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9000字長文表揚郭德綱!姜昆太尷尬,德雲社終於被承認了

2020-12-26 騰訊網

人民日報作為極具權威性的官方平臺,很多時候代表著主流媒體的風向和看法。近些年來,郭德綱的德雲社發展的可謂如火如荼,在相聲界擁有絕對影響力,粉絲遍地都是,還有不少狂熱的女粉絲,把飯圈文化帶到了相聲演出中。可以說,德雲社引領相聲行業到達了一個新高度,在相聲被小品打壓到舉步維艱的情況下,成功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可見郭德綱對整個行業做出的貢獻有多大。

但即便如此,多年以來他都未能受到主流媒體的承認,人民日報也曾經點名批評過郭德綱,說過他的不好,也確實有過批判。但就在2019年時卻發了一篇9000字長文,文中提到了四位典型人物前後二十年的境遇變化,其中德雲社的成員就佔了兩位,分別是郭德綱和嶽雲鵬。

從批判到褒獎,這對德雲社和老郭本人都是一種肯定,至於為什麼說相聲的人那麼多,偏偏是老郭成為了典型人物,這就還得從他一路創建德雲社的艱辛開始談起了。

一、在北京三進三出,如今的風光都是「忍」出來的

當時人民日報這篇長文發布之後,立刻獲得了眾多網友的關注,短時間內就閱讀量就突破了四千萬,底下的評論更是過萬,可見大家對人民日報所發表的言論還是極為關注的。一個小時之後,老郭本人轉發了這篇文章,並且回復了十四個字「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老郭早年間給人的感覺一向是鋒銳又充滿市井氣的,再加上少年時期確實沒上幾天學,所以好些人都覺得他沒文化。但從他平時寫的各種小作文,還有演出時的談吐來看,沒上過學或許是真的,但是沒文化可就不一定了。

就連回復人民日報的這兩句詩,都是他自己看書做賦時寫的,前面半句是自己的,後面半句取自於唐伯虎的作品。老郭本人對唐伯虎是非常欣賞的,有一部分原因或許也是因為他們倆都有一段頗為坎坷的經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被人理解,雖然滿身才華,卻沒辦法施展抱負。事實上,在成為名利兼收的相聲界第一團體的掌門人之前,老郭的事業之路一直都挫折不斷,曾三次進出北京。

第一次懷揣夢想到北京的時候,老郭才只有十五歲,那時候說相聲的都以進編制為榮,所以他也琢磨著想找找門路。不過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想想都知道肯定是四處碰壁,好不容易考上了文工團,原以為這是個機會,可沒想到卻被分配了個檢場的工作,說白了就是在場子裡打工,給人端茶送水什麼的。幹了一年之後,眼看著壓根也不可能有登臺的機會,老郭就有些心灰意冷,轉頭回了天津。就這樣,他的第一次北京之旅宣告失敗。

不願放棄的他回去之後勤學苦練,卯著勁想學出點名堂之後再去碰運氣,幾年之後,二十一歲的他又一次只身前往北京。身上只帶了一百塊錢,走到哪兒都落不下腳,後來好容易自己租了個場子搞演出,可事情哪有那麼容易,壓根也沒幾個人來聽。折騰了一圈之後,反倒欠了不少錢,為了還債,只好把家裡的房子給賣了。因為老郭這些年的折騰,他的第一任妻子本就早有怨言,賣了房子之後更是忍無可忍,直接提出了離婚。雖然一次次碰壁,還導致婚姻破裂,但老郭卻未曾放棄過想要在北京闖出點名頭的想法。

於是在二十六歲時,他第三次來到了北京,在大興租了間出租屋,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最難的時候就把麵條煮成麵糊糊,勉強能果腹就行。好不容易找了個在劇團唱戲的工作,原本說好了一個月能拿一千塊錢的工資,可到了該領工資的時候,對方卻說得看下個月看情況再說。對於這段心酸過往,老郭也聊到過一件往事。那次他因為在外面演出完以後已經很晚了,公交早就沒了,身上又一分錢都沒有,叫不到計程車,只好在路邊攔車,看有沒有人能把他捎回去。可人家一聽他沒錢,都一踩油門呼嘯而去,沒辦法,老郭只能沿著三環硬生生的走回了住的地方。

