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 黃海溼地之濱,關於一次金秋的都市逃離

2020-12-16 去哪兒攻略

作者:SpongeMel

「我們出去走走吧!」

鹽城

深夜,手機屏幕亮起,是一位相識十多年的好友發來的信息——「想出去走走,我到杭州去找你吧。」

兩天後,她準時出現在機場。距離我們上一次見面,已經有兩年多了。再交談,恍然發現兩年時光竟如此倉促而冷酷——彼此的生活竟已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生活現狀不盡人意,抑或是被繁忙的工作壓榨久了,總是想出去走走。似乎走到了廣闊天地間,曾經佔據心靈的煩惱便會變得無限渺小,然後自慚形穢地落荒而逃。說到一個周末的時間就能去的廣闊天地,我第一個就想到了——鹽城。

鹽城,是江蘇省城市面積最大的一個市。地處黃海之濱,擁有江蘇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古時候,這裡是重要的鹽產區,後來因為「環城皆鹽場」而更名鹽城。這裡有江蘇省面積最大的湖泊,水天一色碧波悠悠。

依湖而建的是光鮮亮麗、一派唐宋遺風的東晉水城。

這裡也有歷史悠久的古鎮佛塔,「董永與七仙女」的美麗傳說就誕生在這裡。

新四軍曾在這裡重建軍部,開啟新的徵程。這裡的溼地生態景觀也極好——超大數量的麋鹿和丹頂鶴種群都在此棲息。如今,10月底正是丹頂鶴在此越冬的時間。這個時候去鹽城,再好不過。

一次回歸心靈的都市逃離

鹽城

於是說走就走。訂高鐵票、租車、訂酒店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剛一下班,就已經坐在了北上的高鐵上。

在車上,聊起了如今彼此的生活。她問我:「旅行了這麼久,對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我想,應該是通達和開闊了吧。世界廣闊,歷史漫長。一個人的人生中發生了天大的事,在偌大的時空坐標之下,都顯得微不足道。

道路從城市中心延伸到四面八方。駕車出城,郊外便是大片彼此相連的田野,在金秋時節呈現著這個季節特有的榮耀和輝煌——與這一望無際的希望的田野相比,頭腦中那一點點渺小的生活賦予的失落感,愈加顯得不值一提。心中於是被一種宏大的感覺包裹住了,金色的陽光照進來,把每一丁點兒陰暗都驅散得無從遁形。

正因為從城市中來,所以這次,並沒有把目光放到鹽城這座城市的中心。反而更想往郊外走走,到一望無際的田野上馳騁,去看一看遠離鋼筋水泥的自然村莊,去尋一尋曾經流傳於此的古老傳說,去會一會溼地中棲息的美麗生靈。

於黃海溼地之濱,一場發生在金秋的都市逃離,已然整裝待發。

【壹·湖光水色】大縱湖旅遊景區

鹽城

出逃的第一站,是位於鹽城西南郊外的湖泊——大縱湖。

滿眼碧波水色蕩漾,剛走到湖邊,就被這一片波光粼粼給迷住了。大縱湖是裡下河地區最大、最深的湖泊,素有「水鄉澤國」之稱。在秋高氣爽、金風送暑之際,波平如鏡,綠楊倒影,紅蓼花疏,然後灝波潢漾,安翔徐回,別有一番幽靜的美感。

景區的大門口經由合歡大道連接至湖邊,這條路得名於道路兩旁高大的合歡樹,寓意夫妻和睦,家人團結,鄰裡之間心平氣和,友好相處。

湖邊,一艘高大直聳入雲的古蘆舟格外引人注目。大縱湖方圓百裡水網密布,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打漁成為當地百姓的主要謀生手段。如何保護自家的謀生工具——漁船不受風雨的損壞是當時漁民們最為苦惱的問題。智慧的當地人將蘆葦包裹船體,下水捕魚,蘆舟便應運而生。

