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企被捧上天的「在家辦公」為什麼在我們這變成「一地雞毛」?

2021-01-12 職場腫麼破

分類丨職場思維

字數丨2800字,閱讀約5分鐘

突如其來的疫情,令很多人意外「享受」了一把在家辦公。

然而與很多人想像中的並不一致,聽起來愜意美好的在家辦公卻讓很多人產生了「還不如去上班」的覺悟。

那麼到底為什麼在國外很多優秀公司都在實施的「在家辦公」卻被我們玩成了一地雞毛呢?

今天我就來聊聊「在家辦公」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面向過程」的工作流程無法適應「在家辦公」

事實上,很多人沒有辦法適應自己在家辦公,最本質的原因就是他所處的工作流程依舊是「面向過程」而非「面向結果」的。

所謂面向過程的工作流程,其實用一句話能非常好的概括,那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作為一個負責撞鐘的和尚,「撞鐘」的過程就是你工作的全部內容。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把那個鐘撞響,而你的主持關心的則只是你到底有沒有去「撞鐘」。

至於撞的好不好聽,力度如何,有沒有什麼技巧,這些既不重要,也沒有人關心。

聽起來似乎有點敷衍,但是在過去的工作環境中卻並沒有帶來什麼很壞的結果。

原因很簡單,因為傳統的工作結構中,「過程」與「結果」往往是統一的。

一個流水線上的工人,只要工作1個小時,必然能夠帶來100件成品的產出。

在其他崗位中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理髮師雖然不一定時時刻刻都在幹活,但是理髮店的店長完全可以通過調整理髮店內理髮師的數量,來控制每一個人在單位時間內的工作量與產出。

即使是一些更加看重「個人能力」、「工作效率」的崗位類型(例如會計),在工作過程當中,也會不知不覺間形成面向「過程」的組織習慣,不管你工作效率有多高,個人能力有多強,你不會因為自己的效率高而減少你的工作量。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老闆自然而然就會關心一件事情:我的員工工作是否飽和?

在面向過程的工作流程中,本質上來講,你老闆僱傭的是你這個人的「工作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你的工作量越「飽和」,他能獲得收益也就越高。

在面向過程的工作結構中,「把流水線速度加快一點」、「把工作時間延長一點」,都是能夠有效提升產能的方法,這種方法曾經非常有效,即使到了今天,在很多工作中也依舊有效,哪怕是看起來「高大上」的程式設計師,依舊逃不開這樣的定律,無休無止的加班,其本質原因就在於,(至少在老闆心中)你們的工作依舊是面向過程,依舊是「以量取勝」的。

在這種思維的主導下,當我們突然開始「在家辦公」時,有趣的事情就發生了,你的老闆會情不自禁的思考「他們都不在我的眼皮底下了,還會好好幹活嗎?」

於是乎,就不得不動用更多的手段、制度,來確保每個人工作量的飽和程度。

但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大家不在一個統一的辦公環境中,這些制度的實施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與成本。

平時你在公司耗到晚上九點半,哪怕只是摸魚划水,但老闆一眼看過去發現大家都在,自然而然就感到「放心」。

可現如今大家都在自己家裡了,又怎麼保證大家是真的在幹活呢?

於是「日報」、「小時報」甚至「直播工作」這些奇葩點子就紛紛湧上了臺面。

而為了執行這些「規定」,每個人又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填報這些表格……從而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老闆覺得「你們在家工作為什麼效率這麼低?」,員工覺得「我一天什麼都沒幹,光寫小時報了……」

看到這裡,相信您已經發現了,面向過程的工作流程,壓根就不可能實現良好的「在家辦公」。

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你無奈的發現自己白天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會議」、「報告」,晚上在家加班到凌晨,家人問你「為什麼不吃飯?」,而老闆還感覺你「根本沒有幹活」……

「面向結果」的工作就是如何來的?

傳統的工作一向都是面向過程的,然而隨著行業的發展,面向過程的工作流程,卻漸漸的沒有辦法解決更多出現的新問題。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新興行業當中,技術革新的力量變得無比強大,而產生這種革新的門檻卻越來越低。

在面向過程的工作結構下,有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所有因技術提升而帶來的收益提升,幾乎全部都會歸屬於資方,而這種提升往往只會來源於資方。

