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如何看待萬聖節?

2021-01-14 基督教資訊平臺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與世界的交往日益緊密,不但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國門,為世界各國民眾所喜愛,不少外國文化也紛紛湧入中國

節日是各個國家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各種來自西方的節日紛紛進入中,豐富了廣大民眾的娛樂生活,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在所有西方節日中,對基督徒來說,爭議最大的莫過於萬聖節。

很多信徒認為,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是屬於撒旦的節日,基督徒絕對不可參與任何與之相關的活動。每年到了十月底總會有牧者、同工發布文章,號召基督徒抵制萬聖節。而有的人則指出,當代萬聖節只是一個娛樂節日而已,並不存在參與敬拜魔鬼的信息,而且很多西方基督徒同樣也過萬聖節,中國信徒為何不可呢?

能不能過萬聖節?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這個節日的起源與發展。雖然關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但出自古代凱爾特人的說法,得到了最為廣泛的認同。根據史料記載:「凱爾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凱爾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蔔燈(南瓜燈是後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遊走於村落間。

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

可以看到,原始的萬聖節確實跟異教崇拜關係緊密,很多習俗都帶有交鬼的成分,與基督信仰的價值有悖。如果僅從起源看,基督徒反對過萬聖節是合宜的。

不過耶穌基督復活後,歷代聖徒前往歐亞各地傳福音,在聖派屈克等屬靈偉人的帶領下,凱爾特人放棄了異教信仰,歸向了基督,不過有些異教習俗在民間根深蒂固,是非常難以消除的。於是當時的教會領袖很智慧採用了折中路線,將異教節日進行轉化,賦予其基督信仰的內涵,從而平衡了基督信仰與傳統民俗的關係,又能讓民眾以自己熟悉的方式接受福音。

在初期教會,由於各方勢力的迫害,很多基督徒為主殉道,因而教會為了紀念他(她)們的美好見證,開始追思殉道者,緬懷其佳美腳蹤,並激勵信徒效法先賢。

據說安提阿教會是最早舉行此儀式的教會,日子是在聖靈降臨節(五旬節)後的第一個主日。到了中世紀時,教宗格列高利三世看到凱爾特人的祭祀亡魂的節日需要轉化,於是這個節日移植到聖徒追思節日上,在11月1日舉行諸聖節。後經克呂尼修道院推廣成為西方教會紀念聖徒的節日。因此萬聖節可以視為教會節日,因為其內涵乃是為了紀念殉道的聖徒,以鼓勵後代的基督徒效法他們,讓生命得到成長(來12:1)。

儘管萬聖節成為教會的節期,但凱爾特人仍然保留了一些習俗。當然這些習俗早已褪去了異教色彩,只是純粹民間的娛樂而已。萬聖節文化隨著移民被帶到美國,成為其民間節日的一部分。

大部分西方基督徒認為萬聖節沒有屬靈意義,只當作是普通的「節日」看待,並覺得進行活動與信仰不存在絕對衝突,只是一種娛樂而已。

而有些較為保守的信徒卻認為萬聖節是魔鬼的節日,信徒不可參與,其觀點與中國信徒較為相似,但他們與中國教會不同,並未成為主流思想。

可以說萬聖節確實出自異教節日,但在中世紀經過教會改造成為教會紀念聖徒的節日。不過有些國家、民族卻保留了其一些習俗,成為娛樂活動的一部分。

可以看到,認為萬聖節是西方鬼節是一種文化誤讀,是以傳統中元節的意識去理解西方節日。因為很顯然,人死為鬼的意識是中國文化的特點,而在基督信仰中,人與鬼性質根本不同,不會相互轉化。