如今,這艘高大的蘆舟成為當地先民智慧的化身,在歷史的長河中傳承了下來。

求鯉湖邊,二十四孝的故事鐫刻在湖邊大小不一的石刻中,「臥冰求鯉」相傳就發生在大縱湖畔。

從湖的另一邊遠遠看過來,就能看到肅然佇立的一尊金身的水月觀音,這裡便是龍興寺。

龍興寺位於大縱湖鎮境內的大縱湖畔,原名龍興庵。

自寺廟大門進入,穿過彎彎繞繞的水上連廊,方才到達。

閒來石上觀流水,欲洗禪衣未有塵。這一處平臺仿佛就置身於湖面之上,菩薩注視著遠方的湖水,也保佑著一方黎民百姓安居樂業。

觀音像的底座上,書「南無阿彌陀佛」,兩側的欄杆上都系滿了善男信女的美好心願。

千百年來,人們衣食住行依著這湖,創造歷史也依著這湖,靈魂的光亮隨著湖上飄散而來的水汽在風中飛舞,將屬於大縱湖的美好不斷播散到遠方。

駐足湖畔,波瀾不驚的湖水延伸到視線的遠方。水的另一端,東晉水城穿越遙遠的歷史而來,讓這一片美好的湖水又增添了更多人文的氣息。

【貳·韻味古城】東晉水城

鹽城

初遇東晉水城,是抵達的夜晚。高速公路一路清冷寂靜,但等到了水城門口,卻霎時被如夢似幻般的燈光吸引了全部注意。自高大氣派的城門樓上高掛的燈籠開始,光亮沿著高低起伏次第相接的屋簷不斷延伸到遠方,整個古城被點亮,用暖黃色的溫度烘託著這個深秋早已略帶涼意的夜。石板路漠然地反射著清冷的月光,亮起的萬家燈火忙不迭遞上自己的暖意,唯恐這寒涼驚擾了某位旅人的夢鄉。

若不是要在這裡住上一晚,很難邂逅這座水城真正的美麗。於是,就是在這樣一個夜晚,我們匆忙抵達了東晉水城。車輛需要統一停到景區外面的停車場,然後到遊客中心辦理入住,再由工作人員駕駛擺渡車將我們送到房間。整個東晉水城由大大小小多個小島組成,島與島之間被河流相隔、又由道路或石拱橋相連。酒店的房間散落在水城的各個地方,無論住在哪裡,都是不期而遇的驚喜。

每晚七點半,水城內準時開始燈光秀,天地之間的漆黑被五彩繽紛的燈光喚醒,整個城鎮霎時成為了燈光與色彩的海洋。

《印象大縱湖》是通過燈影和裸眼3D的技術,講述了大縱湖的歷史變遷,演出的震撼程度,大概只有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得到。

八點開始的水幕秀,就在景區的宋氏宗祠邊,通過水幕與光影技術,可以觀看到一場震撼的「水幕電影」。

電影內容講述了水鄉姑娘小英蓮和新四軍副班長李進的紅色浪漫愛情故事,主題曲《九九豔陽天》更是感動了幾代人。

如果說夜晚的東晉水城,是熱烈的、絢麗的、魅力無窮的,白天的古城,則顯得端莊大氣、溫文爾雅。

熱鬧的燈光熄了,暖洋洋的陽光從引雲閣的一側洋洋灑灑傾瀉而下,為整個城鎮鍍上了一層亮閃閃的金光。

引雲閣據說可以俯瞰古城美景,但規定不可攀登,還好帶了無人機,總算可以從高處俯瞰這一方水土。一側是波光粼粼的湖水,一側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群,這古城把醉人的水鄉柔情毫不吝嗇地呈現在了眼前。

