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察經】佔察輪使用法·(4)

2021-03-02 地藏菩薩共修道場

這個法門是特殊的,是地藏王菩薩特別慈悲指示我們修的,這叫佔察善惡業報,用這個佔察你存在的是善業重、惡業重,你自己心裡有數的。你懺悔要重點的懺悔,不是東抓一下子、西抓一下子,修到完了自己還是懺悔不掉。你依著這個懺悔的方法,知道自己存在的哪些個業,每天向地藏菩薩表白。每天你早晨拜一次懺,最初修一個七,或者天天拜,拜完了輪相已經清淨了,你要保持它清淨;或你隔一下你又造業了,所以這個輪相常用作為警惕。等你一得到了,心清淨定下來了,定在善業上,那就不會退墮,信心才能滿足,這個懺法就幫助我們修行的一個方便。

  還有在我們生活當中,在家的道友做貿易或者做生意,或你這趟去路上安全不安全,這筆生意能賺錢不賺錢,先擲一下求求地藏王菩薩。但是你必須以前打過七,不是你隨時想到拿來擲就靈,那不靈。你以前打過七,已經跟地藏菩薩修行,對佔察輪相有了根底了,就是我善業很相應了,這個你來佔的時候,一佔就靈,就清淨。如果沒有,你得必須得先拜懺,你得付出才有收穫,不付出的沒有收穫。

  等擲到你自己的業純粹都是十善業了,十善業並不夠,這種善只能夠進行修道,不是無相的懺,不是無相的善。我們初信佛的都有善業,但是你不知道你思想的深處還存在哪些個業,如果你依著佔察輪了解了,你知道重點;如果不順了,修道時候有障礙、有魔障,你擲擲佔察輪,你就停下來拜懺;等你拜一段懺的時候,惡業障礙消失了,這個時候又順利了,順利修道了。地藏菩薩這個特殊法門,主要是幫助你成就道業的,成就你信心的。現在我們在家道友們,你要使你信心不退,經常的要佔察一下子。但是你最初開始時候要拜懺,或是一個七、兩個七、三個七,等你一拜懺,你的善惡業穩定下來,定在善上,不是惡上,這個時候你做任何的事業都能隨心所欲。

  最初的頂好三個人拜懺,或者最多不能超過十個人,大家集體拜,互相加持。乃至一個人拜最好,一個人自己的業自己不牽涉的。但一個人你恐怕做做就懈怠了,人多一點,互相的加持力,你懈怠不下來。

  但是用佔察懺法的時候,等你懺完得到清淨輪相的時候,你天天佔,對你一舉一動你都要佔,非常靈。拿地藏菩薩做你指導,遇到有什麼困難、什麼事不順利的時候,你進佛堂拜拜懺,就得到地藏菩薩加持了。但我們現在這樣念念地藏菩薩,效果有,只是人間的福德,跟你出世想了生死邊都沾不上。如果想出世了生死,我們出家的道友,你必須停下來最少最少拜三個七,三七二十一天。等你拜三七二十一天的時候,你自己都感到心裡很清淨,你坐禪或者念經的時候,有時候那個道理你不大通順的時候,等你拜過懺了之後,你自己就明白了。我們有好多道友拜懺的,跟著弘一法師弟子那幾位,在新加坡的,在菲律賓的,這些人現在都不在了,都過世了,都依著這個法門修行進入的。

  我們出家道友拜懺的時候,為了了生死解脫,你拜拜試試看。你用佔察輪的時候,就防那幾個障礙。一個心裡頭要平靜,不要急於求成。我們對於消業障的事,這個沒有便宜可撿的,不要想走近路。地藏菩薩怎麼說的,我們就遵照地藏菩薩說的去做,效果就很強。但是不要做做的半途而廢,或者剛得個清淨相,或者夢中見了些個境界,你就認為你已經得到了,這個測驗是不夠的不定的,必須得定,你自己心裡很明白。

