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三月,草長鶯飛。疫情正漸漸遠去,正是遊春踏青的好時節。說到踏青,不由得想到一個著名的詞牌《踏莎行》。百般心事百般愁,芳華短暫又將行。夢似輕煙春漸老,情如薄霧嘆飄零。古典君分享六首詞,並淺談如何填寫詞牌《踏莎行》,歡迎詩友們留言評論,交流互動。——皛玊題記
踏莎行,詞牌名,趙長卿詞名《柳長春》,曹冠詞名《喜朝天》。曾覿、陳亮詞將此調添字,名《轉調踏莎行》。此外還有踏雪行、踏雲行、惜餘春等名。以晏殊詞為正體,雙調58字。另有雙調66字,雙調64字等變體。歐陽修作有《踏莎行慢》。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此調為仄韻!仄韻!仄韻!
《踏莎行·題杜鵑》(詞林正韻第四部)
啼血成花,花披煙霧,多情哭倒相思樹。
知行不得也須行,幾時尋得桃源路?
山遠叢深,何從觀睹?但憂風雨難相與。
看春漸老漸飄零,恨飄不到傷心處!
莎(suō),即莎草,是一種常見的野草,其塊莖入藥,叫「香附子」。踏草是唐宋時期一種廣為流行的活動,又叫踏青,一般在清明時節前後。調名本意即詠春天踏青活動。
《踏莎行·春情》 (詞林正韻第三部)
綠袖承風,雲衫分水。溪塘痴夢青煙累。
百般心事百般愁,年年桃李還芳菲。
屋後夕顏,門前索葦。絲絲瓣瓣艱辛壘。
浮生最是苦相欺,此間滋味君知否。
此調為重頭曲(雙調詞上下片格式、聲調全相同,稱作重頭曲,簡稱重頭、雙疊),前後段相同;每段由2個四字句和3個七字句組成。前片五句,三仄韻。後片五句,三仄韻,屬中詞。
《踏莎行·傷春》(詞林正韻第四部)
雛燕啼春,流鶯撲樹。珠簾盈盈沉香語。
清風薄錦疊雲裳,天邊雲水無憑住。
肩上蝶飛,指尖凝露。遠山不解歸時路。
悠悠曉夢掛愁邊,丁香一角傷情去。
每段開頭兩個四字句,即上下片起句,詞家多用對仗。第四、五兩個七字句詞家也多用對仗。
《踏莎行·緣分》(詞林正韻第四部)
偶爾重逢,不期而遇,一生一世緣分路。
真情喚起兩依依,高山流水知音駐。
守望千年,相思無數,夢中夢外尋求聚。
春華逝去又秋光,長風載我今朝去。
為了避免呆板,三個相連的七字句儘量不要相同,要有一定的變化。每句的後三字,斷句不要完全相同。從而使句式明快活潑。
《踏莎行·愁無數》(詞林正韻第四部)
落盡楊花,飄來細雨,青青柳色春光許。
芳華短暫又將離,餘香嫋嫋依依去。
夢似輕煙,情如薄霧,轉身飛逝空相遇。
誰人飲醉復長吟,千杯綠蟻愁無數。
此調多為春、夏兩季用詞,秋冬不宜用之。本調的寫作要求較寬,句法相對穩定。但對仗較多,比較適合初學者練習之用。
《踏莎行·春逝》(詞林正韻第八部)
春色將殘,年華漸老,千山秀麗唯芳草。
楊花灑落亂紛紛,紅英逝去餘香嫋。
暮夜闌珊,輕煙縹緲,霞光褪盡塵音了。
山河寂靜又沉眠,長空黯淡星稀少。
夢似輕煙春漸老,情如薄霧嘆飄零。古典君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詩詞原創文章,歡迎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是對我最好的支持!讓我們一起穿越千年時空,沐浴唐風宋雨,盡情享受古韻詩詞婉約悽美的獨特魅力!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