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不是標籤,不存在什麼「應該」與「不應該」

2021-02-15 思弩

全世界只有不到3 % 的人

關注了思弩

你真是個特別的人

此前,滴滴調整順風車試運營規則公告說「順風車僅提供早上5點到晚上11點的服務時間,其中面向女性用戶的服務時間為早上5點到晚上8點」,引發了眾多女性的不樂意,部分男性網友「推心置腹」地表示這是為了女性的安全著想。

但沒想到滴滴運營緊接著上演了一套「川劇變臉」,將所有用戶的的服務時間均調整為早上5點到晚上8點。於是,又是那部分男性「狗急跳牆」,開始埋怨女性幹著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評論區的言論可謂是大型人性展覽現場,但今天子一想和大家聊聊最平常的一個詞語——性別。

滴滴調整運營時間的這場「變臉」鬧劇之所以引發熱議,主要是因為先前的男女服務時間被「區別對待」了,歸根結底,這場關於性別刻板印象的無硝煙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 

性別刻板印象簡單來說就是性別偏見,是我們自古以來對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徵的固有印象,它清楚地表述著人們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和看法。

所以我們在對人的認知中,總是會力圖找出各類角色的共同特徵,用以縮短和簡化這個認知過程。比如說當人們形容「他不像男孩」或「她像假小子」時,其實就是在用性別刻板印象來評價某個男性或女性。

事實上,自古至今,世界各國都普遍存在著性別刻板印象,比如中國的「男強女弱」,日本的「男人是棵樹,女人是根藤」等說法都反映出類似的性別刻板印象,而且這些印象多是體現為男性優於女性。

雖然現代社會多倡導「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樣」等言論,但這種刻板印象在我們生活中依舊極其常見又不易察覺,也許你每天都掛在嘴邊:

有些遊戲裡會設置一個成就是「帶妹狂魔」——好像女孩子打遊戲,就是為了被男生帶?

不抽菸不喝酒不打架還算是爺們?

當一個女生考完駕照:「新的馬路殺手誕生了。」

他一個大男人,怎麼會給孩子換尿布呢?還是你來吧。

李銀河在星空演講中就曾談到——性別刻板印象有很多種表現:

第一對概念就是感性和理性。刻板印象認為女性天生是富於感性的,男性應當天生是富於理性的。

第二對概念是自然和文化。大家都知道英文這兩個字恰巧有一個相同的詞尾:自然就是nature,文化是culture。性別刻板印象就認為,女性是更接近自然的,男性更接近文化;女性是更接近肉體的,男性是更接近靈魂的;女性是更接近物質,男性是更接近精神的。

第三個刻板印象是把哺育性同女性聯繫在一起,由於女性她生育、哺乳,使得她們就更願意從事養育性的職業,也更加勝任這類的職業,比如說當個護士,當個幼兒園的阿姨,當個小學老師啊最多;而男人則適合當醫生或大學老師。

第四個刻板印象就是攻擊性的問題。這種印象的認為男人更有攻擊性,所以應噹噹領導,女人她是更柔順的,更服從的,所以應當適合做輔助男人的工作。

第五個刻板印象是關於公領域和私領域的劃分,公領域是男人的領地;私領域是女人呆的地方。男人掙錢養家,女人相夫教子,做家庭婦女。

李宇春剛出道的時候,曾經就因為中性的帥氣形象備受質疑。那時候網絡剛剛發展起來,而李宇春的穿衣風格是比較中性化的,用一些人的話來描述就是——沒有女人味,並且因此對她進行過性格侮辱以及品格詆毀。

米蘭時裝周的記者在採訪她的時候曾問道:「李宇春,女生什麼時候最美?」

李宇春回答:「不被定義時最美。

很簡單的幾個字,卻十分的耐人尋味:什麼是不被定義,沒有人說女生必須要穿裙子、蓄長發,必須要嬌小可愛,必須要柔柔弱弱,必須要會幹家務,應該學文科,應該懂得矜持;

男生必須要短髮,不可以扎辮子,不能哭,不能和女孩子一般見識,不能喜歡男性,不能穿裙子,和女孩子出門必須主動買單。

自古就有一句「男兒有淚不輕彈」來「安慰」男性,其實這未嘗不是一種束縛,束縛著他們發洩自身情緒;可實際上,我們常常遺忘了它的後半句,「只是未到傷心處」,這就意味著,男性確實不常哭,可這並非是剝奪了他們流淚的權利。

