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73.9%受訪應屆生對於找到好工作有信心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73.9%受訪應屆生對於找到好工作有信心

秋招已經基本結束,今年高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面臨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措施,如「百日衝刺」行動、「24365校園網絡招聘服務」、國企穩崗擴就業、實施高質量升學擴招,以及通過黨政機關、教師招聘、大學生徵兵等各類政策性崗位擴大招錄規模。你是應屆畢業生嗎?你找到工作了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9名應屆畢業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求職網站和校園招聘會是受訪應屆生獲取招聘信息的兩大主要渠道。73.9%的受訪應屆生對於找到好工作有信心,越有信心的受訪應屆生越傾向於認為學校幫助大。

求職網站和校園招聘會是受訪應屆生獲取招聘信息的兩大主要渠道

田允是江蘇某專科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他在一家商場做實習管理員,畢業後入職了一家珠寶公司做管培生。田允坦言,自己是衝著管培生的名頭去的,「但我聽說有些管培生挺『坑』的,進去以後基本就是打雜,除非公司培養體系足夠完善,現在我有點擔心」。

設計專業的李明未今年從某雙一流大學畢業後,成功拿到了某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入職通知。「我之前得到學長的推薦,在公司實習過兩個月,主管領導對我印象不錯,所以我畢業後就被直接招進去了。感覺挺驚喜的,比起很多同學,我幸運太多了」。

調查顯示,31.5%的受訪應屆生已經籤三方,其中20.8%對工作感到滿意,10.7%不太滿意。51.8%的受訪應屆生還在求職,想創業或已創業的受訪應屆生佔5.7%,準備讀研的佔4.1%,自由職業的2.4%,出國留學的佔0.1%,還未考慮就業的佔3.8%。

李飛今年8月畢業後,入職廣州一家科技公司做銷售,月薪1萬多元。李飛坦言自己學校一般,成績也不算優秀,但他覺得自己還是有很多優勢的。「我大學時創過業,做短視頻,做得好的時候,每個月收入超過1萬元。雖然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做不下去了,但我積累了很多運營經驗和社會經驗,而且我有敢闖敢試的性格」。

李飛回憶,當時他從求職網站上刷到招聘信息後,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面試,雖然沒有被面試官看中,卻獲得了人事的青睞。「人事部門把我的簡歷遞給了公司副總,副總直接面試了我,我們聊得很好,於是我獲得了實習機會。入職之後我也很拼,順利通過了實習期,成為正式員工」。

調查顯示,求職網站(66.7%)和校園招聘會(65.6%)是受訪應屆生獲取招聘信息的兩大主要渠道,接下來還有人才市場 (53.4%)、親友介紹(39.2%)等。

46.8%的受訪應屆生覺得學校對於學生就業提供的幫助大,46.1%的受訪應屆生認為有一些幫助,僅7.1%的受訪應屆生認為沒幫助。

73.9%受訪應屆生對於找到好工作有信心

廖以君畢業於江蘇某專科學校物流學院,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即將面試某汽配公司的庫管職位。他表示,工作到現在還沒定下來,是因為他一直在比較就業機會。「我覺得適合我的工作還是挺多的,而且那些公司一直在招人,只是能提供理想發展前景的不多,我希望找一個相對好一點的」。

雖然今年就業形勢比較複雜,但本次調查顯示,73.9%的受訪應屆生對於找到好工作是有信心的,其中,表示非常有信心和比較有信心的分別佔18.6%和55.6%。25.8%的受訪應屆生表示不太有信心。

進一步分析發現,學歷越高的受訪應屆生信心越足。研究生學歷、本科學歷、專科學歷的受訪者有信心的比例,依次為84.2%、74.2%、63.4%。

81.4%的受訪應屆生的就業預期比剛找工作時降低了。專科學歷受訪應屆生(88.5%)預期降低的比例,高於本科學歷受訪應屆生(81.8%)和研究生學歷受訪應屆生(72.8%)。

石家莊某專科院校輔導員張鑫告訴記者,他們的學生今年就業面臨各種困難,學校在完成就業工作方面也面臨壓力。「我們學校沒什麼名氣,很多學生平時就混日子,不努力學習。而且,學校在招聘信息搜集發布、應聘技巧培訓等方面做得很差。雖然找了一些會計、設計等培訓機構,給學生提升職業技能,但質量很難說,學生也未必認真學」。

