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在自己的服裝上都比較講究,他們愛好廣泛、標新立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所以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年輕人會為各種潮牌們買帳,還願意支持國潮的崛起。所以全球的消費品牌都開始對自己的服裝風格進行變換。
王良星(左)、王冬星(中)、王聰星(右)
其中最讓我驚豔的就是利郎,大膽的撞色和別致的細節,推翻之前老幹部風格。利郎,還成為了首個登上國際米蘭時裝周的中國品牌。回想到當年1987年,草根出生的王冬星、王良星、王聰星三兄弟聯手創建了利郎,就此書寫了一部中國男裝傳奇。
王冬星、王良星、王聰星被人們稱為「利郎三兄弟」。1962年,王良星出生在福建晉江,他的父母除了生了他,還生了3個兄弟,王良星排名老三。王冬星排名老二,王聰星排名老四。最開始辦廠的是二哥王冬星,當時他高考時還差4分才能上大學,之後就回到家中學做裁縫,後來辦起了小服裝廠。
直到後面老三王良星回家時發現,現在服裝還蠻賺錢的,不少人靠這行賺了不少錢。於是他拿出1萬元,投資入股到二哥的服裝廠,就這樣利郎的基礎就在1987年奠定。王良星兄弟的服裝廠一開始很簡陋,只有幾臺「針車」,然後請了幾個車工,開始生產服裝。然後將製作好的服裝拿給批發市場賣,或是攤位小商販賣。
1987年利郎就賺到了18萬元,第二年賺到了88萬元。王良星剛開始算出這個數字都是不可置信的,全家人晚上都睡不著。1990年,利郎西服還成為了當時福建人民結婚新郎必穿的衣服。1995年,利郎(福建)時裝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創辦不久後,老四王聰星就加入進來了。
但是公司成立之後,並不是一帆風順。服裝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再加上利郎三兄弟自從公司步入正軌之後,就開始不務正業起來。老三自己開辦一個家具廠,二哥去安徽開辦一家服裝機械廠,而老四也沒有拉下,自己做起了辦公用品生意。從1995年到2000年,利郎從成功一步步逐漸走向毀滅。
直到2001年,王良星決定,「利郎必須走出一條差異化的道路」。所以當時利郎將自己的風格轉變成為商務休閒風格,後面還邀請陳道明代言。陳道明確實也給利郎帶來豐厚的市場回報,王良星還說過:「在短短的3年裡面,我們的銷售翻了10倍」,之後利郎將自己的消費者定位成「男性商務人士」,主要是針對成熟人群,在中小城市受到熱烈追捧,利郎也成為了國民品牌。
從2016年開始,利郎又開始尋找服裝上的風格轉型,品牌重新定位消費人群,專攻25-35歲的年輕消費人群,倡導「輕時尚」。利郎一步一步逆風翻盤,2019年利郎實現營業收入36.58億元,營收和淨利上實現了翻倍增長,更實現了在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擁有2815家門店的布局。
時代發展的很快,對於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機遇,企業不斷發展不斷創新,也將重新創造輝煌。希望未來利郎將越來越好,邁向更廣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