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

2020-12-07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據報導,截至11月5日,中歐班列今年開行已達10180列,再次創造新紀錄,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中歐班列今年開行超萬列,戰略通道作用更加凸顯,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鋼鐵駝隊」。中歐班列作為往返於「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國際鐵路聯運列車,2011年開行以來,不斷拓展區域,持續培育增長。特別是今年以來,鐵路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充分發揮中歐班列自然優勢,將大量機械、化工、電子產品、汽車及配件、設備、材料、冷凍產品、糧食、水果、蔬菜和消費品等產品運往歐洲,確保國際物流通道暢通,不斷提高中歐班列運行效率和品質。如今,中歐班列運輸資源和分撥地覆蓋中國全境,輻射歐洲全境。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信使郵差」。多年以來,郵包一直是國際鐵路禁運物品。中歐班列誕生後,通過國內測試、跨境電商郵政高層論壇、成立鐵路運郵特設工作組、中歐班列運郵測試等過程推進,改寫了國際鐵路運郵規則,使得上千噸郵件有了新通道。如今,每周二和周五,來自全國各地的國際郵包搭乘著中歐班列運輸到30多個歐洲國家。以國際郵件應急疏運為契機,中歐班列運郵已實現常態化,成為「一帶一路」上的「新郵差」。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命運紐帶」。今年疫情期間,鐵路部門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積極承擔運輸壓力,在全球經濟逆風中加速奔跑,充分發揮中歐班列運輸優勢,向全球其他國家提供防疫物資幫助、防疫設備等支持,開行數量同比增長36%,成為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為全球防疫提供了有力支撐,凸顯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彰顯了國際運輸新動脈的積極作用。

在推動中歐班列規模化、常態化的進程中,鐵路部門還在積極探索「跨境電商+中歐班列」模式,持續暢通國際物流運輸通道,構建互利共贏良好發展格局,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申鵬)

