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柑橘的產量與價格決定了果農一年收益的多少,好的產量離不開我們科學的管理和辛勤的汗水,而價格的高低則與果實的品質和外觀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只有顏值高的果實才能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收購價。
在柑橘的種植過程中,影響柑橘果實顏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病蟲害、藥害、自然氣候和機械損傷等。下面我們就來對這些因素分別進行詳細分析,並分享其相應的防治方法!
一、灰象甲
柑橘灰象甲是柑橘種植中一種常見的害蟲之一,一般在4月初開始出土危害,4月中旬為高發期。以成蟲群集咬食柑橘的嫩梢和嫩葉(葉片在九成熟以前均可危害),造成大小不一的孔洞、缺刻,葉片受害嚴重時僅剩主脈。也可危害幼果,以取食幼果表皮造成受害果實表面呈不平的凹陷狀或留下疤痕,受害嚴重的果實還會導致脫落,成蟲在受到危險時會出現假死性。
灰象甲的防治方法:
1.冬季清園時結合深翻土壤,捕殺越冬幼蟲。
2.在柑橘灰象甲出土前給樹幹刷膠,防止成蟲上樹。
3.利用其假死性揺樹振落成蟲,統一收集後殺死。
4.化學藥劑噴殺(如部分菊酯類和菸鹼類及有機磷類殺蟲劑復配使用)。
二、薊馬
薊馬通過吸食柑橘嫩梢、嫩葉及花和幼果的汁液,使受害葉片呈皺縮畸形,甚至引起落花落果。在危害幼果時,通過鑽入花朵中銼傷果皮組織使果面日後出現銀白色環狀或半環狀疤痕,以果實果蒂周圍和果腰部受害較為常見。
防治方法:
1.利用薊馬具有趨藍性,給每株柑橘樹懸掛1~2塊藍色黏板誘殺。
2.化學藥劑噴殺:花期和幼果期是防治薊馬危害柑橘的主要時期,特別是要抓住花蕾萌發期、初花期、盛花期和花謝三分之二及第二次生理落果結束前等幾個關鍵時間節點。有效藥劑如乙基多殺菌素、噻蟲胺·螺蟲乙酯、蟲蟎腈·蝨蟎脲等,薊馬是導致柑橘花皮果的主要對象之一,因此防治好薊馬是減少花皮果,提高柑橘果實顏值的關鍵措施之一。
三、蝸牛
近年來,柑橘蝸牛已成為危害柑橘的重要害蟲之一,主要以取食柑橘的嫩梢、嫩葉和果實皮層為主,導致受害葉片呈網狀孔洞壞死狀,果實則被啃食為凹陷深淺不一的坑點孔洞,受害嚴重的還會直接導致落果。蝸牛在4~10月份均可發生,尤其是連續陰雨天過後的高溫高溼氣候發生最為嚴重,且壽命和生存能力極強,對柑橘造成的損失非常之大!
防治方法:
1.清除樹盤內的雜草,破壞蝸牛的生存環境;並對一些離地較低的枝梢進行剪除,防止蝸牛上樹。
2.放養雞鴨等家禽來捕食蝸牛,既可以控制減輕蝸牛危害,又可以增加額外的經濟效益。
3.藥物防治:用四聚乙醛拌土撒在樹幹周圍,或用菜葉等製作毒餌誘殺。
四、灰黴病
柑橘灰黴病是典型的低溫高溼氣候發生的病害,在花期遇到陰雨天氣,溼度在80%以上時發生嚴重,灰黴病危害花瓣時,先在花瓣上出現水漬狀小圓點,後迅速擴大成黃褐色病斑,引起花瓣腐爛並長出鼠灰色黴層。有傷口的嫩梢、嫩葉和幼果及枝梢濃密透氣性差的易感病,尤其是在謝花時掉落的花瓣粘在幼果表皮上長時間未脫落時最易感染,病果表皮容易出現木栓化,形狀規則不一,灰黴病也是造成柑橘花皮果主要的元兇之一。
防治方法:
1.在謝花三分之二時,定時給果樹進行揺花,使花瓣與幼果分離,避免花瓣在幼果上堆積,滋生灰黴病。另外揺花也可以有效的把一些已發黴的花瓣和果實揺掉,避免二次感染。
2.在花蕾露白以前使用一些內吸、滲透性強的殺菌劑如異菌脲、腐黴利、咯菌腈、氟唑菌胺等;等到謝花三分之二和幼果期時,則使用吡唑醚菌酯、甲託和代森錳鋅等藥劑進行預防。
五、白癩病