由於萬聖節在當代只是娛樂活動,並沒有拜鬼的儀式,因此基督徒對此不要太緊張,也沒有必要強烈抵制,大家放一顆平常心對待就好。

當然由於有些國人對萬聖節存在誤讀,將中國、日本、西方等地的鬼文化融入其中,開展各樣恐怖嚇人的活動,這類活動對個人身心靈沒有好處,基督徒最好不要參與。

相關焦點

  • 【深度】基督徒該如何看待萬聖節
    每年圍繞萬聖節的話題都會給基督徒帶來諸多困擾。基督徒該以怎樣的態度看待萬聖節?本文將從它的來源、影響及屬靈的原則三個方面分析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個充滿爭議的節日。
  • 關於萬聖節,基督徒必須知道的7個真相
    西方「萬聖節」是11月1日,而英文的「Halloween」則是10月31日,嚴格的翻譯應該把「Halloween」譯成「萬聖節前夕」,但中文一般就使用「萬聖節」一詞,指10月31日晚小孩子的搞鬼活動。萬聖節,跟情人節、感恩節一樣,也被商業化了。那麼,它與我們的信仰有牴觸嗎?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這個節日呢?
  • 基督徒應如何看待同性戀(含音頻)
    請閱讀本文第一部分:先談基督徒的婚戀觀,再說如何看待同性戀(含音頻)二.如何看待同性戀? 基於上述基督徒婚姻的目的:榮耀上帝,生兒育女,兩情相悅,彼此扶持,避免淫亂,預表基督,現在看看按照聖經原則,基督徒應當如何看待同性戀。
  • [ 精彩問答 ] 基督徒如何看待同志(同性戀)?
    來源:OC愛問網 www.ai-wen.net「同性戀與基督教」是個很敏感、也很複雜的議題。(這是基督徒「恨罪,但愛罪人」或者說「持守真理,同時有愛心寬容」的信仰在同性戀議題上的實踐。)在美國,一些有自由派神學傾向的教會對同性戀者甚至同性戀行為已經非常接納,一些教派甚至允許公開性取向的同性戀者被按立為牧師。但在中文網上,很多非基督徒網友都認為基督教是同性戀的死敵、基督徒是仇恨同性戀者的不寬容群體,並「痛扁」基督徒把自己的信仰強加於他人。
  • 從聖經如何來看待(處理)基督徒離婚和再婚問題?
  • 基督徒如何過七夕節?
    不過有些基督徒卻覺得,七夕節來自於異教風俗,基督徒最好不要參與。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種言論呢?一般學者認為,七夕節最早起源於星象崇拜。比如《詩經·小雅·大東》上就記載:「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後來人們將牛郎、織女二星人格化,演繹出牛郎織女悽美的愛情故事。
  • 對於即將到來的節日,基督徒應如何看待
    但事實上,仍然有很多的教會和基督徒認為,聖誕節並不應該過。對此,我們到底應該對過聖誕節持何種態度呢?首先我們簡單說說反對過聖誕節的群體的一些理由:第一,耶穌降生的日子聖經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因此基督徒所過的聖誕節,並不是耶穌真正降生的日子。
  • 基督徒如何過春節?
    基督徒如何過春節?▼眼看就要過春節了,不知道遠在外鄉做工的弟兄姊妹有沒有踏上回家的旅程,我在這裡為你禱告,求主幫助你平安順利返鄉,和家人有美好的團圓。例如基督徒可不可以放鞭炮?可不可以貼春聯?可不可以在春節的時候給別人拜年說一些祝福語?可不可以吃團圓飯年夜飯呢?諸如此類的問題困擾了很多的基督徒,那麼,關於春節,基督徒到底應該如何度過呢? 首先,我們來探究一下為什麼基督徒會有那麼多的糾結,那麼多的顧慮。 原來在聖經雅各書4章4節中講到:「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
  • 基督徒應怎樣看待《使徒信經》?
    基督徒應怎樣看待《使徒信經》?求解。謝謝!使徒信經(或宗徒信經),是傳統基督教四大《信經》之一。使徒信經被視為早期基督教會信仰的敘述,很可能寫於第一或二世紀的「辯士時期」,主要目的是要澄清信仰內容,特別是回應當時已被判為異端的諾斯底主義。《信經》共有12句﹐分成3部分寫作。
  • 如何看待聖經中的一夫多妻制?
    我們如何看待這種文化現象?這對我們今天處理信仰和文化的關係有何啟發呢?人類社會的一夫一妻制(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來自神起初設立婚姻時的心意:「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2:24)但我們看舊約聖經中記載的婚姻,尤其是族長與王,會發現有的男人有多個妻子。我們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呢?
  • Halloween竟然不是「萬聖節」,那是什麼?
    噔~噔~噔~ 聽說今天是萬聖節? 你們是不是要「裝神弄鬼」? 敬業的小編我,就想問問你 Halloween翻譯成「萬聖節」是對的嗎?
