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不可及——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嬰兒,渴望愛,渴望被理解

2020-12-17 檸檬子630

無意中在首頁看到了毒舌電影那篇影評,勾起了我對這部電影的極大的興趣。已經過去9年了,直接用電腦是搞不定了,網頁上的全部都被VIP鎖屏。

突然想起上次在淘寶購了一個物品,贈送了一個VIP的帳號,在一個專有的APP裡面找到了這部電影,意外發現手機看電影也是不賴。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剛出獄的黑人青年德瑞斯和一個全身癱瘓的白人富豪菲利普。這兩個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因為一場護工的招聘而相識。

德瑞斯的監獄經歷讓自己對這份工作毫無信心,只是想來混一個拒絕籤名,以爭取到政府的失業救濟金補貼家裡,當時的政府失業救濟金需要有三次找工作被拒的籤名。

由於從來沒有奢望過自己可以獲得這樣一個高薪工作,德瑞斯和所有的應聘者都不一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自己痞氣真實的一面,甚至當著菲利普的面言語調戲他的招聘助理,金髮女郎瑪格麗。

他真實自然的個性,讓菲利普覺得有趣。於是決定給他一個月的試用期,也是想讓自己嘗試一下,以給自己千篇一律的乏味生活注入一點活力。

德瑞斯回到自己以前的家,由於監獄的經歷,他發現自己聲名狼藉,讓家人背負罵名,本來就十分逼仄的家裡也容不下他了。

在街頭和小混混廝混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按約定的時間來到了菲利普的豪宅。如願以償拿到了籤名的紙條以後,菲利普問他為什麼手腳完好還要依靠別人生活?然後問他願不願意嘗試一下這份工作,如果願意的話,他可以有一個月的試用期。

德瑞斯很意外,但覺得目前這份工作可以解決自己當下的尷尬處境,便答應了。

等他帶上簡單的行李過來的時候,他意外的發現自己可以擁有獨立的房間,獨立的浴缸。這是家中那個逼仄的環境完全不能比的。仿佛一下子到了人間天堂,他非常滿意,很開心。

由於德瑞斯從來沒有過護理經驗,管家必須從零開始對其進行一步步的細節培訓。

德瑞斯鬧了很多笑話:他會在肌肉按摩的培訓中睡著;會在協助菲利普進餐的時候,看到瑪格麗的背影走神,將食物送到菲利普的眼睛上;會在協助菲利普洗澡的時候,把洗頭的和洗腳的溶液搞錯……

但德瑞斯始終保持非常的簡單和坦誠,而菲利普也從不生氣,始終用一種看待孩子的神情看待他,甚至幽默地說,「今天我的腳清潔得特別到位」,雖然是僱主,但更像是朋友。他喜歡德瑞斯在他面前毫不掩飾地暢所欲言。

作為一個全身癱瘓的殘疾人,相對於四肢健全的普通人而言,菲利普也有自己很多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想碰而不能碰的觸不可及。

菲利普的第一個觸不可及:平等。

菲利普希望被平等看待,而不是健康人對殘疾人的施捨和憐憫。

而德瑞斯,似乎從來也沒有把菲利普當成一個殘疾人對待。在他的眼裡心理,殘疾就是一個無關要緊的小毛病,只是有時候會不方便而已。除此之外,菲利普就是一個正常的人。以至於他專注於玩手機,忘記菲利普不能自己接聽電話。甚而也絕不能接受菲利普出門坐殘疾人專用車,像匹馬似的被裝在車廂後部,他認為那是對菲利普不當人的歧視。既然都是人,那就應該平等,就應該坐轎車出門。

菲利普的第二個觸不可及:性。

這是個非常隱晦的話題,一般只在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間交流,還有就是面對醫生的時候。

