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對待生活,就是體面。
from知世邦
所謂的體面生活
1.成年人,不輕易伸手要糖
因為章小蕙開了公號,她最近成了飯桌上的熱門話題。
年輕女孩把她的購物清單當成購物指南,「看了她寫的購物體驗,才知道跟其他網紅有多大的差距,她是實實在在用過物質,懂得駕馭物質的人。」
成熟的女人感慨她的美,「她真得很懂保養,到了這個年紀還這麼有韻味。」
即便從來不關心「買買買」內容的我,也突然對她產生了興趣。
特意看了一個章小蕙早年的訪談,完全不像印象中媒體寫的那樣,什麼敗家女,什麼放蕩作風,能夠令人對她保持好奇已經證明了她身上不可多得的特質。
在港媒的報導中,她是一個可以讓大明星前夫和百萬富豪情人破產的神奇女郎,也是一個紙醉金迷的購物狂。
但亦舒這樣洞察一切、眼睛毒辣、見多識廣的女作家的,也極其欣賞章小蕙,蔡康永也讚美她的美貌和靈魂。
在採訪中,章小蕙一向表現得特別坦蕩大方。最珍貴的是她有一套自己獨特且自洽的價值觀,首先就是做人的獨立。
前夫破產,負面新聞滿天飛,最困難的時候沒錢請律師告誹謗她的報紙,甚至沒錢交房租。
門鈴一聲響,就有老闆派人送來空白支票到家中,讓她隨意填寫,但她還是不想走上不歸路,因為知道一旦開始就會一直靠人生存。
她只接受投資和借款,接下專欄,寫時尚資訊和情感關係,利用自己過去在歐洲購物的渠道開了買手店,咬牙死撐,不但養活了自己,還可以一直保持自己同一水準的生活質量,看起來還是那個生活奢靡富足風情萬種的章小蕙。
有天寫得手在發抖,想起跟亦舒在電話裡說的一句話,「這雙手雖小,但是我的手。」
能靠自己生存的快樂,應該是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無法體會的,真正的快樂一定不是伸手要糖,而是自己掙來的的糖,那種苦中有甜的、滋味複雜的甜蜜。
而章小蕙最出名的除了美貌和才情,是她坦蕩的金錢觀。
花自己的錢不危害社會和別人,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享受最好的,不需要裝模作樣成白蓮花,不要擔心被嘲笑膚淺,輕鬆自如底氣十足。
章小蕙在男女關係上也特別有風度,從不責怪前任,如果在一起辛苦不如各自找快樂。但如果成為父母就一定要給小孩健全心理和健康的生活。
對愛奮不顧身的投入,對失敗瀟瀟灑灑的向前,章小蕙才是在體體面面的度過她的一生。
雖然說不上多喜歡她的容貌,可我也承認她自有風格。
看到她的照片,就讓我想起了18世紀法國洛可可風格畫派裡的女性形象,鵝蛋臉永遠是粉撲撲的,穿華麗的層層疊疊的裙子,或者是天真的碎花裙卻低胸,性感和感性交織在一起,成熟又少女。
癱軟在沙發上,她宛如一顆水蜜桃,身材圓潤,即使大家都在減肥,也保持自己特有的珠圓玉潤。
別人追求的骨瘦如柴、著裝風格、配飾髮型,她都不管不問,亦舒評價道「 原來 ,你要真正走在潮流之前,就得放棄潮流。」
她的自我還在於,外界怎麼評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夠自力更生,活得靚麗,即使是遇到了沉重的打擊,也要驕傲自信地活著。
我想一個人要想一生活得體面,首先就是要為自己而活,失去自我是最不體面的事情,你連自己都不尊重,又怎麼贏得別人的尊重。
2.不失體面,就是拿捏好分寸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即使是最親密的朋友,她也有自己更在意的事去關心。
我們不願意承認,有時候我們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重要和有趣。
在人際交往中,很多人容易唾沫橫飛地講述著自己,卻沒有留意到大家已經失去興趣。
其實要想知道你的話題是不是受歡迎,非常簡單。
如果你的話題足夠有趣,大家自然會積極回應,會參與討論,會詢問問題。
相反的話,大家流露出不耐煩的深情,有人頻頻看手錶、手機,或者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還等什麼呢,我們就該識趣地立刻停止發言。