數據分析發現,學校的就業服務影響著學生的就業信息獲取和就業信心。認為學校對自己求職幫助大的受訪應屆生,把校園招聘會作為主要渠道的比例最高。對找到好工作越有信心的受訪應屆生,越認為學校對學生就業的幫助大。

同時,對找到好工作非常有信心的受訪者,把校園招聘會作為主要渠道的比例最高,沒有信心的受訪者,把人才市場作為主要渠道的比例最高。

「有些學生在學校玩了3年,到了就業季才開始著急。有的學生急需收入,可能就隨便找個工作,完全沒有規劃,進入職場的前兩三年基本就浪費了。」張鑫認為,學校除了需要在就業季為學生做好就業服務,還應該完善管理,幫助學生儘早進行職業規劃。

李明未認為,大學生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除了在校期間要努力,還應該注意多方獲取招聘信息。「我們可以從學校獲得的就業信息有很多,比如校園招聘會,來學校招聘的企業往往和學校合作了很多年,比較靠譜兒。另外要多和老師、往屆同學交流,他們可以在職業規劃方面給我們很多經驗,還可以提供很好的就業信息」。

(文中採訪對象均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易

相關焦點

  • 73.9%受訪應屆生對於找到好工作有信心
    越有信心的受訪應屆生越覺得學校幫助大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易秋招已經基本結束,今年高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面臨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你找到工作了嗎?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9名應屆畢業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求職網站和校園招聘會是受訪應屆生獲取招聘信息的兩大主要渠道。73.9%的受訪應屆生對於找到好工作有信心,越有信心的受訪應屆生越傾向於認為學校幫助大。
  • 中青報:九成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九成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今年的就業形勢比往年更加複雜,一些應屆畢業生抓住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的招聘機會,找到了穩定的工作。網際網路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也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獲得年輕人的青睞。
  • 九成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9名應屆畢業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0.9%的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從單位性質看,受訪應屆生最青睞事業單位(36.7%),然後是大型私企(35.3%)和國企(34.2%)。受訪應屆生認為大學生就業需要面試技巧、職業規劃和招聘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 九成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9名應屆畢業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0.9%的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從單位性質看,受訪應屆生最青睞事業單位(36.7%),然後是大型私企(35.3%)和國企(34.2%)。受訪應屆生認為大學生就業需要面試技巧、職業規劃和招聘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 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學業有成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 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 未來15年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 展望2035 73.8%受訪青少年相信我國會掌握晶片核心技術 不再受制於人
    結果顯示,對於15年後最有可能發生的事兒,73.8%的受訪青少年相信,我國會掌握晶片核心技術不再受制於人,69.3%的受訪青少年認為中國製造會走上國際舞臺成為佼佼者。對於我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受訪青少年給自己的信心度打出了8.87分(滿分10分)。
  • 2020屆應屆生怎麼找工作?應該關注這幾點,輕鬆找到心儀工作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的不只是職場一方面,高考時間延遲、大學開學時間被推後,大學的校招大部分被取消,很多企業的招聘計劃直接終止,就連到現在可能還有部分應屆生因為找不到心儀的工作而在家待業。就業真的就等於失業嗎?也不一定,應屆生找工作應該關注這幾點,幫你輕鬆找到心儀的工作!
  • 應屆生找工作哪個網站好?應屆生找工作app軟體哪個最靠譜?
