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據報導,截至11月5日,中歐班列今年開行已達10180列,再次創造新紀錄,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中歐班列今年開行超萬列,戰略通道作用更加凸顯,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鋼鐵駝隊」。中歐班列作為往返於「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國際鐵路聯運列車,2011年開行以來,不斷拓展區域,持續培育增長。特別是今年以來,鐵路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充分發揮中歐班列自然優勢,將大量機械、化工、電子產品、汽車及配件、設備、材料、冷凍產品、糧食、水果、蔬菜和消費品等產品運往歐洲,確保國際物流通道暢通,不斷提高中歐班列運行效率和品質。如今,中歐班列運輸資源和分撥地覆蓋中國全境,輻射歐洲全境。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信使郵差」。多年以來,郵包一直是國際鐵路禁運物品。中歐班列誕生後,通過國內測試、跨境電商郵政高層論壇、成立鐵路運郵特設工作組、中歐班列運郵測試等過程推進,改寫了國際鐵路運郵規則,使得上千噸郵件有了新通道。如今,每周二和周五,來自全國各地的國際郵包搭乘著中歐班列運輸到30多個歐洲國家。以國際郵件應急疏運為契機,中歐班列運郵已實現常態化,成為「一帶一路」上的「新郵差」。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命運紐帶」。今年疫情期間,鐵路部門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積極承擔運輸壓力,在全球經濟逆風中加速奔跑,充分發揮中歐班列運輸優勢,向全球其他國家提供防疫物資幫助、防疫設備等支持,開行數量同比增長36%,成為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為全球防疫提供了有力支撐,凸顯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彰顯了國際運輸新動脈的積極作用。
在推動中歐班列規模化、常態化的進程中,鐵路部門還在積極探索「跨境電商+中歐班列」模式,持續暢通國際物流運輸通道,構建互利共贏良好發展格局,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