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量詞與量詞的今昔,十寸為尺,一尺多少呢?

2020-12-21 文言清流

量詞起源很早,殷墟甲骨文中有「鬯二升,貝十朋」的記載,不過那是的量詞只限於度量衡而已。從古典詩文看,先秦時期的量詞為數不多,越是往後,量詞越豐富。從司馬遷的《史記》就可看出,到西漢時期,古漢語中的量詞,尤其是物量詞已經相當豐富了,量詞和其它詞類同樣是不斷發展變化。

01量詞定義

量詞是表示事物、動作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叫物量詞,表示行為動作單位的叫動量詞。

量詞只限於度量衡而已

02量詞的具體情況

一、量詞大都是由名詞發展而來,有些量詞同事也還是名詞。

「尺」字,在「十寸為尺」裡是量詞;在「左手持刀尺」裡,是名詞。

二、有些量詞在古代通行,到現代已消失,不被使用。

鈞、仞、釜、乘、貝、朋等。

三、有些量詞古代通行,現代仍在使用。

匹、個、根、條、裡、塊、片等。

四、量詞在使用過程中,它所表示的內容、意義的使用範圍,有的擴大,有的縮小,有的轉移。

「個」字,最早是用於表示竹竿的量詞,後來逐漸成為使用範圍十分廣泛的一個量詞,在一般情況下它可以代替其它量詞使用。

看看古代的度量衡

03十寸為尺,一尺到底多少呢?

古今名稱一樣的量詞,但表示的實際數量意義有所不同。

看看尺的發展?

戰國以前,一尺約17.79釐米;

戰國時期,一尺約25.5釐米;

秦朝時,一尺約23釐米;

東漢時,一尺約23.10釐米;

唐代時,一尺約28釐米;

清代時,一尺約35釐米;

現代,一尺約33.3釐米。

市場買布,一尺給你多少呢?

這類量詞主要是度量衡方面的。我國自古至今不同歷史時期,度量衡制度各不相同,不僅大小、長短、輕重不同,單位也不一樣。從歷史發展的趨勢來說是尺寸越來越長,升鬥越來越大,斤兩越來越重。

04量詞的特點

在一些文章裡面,尤其是物量詞較動量詞更多。看看這些文章中量詞的使用有哪些特點。

一、在一般情況下 不用量詞,只有名詞或動詞前用量詞,特別是動量詞更少。

《曹劌論戰》中「齊人三鼓」動詞「鼓」與數詞「三」之間省略量詞「次」。

二、句中數詞如果是基數「一」用在量詞或整數加量詞前,則「一」可以不用省略,而只用量詞。

《促織》「片紙拋落」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三、數詞表示物量時,一般放在名詞前。如果是數詞、量詞連用,則多數在名詞的後頭。