這其實很好理解,一家工廠之中,老闆花大價錢更新了生產設備,在不增加工人的情況下使產能提高了25%。

提高的這部分收益,主要就來源於老闆對生產線進行投入而獲得回報。

同時能夠提升流水線效率的也只會是你的老闆,只有他肯花大價錢投入,才有可能帶來後面的結果。

但是在很多行業中,這一規律逐漸失靈了。

以網際網路行業來說,基於一個優秀的「點子」,你的競爭對手很可能會在短短數個月內迅速崛起,並大口大口的搶走你的市場。

即使是一些技術上的「小創新」,往往也能帶來成本上巨大的優勢。

而最要命的是,這些「創新」依靠的往往是個人的靈光一閃,而非公司老闆的投入……

在面向過程的工作結構當中,我們需要員工保持工作量上的飽和,才符合公司最大化的利益,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就是,如果一個人他的工作始終處於飽和狀態,那麼他很難有額外的精力產生前面所說的那些奇思妙想。

即使是最嚴密最優秀的績效考核,也只能讓你的員工更加拼命的幹活,卻無法讓他們迸發出更強大的創意。

而對於那些已經身處頭部的企業來說,這些有可能出現的創意,才是他們未來生存的根本與希望。

於是,「面向結果」就成了更好的選擇。老闆們花錢,從「買時間」變成了「買成果」。

我花這些錢,希望你為我做成一件什麼樣的事情,我關注的只是結果的達成與質量。

至於你如何完成的,在哪完成的,完成之後你去幹什麼了,我壓根就不在乎……

這一個非常重要的改變,因為這種改變意味著,每個人都將自己享受到因效率提升而帶來的額外紅利。

原本需要8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你只用兩個小時就能完成,那麼剩下的6個小時你既可以拿來追劇打遊戲,也可以再去接3份同樣的工作!

毫無疑問,這將極大的刺激個人對提升工作效率的熱情與動力。

你的工作,是否適合「面向結果」?

所以說,在家辦公這種形態的出現,其實本質並不是「在哪辦公」,而是「公司的關注點到底在哪?」

對於一家面向結果的公司來說,不管員工在家辦公還是在公司辦公,從本質上來說並沒有任何的區別。

唯一所關注的其實就是究竟在哪辦公才能令組織達到更高的效率?

從這一點來說,並非所有的工作都能夠實現面向結果的工作流程。

甚至更加悲觀的來說,雖然目前絕大多數公司都有自己的KPI考核,但是真正能夠理清「組織目標」與「個人工作目標」的公司仍舊是屈指可數……

絕大多數公司所謂的KPI仍舊不過是簡單的數據分解而已,甚至以「工作量」作為考核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又何談面向結果的工作流程呢?

從目前來看,對於那些公司內部實施「小項目組」的工作,以及更多依仗「個人能力」完成的工作,更容易形成面向結果的流程。

前者「小項目」式的分工,在成果(需求)界定上更加清晰,每一個小項目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公司整體中的意義與目標。

而依託個人能力的工作,本身對外界條件的依存度較低,靠自己就能解決絕大多數的問題(會計、設計人員、獨立開發者等等),只要能夠解決「獲取工作」的問題就好了。

到這裡,相信您已經發現了,「在家辦公」並不是什麼「公司福利」,也不是老闆們的善心大發。

它只是在面向結果的工作流程中自然而然產生的一種工作狀態罷了。

在這次疫情來臨時,我們絕大多數人無論是自己的工作類型,還是自己所屬的公司都還在使用「面向過程」的工作結構,在這種情況下,又如何會產生好的效果呢?

很顯然,這一次突如其來的「在家辦公」並不成功,只能說它是一次應對意外的無奈之選。

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家辦公就是「失敗的點子」,相信那些適合面向結果的公司,在這次嘗試中會得到新的啟發,很多老闆會發現,原來在家辦公並不是如之前想像的那樣不可思議。

而更重要的,則是對我們個人來說,這一個很好的體驗與思考,在未來,我們是否真的可以考慮徹底擺脫公司這種「組織」的限制,是否能讓自己的工作「成果」直接轉化為收入?而這種生活狀態,是不是能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重新規劃一下你的職業發展,也許將為你打開一扇全新的窗口。