建安大街是仿照著宋朝時熱鬧的商業大街重建的,氣派的牌坊、高大的馬頭牆、鱗次櫛比熱鬧的商戶,仿佛時間穿越回那個曾經在歷史上繁榮鼎盛的朝代。

古城中的宋氏宗祠,莊嚴肅穆。

宋氏族人的光榮傳承在這個祠堂中被保留了下來,每一塊青磚、每一處雕花都彰顯著一種歲月悠長的氣派之感。

如今,宋氏宗祠不僅是文化遺存,同時也是古文化傳承演繹的場所。在這裡,可以觀賞先人留下的丹青墨寶,更可以現場體驗琴棋書畫,古韻悠長。

東晉水城始建於北宋時期,時名為「東京城」,有嚮往東京汴梁繁華之意,後因避諱更名為「東晉城」。

水城所在的這片土地,據考始於約7000年前。在距今5000年左右,便迎來了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在悠久歷史長河中,這片土地熱鬧過、繁榮過,也孕育了無數偉大的靈魂。

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明代謀臣朱升便是群星中非常耀眼的兩顆。陳琳是東漢末年文學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據史書記載,陳琳是射陽府東沙溝人即今大縱湖東沙溝村人。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陳琳作《為袁紹檄豫州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討曹檄文》。如今,陳琳紀念館便坐落於東晉水城的建安大街上。入口處,建安七子的群雕塑像栩栩如生,讓人仍能領略到當年才子們的風採。因為年代久遠,很多史詩只能以圖文的形式來展示,但卻不妨礙我們了解這位偉大文學家的魅力。詩人溫庭筠也曾作《過陳琳墓》,至今仍被傳誦。

元末明初軍事家、文學家朱升是位特別厲害的軍師,當年明朝剛剛建立時向朱元璋提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使得朱元璋有立國之基,曾被稱讚為「九字國策定江山」,是他眼中最厲害的帝師。新 中國 成立後提出的「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九字方針,也便是源於此。

紀念館內,陳列著有關九字策的釋文,以及當年朱升獻策時的場景還原。

古城中,還有一處「趙泰來藏品藝術館」。趙 泰來 為著名畫家、收藏家、鑑賞家、慈善家,是鹽城市榮譽市民,也為東晉水城捐贈了不少文物。藝術館裡,如今收藏著很多青銅鼎、玉器等,將久遠的年代重新置身於這座悠悠古城之中。

歸園是東晉水城內一處獨立的中式庭園,名字取自「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的含義,頗有些陶淵明筆下「歸園田居」的意蘊。

東晉城在歷史上也是眾多文人雅士歸隱田園,頤養晚年之地。其中「 揚州 八怪」鄭板橋遠離朝堂,於東晉城創立耕讀書院,教書育人,隱居三年,留下許多傳說。板橋書院也就佇立在歸園的入口處,一側立有先生教書育人時的銅像,藉此緬懷。

假山嶙峋、小橋流水、松竹成韻……悠然閒適、一步一景,東晉古城已然是一處頗有古韻的世外之地,沒想到在這古城之中,竟有這樣一番洞天,成為感受自然、回歸本心的應許之地。

如此一比,似乎那些聲名大噪的古城都太過於喧囂市井了。在這充滿靈性的湖水邊,曬在身上的陽光是經由湖水反射而格外溫柔的,吸入鼻腔中的空氣是帶著水汽而格外舒適的。舒適、寧靜、怡然自得……好像換了一種活法,也重新認識了生活。

捫心自問,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享受過自在生活、不被打擾的樂趣了?

【叄·歷史猶存】東臺西溪

鹽城

散步在海春塔苑的時候,我想,幸好,還有這樣一個能讓靈魂安靜下來的地方。

高大的海春軒塔佇立在一片偌大的空地之上,被規整的漢白玉圍欄環保在當中,顯得莊重而肅穆。鴿群時不時從天空中略過,駐留在塔頂休憩片刻,又扇起翅膀回歸湛藍的天空。

塔全身由磚砌成,高約有20米,塔身每層有八面,都放置著神龕和神態各異的石刻佛像,塔的頂端由銅葫蘆、相輪、鐵覆盆組成,整個塔身敦厚莊重。

據說,這座海春軒塔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年),由名將尉遲敬德監造,又稱「尉遲塔」,至今已有1390餘年歷史,是江蘇境內第一古塔。傳說,這座塔頂是「分風銅」所制,有了它,颱風就越境而過,故沿海漁民稱之為「定海神針」、「鎮海塔」。