好不容易到家了,腳上全是被磨出來的水泡,房東還很不巧的過來催要房租,堵在門口叫罵著,他在屋裡縮成一團,不敢發出一點聲音。更糟的是,第二天還生病了,沒錢買藥的老郭只好把自己身上唯一值點錢的傳呼機給賣了,買了點感冒藥和兩個饅頭,撐過了最難的幾天。看著現在風光無限的老郭,誰能想到他曾經也有如此落魄的時刻呢,不過還好他總算撐了下來,才如願創辦了德雲社。

二、被同行聯合抵制,如今卻成相聲「新主流」

或許在旁觀者看來,這不過是一段充滿勵志色彩的故事,但對老郭本人而言,卻是實打實一步步走過來的心酸過往。說起來只是輕飄飄的一句「咬咬牙就過去了」,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過程有多磨人。哪怕在創辦了德雲社的前身,北京相聲大會之後,他想要將相聲帶回劇場的心願也難以圓滿實現。開始的時候也想過可能會很難,但沒想到居然如此慘澹,每天來聽相聲的人就那麼一兩個。

後來情況稍稍好轉之後,還要面對同行的各種詆毀和抵制,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裡,同行人人喊著「反三俗」,其實就是在針對老郭一個人罷了。要說起這場主流相聲和老郭之間的恩怨情仇,就不得不提到姜昆了。剛開始的時候,老郭因為沒有師承,所以總也站不穩腳跟,就琢磨著想拜相聲大師李金鬥為師。不過很顯然,最後這事兒沒成,有人認為是姜昆在中間把事情攪黃了,不過事實究竟如何,我們旁觀者也無從知曉。

他們倆之間最大的矛盾,還是源於對相聲文化的理念差異。老郭的相聲明顯充滿了市井氣息,打小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經歷,為他提供了不少創作素材,最擅長用插科打諢的方式把事兒給說明白,還能引人發笑。不過那時候德雲社還是屬於小劇場演出,為了迎合底下觀眾的喜好,難免會更接地氣一些。作為在體制內的相聲前輩,姜昆自然對相聲有不同的理解。在他所代表的主流相聲圈看來,老郭這樣的形式是略帶低俗色彩的,哪怕觀眾聽著再樂呵、反響再熱烈,也仍然不入主流的眼。

哪怕在老郭拜侯耀文先生為師,有了正經師承之後,情況也沒好轉多少,依然會遭到同行的擠兌,甚至還有人專門和老郭過不去,在背後給德雲社使絆子,一群人聯合起來,寫了份「抵制低俗倡議書」,想要徹底把老郭從這個圈子裡踢出去。其實倒也沒什麼別的原因,不過是因為當時的德雲社已經有崛起之勢,站在風口浪尖的老郭自然會成為眾矢之的。看過這些,恐怕大家就該明白為什麼老郭的性格如此嫉惡如仇。

主流圈早些年的確對他不甚友好,人民日報也曾公然點名老郭,說守德守鋼一個也不能少。但如今卻畫風一轉,直接從抵制變為了讚揚,還給出了極高的評價,說他是「中國相聲的一面旗幟」。前段時間,央視也官宣了老郭擔任一檔喜劇節目的金牌導師。如果說曾經的姜昆等人代表著相聲主流的話,那麼現在看來,恐怕老郭和德雲社才是新的主流所在。

其實相聲本就是源於社會底層人民的一種娛樂形式,出自於民間的東西,最終自然要回歸到民間去。如果非要把這門藝術過度神話,變的高高在上的話,恐怕才是真正違背了相聲的初衷。