相關焦點

  • 周曉光遭市場禁入後辭職,從雞毛飛上天到一地雞毛
    和這兩份行政處罰公告一起發布的,還有周曉光、虞雲新辭職的公告。公告稱,周曉光和虞雲新已遞交書面辭職報告,辭職後,二人將不再擔任ST新光任何職務,而這將導致公司董事會成員低於法定最低人數,因此,周虞二人的辭職報告將在公司股東大會補選出新董事後生效。
  • 婚後的一地雞毛,正是愛情最好的試金石
    他說我白天在家睡一天了,晚上出點力怎麼了,非要把他叫醒,一點都不知道心疼他。我感到很委屈,就說閨蜜家的老公都是全心全意的照顧她,生怕她受到委屈,你再看看你,誰知道他吼我說你覺得誰好你跟誰過去啊,我不攔著,說完扭頭就睡,完全不管我一個人在那哭。
  • 從「雞毛飛上天」到一地雞毛 ST新光實控人被罰禁入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 從「雞毛飛上天」到一地雞毛 ST新光實控人被罰10年市場禁入⊙記者 朱文彬 ○編輯 祝建華昔日,浙江女首富周曉光的故事,曾經被演繹為電視劇《雞毛飛上天》搬上熒幕,廣為人知。如今,周曉光僅僅用了3年多的時間,在借殼上市後,就將ST新光200多億元市值化為烏有,變為一地雞毛,令人唏噓。7日晚,ST新光披露了公司實控人周曉光夫婦以及相關人員領受監管處罰的公告,除罰金外,周曉光夫婦二人還被處以10年市場禁入。
  • 《雞毛飛上天》雞毛問萊昂:為什麼你一把年紀了還沒成大事?
    雞毛和萊昂出海釣魚,作為兩人的第一次見面,由於萊昂是個漁民,雞毛選擇釣魚來增進對萊昂的認識。雞毛那邊的魚竿率先有魚上鉤,上鉤的魚掙扎得太厲害,雞毛一個人根本沒有辦法拖上來,萊昂也來幫忙,萊昂判斷出上鉤的魚是藍鰭金槍魚。
  • 一根雞毛和我們這一代人
    對兒時的我來說,「蒜皮」形容小事情可以,而「雞毛」卻絕對不是小事。 - 01 - 對雞毛最初的認識是在兒時的過年。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過年總要殺一隻雄雞,用來祭拜上天及祖宗的。在小孩子眼裡,雄雞總是驕傲的,它走路時,高昂著頭,雄赳赳的,抖擻著一身美麗的羽毛,還時不時地追趕欺負老母雞。心裡早恨透它了。見它要被殺,都拍手叫好。
  • 「不管和誰結婚,都是一地雞毛!」「憑什麼?」
    男人感慨為什么女人一結婚就變成了長舌婦,嘮叨無比;女人也會抱怨為什麼男人一結婚,當年的那股勁兒就煙消雲散了。還記得當初承諾與對方一起相伴到老,現在卻想著拿婚姻當避風港,想要在中途下車。我們都是為了追求幸福而結婚,當婚姻遭遇倦怠期,多做一些改變,讓婚姻中的愛情與時俱進,你會突然發現其實婚姻並非一地雞毛。
  • 01上《雞毛飛上天》DVD未刪減版,吃百家飯長大的雞毛,聰明仁義
    「破銅爛鐵,雞毛鴨毛換糖嘍」。張譯、殷桃主演的電視劇《雞毛飛上天》雖然距離首播已經過去了三年,但是這卻是一部常看常新永不過時的經典作品。改革開放之前,在義烏縣有一個叫陳家村的地方,這裡的鄉親們幾十年來以雞毛換糖維持生計。
  • 上市前吹上天,落地後一地雞毛,懂行的離這兩款車遠點
    第一個是雪鐵龍C3L老實說,作為全村的希望,雪鐵龍c3l還真的不達標,最起碼廠家似乎就拿這款車不當回事兒。這臺車根本就是找來一個SUV的底子改造出來了一個四不像產品,怎麼看也不像是一款正常的車。他的樣子長得是一個三廂轎車的樣子,離地間隙有180毫米。這種風格比起索納塔來更讓人難以接受。
  • 為什麼曾被捧上天的一加8,如今卻不火了?聽聽內行人怎麼說
    不將就的一加較早推出了5G旗艦手機一加8,手機在高調的宣傳下進入手機市場,甚至在一段時間裡銷量比大廠的5G旗艦手機都要高,成為一段時間裡最受歡迎的5G旗艦手機,而且一加8還因為不少的硬體被譽為天花板級別的旗艦,甚至被不少的網友捧上了天。但是好景不長,這款被捧上天的一加8沒有維持較長的火爆時間,在市場上這款一加8如今不火了,也賣不動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婚姻一地雞毛,戀愛意義何在?
    見到有人提問說:婚姻一地雞毛,戀愛意義何在?不知道讀者看到這句話是怎樣的感覺呢?認同?或者,疑惑?亦或者覺得不對?至少在我的角度,第一感覺是可惜,因為來訪者說到的:婚姻一地雞毛;可能就是自己婚姻的寫照,婚姻經營成這樣的結果,真的挺可惜的。
  • 誰的婚姻都是一地雞毛
    即便人們把婚姻說得如此可悲,一輩又一輩的人還是前赴後繼,義無反顧地走進婚姻。是的,這就是生活,沒有了婚姻便沒有了生活。婚姻就是被人這樣需要著。既然需要,那就得認真看待自己的婚姻。好多人抱怨婚姻的不如意,但卻不知道,誰的婚姻都是一地雞毛。