  怎麼叫定呢?你心裡確實見到。過去自己瞋恨心很重,愛發火,稍微不順心就冒火了就發脾氣了。等到你一拜懺,你得到清淨相,心裡平平安安的,遇著什麼事情都是歡歡喜喜的,你就知道效果真正產生了,你自己可以考驗的。過去放不下事,現在好像無所謂了,放下了,你就得到了。在你生活當中、修道當中,過去盡作惡夢;當你拜懺之後,惡夢從此不現了,夢中不是跟道友相聚,就是修佛修法,沒有其他的惡夢。乃至於在夢中,你能做得主了。我專說的夢中或者睡覺當中,你遇到什麼違背十善業的十惡行為,一律沒有了。你知道你真正的修的進入善法門了,這時候你修容易成道。

  斷煩惱,舉個例子說,過去貪心很重,很愛錢,很愛某一樁物品,等你拜懺修行一段時間,居然間放下了,看見那種物品,你心裡連動都不動,成功了,你自己可以體驗。過去煩惱很重,乃至靜坐的時候定不下來,等你經過這麼一拜懺,你平常靜坐一個小時,現在能坐兩個小時、坐三個小時,坐的時候能安靜,這是一種。像我們在家道友們,他做任何事總感覺著不那麼順心,做什麼事不那麼順利,等你拜上一個七、兩個七、三個七,你不用佔察輪,你自己在生活當中你就體驗到變了,不是環境變,是你的心變了。外邊境界相永遠是這樣子,但是你心得了善,變了。你心能不能轉變環境,那看你力量夠不夠。如果你拜懺的力量強大了,不但自己,包括你的家庭,大者像我們師父們你這個寺廟,乃至這些道友們都能夠共同修行,你就知道你這個效力大了,不但自己,而且影響到他人。這個你就不打卦,你也明白。

  如果遇到什麼事情,你自己決定不了,你進懺室佔察一下,地藏菩薩就向你決定了,屢試不爽。這樣子對我們修行有什麼好處呢?增長你的信念力,增長你的信心。如果你念《金剛經》,你平常念的時候理解力就不夠,等你經過拜懺之後,你就能理解了。就能理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含義?這一九三一年三0年的事了,印順老和尚在福建鼓山時候,他吐血,他回到普陀山他自己小廟,去閉關。閉關時,他閱藏經。在福州的時候,醫生給他斷定活不到好久了,大口吐血不止,就是肺結核很嚴重。他三年藏閱下來,好了,活了一百歲,一生都病病歪歪的,這是有絕對加持力的。我們這是假地藏王菩薩加持力,你隨時可以問,隨時可以請,你可以用這木輪打,但是這個得要學。我今天只是在這給大家介紹一下,要詳細講詳細學得大家自己用心學。你有什麼問題了,再跟道友互相交流一下,糾正錯誤。

  這個就等於一個老師,地藏王菩薩在我們身邊。這個輪相有時候地藏菩薩沒現,或者他沒有護法來,你擲不出來,始終不相應,你所問的事跟你所擲的輪相兩個合不起,就是你還沒達到至心,就是誠懇心還不夠。所以在你拜懺的時候,還沒有使你現行的障礙粗障礙消失,起碼你得粗惑粗障礙拜懺的時候能夠消失,這個輪相才愈現愈好。或你存在的殺業很重,殺業屬於瞋恨煩惱,居然你把殺業變成了慈悲,就說明你已經轉化了,不但不殺而且慈悲,那你自己很明白。所以這個佔察懺法就是幫助我們有神通、有智慧,但是得要誠,第一個念頭得要誠心,第二個不要有雜念。

若有一詞一句讓您法喜充滿,便是功德,願此功德回向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祈願:正法久住,法輪常轉;災障消滅,禍患不生;法界有情,同生極樂。