《勸學》「蟹八跪而二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勸學之路,異常艱辛

05

稱數法、物量和動量的表示法是古今漢語差異較大之處。

數詞是一個比較靈活的詞類,它的用法近似於形容詞,所以有的人在語法上歸與形容詞。

量詞置於名詞的前面或後頭做定語,也可以在動詞或謂語的前面作狀語;在一般句子裡可以作主語和賓語,並且可以活用為動詞或在句中做謂語。

位置不同,扮演角色也不同

看看古今量詞的發展,只要站在不同時代,都有不同時代的特點,量詞從度量衡,隨著時代的變革,由短變長。俗話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也許通過本文更加了解其含義。不能就事論事,不同時代理解的不同,思想要隨時代發展,落後就要淘汰,只有緊跟時代,才不會被淘汰。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歇後語、關聯詞、標點及用法、拼音、量詞)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歇後語小學語文基礎知識——關聯詞小學語文基礎知識——標點符號及用法小學語文基礎知識——拼音一、>量詞的運用非常廣泛,它的運用在小學中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顧名思義,也是一個常考的題。
  • 小學語文1-6年級量詞全收藏,人手一份用處大
    表示植物的量詞:棵、株 一棵樹、一棵白楊、一棵草 一棵松、一株水稻、一株麥子 一株樹、一株小草 5.表示家庭用品的量詞,包括表示電器儀器的量詞:張、把、條、張、臺、根、個、塊、盤 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條板凳 一條沙發、一張床、一條棉被 一條毛巾、一根火柴、一根蠟燭 一盞燈、一個燈泡、一把牙刷 一條牙線
  • 小學語文1-6年級量詞分類大全+常見搭配,人手一份用處大
    一頭羊 一頭驢 一頭騾 一頭豹子 一條蛇 一條魚 一條蟲 一峰駱駝 3、表示人和動物器官部位的量詞 個、只、顆、根、張、片、條 例如:
  • 幼小銜接教學——量詞篇
    何為量詞,我們首先知道什麼是數詞,我們從學習寫字開始,大都是從大寫的一二三四五六七開始學習,一二三四五六七這些都是表示事物數量的詞,也就是數詞,那麼給這些數詞排上順序 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就叫做序數詞,在數詞和序數詞後面搭配的事物名稱中間連接的詞語,就叫做量詞,量詞是用來表示人 事物
  • 一年級語文上冊:《大小多少》感受事物對比,用適當的量詞表示
    一、詞句小貼士:量詞:量詞是用來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量單位的詞。正確使用量詞,可以更恰當地表現事物的形態特徵,使語言更準確、生動。比如:課文中的「一頭黃牛一隻貓」中的「頭、只」就是量詞。「一」字的讀音變化兒歌:「一」字讀音真有趣,隨著量詞來變化,量詞一、二和三聲,他就讀成第四聲,
  • 「屁股」原來真的是個量詞
    這一系列操作成功治好了大家多年的社恐,還讓我們一夜之間變「閏土」——即吃土的二次方!前一陣兒微博上還出現了一個新熱搜:「原來屁股是量詞」,因為欠了「一屁股債」。好奇心滿滿的小編一查,原來「屁股」還真是一個量詞。
  • 古代一尺是多長?
    長沙博物館收藏的東漢彩繪鳥獸紋銅尺,1980年出土於長沙市工農橋房地局地址的東漢6號墓。銅尺長23釐米、寬2釐米、厚0.35釐米,稍剝落,邊沿處修補。正背面都分為十寸,寸與寸之間長度不等,兩端較長。一端有孔,每寸內都刻畫各種形態的鳥獸紋,紋飾古樸、粗狂豪放,不拘泥於寫實,與東漢畫像磚的圖案風格相類似。銅尺表面還留有紅色彩繪痕跡。
  • > 腰圍62是多少尺
    腰圍62是多少尺 2019-05-14 14:56:18 來源:全球紡織網 腰圍62是多少尺?腰圍62是1尺8寸6。
  • 這場上海話量詞終極考試,你能得幾分?
    在上海話裡,用得最多的量詞當屬「只」,大概除了人以外,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只」來形容。於是,「搿只菜」、「兩隻消息」等這類普通話讀起來很拗口的句子,用上海話說卻並不彆扭。除此之外,上海話裡還囥著交關生動的量詞。「事體」、「店」的量詞儂曉得是啥伐?
  • 老外學中文 深入挖掘量詞教學法