西溪景區位於鹽城市下屬的東臺市,西溪則位於古運鹽河畔,乃東臺文化之根。追溯漫長的歷史,北宋晏殊、呂夷簡、範仲淹三任宰相先後在西溪任鹽官。晏殊創辦的西溪書院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書院之一,在西溪留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千古名句。

西溪文化厚重。佛教文化久負盛名,境內曾有大小寺廟800餘座。海春軒塔面前的廣福寺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至今仍然香火鼎盛。

泰山護國禪寺建於南宋,歷經900餘年滄桑,是中國佛教協會公布的江蘇省名寺之一。

在海春塔苑行走,每隔幾步便會邂逅一座佛教寺院,園區之內更是裝飾有許多憨態可掬的小和尚石雕,每一尊動作、神態各不相同。

漫步其中,滿眼是禪意與 平和 的秋日午後好光景,耳中是佛音繞梁。不知不覺,仿佛身體的感官完全被打開,開始對周身的一切敏感起來——午後的陽光灑在身上,是種溫柔而滋養的暖意;吹面而來的陣陣清風清爽卻不寒涼,似乎用一雙手將重負從靈魂和身體中統統卸下;風又吹動枝葉,耀眼的金黃處傳來「沙沙」聲,樹影斑駁如萬花筒......

心頭突然湧上一股感動,為這溫暖的 日光 ,為這吹面不寒的楊柳清風,也為這金黃的帷幕。生活的饋贈如此慷慨,又何必再為瑣事困擾?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珍惜生命,感受當下,方是對生活最大的敬意。

一橋之隔,就到了古城中另一方天地。通聖橋、八字橋兩橋均為宋代單孔拱形磚橋,比 周莊 的雙橋還要早200多年。

古城中的三相閣、晏溪書院等區域如今在維修重建,無法進入。

幸好犁木古街還在,這條歷史悠久的古街現存多處明清民居,其中三裡路至今已逾兩千餘年。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幸好,還有這麼一方天地,靜默時光,一眼萬年。

【肆·佳偶天成】《天仙緣》

鹽城

東臺西溪,也是「董永與七仙女傳說」的發祥地。

這個關於愛情的傳說,已流傳了無數個朝代至今,也被改編成了很多文學藝術作品。其中,《 黃梅 戲·天仙配》便是取材於此。

故事簡單卻也悽美:董永家境貧寒,無奈只能賣身葬父。 天山 的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感動,便下到凡間嫁給了他。七仙女能織出美麗的布,於是守在寒窯中織布為董永贖身。但當董永終於贖回了自由身,七仙女卻因勞累過度元神損傷,最後香消玉殞。

如今在東臺西溪的董永七仙女文化園中,每晚都上演著這一出由這段愛情故事改編而成的大型仙幻實景秀《天仙緣》。

白天的文化園只開放到傍晚五點,到了夜裡,這裡變成了另外一方天地。

漢唐風格的建築上亮起燈光,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很有一種「大唐不夜城」的感覺。

街道上,依著舊式的店鋪次第開放著,銷售的物品也都很復古——傳統的手工藝品、漢服、或是自釀的桃花酒......酒肆、客店的招牌都是仿古的,工作人員穿著古代人的服飾,仿佛真的一瞬間穿越回大唐盛世。

劇場是露天的,提前半小時可以入場,在此之前,就可以先在那味道十足的集市裡逛逛。天氣雖冷,但整個場子已經全坐滿了。當天買票的我,最終只搶到了一個靠邊的位置,可想而知這場演出有多麼火爆。

月老、七仙女、董永等角色相繼出場,或是在空中翩翩起舞美輪美奐,或是在場景中將故事情節娓娓道來,燈光交映下,一場視聽盛宴正在上演。

當古老傳說遇到現代藝術,約45分鐘的演出在絢麗奪目的燈光中結束。

董永和七仙女最後是否有個圓滿的結局呢?這便是傳說的美好,可以將我們的想像與希冀寄託於美麗的故事之中。佳偶天成,姻緣已定。人海茫茫,我們也總會與那份命中注定的緣分相遇。

