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沒上過幼兒園,入小學後差距很明顯,園長的解釋令父母羞愧

2020-12-17 母嬰參考

6歲以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現在的家長最操心的就是孩子上學的事情,這不好多家長眼瞅著小孩到了上適齡入園年齡,就開始查看附近的幼兒園;

但還有一部分家長,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認為送去幼兒園不過是找個託兒所,還不如請保姆一對一照顧來得強。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小區有兩戶差不多大的孩子,本來應該都是上幼兒園的年紀,一戶家裡很早就開始著手挑選合適的幼兒園,攻略都做了幾個版本,只等娃年紀到了就往裡送。

還有一戶卻是堅決不讓娃上幼兒園的派別,家裡一致認為上幼兒園就是託兒所,花那麼多錢還是一個老師看好多孩子,遠不如請個高級點的保姆在家帶娃順便教點學前知識的好。

互相認為自己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為娃好的兩戶爸媽就這麼做了,結果讓人驚訝的是,僅僅一年,兩個孩子的之間就有了很明顯的差異,上幼兒園的小孩不僅活潑機靈,還經常幫助同學,是老師的好幫手,走出去真是誰見誰誇;

而沒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一直在家「養尊處優」,在家被寵的像小皇帝,絲毫不懂得尊重人,出門也經常衝撞大人,欺負小孩,讓家長都發愁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上幼兒園和不上幼兒園的孩子,入小學後差別很明顯

資深園長解釋,一般情況下,上過幼兒園的小朋友往往在進小學之後,其自理能力、適應能力甚至是大腦發育都比沒上過幼兒園的孩子更出色一些。

1、上幼兒園的真正用處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上幼兒園不過就是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在那唱歌跳舞,根本沒教什麼有用的東西,這樣一對比高昂的學費,似乎顯得有些划不來了,但讓孩子讓幼兒園真的只有這種用處嗎?

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只有在群體環境中,他才屬於「社會人」,人總是需要適應環境和群居事實,通過在家和父母或者保姆的溝通是不足以鍛鍊整個社會適應能力的。

而在幼兒園中孩子需要和老師、同學們保持交流和互動,完善自己的初始社會人格,增加對自己的理解與認知程度。

這類孩子上小學後往往更容易適應新環境、新同學和老師,但另一批適應得可能就會慢很多。

2、研究結果

在1972年的時候,美國生物學家馬克·羅茲維格就做過一項「老鼠實驗」,他將三組相同的老鼠分別放入不同的自然條件籠子中,結果顯示在數月之後,自然條件好的那一組老鼠明顯更為機靈活潑,而條件差的那組老鼠就比較呆愣。

通過解剖發現,自然環境良好的那一組老鼠的大腦皮層厚度、蛋白質含量等多方面都更為優越。

也正是這個實驗,後來被廣泛運用於兒童教育領域,而腦科學專家稱:和小白鼠原理類似,哪怕是資質相同的孩子,如果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其大腦的發育結果也非常具有差異化。

而在兒童發展的規律中,6歲以前是他們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外界的刺激能夠幫助他們大腦突觸的形成,組成豐富的神經網絡,為大腦的信息處理中心奠定基礎,而在幼兒園中接觸的人物會使得孩子大腦刺激增加,信息量廣泛,加速大腦的發育。

這樣的小孩上小學後可能會更容易理解課本的知識和內容。

3、上不上幼兒園的差距

因此這也是孩子上幼兒園和不上幼兒園的最大差距之一,上過幼兒園的孩子會把自己當成一個相對「獨立」的人,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動性、學習能力和動手沒能力都更好。而且孩子一般會對老師有天然的敬畏心理,比起父母的說教,他們更聽得進去老師的教導。

此外,年紀小的孩子一般都具有較高的好勝心和勝負欲,比如幼兒園的「小紅花」,還有之前網友們戲稱堪比北京申奧成功的興奮度的流動紅旗爭奪賽,這種一種從小培養的積極向上,和集體榮譽感,一直在家由父母和保姆帶著的孩子,很難找到這種感情,更多的是在家裡受寵。

延伸閱讀:給孩子挑選幼兒園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1、師生比例:專家認為,最良好的比例是在1:5,但由於現實原因,也可以放寬至1:10,這樣才能保證孩子能夠被照顧到。

