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周恩來1946年為何痛斥梁漱溟「不講信義」?

2020-12-13 中國網文化

梁漱溟(資料圖)

10月份,國民黨向解放區大舉進攻,連續攻佔張家口、長春、安東和蘇北、山東等大片土地,並下令召開偽國大。至此,國共之間已經沒什麼可談的了。周恩來致電中共中央:國民黨打下張家口後已下令召開「國大」,證明要破裂。南京、上海為爭取時間疏散人員,擬在四五天內保持沉默,請中央嚴厲批評國民黨。

緊張的撤離疏散工作開始了。但是第三方面的民主黨派有不少人仍對和平抱一線希望,張君勵、黃炎培、沈鈞儒、章伯鈞、羅隆基到上海思南路周公館勸周恩來去南京最後爭取和平的希望。周恩來為了爭取民主黨派,讓事實教育第三方面的人,在痛斥國民黨蔣介石之後,還是來到南京作最後的和談努力。

就在中國共產黨最困難的時刻,國民黨一方面加緊進攻解放區,一方面積極籌備召開偽國大,向各民主黨派許願封官。這種形勢下,有的民主黨派負責人為和平焦急,又為國民黨誘惑,辦了糊塗事。

10月28日,民盟秘書長梁漱溟提出一個對中國共產黨極為不利的停火方案,沒和中國共產黨商量,也未打招呼,先把方案分送了國民黨政府的行政院長孫科和美國駐華特使馬歇爾。之後,梁漱溟才到梅園新村來向周恩來解釋這個方案。

周恩來拿到方案,聽說方案已經送給了孫科和馬歇爾,臉色就開始有變。因為前不久,他剛同民主黨派的負責人一道訂有「君子協議」,記得當時談得熱烈真誠,一致同意在採取重大行動時,要事先打招呼,相互關照,共同協商,共同行動,一致對付國民黨。現在,梁漱溟的行動顯然違背了這個君子協議。

周恩來看著方案,勉強聽梁漱溟解釋了幾句。當梁漱溟講到「就現地一律停戰」時,周恩來忽然把手一擺,雙眉深鎖地望住梁漱溟:「你不用再往下講了,我的心都碎了。」他把頭向梁漱溟伸過去,失望、痛苦的神情一洩而出:「怎麼國民黨壓迫我們不算,你們第三方面也一同壓迫我們?」

梁漱溟趕緊解釋:「恩來兄,現在的形勢,我們也不能不考慮國民黨的態度,目的是為了和平……」

「做人要講信義,你們不守信用。」周恩來難過地搖頭,「我們有君子協議,我們有協商好了的意見,你們單方面不打招呼就這麼做了。你們跟蔣介石打招呼,不跟我們打招呼。抗戰以來,我們一直團結得很好,交了朋友。現在我們困難,你們不是盡力幫忙,反而……」周恩來越說越激動,胸脯開始起伏。他突然憋住聲,忍了幾秒鐘,驀地迸出一聲:「你們不夠朋友!」

我記得很清楚,周恩來就是講到「你們不夠朋友」時哭的。這一次的哭來得急促突然,沒有「眼圈一紅」和「淚溢眼堤」的過程,隨著「不夠朋友」的話音,淚水一下子就迸濺出來,那是長期壓抑的憤怒、痛苦、悲傷在這對朋友的失望中猛地噴發了。這種噴發確實驚人而激烈,不但聲淚俱下,而且帶著感情受到極大傷害的憤激的指責:

「本是多年的朋友,關鍵時刻做出對不起我們的事。你們這是出賣朋友,不講信義!」周恩來做著激烈的手勢,蒼白的臉孔在憤激中脹得通紅,眼裡有淚水湧流,更有灼人的火星迸出:「你不用辯解。我們早有君子協議,事前商量,一致行動,共同對付國民黨。現在你們是怎麼做的?哪一條夠我們的君子協議?你們對得起共產黨嗎?對得起李公樸、聞一多、陶行知諸烈士嗎?」

說到李公樸、聞一多、陶行知,周恩來哭得更悲憤。梁漱溟不由得低下頭,赧顏地悶聲不響。

我的心靈受到極大震顫。因為周恩來與民主人士交往,歷來是溫文爾雅,和藹可親,像這樣激烈地發洩情緒確實是絕無僅有。在他聲淚俱下,慷慨陳詞時,憤怒、失望、惋惜、痛苦、甚至是挖苦,各種激烈的情緒在眼裡,在嘴角,在手勢上交織而現:

「你們不同我商量,搞了這種提案,而且先給蔣介石,後來通知我。行啊,我們沒啥,大不了再去打遊擊。我們本來就是打遊擊出身的。可你們怎麼辦?沒有共產黨你們怎麼辦?你們不就是靠了共產黨才能存在下去嗎?國民黨要不是有共產黨同它鬥,它能允許你們存在?你們可以出賣朋友,不講義氣,但我要勸你們一句,眼光放遠些,沒有共產黨,你們一天也存在不下去……」