【伍·鶴唳雲端】丹頂鶴自然保護區

鹽城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湛藍的天空下,丹頂鶴羽翼輕颺,騰空振翅,鶴聲旋空。在天空中飛翔一圈、畫了一個完整的弧度之後,鶴群又落回到廣場中央的空地上,散步、餵食、梳理羽毛。

這是 鹽城 丹頂鶴溼地自然保護區裡每天上午的固定活動。每天上午十點半,工作人員會將飼養室的門打開,數十隻丹頂鶴一同飛向天空,特別美麗壯觀。

溼地是丹頂鶴等動物賴以生存的重要生態系統,位於鹽城的黃海溼地,生態資源豐富,擁有太平洋西岸面積最大、保護最完好的灘涂溼地,恰好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棲息地。

這裡,丹頂鶴越冬的好地方。據說,每年全球近40%的丹頂鶴飛抵鹽城溼地越冬。

景區入口處設有世界上唯一以世界珍禽丹頂鶴而建立的專題博物館。一共兩層樓的展館介紹了丹頂鶴的物種習性、生存現狀、繁育技術等,還加入了很多關於 中國 鶴文化的內容。是個全面了解丹頂鶴及其文化的地方。丹頂鶴頸、腳較長,通體大多白色,頭頂鮮紅色。會有一個丹頂恰恰是因為它的頭頂缺少羽毛,頭皮下方因為有大量的毛細血管而使得頭頂呈現出鮮紅色。其實丹頂鶴與古代小說中的「鶴頂紅」並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因為砒霜的顏色鮮紅很像丹頂鶴的頭頂因而得名,丹頂鶴的頭頂並沒有毒。

丹頂鶴馴養中心裡展示的是人工馴化的丹頂鶴,是保護區長期科學研究的一個項目——在越冬地進行丹頂鶴的繁殖馴養工作。這裡的丹頂鶴雖然體態上與野外丹頂鶴沒有區別,但它們已經是嚴格意義上的留鳥,不再進行季節性的遷徙。除了丹頂鶴,這裡也馴養有灰鶴、沙丘鶴等多個鶴類品種。

丹頂鶴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兩隻鶴共同生活和孕育後代,這也是為什麼丹頂鶴歷來成為 中國 人用來歌頌美好忠貞愛情的象徵。丹頂鶴通常每窩產卵2枚,剛出生的小丹頂鶴其實是茸毛多是黃棕色,隨著生長退毛後,慢慢過渡成純白色。

工作人員隨手從地上撿起一根丹頂鶴羽毛遞給了我。潔白、柔軟、蓬鬆,恰似我對丹頂鶴最初的印象。

整個景區內以溼地景觀為主,沿途經過很多蘆葦叢生的溼地,在一年四季都能呈現出不同的風光。一路上,還會邂逅很多鳥類。據說,在這片溼地中有植物450種,鳥類有402種,兩棲爬行類26種,魚類284種,哺乳類31種,實實在在是一片野趣叢生的鳥類樂園。

以往一提到丹頂鶴,大家首先想起的是黑龍江齊齊哈爾的扎龍自然保護區。其實, 鹽城 的黃海溼地保護區丹頂鶴保有量也相當大,兩個保護區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很多鶴冬天在 鹽城 越冬,夏天再返回扎龍棲息。兩個保護區也會合力進行丹頂鶴的孵化、繁育等技術方面的合作,共同為我國的丹頂鶴營造更好的棲息家園。

在這片溼地保護區中,也發生過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個叫徐秀娟的姑娘出生於齊齊哈爾的一個養鶴世家,17歲的她到扎龍自然保護區和爸爸一起飼養鶴類,成為我國第一位養鶴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頂鶴、白枕鶴、衰羽鶴等珍禽飼養、放牧、繁殖、孵化、育雛的全套技術,她飼養的幼鶴成活率達到100%。後來,完成學業的她離開了她所熟悉的齊齊哈爾扎龍保護區,不遠萬裡,隻身南下,來到射陽丹頂鶴基地工作。有一天,為了尋找幾隻走失的白天鵝,她帶病涉水,卻因體力不支溺水身亡,年僅23歲。