柑橘白癩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且具有潛伏性,高溫、陰溼、鬱閉的條件下易發病,5~9月是發病的主要月份。白癩病分別由膠孢刺盤孢、柑橘磚格孢和可可球二孢等三種病原菌感染(任意一種病原菌均可感染白癩病),受害果實不會產生孢子實體,但會慢慢在果皮表面上產生一層大小不一的白色病斑,呈扁平或略凸起狀,而且隨著果實的成熟,病斑顏色也會逐漸變成灰褐色(白癩病發生的位置和大小沒有規則,且通常只危害果皮而不侵犯果肉,也不會引起果實腐爛)。
防治方法:
1.對樹體進行合理修剪,增加果樹的通風透光性,破壞病菌的發病場所。
2.在白癩病的高發季節使用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和代森錳鋅、丙森鋅等藥劑進行預防,尤其是內膛部分。
六、機械損傷
機械損傷主要是由風傷和農事操作等兩種外界因素造成,比如在幼果期由於果實表皮的蠟質層還未完全形成,果皮極為稚嫩,當風吹動幼果旁邊的樹葉和幼果發生刮碰時即可導致果皮留下疤痕(一般為凹陷狀),並隨著果實長大,刮痕也逐漸明顯;另外同樣是在幼果表皮蠟質層完全形成之前,使用噴頭霧化效果較差或打藥噴槍的壓力過大也會擦傷果實表皮,留下疤痕。一般機械損傷引起花皮發生的位置也是隨機的,並且疤痕大小和深淺等症狀也沒有規則。
防治方法:對於比較密生的枝梢及時進行疏剪,並摘除離果實靠的很近的葉片;另外打藥時選擇霧化效果好的噴頭且注意調整噴槍的壓力。
劃重點:薊馬銼傷、機械損傷、灰黴病和白癩病太過相似,要如何區別?
1.薊馬銼傷、機械損傷和灰黴病所產生的疤痕均不可刮除,而白癩病的則可以。
2.白癩病、機械損傷和灰黴病發生的位置和大小沒有規律,而薊馬銼傷則一般發生在果蒂周圍和果腰部周圍,且疤痕多為環形或半環形。
3.薊馬銼傷、白癩病和灰黴病的疤痕一般呈扁平或略凸起狀,而機械損傷的疤痕則為凹陷狀。
因此根據它們之間存在的不同特點,再依據排除法即可準確判斷識別出究竟是哪種致病因素。
七、熱幹風吹傷
有些地區在某些年份在幼果期時會發生一段時間的熱幹風氣候,長時間的熱幹風容易吹傷幼果稚嫩的表皮,一般發生較輕的果皮可以在日後自行恢復,而嚴重的則同樣會留下傷痕。
防治方法:可以給樹體遮蓋防風薄膜來減輕危害。
八、藥害
在果樹的敏感時期或高溫天氣下,使用一些安全性較差或高倍數的藥劑,以及各類藥劑混配不當等因素,均易發生藥害事故,造成果面殘留藥斑。
防治方法:合理用藥、混藥,在果樹敏感時期選擇安全類型的藥劑。
九、瘡痂病
柑橘瘡痂病是危害柑橘重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在我國的柑橘種植區均有發生,此病主要危害新梢和幼果,但花萼和花瓣也可被危害。一般在謝花後,受害的幼果表皮初生褐色小斑,後擴大在果皮表面上形成黃褐色圓錐形、木栓化的瘤狀突起,感染後的病果通常果皮粗糙、皮厚、畸形、味酸等,且容易提前脫落。
防治方法:
1.增施有機肥提高樹勢來增強樹體的抗病能力。
2.化學藥劑防治如代森錳鋅、丙森鋅、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
當然除花皮果以外,在柑橘的種植過程中,影響果實顏值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紅蜘蛛和鏽壁蝨危害嚴重,砂皮病、黑星病和潰瘍病危害嚴重,以及日灼、缺素、缺肥水等都會對果實的顏值和品質有很大的影響。
本文為柑橘那些事原創作品,抄襲必究!轉載時請標明出處,且勿修改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