    老外學中文深入挖掘量詞教學法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量詞是難點之一,也是老外學中文的重中之重,該如何讓學習者更好更快地理解這些量詞?如何有效提升量詞的教學效果?近義量詞「雙、對、 副"使用十分相似但又有不同,如何選擇適當的量詞,就必須要了解這些量詞認知發展脈絡、搭配習慣等。
  • 2尺3的腰圍是多少釐米
    2尺3的腰圍是多少釐米 2016-07-05 11:15:48 來源:全球紡織網 腰圍2尺1,2,3,4,5,6,7寸分別是多少釐米/英寸(對照表)66釐米
  • 2尺4的腰圍是多少釐米
    2尺4的腰圍是多少釐米 2016-07-05 11:21:26 來源:全球紡織網 尺寸換算,怎麼計算二尺匹是多少釐米?腰圍2尺4是多大?
  • 這些日語單詞要使用什麼量詞,你知道嗎?
    今天老師想談的是日語中的量詞(助數詞·じょすうし)。提到日語的量詞,大家比較熟悉的有「人、回、枚、本」等等。中文裡本來也有大量的量詞,所以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日語的量詞並不算難。而且日語有一個特點,就是數量是「一」的時候,習慣不說數量詞,比如「樹下有一個人」,日語說成「木の下に人がいる」而不會加「一人」,相反地如果中文說成「樹下有人」,就很不自然了。其實日語中的量詞非常多,用法也並不簡單。不信老師考大家幾個單詞,看看你們知道它們的量詞是什麼嗎。
  • 小學英語量詞用法詳解
    一、量詞用法講解 量詞可以用於描述可數名詞比如a herd of elephants(一群大象);也可以描述不可數名詞,比如three pieces of paper(三張紙)。 1、描述一群...
  • 尺璧寸陰說「尺寸」
    那麼,最常見的用來表示長度單位的「尺」和「寸」它們的本義是什麼呢?古人一般用什麼樣的字來表示長度呢?古代的尺寸與今天的尺寸究竟孰長孰短?先來看看「寸」。小篆寫作「」,雲夢睡虎地秦代竹簡裡寫作「」。《說文解字》:「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從又從一。」
  • 韓語入門|數詞和量詞的使用
    以下是本篇學習內容:數詞的表達方法量詞數詞和量詞怎麼搭配使用數詞在韓國語中,有兩種表示數量的詞,一種是固有詞,一種是漢字詞根據後面使用的量詞種類,選擇使用固有詞或漢字詞。100以上的數字用漢字詞表示。數字表:量詞與數詞連用,表示事物或動作的單位的名詞稱為量詞。有的量詞與漢字詞連用,有的與固有詞連用。
  • 從量詞使用看《赤松子章歷》的成書年代
    量詞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學界至今尚未統一意見,我們主要借鑑劉世儒先生《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中華書局1965年)一書的分類框架,即首先依據量詞所計量的對象性質劃分為名量詞、動量詞兩大類。鑑於《赤松子章歷》中動量詞數量太少,本文主要以名量詞為考察對象。
  • 小學英語語法系列:數詞、量詞的使用詳解及練習
    數詞和量詞是小學英語必須掌握的一類知識點,相信大家對數詞量詞並不陌生,但是不少同學還處懵懂的階段。那麼如何準確無誤的拿到數詞和量詞的分值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下吧!最基本的基數詞一、基數詞的寫法 :21~99的兩位數,十位與個位之間用連字符。
  • 日語量詞:為什麼數兔子要用「羽」,據說與兔子肉的口感有關
    一、動物類的量詞現代日語中表示動物數量的量詞主要有三個:匹、頭、羽。1、匹(ひき)「匹」的使用範圍十分廣泛,小型獸類、蟲類、魚類等都適用。但是在日語裡,兔子的量詞也用「羽」來表示,比如,一羽のウサギ(一隻兔子)。為什麼一般用來計數鳥類的量詞「羽」還可用來數兔子呢?據說這與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有一定關係:古代的日本人一般不吃牛、羊等獸類的肉,但兔子的肉卻是例外。因為兔肉味道類似雞肉,所以日本人都將其作為鳥類來食用。
  • 量詞「幅、副、付」用起來確實難以區分,到底有何講究呢?
    在字畫、楹聯等文化藝術作品中,經常會用到「幅」、「副」、「付」等量詞,由於音形意好像都比較近似,所以就很容易用錯讀錯。那麼,這3個在書法作品等處被時常應用的量詞,到底有何區別,又有何講究呢?「幅」字,《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的:「幅,布帛廣也,從巾,畐聲。」由此可見,「幅」字的本意是指布帛類紡織品的寬度,原來的意思是指幅面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