相關焦點

  • 德雲社「龍」字科招生,郭德綱戴百萬名表,二十年努力終成名流
    如今在中國提到相聲,我想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德雲社,想到德雲社的創始人,郭德綱。 開疆拓土當然需要人才,需要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因此德雲社也是廣開門路,大量招生,這與以前的相聲師傅收徒弟已經有了天壤之別。 近日,德雲社風光開啟「龍」字科招生活動,郭德綱更是透露這是德雲社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招生,此次郭德綱會親自帶隊,可見對這批關門弟子的重視。
  • 德雲社公開招生,郭德綱帶百萬名表現身:有錢讓自己過得好些沒錯
    如今在中國提到相聲,我想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德雲社,想到德雲社的創始人,郭德綱。而德雲社作為相聲第一天團,正在其他領域開疆拓土,影視、綜藝甚至歌曲等等原來和相聲不沾邊的地方,都出現了德雲人的蹤影,這所有的功勞都要歸功於郭德綱的運籌帷幄。
  • 鬧著玩郭德綱下狠手!德雲社「雲鶴九」三科演員多次被摘字,哈哈
    有的是根據自己在相聲界內的輩分叫,也有的是自己有單獨的稱呼,就像德雲社的「雲鶴九霄,龍騰四海」一樣,藝名不一樣,但他們卻是一個輩分的師兄弟。郭德綱的徒弟,都是有藝名的,藝名的字是郭德綱給的,而郭德綱給的也是遵守相聲界老前輩張文順的遺願,為的就是便於管理,是自己弟子和他人弟子的最大區別,也是德雲社的標誌。
  • 德雲社開箱,尚九熙搭檔郭德綱,于謙上演《扒馬褂》!企鵝出息了
    自從去年「封箱」之後,本以為能像以往一樣年後就可以順利開箱,但是無奈天不遂人願,2020年的開箱遲遲沒有消息,觀眾們也是一直在期盼著這場演出,終於「開箱」要來了!德雲社庚子年開箱慶典定於2020年12月1日正式演出!從年初等到年尾,終於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份,等來了德雲社的開箱!果然是12月的奇蹟啊!
  • 德雲社為何急於捧火秦霄賢 郭德綱如今的困難!原來只有他能解決
    德雲社為何急於捧火秦霄賢,郭德綱如今的困難!原來只有他能解決 相聲這個行業,在 很久之前就分為了兩大門派,第一就是以姜昆為代表的主流派,第二個就是以郭德綱和德雲社為代表第的所謂「非主流」。
  • 德雲社開箱,郭德綱于謙帶尚九熙演《扒馬褂》
    作者|嘉寧 責編|溫溫提要:12月1日,德雲社開箱大吉,郭德綱曾經說過扒馬褂扒誰捧誰,今年扒了尚九熙的馬褂。在今年九月份的時候,德雲社欒雲平宣布,尚九熙與何九華不再繼續搭檔,相聲圈稱為:「裂穴」。【德雲社開箱,郭德綱于謙扒尚九熙馬褂】12月1日晚24點,德雲社今年的開箱視頻在網上平臺上線。在開箱節目單中,九字科佔據半壁江山,分別是:尚九熙、張九南、高九成、王九龍、張九齡,以及高峰和欒雲平。
  • 德雲社開箱演出,九字科為主力,尚九熙終於等來了扒馬褂
    12月1日,德雲社終於在北展劇場舉行了2020年的開箱演出,雖然遲到,但節目還是很精彩的,一晚上也包攬了好幾個熱搜#德雲社開箱#、#郭德綱 我現在看誰都是郭麒麟#、#于謙把尚九熙馬褂扒了#等等。本場演出一共六個節目,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參加演出的人員,以前德雲社的演出都是雲字科和鶴字科居多,而這次,除了固定的郭德綱、于謙、高峰、欒雲平四位老師,其他的都是九字科的演員,郭老師也說,他們都成長起來了。
  • 德雲社終於開箱,郭德綱「神操作」引爭議,網上罵聲不斷誰來背鍋
    盼星星盼月亮,德雲社庚子年開箱儀式終於來了,也算是郭德綱為觀眾手中的票錢有了交代。10個月以前開箱儀式的票就賣了出去,沒想到趕上了疫情,讓德雲社一眾演員近乎失業。去年德雲社受到了不少的舉報,也讓德雲社舉步維艱,但不管怎樣德雲社都堅挺了下來。但郭德綱什麼性格?那是睚眥必報、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一句:我上物業告你去,諷刺了所有質疑者。
  • 德雲社孫九芳曾被重罰,今與郭德綱義子比肩,未來或一飛沖天
    德雲社孫九芳孫九芳原名孫樹超,山東人,1995年3月生人,13歲時便進入德雲社學習相聲,2015年9月隨「九」字科第二批學員一起拜師郭德綱,相聲舞臺上主攻逗哏。幾年前,年紀輕輕的孫九芳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原因就是他違犯德雲社班規而被處以摘字查看的重罰。
