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國美零售以及永樂生活電器在上海啟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 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你知道嗎,超齡服役的家電存在安全隱患,大部分家用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都不超過10年。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促進家電家具家裝消費,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淘汰舊家電家具併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環保家具給予補貼。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日前,國美零售以及永樂生活電器在上海啟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冰洗空、彩電、廚衛等10類家用電器,每類最高可享200至800元補貼,手機類可享200至2000元補貼。
2020年初,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了《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系列標準,認定冰箱、空調、洗衣機、吸油煙機、電熱水器等產品的安全使用年限均不超過10年。但在過去,中國家電行業對於家電產品的使用年限沒有明確而清晰地規定,加上中國家庭的節儉型消費特點,讓很多家電的使用年限往往高達15年、20年。早在2008年,「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系列消費政策刺激下,全國共銷售新家電9248萬臺,在家電高保有量的基礎上,僅2020年度,就有1.79億臺家電產品達到安全使用年限。
根據上海市消保委的「2020年上海家電安全使用年限調查」,73.5%的消費者,家中有使用年限較長的家電,60%消費者,不知道家電的使用年限及相關危害。照2019年上海共有820萬戶居民,大家電保有量1.87億臺、手機保有量1650萬臺測算,預計使用超過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家電超過3800萬臺;2020年起,上海居民家中每年約新增超期家電800萬臺。
讓超齡家電「下崗」,對普通市民來說,更是一次生活品質提升的過程。更換老舊家電,讓更好用、更安全、更智能、更高品質的產品走進千家萬戶,使得越來越多的市民可以享受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帶來的實惠。
此外,廢舊大家電體積龐大,居民很難自行處置,大部分人選擇叫小商小販進行回收處置,但處置不當還會成為安全隱患,生成新的高風險汙染物,對社會環境和人民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最近國家七部委聯合出臺的《關於完善廢舊家電回收體系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對於家電行業、家電回收行業是利好消息,但如何整合行業資源,建立完善、標準的廢舊家電回收體系,依然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依託於國美的線下零售網絡以及線上能力,國美後服務平臺「國美管家」把供應鏈內容和服務內容深度融合,以「一站式」下單服務,形成了「購買—清洗—維修—回收—再次購買」的家電生命周期的閉環。國美零售上海大區總經理於永狀表示,國美、永樂將持續聚焦家電「汰舊換新」政策的落地工作,在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方便的服務時,形成更加完善合理的產品使用及生命周期,大力推動家電行業服務升級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