記得有一期《少年說》裡曾有一個初一女孩這樣質問過:「我媽媽在家總是和我說,女孩子就要多做家務。所以,家裡的家務幾乎都是由我來做。有時候,我想休息一下,媽媽就說,你以後嫁人了,難道還讓你老公來幫你做家務嗎?最近,我媽媽又讓我開始學做飯了。我一不想學,我媽媽就說,你以後嫁人了,難道還要你老公來幫你做飯嗎?我今天就想問問媽媽,我老公為什麼就不能幫我做呢?」

本來是令人很欣慰的一番質問,不由讓人覺得一種性別印象覺醒了,可是當女孩的媽媽反問道要是她老公也不會做飯不會幹家務怎麼辦的時候,女孩回答說:「那就生個女兒,讓女兒幫我做。」

聽到這裡,臺上臺下都哄堂大笑,可是讓清醒的人無比悲哀,悲哀著原來我們還處在一個距離消除性別歧視還無比遙遠的時代。

去年9月初的《開學第一課》上,節目組請了四個又唱又跳的「娘炮」上場,讓不少家長對此聲討:「少年娘,則國娘」,新華社也隨之加入了這個爭論隊列,還隨機發表了一篇文章《「娘炮」之風當休矣!》,態度鮮明且強烈批判了當下流行的「娘炮風」,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刻意強化並扭曲呈現的「人設」。

而人民日報緊隨其後發表了《什麼是今天該有的「男性氣質」》並與新華社持相反意見,表示對「娘炮」「不男不女」等含貶義的詞語持不認同意見,應該對「陰柔之風」以示包容。

不得不說,「娘炮」一詞將男女分了個界限,與之相對「女漢子」一詞,雖然是表示對堅強獨立女性的褒獎,但是歧視意義昭然若揭。

難道看上去柔弱美的男性就是「娘」嗎?難道女孩子堅強一些就是「漢子」嗎?

性別不是標籤,向來沒有男性應該怎樣,女性又應該怎樣;男性不應該做什麼,女性不應該做什麼這些界限之分,從來沒有這樣的規定。

美國70年代有首詩歌中結尾是這樣:「For everywoman who takes a step toward her own liberation, theres a man who finds the way to freedom has been made a little easier. 」

意為「只要有一個女人向自身的解放邁進一步,定有一個男人發現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不正是說明著性別刻板印象從來不是任何單獨一方的問題,是需要雙方共同走下去的一條路嗎?

性別刻板印象,男性女性都是受害者。

不要再讓性別標籤,成為一個終生的枷鎖,困住你我。

最後借用新京報在街邊採訪關於「『娘炮』一詞的看法」時路人的回答:因為全世界各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不能整個社會都排斥他,外表溫柔外表禮貌不代表內心不是強大的。

