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霧的3D列印護目鏡來了 日產量達2000副

2020-12-21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孟姣燕 通訊員 龔鐵京 孟超

紫外雷射沿著數據模型劃出一條條曲線,光敏液態樹脂逐漸由液體變為固態,點畫成線,線聚成面,一層層加工,通過立體光固化列印技術,一副醫用護目鏡鏡框約1小時便列印出來了。

2月25日,湖南雲箭集團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他們在原有設備基礎上,緊急拉通了一條3D列印醫用護目鏡專用生產線,日產量提升至2000副;同時,產品有效解決了使用過程中起霧的問題。

(2月24日,湖南雲箭集團有限公司,技術員查看3D列印情況。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唐俊 攝)

100餘次設計模型,護目鏡不起霧更貼合

2月26日,湖南雲箭增材製造技術研究應用中心,3種類型200餘臺3D列印設備「火力全開」,加緊列印醫用護目鏡。

由立體光固化3D印表機列印的鏡框,呈中空結構,重量僅有70多克。

「護目鏡佩戴是否安全舒適,除了輕便,密封吸盤是關鍵。」湖南雲箭增材製造技術研究應用中心總經理楊凱介紹,密封吸盤的材料主要是TPU矽膠,呈軟彈性,即使長時間佩戴,也能實現與臉部的貼合,保持密封狀態。

傳統工藝護目鏡是注塑成型,在佩戴過程中可能輕微變形,無法完全密封,容易起霧。湖南雲箭反覆與醫務人員溝通調試,最終選擇密閉性好的TPU矽膠做吸盤,這種材料在消毒時還具有抗腐蝕的優勢。

護目鏡的鏡片同樣科技感十足。楊凱介紹,湖南雲箭聯合湖南大學研發,高清鏡片採用了一層特殊的鍍層技術,有效解決了護目鏡使用過程中起霧的問題。

「護目鏡由鏡架、鏡片、密封吸盤、卡扣、鬆緊帶5個零部件組成,技術團隊修改設計方案100多次,製作樣品30多版。」楊凱說,3D列印技術的優勢得以發揮,產品實現了全密封、不起霧、輕量化、寬視角、面部貼合度高的特點,還可以個性化定製。

153小時實現轉產,日產量達2000副

醫用護目鏡是戰「疫」的必備「武器」之一。傳統生產產量小、擴產難。作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直屬的國家重點保軍科研生產型企業,湖南雲箭擁有成熟的3D列印技術儲備。

1月31日,該公司成立項目組對軍用3D列印技術進行醫用護目鏡轉產,1天時間完成樣件。2月7日,產品生產通過市場監管部門備案準入。153小時不到7天時間,湖南雲箭就完成了產品設計定型,轉產生產3D列印護目鏡。

記者了解到,4250副3D列印醫用護目鏡已經通過捐贈、政府調撥送到武漢、長沙等戰「疫」一線。2月25日,該公司緊急購置的200臺3D列印相關設備已投入生產,拉通了一條3D列印醫用護目鏡專用生產線,日產量提升至2000副。

「3D列印具有快速應急生產的優勢,特殊時期可實現無人化製造,還能共享數據模型,若協同調動業內3000臺網絡列印資源,日產可以突破1萬副。」楊凱介紹,目前,來自湖北的訂單量有近10萬套,前期生產的產品95%以上捐贈給戰疫一線的醫務人員。