免費結緣法寶地址:http://jt-9981.taobao.com

若了解更多道場法宜,請直接回復如下數字:

1.禮讚地藏菩薩得七種利益;

2.讀《地藏經》得二十八種功德利益

3.地藏菩薩十齋日

4.佛經安置須知;

5.讀誦《地藏經》須知;

6.佛經破損處理;

7.印經十大功德利益;

8.放生十大功德利益;

9.正確拜佛方法;

10.發心助印;

11.當前助印目錄。

相關焦點

  • 【佔察經】佔察懺法
  • 對話九華山僧:我為什麼修地藏佔察法門?
    《佔察善惡業報經》是末法時代最為應機的佛教重要經典之一,隋朝天竺國三藏法師菩提燈譯,全文約13000字。與《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並稱「地藏三經」。我在居士的時候就了解過佔察法門,當時是為了自利,用《佔察善惡業報經》中地藏王菩薩介紹的修行方法來懺悔業障,也是為了求得清淨輪相,能夠出家受戒。當時是因為受到弘一大師的影響,大師講末法時期出家得到戒體很難,要想真正得到戒體,最好的辦法是效法蕅益大師,專心禮佔察懺法,直到見清淨輪相就可以得比丘戒。但我那時候是自修,自己摸索,最後沒有修成。
  • 「夢參法師《佔察經的智慧》」借地藏菩薩給的神通察看三世因果
    現在跟大家說一說為什麼要學《佔察善惡業報經》,講講這部經的歷史的因緣。這部經翻譯到中國來,沒人學。因此他在《大藏經》裡頭找,想知道怎麼樣才能得到清淨戒,於是找到了《佔察善惡業報經》。從蕅益大師開始,因為他不會做《佔察善惡業報經》中地藏王菩薩所說的佔察輪相,沒辦法,他只能用紙寫上拈鬮,那麼這個法就沒辦法傳揚。但是,蕅益大師給《佔察善惡業報經》作了一個註解,叫《佔察義疏》,以後也就中斷了,沒人學,一直到弘一法師。
  • 【佔察感應】親近佛法的前後,從地獄到人王!
  • 佔察一法,不是修行的主流
    如何看待「佔察善惡業報」這一類的事? 這個東西啊,經裡它都是也有各種各樣的。特別是佔察這個問題,有個老和尚專門弘揚佔察。首先這個佔察對不對咱不敢說,佛經究竟有和沒有不敢說,但這個東西絕不是修行的主流,不是修行的主流。而且就算有,它也是讓某些人在某些狀態下怎麼來處理一些思想、一些問題。
  • 第二個至心裡頭分三品,下中上三種差別|夢老講佔察
    這個心發了,晚上就做夢,人家請我講經,人很多,座很高,上了一半,怎麼也上不去了!這個時候大家都盯著我,我就差這一步上不去座,怎麼也上不去。那時候在夢中急得一身汗。過來一位老和尚,摃我一把,我就上去了。我想不能死啦!把我摃上去還讓我說法講經。平反之後到法源寺,第一次講經,國家宗教向副局長問我能講不能講?我說試試看叫我講戒律。五十年前我在法源寺講戒律是在大殿上講,也是講四分律。
  • 夢參老和尚:為何十齋日誦《地藏經》功德即無量劫、獲威神力護持
    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複次普廣,若未來世一切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諸日等,這個十齋日咱們經常在經上說的,這是根據地藏經摘出來的,是佛跟普廣菩薩說的,在這個十齋日的當中要做佛事功德加倍。
  • 佛教:「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學佛必讀的五部經,你讀過嗎?
    玄奘法師西行途中,每遇流寇、風沙,便持誦此經,最終平安抵達天竺。儘管經文只有260字,卻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心髓,蘊含無窮的般若空性智慧,說明了「諸法空相」的道理。歷史上有許多佛子,單憑持誦此經就有極大成就,《心經》也因此被譽為字數最少,意涵最深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