菲利普自從跳傘事故以後,幾乎沒有機會去談起自己的這個問題,這讓他一度感到很壓抑,身體的壓抑也會帶來心情的鬱結。

人是高等動物,擁有著思想,但是也脫離不了動物的本能。

德瑞斯把菲利普當成朋友,他什麼都敢說,包括這樣一個十分隱晦的話題。他的坦誠讓菲利普放下戒備,毫不掩飾地輕鬆交流。

這些話題,在之前,菲利普是不敢想的。上流社會的人不會跟他談這些話題,他的傭人也不可能和他談這些。只有德瑞斯是個例外。

在德瑞斯這裡,他可以得到徹底的放鬆。坦然地面對自己最原始的本能。

菲利普的第三個觸不可及:自由。

因為一次跳傘意外,菲利普全身癱瘓,行動全靠別人用輪椅推著。德瑞斯帶菲利普出門散步,他在前面奔跑,讓菲利普開著輪椅跟在後面。由於輪椅的安全設置,不可能前行很快。德瑞斯可不管這一套,直接帶他到車行進行輪椅改造,增加了提速馬達,德瑞斯帶著菲利普享受了一把人行道上的速度與激情。

菲利普的第四個觸不可及:愛情。

菲利普有一個書信來往半年的女性筆友。但因為自己的身體原因,他始終不敢邁出打電話的第一步,更別談約會了。

身體的殘疾讓他沒有自信,他害怕對方接受不了,毀了這段純真美好的感情。他是憧憬愛情的,但他愛得小心而又卑微。

德瑞斯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他從不認為殘疾對這個會有影響。在他的信仰裡面,喜歡就去撩。至於說結果,不做怎麼知道?

所以,他大膽的自作主張,替菲利普打了電話,菲利普非常的生氣,但是又非常的緊張,電話接通的瞬間,他語無倫次,但是內心又激動和歡喜異常。

德瑞斯能透過人性窺見真實的菲利普。他知道菲利普內心深處的需求和渴盼。上流人士的商業和文化他不懂,但人的本能他看得透徹,從這個角度而言,他懂得同為男人的菲利普。

反過來,健康的德瑞斯和菲利普一樣,同樣也有著自己的觸不可及。

德瑞斯的第一個觸不可及:被接納。

德瑞斯從監獄出來以後,回到家中,不被家人所接納;出門找工作,又因為這一段經歷而處處碰壁,所以對工作也沒有什麼幻想,他只想湊夠被拒絕的證明,以獲得政府的失業救濟金。

菲利普接納了他。他不在乎他曾經的經歷,也不在乎他從未有過護理經驗,他只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真實。

他相信德瑞普有一顆質樸的心。一個上流社會的精英,只有簡單和質樸才能真正地觸動他。

德瑞斯的第二個觸不可及:被包容。

在菲利普的薰陶下,德瑞斯也慢慢地開始改變。他在嚴肅的歌劇院放聲大笑,引得周圍的觀眾一陣陣的不滿,只有菲利普始終陪著他笑,包容他的一切。

德瑞斯在西餐廳吃蛋糕,抱怨蛋糕沒有熟。而菲利普也始終微笑地看著他,從不曾帶著歧視的眼光。他知道這是他的見識問題,但他始終像對待一個大男孩似的包容著他。

菲利普從一開始就知道德瑞斯順走了前妻送給自己的彩蛋,但他為了維護德瑞斯的自尊心,一直不予捅破,直到有一次他向德瑞斯講述了彩蛋的來歷。

德瑞斯的第三個觸不可及:被認可的成就感。

德瑞斯開始學習高雅藝術, 在一次菲利普帶著他去看畫展,並最終以4.5萬歐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幅極其簡單的畫作之後,他開始悄悄地學習畫畫。

菲利普在得知這件事以後,最終將德瑞斯的處女作以11,000歐元賣給了一個朋友。讓德瑞斯對自己的藝術才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德瑞斯的第四個觸不可及:社會尊重。