「恩來兄,你別說了。這件事我理虧了,我們想辦法來挽回。」梁漱溟誠懇地自我批評,並且馬上採取行動,把黃炎培、章伯鈞、羅隆基都找到梅園新村來,大家一商量,一致決定將已經送出的方案全部收回來,並且立刻分頭行動。

到馬歇爾處,因為馬歇爾外出未回,文件還沒有拆封,所以很容易很順利就拿回來了。到孫科那裡,國民黨已對這個方案進行過討論。他們趕緊藉口方案中漏抄一條,需要補上,把文件拿到手就帶回來了。

一場風波就這樣過去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第三方面的民主黨派和人士,絕大部分都是夠朋友的。蔣介石搞的偽國大,雖然推遲四天才召開,仍然沒能拿幾個「第三方面的人」參加。中國共產黨不參加,中國民主同盟主席張瀾也發表談話:「民盟決不參加一黨國大。」最後,國民黨搞的「國大」,只有青年黨、民社黨和少數無黨派人士參加。本文摘自《走近周恩來》,權延赤著,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來源:人民網

中國網文化轉載本文只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1939年,周恩來為何秘行皖南?
    1939年2月23日,受中共中央委派,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新任中共南方局書記周恩來,借回鄉省親之名,從重慶繞道桂林,抵達安徽省涇縣雲嶺新四軍軍部。繼1937年10月太原失守、年末日軍攻取南京並血腥屠城後,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在1周時間內先後陷落。
  • 周恩來與書
    周恩來讀的第一部小說是《西遊記》1946年9月,周恩來在南京雞鳴寺裡曾3次接受美國當時最負盛名的專欄作家沃爾特·李勃曼(1889~1974)的採訪,周恩來對李勃曼說:「我小時候在私塾念書。從8歲到10歲我已開始讀小說。我讀的第一部小說是《西遊記》,後來又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
  • 周恩來的初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激勵中華兒女的勵志名言,是1911年14歲的周恩來在回答老師提問時說出的。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出生在江蘇淮安。1910年來到東北,先在鐵嶺上小學,後又轉到瀋陽東關模範小學。1911年的一天,正在上課的魏校長問同學們:你們為什麼要讀書?
  • 擬16.3億拿下中玻,信義玻璃意圖為何?
    原標題:擬16.3億拿下中玻,信義玻璃意圖為何?   為何選擇中國玻璃   此次   從行業短期發展來看,2021年將迎來玻璃產能投放的大年,產能釋放勢必會壓制價格上升,行業競爭隨市而變。
  • 梁漱溟:年輕人的焦慮,在於把欲望當做志氣
    自西洋風氣進來,反對欲望的話沒人講,不似從前的嚴格;殊不知正在這些地方,是自己騙自己害自己。    △1924年,隨梁漱溟到山東辦學諸人合影  心理的調整  大家來到此地,都抱有求學研究之志,但我懇切的告訴大家說:單是求知識,沒有用處
  • 梁漱溟丨年輕人的焦慮,在於把欲望當做志氣
    文 | 梁漱溟來源 | 文景 在這個時代的青年,能夠把自己安排對了的很少。在這時代,有一個大的欺騙他,或耽誤他,容易讓他誤會,或讓他不留心的一件事,就是把欲望當志氣。這樣的用功,自然不得其方。也許他很賣力氣,因為背後存個貪的心,不能不如此。
  • 揭秘:周恩來青年時期在日本留學都學了啥?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青年周恩來在日本的留學生活青年時代的周恩來曾多方探求救國救民道路。他的留法經歷已廣為人知,但很多人不知道,在五四運動前夕,他還曾自天津東渡日本學習約1年半時間。
  • 紀念周恩來,習近平這些金句有何深意?(附珍貴照片:總理一生的120個...
    6、周恩來同志是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的傑出楷模。習近平還講了很多故事。比如周恩來兩袖清風、廉潔奉公的「換枕巾」和「十條家規」▼1958年,周恩來到杭州視察,隨身還帶著枕巾、棉褥子、床單、被子;其中,被子仍是解放戰爭時使用的,枕巾則縫縫補補破舊不堪。
  • 「新三人團」為何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
    特別是在1935年3月10日,開會討論是否打打鼓新場時,唯毛澤東一人不主張打,並以辭去「前敵總指揮(3月5日被任命)的職務力爭」,但在「少數服從多數,不幹就不幹」的情況下,毛澤東的意見被表決否定,還失去了剛被任命不到一星期的前敵總指揮職務。後來事實證明,毛澤東的意見是正確的,還是毛澤東高明。
  • 周恩來讀《說嶽全傳》入迷 受到平生第一次委屈
    周恩來讀的第一本書是《西遊記》1946年9月,周恩來在南京雞鳴寺裡曾三次接受美國當時著名的專欄作家沃爾特·李勃曼的採訪。周恩來對李勃曼說:「我小時候在私塾念書。從8歲到10歲我已開始讀小說。我讀的第一部小說是《西遊記》,後來又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