我反對所有形式的性格標籤。

相關焦點

  • 孩子的「反性別」喜好,寶媽應不應該管
    明明是男孩子,不要應該喜歡汽車、機器人這一類的玩具嗎?怎麼會對女孩子的布娃娃、毛絨玩具感興趣。因為心裡想著兒子與其他男生的不一樣,張女士再看兒子的時候,就覺得兒子愛乾淨、注重外表都是有問題,男孩子不應該這樣的。
  • 從育兒角度解析《冰雪奇緣2》:性別標籤,是孩子成長最大的桎梏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女孩子心中的"公主夢"慢慢變幻成了"女王夢"。《冰雪奇緣2》:現在的公主,已經不需要王子了!這也昭示著性別標籤不再具有強大的力量。但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們常常會走入性別標籤的誤區,如果在養育過程中一直賦予"粉色"、"藍色"的性別角色,會對孩子的自我認知產生嚴重的影響。
  • 反對男明星代言化妝品,才是真的在貼性別標籤吧
    這樣的現象是肯定存在了,但這好與不好,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看法。 從男星代言到男性化妝 之前,趙薇曾在某節目直言,現在不是30+、40+女性存在危機,而是所有女明星的市場都被搶佔了
  • 女孩就應該文靜,男孩就應該調皮?別讓性別刻板印象害了你的孩子
    長此下去孩子不會出現什麼心理問題吧?晨晨媽媽越想越擔心,還就經常性地告訴晨晨是女孩子,還強迫晨晨必須穿小裙子。其實有晨晨媽媽這樣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如果是女孩子,那麼在穿衣服上面就會五顏六色,越是鮮豔的就越愛給孩子穿;如果是男孩子,那麼孩子衣服的顏色就會相對較深一點兒;而在玩具上面,家長都覺得女孩子就應該喜歡洋娃娃這類的毛絨玩具,而男孩子就應該喜歡槍炮、賽車之類的玩具。
  • 一百年了,有多少人真正撕掉了「性別標籤」?
    所以其實,這並不是他們的癖好特殊,反過來一想,女性希望化妝讓自己變得更好看,為什麼男性就不行呢?或者,為什麼臺上的男明星男主持化妝是件正常的事情,而日常上班出門的男性化妝就不正常了呢?這大概是因為我們的刻板印象在作祟吧。其實美不僅是女性獨有的形容詞,男生同樣擁有對美的渴望。他們有勇氣堅持追求超越性別的美,同樣值得被欣賞。
  • 美妝博主Nikkie自稱跨性別者引發性別標籤爭論,倩女手遊這樣回答
    相信許多關注歐美美妝圈的網友們都知道,最近的歐美美妝圈可以說是大事頻出,先是號稱"美妝界神鵰俠侶"的J姐和他的同性戀人宣布分手,再是最近荷蘭知名美妝博主Nikkie又宣布出櫃,更表示自己其實是個跨性別者?!
  •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性別流動下的當代男裝設計?
    Via Getty Images for VOGUE脫離了性別二元論制約的當代男裝設計,對性別流動群體(其中包括但不限 LGBTQ 群體、酷兒群體以及跨性別者)的重視,引領了又一波風潮的到來。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一趨勢,而性別流動的人群又是如何在服飾層面表達自身訴求的。
  • 有些孩子出現「反性別」喜好,父母應該高興
    因為,男孩喜歡汽車、飛機,女孩喜歡布娃娃和毛絨玩具,以及男孩喜歡藍色女孩喜歡粉色,這些都是我們的固定思維和想法,並不是說孩子不按照「套路」來就一定是性別認知有問題。事實上,小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他們喜歡哪種玩具、哪個顏色,喜歡就是喜歡,沒有那麼多為什麼。
  • 星星應該亮晶晶,而不應該被黑暗籠罩!
    阿醬知道,雖然說什麼都無法真正撫慰你內心的傷痕,但是阿醬還是想說,所有都毀不了你的,你會在這件事中,快速的成長,以後的你會比你現在想像的自己更加強大。我想這個事件除了本身有「性侵未成年」的標籤以外,還有當事人位居高位,學識豐富,且坐擁比較高的權利,卻做出了令人痛恨的事情的標籤。
  • 「楊麗萍愛徒結婚」愛情本應該是靈魂的共鳴而不是性別的限制
    與不尋常的情侶的婚禮現場不同,這場婚禮不像沒有新郎,只是兩位新娘穿著白色的婚紗,互相親吻擁抱,在藍天下在親朋好友的證詞面前承諾一生的約定。對於這種與眾不同的婚禮,很多網民也表示了意見。也有人認為,兩個少女的結婚行為太震驚了,不能說是真愛,可能是一時衝動做出的決定。
  • 並沒有絕對的直男直女丨119/10000,一萬件你應該知道小性事兒
    歡子的前男友幾乎不約而同把我評價為「直男」,我對應了很多「傳統」的男性標籤:科幻,戶外運動,邏輯思維,政治歷史,討厭逛街…… 不知道你們和我在一起時是否有搞基的感覺哈哈哈。在性別光譜上,我到底處於哪裡我其實一點也不關心。而「娘炮」、「直男癌」、「女漢子」、「乖乖女」,甚至更多樣的性別偏見標籤,大家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是有焦慮和迷茫的。