在和菲利普的相處過程中,德瑞斯盡職盡責,不僅僅是做到了對菲利普身體上的護理,更是在溝通交流中讓菲利普得到了身心的釋放,真正的得到了快樂。

他像一個盡職盡責的心理醫生,撫慰著菲利普孤寂的心靈。

就如菲利普自己所描述的,「我真正的殘疾不是身體,而是失去了她」。

德瑞斯讓菲利普最真實隱秘的情感得以釋放,這絕不是一個普通的護工可以完成的事情。他用他的真誠和質樸,獲取了菲利普的信任。

他為菲利普所做的一切,也得到了整個大家庭的認可,在他離去之日,每個人都依依不捨。

德瑞斯的第五個觸不可及:跨越階層的友情。

德瑞斯對菲利普所做的一切,讓菲利普徹底的認可和信任他。他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身體護理,不是人文關懷,他真正需要的是心靈陪伴。

當德瑞斯為了照顧家庭而離去以後,菲利普鬱鬱寡歡。他不再修整顏面,往日裡精神煥發的菲利普已經不見了。

當藥物的副作用再一次半夜發作,他寧可難受也絕不接受其他人照料,管家不得已求助於已經離去的德瑞斯。

當德瑞斯開著菲利普的瑪莎拉蒂,在公路上和警察鬥智鬥勇,菲利普也完美地配合著他的表演。此時的他們已經儼然成為了一對至交好友。

德瑞斯把菲利普帶到一座海邊的房子,在看到海的那一瞬間,菲利普終於露出了放鬆的微笑。這一幕,很溫馨。這世界上,只有德瑞斯懂得他。

在這裡,德瑞斯為菲利普做修面清潔,他尊貴的容顏只有德瑞斯可以觸碰。

德瑞斯不改頑皮本性,玩起了菲利普的鬍子。一會兒把它修整得像個修路工人,一會兒又弄得像個古板滑稽的老年人,一會兒又弄成納粹形象,還用德語煞有介事的和菲利普玩笑。儘管心裏面挺抗拒,但菲利普還是忍不住大笑起來。菲利普數日的抑鬱情緒一掃而光。

菲利普讓德瑞斯開車將他帶到了一個私人機場。在這裡,他們乘坐了菲利普的私人專機去到了當年的跳傘基地。

菲利普帶著德瑞斯在藍天翱翔。他已經可以面對之前自己一直不再敢面對的事情,而德瑞斯也見到了自己之前從未曾見過的世界。

這一場散步之旅,是兩人感情的升華。

影片的結尾,德瑞斯帶著菲利普來到曾經一起吃飯的餐廳,但這一次他沒有留下共進午餐,只是把彩蛋留在桌面,就轉身離去了。

菲利普非常生氣,但行動不便的他對德瑞斯無可奈何。德瑞斯出了餐廳繞到窗外,友善的對著菲利普笑,並擠眉弄眼的做著鬼臉,窗戶裡面,菲利普素未蒙面的筆友緩緩走來……

菲利普的表情從生氣轉為吃驚,繼而眼中湧動著淚花,嘴角露出微笑……

窗外,德瑞斯笑得如此溫暖,友善的揮揮手,轉身離去……

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著自己的觸不可及。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孤獨的嬰兒,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善意的幫助,不帶憐憫,不帶同情,不帶任何的有色眼鏡。

