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關注「腕錶部落」,升華精彩腕錶人生。
最近表哥常被很多朋友問起關於買表的一些問題,而且其中很多都是關於PP、勞力士、VC、AP、積家、萬國、歐米茄、卡地亞、寶璣等大牌的問題,為了讓更多的朋友了解這些問題,我們將針對熱度比較集中的一些問題與大家逐一分享。
問題一,在哪買表便宜?
這可能是目前表哥遇到的最集中的一個問題了,畢竟選好心目中的目標之後,價格一定就是最關心的問題了。而價格的背後就是匯率、退稅、折扣等因素,以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海外市場仍然是"首選之地",根據一些表友的反饋,尤其是歐洲一些國家會比較便宜,比如愛爾蘭、法國、瑞士、義大利等國家。比如一位去愛爾蘭買表的表友把一塊國內價格六七萬,海外價格也要五萬左右的勞力士水鬼,竟然花了四萬多一點就拿下了。也有朋友反映在日本可以花九萬左右人民幣可以拿下一款百達翡麗鸚鵡螺等(注意:所有個人經驗只作為參考意見,不能作為交易依據),總之海外市場目前仍是很多表友比較青睞的地方,但具體哪裡更便宜有時是會發生變化的,因為當地的銷售政策會發生變化。另外,根據表友的經驗,無論去哪兒買表都要嘗試著還價,敢於還價或許會有驚喜發現。同時,表哥也從小道消息了解到,目前一些大牌在國內也在降價,而且據說同時還會有折扣,綜合一算的話,比海外也高不了太多了,據傳這也是品牌方的一個戰略,意在拉平海內外市場的價格鴻溝,如果屬實,皆大歡喜,如果不屬實,也別著急,順道看看表也未嘗不可,都要花那麼多錢買表了,還不多看看。
瑞士街頭表店櫥窗,同時展示的品牌分別為江詩丹頓和法蘭克·穆勒。
問題二,自動表和手動表哪個好?
這個問題表哥必然不會直接回答哪個更好,因為這完全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有人把自動上鏈手錶和手動上鏈手錶比喻為自動擋汽車和手動擋汽車,一般認為,手動擋汽車會讓司機感覺更好的駕駛樂趣,而自動擋汽車則是更多的駕駛方便性。這樣的簡單比喻,其實也不無道理。但是一些同樣是鐵桿表迷的朋友,對這樣的比喻也不太同意,因為他們覺得自動手錶也能手動上鏈,對於手動自動與否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所以表哥認為,這樣一個問題真心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行為習慣來看待,如果喜歡手動上鏈手錶,但是沒時間上鏈,或養不成上鏈的習慣,那這樣的喜歡最後能維持多久,表哥也不敢猜測。但是根據現有的一些規律性現象,女生最好是買自動上鏈手錶,因為對於機械這玩意兒的感情,真正發自內心喜歡並養成習慣按時上鏈的女生真心少見,所以,還是務實一點好,女生朋友就優先選自動上鏈手錶吧,除非你是特別喜歡手動機械腕錶的表迷,或有按時上鏈習慣的人,說到這裡,就會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悖論:手動上鍊表比較薄,從美學上適合女生,但是從行為習慣上又不適合,世界就是這樣,沒有完美,只有追求完美。
上圖為寶珀VILLERET系列6651-1127-55B(左)和6606-1127-55B(右),兩者表徑都是40毫米,其中6651表殼厚度為8.7毫米,6606為8.55毫米,也就是說有小秒針和動力儲備顯示的6606比6651還要薄,因為6651是自動上鏈,6606是手動上鏈。
問題三,行貨和水貨有什麼區別?
最近也常被問到這個問題,估計也是海外買表的情況比較多。其實行貨和水貨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共同點的:都是真貨,不是假貨。這樣的名稱區分主要是由銷售渠道不同產生的,行貨是指於品牌在當地(主要是指本國或獨立經濟體,比如「中國大陸」)授權的經銷商或代理商取得的正規產品,開具當地發票;水貨則是指通過品牌在當地授權經銷商或代理商之外的其它渠道(主要指海外市場)取得的正規產品。「水貨」這個詞最早在香港興起,因為海外一些具有外銷權力經銷商的正規產品主要是通過水路到達香港的,所以稱為「水貨」。由此也可見,「水貨」這個詞的含義也是相對的,在本地稱為「水貨」的產品,在來源地就是行貨。而假貨既不是水貨,更不是行貨,除了作為一隻看上去還不錯的普通手錶,幾乎沒有什麼價值,假的永遠是假的。同時還有一些朋友很關心「水貨」的售後聯保問題,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根據各品牌對正規產品「一視同仁」的原則,一般情況下,不管是行貨還是水貨,只要是正品都能享受同樣的聯保服務。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通過什麼渠道買到的正品表,都要保管好表的包裝、說明書、保卡、發票等重要「身份」信息。
有名的香港東方表行,也是香港比較少有的一家可以外銷鐘錶到海外市場的經銷商。
總評:決定買表之前多交流點問題不是壞事,也歡迎朋友們多提問題,如果您還有不同意見和建議也歡迎積極交流,「腕錶部落」以後還會陸續推出更多關於買表問題的解答與大家分享。另外,所有買賣行為都要遵守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
這是一個很有態度的腕錶新媒體,千萬不要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