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 「寶寶,媽媽對不起你。」對於「逆行者」羅娟來說,援鄂抗「疫」從不後悔,卻唯獨對二寶充滿了愧疚。回憶起當初報名參加援鄂醫療隊、投入抗「疫」一線的場景,她仍是記憶猶新。
「2020年2月17日早上,我收到了所在醫院的報名通知,當天中午12點就會截止。」留給羅娟的時間非常短,她趕緊聯繫丈夫。「一開始,家裡人並不支持我報名,因為二寶才剛剛11個月。」二寶還在哺乳期,羅娟也非常不捨得。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從事醫護行業已經10餘年,感覺能為武漢人民做一些事情,我也希望能給11歲的大寶樹立榜樣。」當和家裡人說了這個初衷後,羅娟最終得到了丈夫和父母的支持。
2月17日中午,羅娟被告知已成功報名,光榮地成為了雲南第六批援鄂醫療隊成員。2月18日,當二寶吃完最後一頓母乳後,羅娟毅然斷奶。2月19日,她將孩子交給了丈夫和父母,便隨著其他隊員一起馳援武漢,全身投入戰「疫」第一線。
抵達武漢以後,羅娟被分配至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專門負責中重症患者的護理。繁重忙碌的工作,讓羅娟根本無暇思念孩子。但另一個問題又擺在了她面前。原來,羅娟是高度近視患者,其左眼1000度,右眼950度。長期以來,因為佩戴框架眼鏡會致頭昏,羅娟就一直佩戴著隱形眼鏡。「工作常常達到10多個小時,隱形眼鏡戴久了,眼睛很不舒服。而我最擔心的是摘戴問題,在摘戴隱形眼鏡的過程中,手會碰到眼睛,可能會增加感染機會。」羅娟介紹,為了避免接觸感染,摘戴之前她都會嚴格執行手部消毒,有時甚至消毒10餘次才放心。正是通過這次抗疫,讓羅娟這位隱形眼鏡重度依賴者下定了做近視手術的決心。
圓滿完成抗疫任務後,羅娟回到了家鄉。在休整期間,得知昆明愛爾眼科醫院正在舉行「致敬逆行者」公益摘鏡活動,便和同事們相約一起報名。「我是高度近視患者,做近視手術前有很多擔憂。」據羅娟介紹,她以前就有摘鏡的想法,看到身邊很多醫護朋友選擇愛爾眼科,就一直關注著。「我了解到昆明愛爾眼科近視手術專家團隊擁有眼底病經驗,對於我這樣的高度近視患者來說,能更好地保證術中安全和術後視覺質量。」
經過術前60多項的全面檢查,羅娟適合的術式是ICL晶體植入術,一種可逆、矯正範圍廣、術後視力佳的近視手術方式。6月1日和6月2日,昆明愛爾眼科醫院屈光科主任孫鵬親自為羅娟雙眼分別進行了ICL晶體植入術。6月3日,術後第一天,羅娟裸眼視力均為1.2。「和以前戴隱形眼鏡相比,不僅方便,而且視覺質量更好。」為了感謝昆明愛爾眼科醫院及孫鵬醫療團隊,羅娟在出院前向醫護人員送上了錦旗。
據悉,昆明愛爾眼科醫院啟動雲南「援鄂英雄」公益摘鏡活動後,共有30多名援鄂「逆行者」報名。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昆明愛爾眼科醫院?羅娟和幾位相約摘鏡的同事都說,他們相信愛爾眼科的品牌和醫療團隊的技術。昆明愛爾眼科醫院屈光科,歷經10年的發展,已累計近視手術數萬臺,在ICL手術量上更是位居雲南首位。其醫資實力也不容小覷,形成了以全球ICL傑出青年醫師、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屈光學組核心專家團成員孫鵬主任領銜的醫療團隊,該團隊擁有豐富的近視手術和眼底病經驗,能規避近視手術禁忌症,為術前、術後及術後提供有力保障。
【來源:掌上春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