相關焦點

  • 3D列印醫用護目鏡投入醫護一線使用 可解決鏡面起霧等問題
    3D列印醫用護目鏡投入醫護一線使用 可解決鏡面起霧等問題 站長之家(ChinaZ.com) 3月9日 消息:據中國新聞網報導,3月2日,甘肅蘭州新區的一家
  • 抗「疫」夫妻檔:妻子衝鋒一線 丈夫研發3D列印護目鏡往一線
    紅網時刻2月27日訊(記者 陳亞男 劉丹)劉蓓是長沙市第三醫院神經內科八病室的護士,疫情面前,她是衝在防治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劉蓓的丈夫楊凱是湖南雲箭集團增材事業部的總經理,疫情面前,他是帶領團隊自主研發3D列印護目鏡送往一線的愛心技術男。抗疫戰爭,夫妻檔齊上陣,在各自領域為抗疫不懈奮鬥。
  • 蘭州新區生產出3D列印醫用護目鏡 投入醫護一線使用
    3月8日,記者從蘭州新區管委會獲悉,新區3D列印醫用護目鏡目前進入全面生產階段,並投入醫護一線使用。呂願圓攝該護目鏡能夠保障醫護人員在特殊環境下的貼合性、密閉性、舒適性,減緩使用者的疲勞積累。呂願圓 攝圖為3D列印醫用護目鏡。呂願圓 攝蘭州新區一3D列印企業15天研發完成了產品的設計和定型,日前生產出首批3D列印醫用護目鏡,捐贈給蘭州新區第一人民醫院,並將持續為一線醫護人員採集數據定製醫用護目鏡。目前日產能已達到200副。
  • 煙臺企業成功研發3D列印醫用護目鏡 全省唯一有資質企業,日產量達...
    水母網3月6日訊 (YMG全媒體記者 高少帥 )昨天上午,在山東創瑞雷射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技術員羅含一個人操控著11臺3D列印設備,生產的正是當前阻擊疫情急缺的醫用護目鏡。「公司已經捐贈了兩千餘套醫用護目鏡,現在正在全力加班加點生產,及時給一線防疫人員供應。」
  • 浙大團隊研製「量臉定製」護目鏡 改善壓痕起霧等問題
    該護目鏡通過三維測量每個佩戴者的臉部形狀,實現個性化定製,並利用3D列印技術完成生產,解決了護目鏡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性問題,並能為佩戴者提供更周全的保護。護目鏡有助於防止病毒通過噴濺或氣溶膠方式接觸佩戴者,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不少弊端。
  • 抗「疫」夫妻檔 妻子衝鋒一線丈夫研發護目鏡「守望」
    妻子劉蓓作為長沙市第三醫院神經內科八病室的護士,主動衝在防治一線;丈夫楊凱是名愛心技術男,在軍工企業,帶領團隊自主研發3D列印護目鏡送往一線。妻子:主動請纓上一線「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申請去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支援一線。」劉蓓看到科室微信群裡有招募醫護人員前往一線的消息,沒有絲毫猶豫,成為科室第一個報名的醫護人員。
  • 浙大專家為醫護人員「量臉定製」護目鏡 3D列印完美貼合
    浙江大學科學家日前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量臉定製」的護目鏡,完全貼合使用者眼眶,解決了護目鏡長時間佩戴的功能性與舒適性問題,受到試用醫護人員的好評。在戰疫一線,傳統護目鏡給醫護人員帶來了不少麻煩:尺寸單一,依靠強力勒緊系帶進行臉部形狀適配,防護貼合不到位;長時間勒緊皮膚造成臉部嚴重「壓瘡」,存在破口感染風險;近視人員需要戴兩副眼鏡,使用不便並且會產生霧氣影響視野等。
  • 護目鏡起霧怎麼辦?專利來支招
    當前疫情下,護目鏡主要是用於防控病毒通過結膜感染。連日來的新聞報導中醫護人員多次提到了戴著護目鏡產生的哈氣會使平日裡最簡單的扎針輸液變得十分困難。那麼目前的防護眼鏡的專利申請狀況如何?是否存在涉及解決護目鏡起霧問題的專利技術呢?
  • 「新材料」牛刀小試在「疫」線,護目鏡可以長時間不起霧了
    在此次抗疫一線,抗擊新冠肺炎一線中的「三大件兒」護目鏡、防護服、口罩中,也有「新材料」踴躍參與的身影。圖片源於 @薄荷Vv5由於長時間佩戴護目鏡產生的霧氣,嚴重影響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時長和工作效率,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孫大陟和他的團隊開發了專門針對3M1621AF型等護目鏡的「納米防霧溼巾」。
  • 護目鏡起霧了怎麼辦?
    護目鏡起霧了怎麼辦?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護目鏡起霧了怎麼辦
  • 護目鏡起霧,這對「眼鏡俠」兄弟搞了一個發明
    【來源:新華社】從來沒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加入這場抗疫戰鬥中來——逆行武漢運送護目鏡,免費幫助醫護人員修理眼鏡,加裝自製除霧「雨刷器」。我們兩兄弟在武漢經營一家眼科視光門診,距離華南海鮮市場不到500米。突如其來的疫情,幾乎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