  • 揭秘:周恩來留法時如何向馬克思主義轉變
    這個消息過了一段時間才傳到巴黎,周恩來向國內的朋友通報了在法國的大多數覺悟社成員的情況,並說經過長期的探索和討論,他最後也選擇了共產主義。他還補充說:「1921年10月剛過,我們就作出了正式決定。」在寫給天津覺悟社朋友的信中,他也談到了自己到歐洲一年來的思想變化。他寫道:「覺悟社的信條自然是不夠用,欠明瞭……我方到歐洲後對於一切主義開始推求比較……而現在我得有堅決的信心了。」
  • 感受周恩來的人格魅力
    日積月累,生母開朗直爽的性格、排解難題的果斷能力、處理家族事務時所表現出的精明幹練,無疑對周恩來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周恩來的養母陳氏是他的小嬸母,因為小叔父得了肺癆,又沒有兒子,周恩來就被過繼給了小叔父「衝喜」,於是小嬸母就成了周恩來的養母。陳氏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能書善畫,詩詞皆通,很早就在學業上為周恩來啟蒙。陳氏教他識字、背唐詩,給他講歷史和神話故事,令他「終日聽之不倦」。
  • 《周恩來傳》作者反駁文革期間周恩來軟骨頭說
    他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句話不是套話,真是咬緊牙關在撐著。」金衝及毫不客氣地反駁。1998年,繼《周恩來傳》上冊之後,下冊也出版發行。這是國內第一部以大量沒有公開發表的檔案為基礎來寫的作品。「應該考慮到:將來過幾十年,所有檔案都公布了,人家講到這本書,最多說你對有些問題寫得不詳細,或者在當時不便說,但決不能讓人家說你在胡說八道。」金衝及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 林默涵對周恩來的往事珍藏|江青|林默涵|周恩來|文藝十條|中宣部
    一次在西花廳,周恩來問林默涵,《文藝十條》為什麼還不發出去?林默涵回答說,還有分歧。周恩來對扣發《文藝十條》顯得頗為不滿。1962年3月2日至26日,林默涵和文化部黨組書記齊燕銘受周恩來的委託,共同主持了以文化部、中國劇協名義在廣州召開的話劇、歌劇、兒童劇創作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全國160多名劇作家、導演、理論家和戲劇工作者。這是文藝界一次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重要會議。
  • 周恩來為啥留鬍子 為躲避敵人還是出於無奈?
    再加我們當時都是供給制,每人每個月發不了幾個錢。儘管當時周恩來是國民黨政治部副部長、鄧穎超是國民黨參議院參議員,兩個人每個月有幾百塊銀圓的薪水,他們都交給了黨中央,和大家一樣過著供給制生活,手頭也沒多少錢,從節約出發,我給買了一包中等的。誰知這樣一來竟好心辦了錯事。第二天周恩來刮臉的時候,發現刀片不對,就把我叫去說,我鬍子粗、又硬,這種刀片刮不動,你拿去給別的同志用吧!
  • 信義集團曾是業內第一,如今轟然倒下且負債8億,為何會走向衰敗
    作為一個專門製造剎車片的公司,每年生產的剎車片達到了3000萬套,在2008年,產值就達到了25億元。產品出口70多個國家,和30多個汽車生產製造商進行合作。按理說,這樣的巨頭地位不應該走向衰敗,可為什麼還是轟然倒下了,甚至負債8億。
  • 周恩來、陳毅在昆明的日子
    1964年1月,他應邀參加肯亞的獨立節,出國前在昆明停留。劉懋功去匯報專機準備情況時,他問道:「劉懋功,我如果從空中掉下來,你是否知道?」劉懋功連忙說:「陳老總,您不能這樣說!」他坦然地笑道:「那有什麼關係,咱們共產黨人不講迷信。你說說你能不能知道?」劉說當然知道,並告訴他:「我們這裡有一個全國唯一的對空大功率電臺,哪怕飛機停在巴黎機場,也可以暢通無阻地進行聯絡。
  • 信義造句和解釋_信義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信義(xìn yì)。信用和道義。[社會主義商業對顧客要講信義,切不可見利忘義。]信義參考例句:1、一個人要講信義,卸磨殺驢會讓你一無所有。2、交友信義為先,從政勤廉為本。3、他是個講信義的人,我絕不相信他會出賣朋友。
  • 林默涵對周恩來的往事珍藏
    一次在西花廳,周恩來問林默涵,《文藝十條》為什麼還不發出去?林默涵回答說,還有分歧。周恩來對扣發《文藝十條》顯得頗為不滿。 1962年3月2日至26日,林默涵和文化部黨組書記齊燕銘受周恩來的委託,共同主持了以文化部、中國劇協名義在廣州召開的話劇、歌劇、兒童劇創作座談會。
  • 九旬越南老婦,懷抱日本兵的衣服睡六十多年,兒子痛斥也痴心不改
    可是是面臨戰火我們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殘酷的血腥味總在帶給我們生離死別。有的人在分離之後若還能相見,想必就是戰爭年代最為令大家感動的事情了,然而現實中中卻有很多人一別就是永遠。提及抗日戰爭,我們對於日本時心中總有一個結打不開,因為是他們帶給了我們太多的悲痛。可是反觀當初日本對越南進行侵略的時候,越南人民對於日本兵的態度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