    前段時間,有不少學弟學妹給我發來私信,諮詢我關於應屆生找工作的事。從收到的私信中,可以看出:不少人,都正處於焦慮、迷茫、糾結、害怕的情緒困境。其實我曾經也和你們一樣,處在畢業季,工作未定、未來發展方向模糊。也正處於糾結、害怕的狀態。為了幫助我校應屆生更快捷地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今天這期乾貨給大家推薦一些求職渠道,希望藉此能幫助大家鑑別這些渠道是否適合自己,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渠道。
  • 九成受訪青年願意教父母使用電子產品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九成受訪青年願意教父母使用電子產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隨著數位化時代的發展,線上預約、掃碼轉帳、遠程操作等,對年輕人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但這些數位化的生活方式,讓一些老年人感到力不從心。不會操作智能設備,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 出國留學,應屆生和工作後再去讀書哪種更好?對拿offer有影響嗎
    考慮考研的也許覺得太難就不考了,考慮留學的同學被嚇得還是在國內找工作,或者是想在國內工作一年再出去。但是只要大學畢業後2年之內籤約過任何第三方的用人單位,就不算是應屆生了,這個時候很多學生都會心裡打鼓了:到底是應屆生出去讀書好?還是工作之後再出去讀書好?
  • 六成受訪青少年確認未來15年人生底色是銳意進取、拼搏奮鬥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國未來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當代青少年會以怎樣的姿態,迎接未來挑戰?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青少年調查顯示,談及未來15年自己的生活狀態,60.8%的受訪青少年認為是銳意進取,拼搏奮鬥,50.7%的受訪青少年選擇了勤勤懇懇,忙忙碌碌,50.4%的受訪者表示是苦學本領,攻堅克難。
  • 87.5%受訪青年表示「文化消費」升級了
    原標題:87.5%受訪青年表示「文化消費」升級了 受訪青年最常觀看的表演是舞蹈和音樂會作為一檔專業舞蹈創編競技綜藝,《舞蹈風暴》第一季和正在播出的第二季,豆瓣評分分別高達9.2分、9.4分,以豐富的舞蹈元素、專業的舞蹈技術深受年輕人的喜愛。近些年,年輕人在線下觀看舞蹈演出、舞劇、音樂會等的熱情也有了很大提高。
  • 62.8%受訪家長會督促孩子經常隔窗遠眺
    調查顯示,43.5%受訪家長表示孩子每日在線學習時長在3小時以上,其中5小時以上的佔13.9%。每日在線學習時長在2~3小時的佔34.5%,2小時以下的佔22.0%。交互分析發現,高中生線上學習時間最長,5小時以上的佔比41.5%,遠高於初中生(12.9%)和小學生(9.2%)。
  • 受訪青少年首選父母康健
    當代青少年擔負著重要的「青春責任」,對於15年後的生活,他們有著怎樣的想像?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青少年調查顯示,72.4%的受訪青少年規划過15年後自己的生活。對於到2035年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受訪青少年信心度打分平均8.1分,31.8%的受訪青少年打出了滿分10分。
  • 超九成受訪中小學生家長最近在擔心孩子視力
    92.8%受訪家長最近在擔心孩子的視力問題家住山西的陳雨彤(化名)有個讀高二的兒子,「我兒子近視達300度,他現在每天早晨一睜開眼,就開始玩手機,我說他也不聽。我估計他最近近視度數又漲了,等疫情結束,我就帶他去醫院測視力」。
  • 孩子在線上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學習效率
    新的學習模式對學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給家長帶來了新的挑戰。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23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7.7%的受訪家長認為孩子在線學習效果好,40.3%的受訪家長覺得一般。高三學生家長對孩子在線學習效果不滿意的比例最高。對於當前的在線學習模式,家長普遍關心孩子的學習效率和上課狀態。
  • 應屆生稱因拒絕996被申通辭退:已找到新工作,希望更多人拒絕無理由...
    目前小江已經找到了新工作,1月9日,小江對瀟湘晨報第一人稱表示,如果因為自己的經歷,大家不用996,勇於對「畸形加班」說不,就是最值得的。 以下是拒絕996被申通快遞辭退的應屆生小江在「第一人稱」欄目的發聲 大家好,我是「應屆生拒絕996被申通快遞辭退」當事人,應「第一人稱」邀請來講講我從入職到被辭退的過程,回應申通的說法。
  • 為啥很多企業指名要「應屆生」?原因有5點,應屆生:扎心了老鐵
    現在大部分的公司都會優先招聘應屆生,除非是一些特殊需要工作經驗的崗位,或者企業急需「高端人才」,才會去找一些有經驗能力強的「職場老人」。應屆生更受企業「偏愛」自然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用人單位也不是「笨蛋」,如果這件事情不會給企業帶來「利益」的話,企業自然不會去做的。畢竟一個企業能在社會上生存下去,那麼利益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