所以,最好的跑步態度就是,不高估跑步的好處,也不低估傷病的危害。跑步過程中遇到傷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傷病原因出在哪裡,在一個地方重複跌倒。跑步並不只是知道如何提高跑步技術,讓自己跑得更快、更遠,還要學會如何預防損傷,讓自己跑得更長久。如何成為一名無傷跑者?
  • 6項練習既增強跑者小腿 又預防多種傷病
    實際上,增強小腿肌肉不只是為了跑得更快,還能預防多種傷病侵襲,像跟腱炎、腓腸肌拉傷、外脛夾、膕繩肌或髖部傷病、甚至包括足底筋膜炎。下面這6項針對小腿的練習,前3項是為了讓小腿變得更強,後3項是為了預防傷病。1、腳尖走路
  • 六大常見跑步損傷,成因及處理預防方法
    經常跑步的跑友們,多數都有受傷的經歷,那麼到底是怎麼個「多」法呢? 跑步損傷已經成為屢見不鮮且相當棘手的問題。 作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跑者,熟識幾種常見的傷病症狀和處置方法已成為成熟跑者的必備技能。
  • 如何預防跑步膝蓋受損?終於學會了
    在跑步的受傷區域內,大家關心最多的的就是「跑步膝」。相信很多初跑者都會碰到這個問題,甚至有些跑友是因此而放棄跑步。那麼,關於跑步的膝蓋受損是真的嗎?我們又該如何預防?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跑步對膝蓋的影響都會出現哪些情況?跑步過程中,由於錯誤的跑姿或者跑到過量超出身體負荷,均會出現膝關節周邊的疼痛感。
  • 膝蓋發出的彈響聲是傷病的信號嗎?
    ////////////////////////////講原因之前先說個題外話。Crepitus也是所謂的羅馬神話中「放屁神」的名字,但其真實性很難考證,現在大家對於這個說法的觀點是,放屁之神Crepitus並不是受古羅馬人崇拜的神祗之一,而是出自於某個諷刺作家杜撰的手筆,誰想千百年後這個詞用在了醫學上,那麼膝蓋發出彈響聲,豈不是「膝蓋在放屁」?話歸原題,其實絕大部分的膝蓋彈響聲都實屬正常,前提是,除了有聲響之外,它沒有其他任何的症狀。
  • 跑步後膝蓋外側、內側疼痛?跑步膝的原因和防治
    用這種方式不用幾公裡你的膝蓋就會有壓力感了。【預防的措施】在跑步時,學著將腳指向正前方。你需要將整個腿部向內旋轉,直到雙腳平行指向正前方,這樣可以強化你的內收肌(沿大腿內側的肌肉)並使腿部成一條直線, 通過這個調整就可以使膝蓋正常地運動而不會在每一步中都發生扭轉。
  • 跑者腳踝易遭遇三種傷病 三個措施可預防
    ,跑者的腳踝既要驅動身體向前,又要將來自地面的衝擊力最小化,這就會導致腳踝容易出現一些傷病。扭傷當跑步路面崎嶇不平或者跑步時腳步不穩,跑者的腳踝容易被扭傷。跟腱炎跟腱炎屬於過度使用性傷病,它會引起腳踝的腫脹和僵硬。腳過度內旋、小腿肌肉較弱等是導致跟腱炎的主要原因。跟腱炎出現之後,跑者就要減少運動量,甚至停止跑步,積極採取治療措施,防止炎症惡化。這個傷病如果不引起重視,可能會讓你告別跑步。跑者可以採用一些常見的辦法,比如冰敷、按摩等手段進行自我治療。如果沒有效果就要及時諮詢醫生。
  • 活該你跑步膝蓋痛!
    今天就跟大家說說臀部對跑步的重要性吧。很多時候,我們跑步遇到傷病,例如跑步膝,髂脛束症候群,髕骨關節疼痛症候群等,在分析原因時都會歸咎於腿部(膕繩肌、股四頭肌和腓腸肌等)肌肉力量不夠或者跑步姿勢不正確。
  • 跑步會傷膝蓋嗎?膝蓋疼痛,需要停止運動嗎?
    還有研究指出,休閒跑步並不會對膝關節造成危害,但是大運動量或高強度的跑步,往往與較高的膝關節炎發生率直接相關。跑步膝,這個概念,在醫學界人士來看,是虛構的。因為,從專業角度來看,正確姿勢的合適運動量的跑步,不會造成膝蓋的損傷,運動後感覺到的膝蓋不適,主要原因是軟骨損傷、肌腱末端病、滑膜炎。
  • 臀部肌肉對跑步很重要,你跑步膝蓋痛的原因竟然是「臀無力」?
    很多時候,我們跑步遇到傷病,然後休息一段時間後緩解了,又開始跑步,然後膝蓋疼痛依舊,如此往復陷入了一個死循環,慢慢地就不敢跑步了。,主要是膝蓋前側疼痛,在上下樓梯時疼痛加劇,久坐後膝蓋會感到僵硬和疼痛,當你彎曲或伸展膝蓋時還會聽見響聲。
  • 科普丨跑步後膝蓋疼的四大原因及預防訓練方法
    但是有許多初跑者,甚至是很多常跑者經常會因為不正確的跑步方式而造成運動損傷,最常見的就是跑步後膝蓋疼痛。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跑步後膝蓋疼痛的原因,以及日常預防訓練方法。  2.當你下山跑、下樓梯的時候疼痛加劇,長時間坐了之後膝蓋會感到僵硬和疼痛。  3.當你彎曲或伸展膝蓋的時候可以聽見卡吧喀吧的響聲。  4.坐下來,將一條腿伸直放在椅子上。讓你的朋友按住膝蓋上面一點的肌肉,向下推壓膝蓋骨,注意要從膝蓋外側向中心推,同時收緊你大腿肌肉。如果你感到疼痛,那就患跑步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