  • 郭德綱的徒弟張雲雷嶽雲鵬燒餅是怎樣來到德雲社的
    盤點德雲社郭德綱那些徒弟們成名是做什麼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德雲社在郭德綱的帶領下,現在火的不要不要的了,可誰又知道一路走來的艱辛呢,相信現在關注德做社的人很多,相信大家也想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德雲社吧!那我就為大家盤點下。
  • 郭德綱秀書法,20字錯7字!
    德雲社很火,但也一直不安寧。曹雲金事件早已平息,最近又爆出郭德綱弟子吳鶴臣突發腦出血,其家屬眾籌百萬元巨款惹來爭議;後是郭德綱弟子張雲雷調侃汶川地震,惹眾怒後出來道歉。
  • 他是德雲社的創始人,因他的離去,郭德綱讓德雲社全體停演七天
    提起郭德綱,相信很多人都再熟悉不過了,一些喜歡相聲的人,更是對他非常的崇拜,大家也都知道正是他創建了德雲社。提起德雲社,就不得不提一個相聲界的前輩,他也是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如果沒有他,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德雲社。他就是著名相聲演員張文順,相信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可能會覺得陌生,也不知道他在相聲界會有什麼樣的地位。
  • 流行語大師郭德綱: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什麼意思?
    2019年2月的一天,《人民日報》的微博在凌晨發了一篇萬字長文,點名誇了4個"草根明星"。其中,光德雲社就佔了兩個名額:這篇長文寫的是嶽雲鵬、郭德綱、王寶強、馬雲,都是怎樣從最窮苦的家庭起步,通過自己的額不懈努力,最後取得成功的。
  • 德雲社郭德綱龍字科正式收徒,幾家歡喜幾家愁,筱字科笑得好勉強
    7月5日,德雲社當家的郭德綱在網上宣布了一個好消息:「飛龍在天,庚子新貴,德雲社「龍」字科開始招生」照片裡,是刻有「龍騰四海」的精緻小木牌,古香古色,韻味十足,郭德綱充滿期待的發出問候:「你準備好了嗎?」
  • 郭德綱5歲小兒子近照:頭頂朝天辮梳齊劉海,德雲社真正「團寵」
    德雲社能有今天的成功,離不開德雲社創始人郭德綱。郭德綱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一路上多虧了有妻子王惠不離不棄的扶持。郭德綱最貧窮的時候,王惠變賣家中值錢的車輛什麼的,只為支持郭德綱的事業。郭德綱以一己之力振興德雲社,成了炙手可熱的相聲大腕,也賺了不少錢。如今德雲社班主郭德綱也退居二線,德雲社真正掌權的人變成了他妻子王惠。
  • 德雲社開箱,6個節目九字科佔一半,尚九熙搭檔郭德綱于謙扒馬褂
    標題:德雲社開箱,6個節目九字科佔一半,尚九熙搭檔郭德綱于謙扒馬褂 德雲社終於迎來2020庚子年開箱慶典。雖然年末將近,但是郭德綱還是要堅持開箱,必定有他的用意。
  • 他是德雲社的第一身高,比師爺郭德綱高兩個頭,顏值不輸張雲雷
    許多人都知道,郭德綱雖然論相聲無人能比,可是有一件事一直讓郭德綱耿耿於懷,那就是郭德綱的身高只有不到一米七。因為郭德綱的基因,就連他的兒子郭麒麟,身高也沒超過一米七,父子倆但凡出席活動都得穿增高鞋。為了彌補德雲社的海拔不足,德雲社這兩年收了不少長得高的徒弟。
  • 雅俗之爭——郭德綱和其德雲社
    從北京相聲大會到德雲社,風風雨雨二十二載,看了不少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相聲、評書等。初中文化不到的郭德綱,從其主持各類節目的應對,到相聲、評書時候的現場發揮。這不僅僅是智商高,更重要的是有各方面的文化知識的積累。從內心深處佩服郭德綱的文化魅力,見證了他自學不輟、厚積薄發的歷程。
  • 最終德雲社打開盒子,引起郭德綱「神操作」爭議,網上罵聲連連
    盼望星辰,德雲社庚子年開箱儀式終於到來,也算是郭德綱給觀眾手中的票子有了交代。開箱儀式的門票10個月前賣完了,沒想到趕上了疫情,讓德雲社的一群演員幾乎失業。嶽雲鵬直言自己很多師兄弟都還沒回家,有的甚至已經找了一份新工作。
  • 郭德綱的12萬,讓嶽雲鵬在德雲社,徹底別無二心
    這是嶽雲鵬對郭德綱的感恩,誰都明白,郭德綱對嶽雲鵬意味著什麼。若是沒有郭德綱,嶽雲鵬恐怕還是那個麵館的服務員。2010年,德雲社經歷「八月風波」之後,徹底跌落谷底,李菁、何雲偉、曹雲金、劉雲天等「德雲四少」的相繼出走,讓德雲社和郭德綱成為「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