2、衛生情況:幼兒園都是抵抗力差的小朋友,尤其是在這種敏感時期,更需要注意衛生條件,以免出現傳染,影響孩子健康。

3、環保評測:尤其新建的幼兒園,必須要注意室內甲醛的含量,避免孩子出現健康問題。

相關焦點

  • 九月上小學的孩子,幼兒園開學還要不要送去?聽聽園長老師怎麼說
    老師們也想開學呀,畢竟多少私立民辦幼兒園的老師假期裡沒有一分錢工資。再不開學,家長們撐不了了,老師們也快失業了。有迫切期待開學的幼兒園家長們,也有不那麼著急開學的孩子父母。其中很多有一部分就是九月即將上小學的孩子的家長們,他們甚至在糾結幼兒園開學後,到底還要不要送孩子去幼兒園上完最後一學期。
  • 倆孩子同歲,一個上幼兒園一個不上幼兒園,長大後有明顯差距
    而張女士的孩子,則是在學校裡過得很開心,成績也不錯,在班裡人緣很好。 雖然說,現在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會不顧一切給孩子選擇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來上。 但是,也會有一些家長,有著和劉女士就相同的想法。
  • 高原上的幼兒園:牧民園長和他的38個孩子
    有很多牧民會選擇不讓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只在6歲需要讀大班的時候再把孩子送進學校。「只上大班的孩子和從小班讀上來的孩子差距特別大。」黑科村幼兒園的周毛措老師表示,「如果是小班讀上來的孩子,能很順暢的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讀大班的有時候你在講什麼他都聽不懂。」  雖然園長沒有讀過書,但是他非常明白,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學前教育。
  • 因家庭作業太無釐頭,寶媽責怪老師存心刁難,老師的解釋令她羞愧
    很多父母都以為只要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自己就能解放了。至少能夠暫時的解放。但是父母沒有想到的是,現在孩子去上幼兒園就有家庭作業,而且很多家庭作業都是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很多時候,父母都會覺得幼兒園布置的家庭作家對於孩子學習成長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是在浪費家長的時間。
  • 倆同齡孩子,一個上公立一個上私立幼兒園,上小學後差距越來越大
    說起現在的幼兒園,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收費很低的公立幼兒園,裡面孩子寥寥無幾,招生困難。而那些收費不菲的私立幼兒園,特別是一些名字上帶「國際」的私立幼兒園,家長們卻擠破頭也要把孩子送進去。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就會糾結,孩子是選擇公立幼兒園好,還是選擇私立幼兒園好呢?等您看完這件事再做決定吧。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較合適?育兒專家:要看孩子的心理年齡是否達到
    我回復她:」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比較合,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具體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獨立能力做決定。有些發育早的孩子2歲就能獨立,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送去幼兒園完全沒問題,但有些孩子4歲了還得媽媽跟在屁股後面餵飯,這種過於依賴媽媽的孩子去到幼兒園會出現焦慮分離症。
  • 園長:孩子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不是3歲也非5歲,而是這個歲數
    老王清清嗓子說:「我覺得幼兒園就該上,小孩子過集體生活才能合群啊,我娃當初兩歲不到就上幼兒園了!」那麼孩子多大上幼兒園比較好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兩個案例:寶媽小卓:「我婆婆本來退休了,可她非要出去打工,丟下孩子不管,我也不能長期不工作啊,於是孩子1歲8個月,婆婆就狠心地將女兒送到了幼兒園。她說跟園長關係好,讓他們多多關照女兒。結果每天女兒回家後,總是悶悶不樂的樣子,有時候還溼著褲子回來,我好心疼。」只見小卓的女兒怯生生地看著我們,問起要不要上幼兒園,她總是微微一笑,似懂非懂的樣子。
  • 孩子3歲上幼兒園最好?園長:這「3個條件」不滿足,送來也是受罪
    上幼兒園是孩子脫離父母獨立成長的重要一步,在幼兒園裡,孩子開始了新的學校生活,和其他的同齡小朋友一起跟著老師進行幼兒啟蒙,學會交朋友與最基礎的自理能力。對孩子來說,上幼兒園剛開始的時候,與父母分離時很痛苦的過程,但是父母千萬不要捨不得,因為父母子女一場,就是在不斷地分離。
  • 女孩滯留幼兒園一年之久,與園長生活,家長:付不起拖欠入託費用
    文|文兒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一個6歲的女孩在幼兒園滯留了很長時間。根據園長所說,這個孩子從小班就開始在這個幼兒園,目前是第三個年頭,快要上一年級了。但女孩的家長現在拖欠一年的費用,共計3萬元,卻遲遲不肯給。
  • 一學期不到,孩子班上老師換了三個,園長回復:不接受,可以轉園