相關焦點

  • 「貴西歐」中歐班列成功首發 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再添新...
    ,貴州新增一條國際物流大通道,為推進陝西與貴州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實現兩省共同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重要平臺。上午十點,滿載著茶葉、汽車配件、布料、家具等貨品的「貴西歐」號中歐班列緩緩駛出貴陽改貌車站,一路向西,貨物到達西安後,在西安港再次集結中轉,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運抵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俄羅斯明斯克等中亞、歐洲主要站點城市。據了解,「貴西歐」中歐班列也是首趟貴州產品專列,將使貴州農產品抵達歐洲主要城市的時間縮短三分之一以上。
  • 鐵組副主席:緊密契合「一帶一路」推進中歐鐵路聯運發展
    在談到鐵組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所擔任的角色時,鐵路合作組織副主席董建民日前在波蘭首都華沙接受本臺記者專訪時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鐵路合作組織發揮著重要作用。總部設在波蘭華沙的鐵路合作組織(簡稱鐵組)成立於1956年,是關於國際鐵路合作運輸的政府間組織,共有28個成員國,中國是這個組織的創始國之一。
  •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訪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胡必亮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來,取得豐碩成果。胡必亮指出,由於「十三五」時期我國與中亞、中東歐、東南亞以及俄羅斯等積極開展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大大促進中歐班列的發展,促進中國與這些地區和國家之間跨境貿易發展,對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起到重要作用,這一點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表現尤其亮眼。
  • 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首發 填補商丘陸路出境渠道空白
    到達鄭州編組成50組貨櫃後一路向西,踏上中歐班列的漫漫徵程。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開行,開創中歐班列(鄭州)和地市合作先河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是商丘市開行的首趟中歐班列,也讓「中國製造」又多了一條源源不斷輸往歐洲的通道,也將更有力地推動商丘及豫東經濟的快速發展。
  • 「朋友圈」再擴容,中歐班列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
    經過多年發展,中歐班列「朋友圈」不斷擴容,有力促進了中國對外開放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標誌性成果。松柏之姿,經霜猶茂。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疫情加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當下,主張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始終保持蓬勃生機,行穩致遠。
  • 中歐班列在河南有了「加長版」
    「商鄭歐」國際班列搭載著35組貨櫃緩緩駛出商丘站,到達鄭州後重新編組成50組貨櫃,整合入中歐班列(鄭州)的「大軍」,一路向西,從新疆霍爾果斯出境,最終到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 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的開通,開創了中歐班列(鄭州)和省轄市合作的先河,是鄭州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形成全省國際貨運班列「一核多極」聯動發展局面、凝聚構建內陸開放高地合力的創新實踐,將進一步加快鄭州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促進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加快形成「幹支結合、樞紐集散
  • 助力國際戰疫、促進供應鏈暢通、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海外倉...
    近期,國家和地方多次出臺政策鼓勵支持海外倉建設,將其視為穩出口、穩外貿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出海布倉或借倉出海,海外倉發展迅速。國內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企業已建海外倉超1200個,服務範圍覆蓋全球。無論是助力國際抗疫,還是促進供應鏈穩定暢通,抑或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企海外倉的表現都可圈可點,日漸成為中國製造走向海外的主支點和中國開展對外合作的新通道。
  • 中歐班列增加深圳平湖南新線路
    通訊員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通訊員 黎磊 明綺清):8月18日下午,伴隨一聲汽笛長鳴,一趟滿載著粵港澳大灣區優質工業品的中歐班列從深圳平湖南站緩緩開出,一路向德國杜伊斯堡駛去。這是深圳平湖南站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這趟「灣區號」中歐班列開行,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新開闢了一條國際貿易大通道。
  • 全國首列多省跨區域合作中歐班列在義烏髮車
    新華社杭州11月18日電(記者屈凌燕、魏一駿)18日15時5分許,載有100標準箱的「跨境電商歐洲專列」在義烏西站發車,該班列由全國11個中歐班列運營平臺共同組貨,是全國首列多省跨區域合作的中歐班列。據了解,該趟班列除載有日用百貨、小家電、汽車配件、紡織布料外,主要裝載的是郵政包裹和跨境電商包裹,總貨值約144萬美元。班列從義烏西站開出後,將經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預計16天後到達比利時列日多式聯運貨運場站,貨物清關完畢後將被分撥至歐洲各個國家。
  • 獨家丨清華大學史志欽:中歐關係如何加碼「一帶一路」建設?
    原創 中國一帶一路網 中國一帶一路網「一帶一路」建設發展中,與歐洲國家有哪些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一帶一路」不斷拓展的貿易邊界與當下「逆全球化」的聲音如何協調?面對外界對「一帶一路」的質疑我們該如何處理?「一帶一路」的未來發展路徑又是什麼?
  • 「一帶一路」的亮麗成績單
    以中歐班列為例,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介紹,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物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98.3%。運輸網絡持續拓展,已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2020年以來,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共計6萬多噸。
  • 歸來丨中歐班列「長安號」(維也納-西安)首列蘭精班列順利抵達西安港
    此趟貨運列車共計41個貨櫃,價值180萬歐元,蘭精集團(LenzingAG)提供了此趟返程班列的全部貨源——天絲™品牌萊賽爾、莫代爾纖維及南京蘭精需要的木漿。此次陸港集團與蘭精集團合作,也切實踐行了「綠色環保」理念。以天然環保著稱的天絲™纖維作為蘭精集團的特有品牌,是可以降解的高質量纖維。天絲™品牌萊賽爾和莫代爾纖維運到中國後,將引領國內綠色紡織行業新風尚。
  • 十四五 開新局 | 首班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開行 新夥伴「進群...
    12月22日上午10時許,伴隨著響亮的汽笛聲,首班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搭載著35組貨櫃緩緩駛出商丘站,到達鄭州後將重新編組成50組貨櫃,整合入中歐班列(鄭州)的「大軍」,一路向西,從新疆霍爾果斯出境,最終到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此趟班列的開行,標誌著「商鄭歐」國際物流大通道成功打通。
  • 全國首列多省跨區域合作中歐班列義烏首發
    11月18日15時,滿載100個標箱、由全國11個中歐班列運營平臺共同組貨的「跨境電商歐洲專列」在鐵路義烏西站首發,班列經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預計16天後抵比利時列日物流多式聯運貨運場站,貨物清關完畢後將被分撥至歐洲各個國家。這標誌著中歐班列從「百花齊放」向「融合共生」的高質量發展進程邁進。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11.14-11.20)
    習近平:高舉開放合作大旗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11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並發表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 實現互利共贏》的主旨演講。習近平指出,我們將繼續高舉開放合作大旗,堅持多邊主義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進同各國、各地區發展戰略和互聯互通規劃對接,加強政策、規則、標準融通,同各國不斷深化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經貿、科技創新、公共衛生、人文等領域務實合作,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甦之路、增長之路,加強綠色發展合作,為推動世界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 以陸為港更開放「一帶一路」更可期
    這些創新實踐,釋放了自貿試驗區的改革紅利和開放紅利,使自貿試驗區成為推動陝西高質量發展乃至區域協同發展的動力之源。西鹹新區空港新城政務服務中心。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的健康文化體驗園成了市民的打卡地,人們來此觀覽、購物,享受中歐班列帶來的便利。
  • 「一帶一路」是我們獲得的幸運鑰匙
    為進一步發展對華關係,市政府特地設立了中國事務專員一職,希望把杜伊斯堡打造成德國的「中國城」。  杜伊斯堡經濟促進局局長莫雨勒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一帶一路」是杜伊斯堡獲得的一把幸運鑰匙,它有潛力進一步讓杜伊斯堡成為德中貿易的中心。通過渝新歐等中歐班列,貨物可以快速、安全地以較低成本運抵歐洲中心。這也極好地證明了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距離只是相對的。
  • 首列中歐班列長安號(維也納-西安)蘭精班列抵達西安港
    9月8日,伴隨著悠揚的汽笛聲,中歐班列長安號(維也納-西安)首列蘭精班列緩緩駛入西安鐵路局新築車站。此趟列車從奧地利維也納出發,全程運行16天,行駛裡程10460公裡。班列的順利開行,標誌著「奧地利製造」產品首次通過中歐班列運到中國,也標誌著中奧國際產能合作,特別是在綠色環保紡織領域的合作邁出了新的步伐。
  • 關注丨共建「一帶一路」 柬埔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他表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柬埔寨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柬埔寨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的踐行者: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2016年6月,柬埔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在金邊皇家大學成立,佔達利·尼克擔任中心主任。「柬埔寨有句諺語:『花朵需要授粉才能結果,樹木需要澆水才能成長。』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共建『一帶一路』對柬埔寨的重要性。」
  • 深圳首開直達匈牙利中歐班列
    這是深圳開往匈牙利的首趟中歐班列。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開通的第13條線路,昭示著大灣區中歐班列對外輻射能力及外貿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中歐班列以其運到實效高、性價比高等優勢,得到了越來越多貨主的青睞,品牌影響力在國內國際明顯提升。隨著疫情形勢的持續向好,企業復工達產率持續提高,在目前海運、空運大面積停滯的情況下,中歐班列持續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時送去產業鏈物資和生活用品,對保障特殊時期國際供應鏈的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