夏天有次參加活動,幾個朋友許久不見在一起寒暄,突然有人擠了進來,打斷了我們的談話,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開始大聲講起大家並不是很熟的一個人的八卦。
突然之間,大家無所適從地聽了那麼多小道消息,又不知如何評價,空調似乎開得更足了,氣氛到了冰點,只好找個藉口,紛紛散去。
不用面面俱到,也不求八面玲瓏,但作為一個人該有的分寸感,可能就是會分場合,會識趣,儘量不給人添麻煩,也不讓別人尷尬。
很多人像我一樣,不喜歡沒有意義的交流,那既沒成長收穫也沒娛樂精神,風趣幽默的交談至少還能讓彼此笑一下。
我警惕自己,可千萬別成為乏味的人,自己乏味對朋友來說也毫無吸引力,要麼懂美,要麼有智慧,最好是個讓別人看不透看不夠的手藝人。
生命的每個狀態都是暫時的,既沒有值得妄自菲薄的也沒有值得沾沾自喜的,做人的姿態才是永恆的,任何時刻都應該體面好看。
到現在,我仍然會把體面好看作為提線,沒事兒就拽一下自己各個關節。
至少要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因為不體面,為了利益苟且這叫不體面,耍雞賊佔便宜這叫不體面,老去找自我優越感這叫不體面,諂媚勢利這叫不體面。
3.少給人添麻煩
我身邊很多成熟的朋友,他們特別喜歡去日本旅行,問起原因,很多回答都是因為喜歡日本人不麻煩別人、主動給予人方便的習慣,所以讓旅人很舒服。
我們看到國內公共場所很多人戴口罩,是擔心空氣不好,或者被別人傳染。
日本人似乎也很喜歡戴口罩,但理由卻不是擔心被傳染,相反,一部分人戴口罩怕口臭打擾到別人,還有很多人是自己感冒咳嗽,怕傳染給別人。
成年之後,我也越能體會日本人那種怕給別人添麻煩的態度,也能理解英國人為什麼要隨時隨地講sorry。
英國人稍稍覺得打擾到別人就會說sorry, 有時甚至禮貌過頭了,在地鐵上如果不小心被別人踩腳還會對對方說sorry。
當他們想詢問某些信息時,一定會說sorry,如果不說sorry,會被視為對陌生人隱私的一種更強烈的侵犯。
也許你會覺得這些表達過於程序化,但是可以表明一點,在他們待人接物的流程裡,在意他人的感受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前幾天,我看到一位朋友寫了她的姨婆,越要體面的人,越怕給別人添麻煩:老人家年輕時是醫生,那個時代典型的知識分子,本分,體面,裡裡外外都要個乾淨。
年老了中風,子女同住一幢樓也對她很好,只是工作忙怕顧不上還是請了護工。
護工一直偷偷虐待她,嫌她生活不能自理,洗澡時只拽她罵她,北京沒來冷氣那一段時間多冷,護工給她一條破棉絮的被子,自己蓋新的。
姨婆受不了這個,覺得不該給子女添麻煩,自己也不想繼續受這種細細密密的罪,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她姨婆的故事,真是讓人心疼,也許會有更好的解決方式,但我尊重她的選擇,更尊重她保住了自己最後的尊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不易,越是體面的人越是有著驚人的忍耐和付出,也許是面對生死大事,也許是在別人看來不過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他們能保住自己的面子,我們不得不好好珍惜這些體面的人。
前幾天,我和朋友長聊了一次,他說人生一場不過都是幻覺。
三文魚被切成片擺在盤子裡和在整條生魚區別在哪裡?
人追求的金錢、尊嚴、文明、先進……讓我們看上去更好的幻覺。
他說的對,也不全對。
我承認自己很多時刻,都是靠這些繁華喚醒自己生存的意志。
我們既不能為追求虛幻而活,可沒有這些幻覺,生命就太黯淡蒼涼了。
如果可以,我還是願意生活得體面,不需要五光十色,只要留一點光照在身上。
聲音丨九九
文字 | 網絡
配圖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