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4年《東京喰種》的熱播,其中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紫發「變態」月山習,成為了基佬紫的代言人。
直至今日,「gay裡gay氣的紫色」這種認知似乎開始變本加厲。
然而紫色本應當是尊貴的顏色。
原因無他,直到化學染料苯胺紫被製備出來以前,這種顏色都以其稀有罕見而聞名,成為上流社會賣弄和炫富的標配之一。
傳說公元前17世紀,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最先發現了從海螺中提取和分離紫色染料的方法,這種魅惑的紫色被稱為「骨螺紫」。
這種染料的生產過程漫長而繁複,那時紫色染料價值比等重的黃金還要高昂,生產僅僅一克,就需要耗費至少12000隻染料骨螺。
紫色的提取難度大,成本高,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只為貴族和神職人員享用。
直到1856年,亨利珀金在合成抗瘧疾特效藥物奎寧時,意外配置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種合成染料——苯胺紫。
這個美妙的意外,讓身價不菲的紫色搖身變成了大家閨秀,這種華麗而造價不高的紫色染料博得了維多利亞女王的青睞。
她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華麗的紫色,紫色這才走入了平民百姓的視野之中。
紫色是基佬的顏色?
聽上去只是一句普通的玩笑話,卻此言非虛。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紫色的確是一道打在同性戀者身上的標籤。
但事實上,真正意義上的「基佬紫」應當是薰衣草紫。顧名思義,它從薰衣草中提取得來,被視為浪漫和唯美的象徵。
正所謂「自古紅藍出cp」,這種輕淺的紫色來自淡粉與嬰兒藍的結合,是一種混合了粉色的女性氣質和藍色的男性氣質的顏色。
1950-1954年,美國歷史上出現了一股極端反共、反民主的政治逆流,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紅色恐慌」。與此同時,美國國內同樣掀起了一陣紫色的「薰衣草恐慌(Lavender Scare)」。
麥肯錫在瘋狂迫害共產黨人的同時,為了強調美國的民族主義,荒唐地將性格上缺乏了陽剛之氣的同性戀者列為美國國家的安全風險之一。
這股恐同浪潮一直波及到西歐,大量的同性戀者受到了牽連,包括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
同性戀者沉默地忍受了十幾年不公的待遇,60年代,自「石牆事件」打響了同性戀者維權的第一槍後,越來越多的同性戀運動開始興起。
同性戀者們身穿紫色的衣服,肩披紫色旗幟,走到大街上舉行抗議遊行。
直到現在,每年的10月15日,依然被稱作「紫色紀念日」。
雖然紫色身上背負著戲謔的調侃、沉重的記憶,但是依然沒人能夠阻止它勢頭兇猛地流行起來。
2018年,全球最權威的色彩機構Pantone發布了年度流行色紫外光色(Ultra Violet),色號為 18-3838。
GUCCI、MOSCHINO 、CALVIN KLEIN……有著寰宇縹緲感紫外光色,很快就被各大奢侈品牌競相使用起來。
薰衣草的花語是「等你愛我」。
傳說普羅旺斯有一位少女,愛上了遠道而來的旅人,執意要同他遠走他鄉。臨行前,少女折下一株薰衣草贈與對方聊表愛意,而對方則忽然化為一縷紫煙。
在分手的山谷中,少女望著紫煙消弭的地方,等候愛人的歸來。
紫羅蘭的花語是「純潔、永恆的愛」。常被作為戀人離別前送與對方的信物。
據希臘神話記載,主管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因情人遠行,依依惜別,晶瑩的淚珠滴落到泥土上,第二年春天竟然發芽生枝,開出一朵朵美麗芳香的花兒來,這就是紫羅蘭。
紫色的鳶尾花是愛情的信使,是告白時一句無聲的「我愛你」。
丁香的花語是「純潔的初戀」。
想必你一定對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位「丁香一樣的姑娘」並不陌生吧~
紫藤花的花語是「因愛而生,為愛而死」。
傳說一對相愛卻並不被世人看好的情侶,雙雙跳崖殉情,化成了蜿蜒交錯的紫藤花,緊緊依偎,不願分離。
以上就是本期色採歷史學的全部內容啦!不知道小夥伴們還知道什麼和紫色相關的小故事呢?
歡迎留言,我們將抽取一位幸運兒贈送色採小商店內任意一款月會員!
你的故事也有機會成為下一期的主題,快來參加吧!
《美國麥卡錫時代「紫色恐慌」的歷史考察》江振春
《基佬紫,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搜狐 燴設計
文/編 | 群青@色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