這一切和年齡無關,和階層無關,和性別也無關。

我們這輩子,遇見愛,遇見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見了解。

相關焦點

  • 《觸不可及》:真誠和理解的渴望是共通的
    2011年,《觸不可及》在法國一上映就立即火爆全國,成為當年法國票房冠軍,在全球收穫4.26億美元的票房,此後又獲得法國凱撒獎和歐洲電影獎等多項提名。德瑞斯的扮演者奧馬·希還憑藉此片拿下凱撒獎的最佳男主角。至今仍擁有豆瓣9.2的高分,治癒中國79.6萬觀眾的心。
  • 塔羅佔卜:每個人心中都渴望被愛,看看這輩子誰最疼你
    塔羅佔卜:每個人心中都渴望被愛,看看這輩子誰最疼你 你是在很有愛的家庭裡長大的。從此在這世上再也不會有像父母一樣百般疼愛你的人了。
  • 重溫《觸不可及》:一段主僕溫情之旅的背後 蘊含著法國人文之魂
    觸不可及「愛」的背後,是可以觸及的「善」「我真正的殘疾,不是坐輪椅,而是在沒有她的世上活著。」菲利普的這句話直戳自己最柔軟的內心,對於失去的愛情觸不可及。02、符號化敘述:「身體」、「彩蛋」、「耳釘」都被賦予了獨特的喻意,搭建起了觸不可及的「愛」的精神內涵「每一個信息都是由符號構成的。」——語言學家雅各布森意義通過符號表達出來,影片中的符號敘事無處不在。
  • 如何理解人性?弗洛伊德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世界分為三個層次: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最頂端或者表層的是:意識,就是我們用理性思考進行了一些思想和行為活動,這個很好理解,在意識的領域,我們和外界連接,可以感知外界環境,接受外界的刺激,並對現實有著意識上的反映。
  • 看看《觸不可及》哪些場面讓你意想不到
    《觸不可及》不是什麼新電影,可能還有很多朋友都已經看過,但我最近又看了一次。《觸不可及》改編自一位法國富翁的自傳《第二次呼吸》,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發生在主僕二人之間的真實故事。整個故事的敘事簡單平滑,沒有過多的跌宕起伏,從始至終娓娓道來,卻又如涓涓細流深入人心。
  • 電影《觸不可及》和《綠皮書》:好電影,具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今天,我就來聊聊兩部直擊人心的好電影,《觸不可及》和《綠皮書》。這兩部電影的靈感都源於真實的故事。電影《觸不可及》(美版)講述的是白人富商菲利普因為跳傘導致癱瘓,需要一名生活助理。榮格說:「孤獨並不是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自己心中最緊要的感受」。就像影片《觸手可及》中的富人菲利普,他身邊不缺人,但真正理解他,可以聽他分享內心感受的人,沒有。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想長大的自己|羅清軍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不想長大的自己。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自稱"寶寶"、"小可愛",從本質上講,因為大多數成年人的心理水平還處於嬰兒期。相信你會經常見到這樣的家庭等級模式:家裡的父親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把孩子放在第二位,把親人和工作放在第三位,而妻子總是最後一位。
  • 《觸不可及》:一場命運安排的相遇,透過友情審視生命與愛的意義
    05、友情,不再觸不可及如同德瑞斯一樣,他也從未將德瑞斯看作一個自己的員工,他把德瑞斯當作好友。曾經,他花高價買下一幅畫,德瑞斯完全無法理解,誰會花三萬歐元買一攤鼻血般的血跡畫。彼此的遭遇、身份、處境,都讓我們沒了聯繫的理由,大家能做的僅是維持住互相不要忘記而已。有人渴望著,也能有一場命運安排的相遇,遇見一位舊相識或結識一位新朋友。可是友情,卻成了成年人的奢侈品,比愛情都講究門當戶對,也更要求雙方的共同經營維持。
  • 水瓶座:一個渴望被理解的孤獨的靈魂
    那麼,你有認真去了解過一個水瓶座的人嗎?真實的水瓶座,他們並非真的奇怪,懂得他們的人不用多解釋,不懂得他們的人始終不會懂。假如你喜歡水瓶,不要急著說愛,先試著了解水瓶座,了解他們多變的脾氣,比起一見鍾情,水瓶座更願意接受日久生情的感情,他們非常慢熱;假如你在了解他們以後,仍然愛著水瓶,那麼水瓶座的世界僅有你一人。
  • 一個中年男人的故事:當我在渴望紅顏知己的時候,我在渴望什麼