    一般入園的分離焦慮症,短則兩三天,長則兩三周,但只要堅持21天,家長肯放手相信孩子,孩子是肯定能進步明顯的。 可最近孩子不是小班的豆豆媽媽卻為孩子新學期開學的事情,操心得頭疼。豆豆上了一年幼兒園了,雖然今年春季因為疫情在家休息了四個月的大長假,但幼兒園還是在6月開學,上了一個多月。
  • 上過早教班和沒上的孩子,進幼兒園後差距有多大?有點出乎意料
    文|文兒據調查表明,中國的孩子從小就開始承擔學習上的壓力,甚至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提前,美國的孩子反而年齡越小,學習壓力越小任務越少,基本以玩耍為主,這跟中國是完全相反的情況。並且我認為比中國孩子更提前感受到學習壓力的是中國的家長,在關乎孩子學習教育這一塊,他們總是顯得比孩子更焦慮。隨著「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宣傳語的流行,戳中了無數家長的心,既然不能把孩子生成「富二代」「官二代」,那就盡力把孩子培養到那個位置。
  • 3歲就該上幼兒園?園長:上幼兒園前,最好先培養孩子這些能力
    孩子哭著不去上學,寶媽強行「塞」進園,園長:帶著孩子轉園吧最近,一位二十九歲的寶媽在某網絡平臺上發帖:孩子3歲了,上學後一直不吃飯,大哭特哭,院長說讓孩子轉園,這句話是開玩笑的嗎?很多的寶媽都覺得孩子只要三周歲了就可以上幼兒園了,甚至有一些人會覺得孩子30歲了還沒有入園,肯定是比其他的寶寶差。其實孩子的年齡是入園的基本條件之一,但卻並不是唯一的要素。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
  • 普通幼兒園VS貴族幼兒園,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家長不得不承認
    林女士認為孩子幼兒園只要適合就行了,所以只讓孩子上了普通幼兒園。幾年後兩個孩子在幼兒園畢業,差距非常明顯。而林女士的孩子,見識和交際能力比不上張女士對孩子,但更加平易近人,人緣也很好。可以看出來貴族幼兒園和普通幼兒園都有利有弊。
  • 家長拖欠託管費,幼兒園園長「扣押」6歲女童小半年
    因父親彭軍一直拖欠幼兒園的託管費,6歲的小怡從今年1月開始,被園方「扣留」在幼兒園裡。從放寒假至5月,小怡被園長方雪帶回家,同吃同住小半年。雙方一直就「還錢」、「還孩子」僵持不下。5月6日,在重慶當地派出所民警調解後,彭軍寫下欠條,將小怡領回。
  • 下半年孩子要上小學,幼兒園還沒開學。幼師分享幼小銜接心得
    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在6年的學前教育經驗中,帶過兩屆大班,常帶的是中小班。寫這篇文章是想和大家聊聊,疫情下大部分幼兒園還沒開學,下半年孩子要上小學了,應如做好幼小銜接相關話題。學習小學知識不等於做好幼小銜接隨著疫情防控成效顯著,低風險地區的中小學錯峰開學正在有序的進行中。
  • 家長花錢「入學」被騙 幼兒園園長:我也是受害者
    眼看著新學期到來,幼兒園升小學的孩子們開學,符女士等20多位孩子的家長就高興不起來。她們都是輕信了這位幼兒園卓園長所謂的「找關係」,耽誤了自家的入學。承諾「轄區內公辦小學都可花錢入學」 「不成就退錢」今年8月份,海口市秀英區書場村星光幼兒園的20多位孩子的家長,正在為孩子入學的問題苦惱時,該幼兒園的園長卓園長就向家長表示,自己可以為他們辦理入學,甚至還給家長籤下了一份保證書。
  • 孩子兜裡有異物,幼兒園老師翻出來後找園長說理:必須把孩子開除
    孩子到了3歲左右,就應該上幼兒園了,雖然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能夠輕鬆一些,但是家長對於這件事會感到很擔心,因為近些年頻頻發生「虐童」事件,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會受到老師的虐待。
  • 孩子即將上小學,父母要提前做這4個準備,有助於他們更好適應!
    孩子即將上小學,父母要提前做這4個準備,有助於他們更好適應!陳曼的兒子晨晨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前幾天,班主任給陳曼打電話,告訴她晨晨在學校不斷地大哭,無論怎麼安撫都不行,讓陳曼最好能夠來學校一趟。沒辦法,陳曼放下手頭的工作,趕緊到了學校,一邊安撫兒子,一邊詢問兒子是不是身體不舒服。看到媽媽來了,晨晨的情緒也逐漸平復下來。他告訴媽媽說:自己不想在這麼上學了,要回到幼兒園裡,聽到兒子這樣說,陳曼哭笑不得,又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解釋。沒辦法,只有先安撫好兒子,陪了他一會,才試著將他送到班裡上課。
  • 哈佛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
    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有多大?你可能都想像不到!如今,很多孩子在3歲左右就被家長送上了幼兒園,想讓孩子早點接受教育,這樣就能贏在起跑線上了,當然,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3歲還比較小,正處於依賴期,想到了4歲再將其送到幼兒園中,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孩子幾歲上幼兒園都一樣,其實則不然。
  •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嗎?園長:沒做好這些準備,4歲入園也是受罪
    帶孩子的辛苦家長都深有體會,每個家長都盼望著早點把孩子送入幼兒園,什麼時間送孩子上學呢?大多數家長都選擇在孩子三歲的時候,這個年齡送上孩子上幼兒園,在家長心裡就是最準確的時間。但三歲真的是送孩子上學的最佳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