  • 雞毛飛上天:「雞毛換糖」是什麼?雞毛又從何而來?
    看到這裡是不是還是有人有疑問什麼是「雞毛換糖呢」?這發生在上世紀的義烏,在那個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紅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最早的雞毛換糖,形成於我國的浙江省義烏地區,而最終,這一行為對地區經濟和發展的促進作用得到認可,並發揮出巨大的積極作用。雞毛換糖的人又被稱為敲糖幫。
  • 給30天離婚冷靜期,你能將散落一地的雞毛紮成漂亮的雞毛撣子嗎?
    再恩愛的夫妻也很難做到從不發生爭吵、從未提過離婚,但是,能把婚姻裡的一地雞毛撿起來,紮成那根隨時撣落不利於夫妻感情的灰塵的雞毛撣子,這樣的人,才最有能力創造幸福、享受幸福。——梓溪」「30天離婚冷靜期」,從提案公示之初,就備受大家的關注。眼看2020年馬上就要接近尾聲了,《民法典》關於「30天離婚冷靜期」這事兒,於5天後,也就是2021年1月1日起就正式開始實施了。
  • 老外來了:在家辦公||「這份英文表達指南請收好!」
    ——在家辦公。完美世界裡的「在家辦公」:wake up feeling refreshed 精神抖擻地醒來catch a bus (不用)趕公交beat trafficbe isolated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遠離喧囂It’s freeing 時間自由tidy your home 打掃房間a home-brewed iced Americano 捧一杯自製的冰美式咖啡send out some emails 然後再發幾封郵件 aspire to 「be
  • 為什麼曾被捧上天的紅米K30 5G,如今不火了?聽聽內行人怎麼說
    要說到高性價比的手機,相信不少的消費者會想起紅米,作為較早創立的一家子品牌廠商,較早地提出了性價比這個口號,從此讓消費者記住了。5G技術上線後,紅米搶先發布的紅米K30 5G也是風靡一時,在市場上紅米K30 5G憑藉著極致的性價比被不少網友捧上了天,甚至還成為了5G中端機的天花板,紅米K30 5G的銷量和口碑風靡一時。就在紅米以為紅米K30 5G會再創新高時,紅米K30 5G這款被捧上天的5G中端機卻不火了,在第三方平臺也賣不動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瞧,卡卡家那窩神奇的雞》:雞毛一地就撿起紮成雞毛撣子
    這一年,我們領略了什麼叫天災人禍:突襲的疫情,忽降的暴雨,還有湊熱鬧的火災地震;這一年,我們體會了什麼叫生離死別:疫情時期的無畏逆行,感染患病的不幸離世,有家難歸的心酸隱忍……這一年,人人都在感慨:生活一地雞毛,如果可以,只想重啟。
  • 《一地雞毛》的生活無法避免,或許只需要換個角度
    我們必須在「努力無用」和「務必奮鬥」這兩種感覺之間保持平衡;明明相信失敗在所難免,卻又決心非「成功」不可——不僅如此,還有往昔的不散陰魂與未來的高遠憧憬之間的矛盾。劉震雲的小說《一地雞毛》沒有華麗的文字 ,寫的只是小林與他老婆日常瑣碎雞毛蒜皮的小事,卻忍不住一口氣讀完。
  • 《這就是生活》中,管一鶴婚後一地雞毛,因為他做錯了這三件事
    就像《這就是生活》中的管一鶴。管一鶴原本是一個意氣風發的高管,不僅工作上很有能力,而且個人魅力也非常大,很多女同事都把他當成可望不可及的男神。可自從他和葉小白結婚後,家庭生活就變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這種前後的反差,導致了很多人都為管一鶴抱不平,認為如果他不是為了葉小白辭職,就不會出現後面這一連串的問題。
  • 「在家辦公」為什麼不是work at home?那是什麼?
    貝博爾老師好多小夥伴成為了自由職業者過上了從前夢寐以求的生活(在家上班在家賺錢)然而大家發現在家上班真不是一般的累
  • 一日急診:「驚心動魄」那是電視劇,一地雞毛才是真相
    27歲的李南洋寫下當晚的第33份病歷,第12次從診室跑步奔向輸液室,第3遍向同一位發燒病人解釋同一個問題…… 這裡是深夜的急診室。在這個「發燒」的夜晚,請跟隨一位醫學新人的腳步,觸摸這裡的瑣碎、痛楚和希望。 瑣碎:一地雞毛才是真相 「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