    他渴望有個人出現在他的生活裡,哪怕無法天天遇見,日日相守,但至少他知道有這麼個人存在,她在守候著他。一個人的日子,受盡了那份孤獨和清冷。他想找個慰藉,才有力量繼續在生活的寒冬酷暑中行走。渴望關懷我們一生都在渴望被人疼愛,被人關懷。世界何其之大,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 《觸不可及》:讓我們重新審視「尊重」
    最近,看到過幾次《觸不可及》這部電影的剪輯,忍不住好奇心,自己也找一個早起的日子看了一遍。先簡單介紹這篇電影,美版《觸不可及》於2007年上映,它是翻拍2011年法國的版本,電影來自於小說《第二次呼吸》改編而成。
  • 動漫《螢火之森》,生命中總有一人,觸不到時渴望,觸摸後就幻滅
    【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首先,我來說說,每個少女的成長裡,似乎都有著一個溫柔迷人卻無法觸及的戀人
  • 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惡魔
    他殺人的目的,就是為了發洩憤怒,心想,你不讓我好過,我就讓你們去死,大不了我陪葬,殺三個我死一個,也不虧。十九歲雖然已經成年了,但終究還是個大孩子,我不知道這個兇手是在怎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受過什麼樣的教育,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缺少愛。我猜想,他和女孩在一起時,肯定是感受到愛了,可分手讓他絕望,所以他便毀滅了一切,也毀滅了自己。
  • 電影《聞香識女人》和《觸不可及》:愛,讓絕望的人重獲新生
    因為他們覺得沒人在乎自己,更沒有人愛自己,這才讓他們生無可戀。如果想讓絕望的人重獲新生,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感受到被愛。電影《聞香識女人》和《觸不可及》就是展現用愛來拯救那些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的影片。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兩部電影。
  • 一切都可以觸手可及:電影《觸不可及》
    每個人都有觸不可及的東西。影片中的菲利普,一個頂級富商,也有觸不可及的東西,是他觸不可及的東西是愛情、正常人的生活、友情等等。一場意外讓他失去了愛人,並導致終身的癱瘓,因為癱瘓,身邊的所有人都對他另眼相待,不是說不尊重,而是把他當作殘疾人看待,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他確實需要得到特殊的照顧,但他的內心是不接受自己這樣的吧,雖然沒有表現出來。
  • 你越渴望被愛,越得不到愛
    《女傭的故事》描述的是一個社會底層的單親媽媽,一個絕境中的女人,與貧困做鬥爭的故事。她身上爆發的非凡力量是動人的,她的感情遭遇也給廣大女性一種警醒。任何時候不要對愛情心存幻想,你越渴望得到愛,越得不到愛。這本書豆瓣評分8.4,歐巴馬選為「2019夏季書單」,多家主流媒體聯袂推薦。
  • 開票|謝欣極簡舞蹈論壇劇場《觸不可及》重磅首發!以無能之力擊碎...
    雖然只是虛驚一場,但恐慌和無助都真實無疑。疫情中的謝欣也沒有停止創作,《觸不可及》忠實記錄下了這半年的「動情時刻」。「太多困難,太多遺憾了。」平靜下來的謝欣對自己說,「一定要漂亮地撐過去,還要儲蓄飽滿的能量。」這部全新的創作《觸不可及》,既有被打動被感動的含義,又有接觸的意思。
  • 心理學:總是憤怒的人,其實是在渴望愛
    而孩子的這份體諒,就是父母渴望愛的表現。 因為愛的表現包括體諒,還有尊重、理解、保護、認同、重視、支持、幫助、接納,等等。 一個人越憤怒,就代表ta越需要愛。
  • 心理學:長期缺愛的女人,內心有這三種渴望
    那些長期缺愛的女人,想要生活在一個有安全感的環境內,她們會渴望一個安穩的幸福。對於這些女人來說,她們沒有對大富大貴的渴望,在她們心裡,更想要一個人不離不棄的陪伴。無論是和這一類女人做朋友,還是成為戀人,都需要溫柔地對待他們。缺愛的女人也是敏感的,有些時候一些不經意的舉動就會給她們帶來傷害。
  • 「每日一毒」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羅馬,永恆的西班牙臺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羅馬,它是一種情結,深深縈繞心間。第一次看到它,就能感覺到它的雄偉,它的曾經,它的浪漫氣息和渾厚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