  • 科普丨「抗疫」神器石墨烯護目鏡,是如何做到不起霧的?
    這些讓人感動又心酸的場景歷歷在目,特別是極易起霧的護目鏡,導致醫護人員視線模糊,無法進行任何操作。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國科研團隊及時研製出了石墨烯護目鏡,利用功能化石墨烯透光性、電熱特性,能實現高效防霧增透、緩解眼部疲勞,實際佩戴6小時不起霧,是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防護神器!
  • 如何解決護目鏡和眼鏡起霧的問題?
    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需要同時佩戴N95口罩及護目鏡等防護設備,而由於護目鏡鏡片起霧卻導致了醫療護理過程中的諸多不便。如何解決護目鏡和眼鏡起霧的問題呢?下面和大家分享兩個簡單可行的辦法,大家不妨試試:■ 護目鏡防霧法碘伏內塗法1.準備好清潔乾燥的護目鏡;2.使用前倒一些碘伏(平時消毒用的),可以多倒一些,然後左右旋轉,使其塗滿整個鏡面,注意不留空隙,將多餘的碘伏倒出;3.將護目鏡平放,使其完全乾燥。
  • 護目鏡起霧?江蘇研發石墨烯新產品助力抗「疫」
    疫情防控期間,在「超級材料」石墨烯的「加持」下,護目鏡和兒童口罩兩款產品成為好評不斷的防疫「法寶」。近日,交匯點記者連線江蘇省石墨烯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為大家揭開它們的科技面紗。  另闢蹊徑,源頭杜絕護目鏡起霧  在抗「疫」一線,護目鏡是醫護人員必不可少的防護裝備之一。
  • 護目鏡起霧不知道怎麼對付?點進來就對啦!
    因其強烈的傳染性,也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了「戴口罩」的新習慣,但是對於戴防護鏡的醫務人員和戴眼鏡的人來說,鏡片起霧就成了一件頭痛事兒。怎麼辦呢?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的老師們開動腦筋,積極創新,想出了實用有效的護目鏡內水蒸氣解決方法。視頻在抖音發布後,獲點播超10萬次。什麼好辦法,就請大家跟著小星一起來看看吧!
  • 廣西醫用口罩日產量突破30萬隻 將兼顧防疫一線與市場需求
    楊陳 攝 (抗擊新冠肺炎)廣西醫用口罩日產量突破30萬隻 將兼顧防疫一線與市場需求中新網南寧2月18日電(記者 楊陳)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陳可猛18日介紹,當前廣西醫療防疫物資產能較之前呈現較大增長,全區累計生產醫用口罩已達550萬隻以上,日產量突破30萬隻。
  • 藥聞速遞|甘肅蘭州3D列印醫用護目鏡 生產投入醫護一線;疫情後或...
    (央視新聞)3、全球疫情動態:韓國、義大利、伊朗及法國累計確診病例超2.2萬例綜合外媒報導和數據統計,截至北京時間3月9日10時,韓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7382例,義大利累計確診7375例,伊朗累計確診6566例,法國累計確診1126例。
  • 護目鏡遇熱容易起霧,物理老師提出小妙招
    導讀:眼鏡遇到熱氣之後容易起霧,這是很多佩戴眼鏡的人都會有的煩惱,尤其是需要經常性的進行佩戴的人,就更是困擾了。不過這種事情也是一種物理反應,自然有解決的辦法。最近因為疫情的緣故,除了口罩成為大家比較常用的東西之外,護目鏡也不例外,現在很多人都會佩戴護目鏡出門,以免出現什麼問題。尤其是對於那些在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護目鏡更是必不可少的,畢竟他們距離病毒更近一些,自然要做好防護。不過佩戴護目鏡也會出現一個難以避免的問題,就是會出現遇到熱氣起霧的現象。
  • 視頻|3D列印的護目鏡和傳統工藝製造的護目鏡有何不同?
    來源:央視原標題:[經濟半小時]3D列印的護目鏡和傳統工藝製造的護目鏡有何不同?更新時間:2020年03月06日 22:02視頻簡介:3D列印的護目鏡和傳統工藝製造的護目鏡有何不同?作為中央電視臺創辦最早,影響最大的名牌經濟深度報導欄目,近20年來,欄目的報導內容在變,主持人的面孔在變,電視藝術風格在變,但《經濟半小時》獨特的品質——「觀經濟大勢、知民生冷暖」的追求始終沒變。
  • 醫生一條改進意見 15萬套「不起霧的護目鏡」量產
    中新網·湖北醫生一條改進意見 15萬套「不起霧的護目鏡」量產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05日 09:09 來源:湖北日報今日熱點:湖北「購物車」打算裝些啥湖北通報6起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