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為您分享的第320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shufarumen關注。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無疑是中國美術史的豐碑,華夏文明的巨著,也是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
這些優秀的古代繪畫作品,承載著古老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用色彩記錄了中華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橫亙萬裡的錦繡河山。
洛神賦圖
東晉·顧愷之
▼
此卷宋摹本《洛神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
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清明上河圖
北宋·張擇端
▼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傳世名作、一級國寶。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繪畫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藝術水平高超。描繪的是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這幅畫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面中,畫中人物500多,衣著不同,神情各異,其間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戲劇性,構圖疏密有致,注重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此圖是一幅現實主義的風俗畫,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水平。
富春山居圖
元·黃公望
▼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壇宗師、「元四家」之首黃公望晚年的傑作,也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可謂空前絕後,歷代莫及。
元至正七年(公元1348年),黃公望開始創作這卷山水畫名作,歷時多年方始告竣。這卷名畫在此後的數百年間流傳有緒,歷盡滄桑。
漢宮春曉圖
明·仇英
▼
《漢宮春曉圖》,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明四家」 ,亦稱「天門四傑」。仇英在繪畫上以「重彩仕女」著稱於世,《漢宮春曉圖》是仇英重彩仕女畫的傑出代表。
此圖勾勒秀勁而設色妍雅,畫家借皇家園林殿宇之盛,以極其華麗的筆墨表現出宮中嬪妃的日常生活,極勾描渲敷之能事。不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國重彩仕女畫中也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百駿圖
清·郎世寧
▼
《百駿圖》,該稿本為紙質,縱102釐米、橫813釐米。清代是中國宮廷繪畫的頂峰,來自義大利的傳奇畫家郎世寧,則是清代宮廷繪畫領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繪畫技法的影響下,才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清代宮廷畫風。
郎氏善畫馬,《百駿圖》是其平生百餘幅馬作品中的傑作。此圖描繪了姿態各異的駿馬百匹放牧遊息的場面。全卷色彩濃麗,構圖複雜,風格獨特,別具意趣。
步輦圖
唐·閻立本
▼
《步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線條流利純熟,富有表現力,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步輦圖》是以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領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聯姻的歷史事件為題材,描繪唐太宗接見來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
從繪畫藝術角度看,作者的表現技巧已相當純熟。全卷設色濃重淳淨,大面積紅綠色塊交錯安排,富於韻律感和鮮明的視覺效果。此圖一說為宋摹本,但摹繪較精,仍不失原作之真。
唐宮仕女圖
唐·張萱、周昉
▼
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其中最傑出的代表莫過於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搗練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以及晚唐的《宮樂圖》。
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宮仕女圖》系列展示著「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眾生像。它們所表現的貴族婦女生活情調,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徵。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五牛圖
唐·韓滉
▼
《五牛圖》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韓滉。這幅《五牛圖》,是韓滉最為傳神的一幅。5頭健碩的老黃牛,在這位當朝宰相筆下被「人格化」了,傳達出注重實際、任勞任怨的精神信息。它問世後,收藏者包括趙構、趙伯昂、趙孟頫、乾隆等著名人物。
這幅《五牛圖》,其用筆之細,描寫之傳神,牛態之可掬,幾可呼之欲出。它的珍貴還在於,中國古代留存今世的多為花鳥人物,以牛入畫,且如此生動者,《五牛圖》堪稱孤品。
韓熙載夜宴圖
五代·顧閎中
▼
《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大畫家顧閎中所作,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用筆細潤圓勁,設色濃麗,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聞中外。是今存五代時期人物畫中最傑出的代表作。
這幅畫卷不僅僅是一幅描寫私人生活的圖畫,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個特定時代的風情。在這幅巨作中,畫有四十多個神態各異的人物,蒙太奇一樣地重複出現,各個性格突出,神情描繪自然。《韓熙載夜宴圖》從一個生活的側面,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統治階級的生活場面。畫家用驚人的觀察力,和對主人公命運與思想的深刻理解,創作出的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們永久回味。
千裡江山圖
北宋·王希孟
▼
《千裡江山圖》為中國北宋青綠山水畫作品。畫中描寫崗巒起伏的群山和煙波浩淼的江湖。整個畫面雄渾壯闊,氣勢磅礴,充滿著濃鬱的生活氣息,將自然山水,描繪得如錦似繡,分外秀麗壯美,是一幅既寫實又富理想的山水畫作品,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中少見的巨製。
作者王希孟,18歲為北宋畫院學生,後召入禁中文書庫,曾得到宋徽宗趙佶的親自傳授,半年後即創作了《千裡江山圖》。惜年壽不永,20餘歲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畫家。
編輯/彭澎
最通俗的講述,最正統的書法
「書法入門」(微信號:shufarumen):
獨家刊發田蘊章老師系列書法講座圖文版。
如需轉載,敬請聯繫獲得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