  • 平安夜和萬聖節是什麼時候
    萬聖節和平安夜一樣,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具有很濃的宗教色彩。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和平安夜一樣,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 。 萬聖節是西方的一個傳統節日,在西方他們不叫萬聖節而是叫諸聖節。只是在中文翻譯過來之後直接稱之為萬聖節。這是在西方一個祭祀亡魂的一臺呢,為了避免惡靈的幹擾,也用食物來祭拜祖靈以祈禱能夠平平安安。
  • 基督徒可以離婚嗎?
    受基督教影響的國家,所制定的律法也未必是完全合乎神的真理的,正如近年來美國所通過的同性戀合法化的提案,是完全違背聖經真理的。英美的法院準許離婚,我們只能說,這是世界的法律跟天國的法律的差別,因為我們談到基督徒是不是可以離婚,是談到天國律法的問題。事實上,舊約時代,摩西律法也準許百姓離婚,但主耶穌的解釋是: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才許可你們離婚,然而,離婚是違背神起初造男造女,設立婚姻的原意的。
  • 基督徒的鹹味
    前者是具有揮發性的,是飄逸的,代表基督徒的好行為,好名聲;後者具有滲透性,不顯露的,代表基督徒是心靈的安慰者、人際關係調和者、及罪惡的防腐者。 耶穌說的鹽指的是食鹽(氯化鈉),這種鹽在人的體內參與水的調節,平衡酸鹼度、胃的消化液生成、和肌肉神經的動力。在體外有防腐殺菌作用。
  • 基督徒的後浪,如何面對這個時代?
    同時,聯想到作為新一代的青年基督徒,作為神國的」後浪「,應當如何面對這一個特別的時代?狄更斯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於基督徒,特別是青年的基督徒來說,何嘗不是如此呢?同時,時代的進步使新一代的基督徒可以用更多的智慧去進行教會的團契生活。如PPT的使用、線上會議軟體進行聚會,以及很多現代的工具,都可以給教會和新一代的基督徒帶來幫助。在這個時代,應當警醒1、網絡信息須分辨這個時代是資訊爆炸的時代。
  • 不要做個憤世嫉俗的基督徒,要做個謙卑禱告的基督徒
    1、不要做個憤世嫉俗的基督徒,要做個謙卑禱告的基督徒。2、當基督徒整天抱怨社會和國家,而不謙卑禱告,教會就完蛋了。還好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這樣。3、如果上班無聊是一種工傷,那麼我傷的不輕。4、熱點看多了,寫多了,人會看起來很精明,但其實腦子裡已經一片漿糊了。所有的熱點文章都有引向性,和作者的情緒在裡面,但那個不是真理。
  • 萬聖節為什麼要吃糖由來英文對話介紹 萬聖節有哪些活動
    萬聖節為什麼要吃糖由來介紹萬聖節雖然是西方的節日,但是現在中國的年輕人也十分流行過萬聖節。萬聖節怎麼發朋友圈說說,適合發圈句子祝福語。說到萬聖節很多人第一點想到的就是吃糖,這是來源於在西方萬聖節的時候下孩子都會出門討要糖果。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ALLSOULSDAY」(萬靈之日)。
  • 萬聖節的由來,跟基督教毫無關係,而是源於賽爾特人的「死節」
    再有幾日,萬聖節就要到了,雖然這是個洋節日,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願意參與其中,雖然沒有學到洋人的精髓,但好歹也學了個樣子。雖然我們現在已經開始認可萬聖節,但是您不見得直到萬聖節到底是如何來的。如果您相聽,那就讓大獅給您說一說。
  • 基督徒該如何禱告
    馬丁路德也曾說:「裁縫以製衣為業,基督徒以祈禱為業。」但我們該如何祈禱呢?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事實上連我本人都要懇求:「主啊,求袮教我禱告。」門徒們看到耶穌從祂禱告的地方回來,就問了同樣的問題。耶穌臉上煥發著天上的榮光,整個人也因聖靈的澆灌而精神飽滿。難怪門徒們懇求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路11:1)然而,這些求問的人一直都在參加會堂和聖殿的敬拜。
  • 中美媒體輿論戰互撕……基督徒如何清醒地討論問題?
    理性的探討被情緒所綁架,甚至蔓延到基督徒群體中。面對這些現象,基督徒應該如何合乎中道地探討,在公共領域活出美好見證呢?說起政治,很多基督徒都「談虎色變」,避之不及。很多牧師也擔心在教會中談政治話題,有可能造成衝突和分裂。然而,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言,人天生是政治的動物,避無可避。聖經中有「行公義、好憐憫」的教導,那麼,如何以真理為根基談論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