  • 生理性別根本就不存在?Bill C-16辯論前瞻
    在LGBT團體的努力下,他們創造自己的性別美國紐約市已經通過認定了31個性別。所以他們認為性別具有社會屬性。有了性別之後才誕生社會、倫理道德。 所以生物性的性別不存在。世界上有7-11%的人是同性戀,同性戀傾向主要還是由基因決定的(70%)。從染色體的角度來看,一般男性帶有X染色體和Y染色體。而女性帶有兩個X染色體。
  • 錯了性別,不錯愛
    1愛情,應該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另個器官的反應。柴靜在《看見》中寫道:「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接受同性戀者?因為我們的文化裡,把生育當作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愛情,應該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另個器官的反應。」的確,愛情不應該以傳宗接代為唯一目的,愛情裡愛才是唯一的主題。
  • 當我們用性別標籤去定義孩子時,就是在扼殺孩子的可能性
    因為,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 「我的女兒竟然不喜歡粉色。」可是,轉念一想,有誰規定過女孩必須喜歡粉色?當我覺得女孩一定喜歡粉色時,恰好說明了自己對性別的還存在著刻板印象。肯塔基大學的副教授Christia Spears Brown也曾表示,「性別偏好是在兒童了解了自己的性別後才體現出來的,而嬰兒中沒有顯示出這樣的偏好。」大部分的成年人,下意識地在以 「孩子應該喜歡的」替孩子做出選擇,他們往往以性別定義來決定孩子的生活方式。
  • 維生素應該在什麼時候吃最好?吃的時機不對,小心反效果!
    今天康品君就專門講講這個話題,要知道,吃的時機不對,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甚至有反效果喲。1、維生素、礦物質什麼時候吃最好?(1)有人認為,空腹吃維生素和礦物質效果更好,因為這樣不會有別的物質幹擾吸收。2、草本提取物、粉末狀硬膠囊補劑什麼時候吃比較好?裝在硬膠囊中的草本提取物、粉末狀補充劑,如銀杏提取物等,可以打開膠囊放入水中,在飯前或者飯間服用效果也會更好。3、魚油、大蒜這類營養品什麼時候吃比較好?像魚油、大蒜這類可能會影響口氣,或讓胃感到不舒服的補充劑應該在飯前服用,以減少可能出現的不適症狀。
  • 設計公司應該摘掉「原創」「創意」標籤
    我們在做宣傳推廣的時候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很多品牌包裝設計同行都喜歡在宣傳標語上打上「原創」、「創意」等標籤。更有些國際4A公司大範圍的使用極限用詞(仗著它是舶來品,網站都沒在國內備案)。摘去原創標籤是對設計最起碼的尊重原創不好麼?為何要摘去原創標籤?
  • 男孩子就不可以學芭蕾了嗎?這種思維背後其實是性別歧視
    我就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去詢問了我周圍的一些親戚和我身邊的朋友,問他們對於男孩子學習「拉丁舞」有什麼樣的意見,想法都有不同,有些的長輩可能會不能理解,為什麼要讓男孩子去學一個那麼「柔」又「娘」拉丁舞,像什麼街舞不是更好嗎,多麼的帥氣。
  • 淘寶精刷人群標籤應該怎麼做
    這個就不再細說,不細說的原因並不是不重要,相反,這一步非常重要。如 果判斷自己準備的足夠充足了?很多人可能奇怪,跟某些禮品網什麼的不是一樣嗎?區別在於,自己打包發出,有問題方便和快遞直接對接,另外發貨地址和店鋪真實商品發貨地址一樣(同一個地方發出)。風險都是來源於細節!
  • 《全部都在那個地方》:勇敢不應該只存在於想像當中
    故事應該還算是老套的校園霸凌事件。女主角在學校裡也是一個受人欺負的對象,在某天晚上,被幾個同學帶到一個沒有監控的山上欺凌,最終在她慌不擇路的逃跑過程中,跌到了。當她醒過來的時候,發現已經在警察局,但警察也沒有辦法幫她解決問題。
  • 半夜背後涼颼颼:不應該存在的手,紙拉門
    credit: 煎蛋畫師BC不應該存在的手 あるはずのない手528 名前:あなたのうしろに名無しさんが・・・ 投稿日:03/05/13 03:31我啊,每年到了同一段時期就一定會得感冒。就是每年的一月末~2月初那段時間,每次都是超過39的高燒。大概在六七年前,是從那件事發生之後才開始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