後來,這位姑娘被安葬在這片溼地內,她曾經居住過的房子也被保留了下來。徐秀娟被追為烈士,譽為「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以她的事跡譜寫的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曾廣為流傳。

一段人與鶴的至真情感之歌,在這豐美的溼地之上被永久地傳唱。

【陸·鹽城美食】

鹽城

坐擁著黃海溼地富饒的生態系統和大縱湖這一天然的高品質水庫,鹽城自古以來便是「魚米之鄉」,有極為豐富的物產。歷史上,這裡是重要的鹽產區,經濟相當發達,百姓生活品質也極高。當這兩個因素相碰撞,便產生了高端的食材與考究的烹飪方式的碰撞,產生了珍饈美味與精緻廚藝的結合。

鹽城的美食,縱然帶有北方特有的豪放,但卻在深層次中精細考究,產生了不同於其他的「鹽城味道」。

縱湖八鮮

鹽城

大縱湖螺螄分青白兩種,白殼螺螄是相當稀有水產品,味道十分鮮美。即使生活在水草叢生的湖中,也沒有絲毫泥腥味,人稱「 白玉 螺」。使用本地專門的醬紅燒而成的白殼螺螄,個頭較大,更好吸食,肉質也更加細膩鮮美。在湯汁的包裹之下,讓人食慾大動、唇齒留香。

湖中產的蝦個頭都比較小,但蝦殼硬實、蝦肉緊緻,只用簡單的白灼,就能吃出美好的鮮甜滋味。

虎頭鯊又名沙塘鱧,是江蘇一帶產的一種小河鮮,蘇州、無錫人喜歡稱它為塘鯉魚、沙塘鱧;蘇北的市民稱它為虎頭鯊、呆頭魚。

雖不及陽澄湖大閘蟹般有名,但大縱湖大閘蟹個體碩大,腹部潔白。「青殼、白肚、金爪、黃毛」,是遠近聞名的美味。「秋風響,蟹腳癢」深秋是吃蟹的最佳時節。用最樸實的方法現蒸現吃,打開蟹蓋,蟹黃閃著金燦燦的亮光,入口即化的同時將芬芳留在口腔——油脂的醇香和蟹黃的鮮香彼此交融,在舌尖交融為一場讓靈魂陶醉的圓舞曲。

魚湯麵

鹽城

東臺魚湯麵是江蘇鹽城東臺市地方傳統麵食,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白湯的製作其實頗有講究:選用鮮活鯽魚、鱔骨為主要原料,輔以熟豬油、姜蔥、蝦子等配料,慢慢熬製而成。講究「湯稠如乳,點滴成珠,鮮而不膩」。

關於這道美食的誕生,要追溯回清朝乾隆年間。 東臺 有一家開麵館的老闆,一天晚上,他在街上發現了一家新來的賣麵條的小攤子,便去買了一碗。嘗了一口,又鮮又香,比自己店裡的不知要強多少倍。原來,那攤主竟是來自皇宮的御廚。由於有一次沒有把湯燒好,就被逐出了皇宮。無奈之下只能挑個小攤,四處流浪,聊以餬口。於是老闆連忙將攤主請到店中,由他掌廚。從此,這店裡的麵條,全是用的那御膳廚師親手調製的魚湯,嘗過的顧客讚不絕口。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四鄉八鎮,遠近聞名。「魚湯麵」就此成為 東臺 享有盛名的特產。

麻蝦漲蛋

鹽城

據說,東臺麻蝦是用世界上最小的蝦。這是一種永遠長不大的淡水小蝦,味道極其鮮美,堪稱「天下第一鮮」,富含蛋白質、鈣、磷等人體必須的多種營養成份。

當地人通常將麻蝦做成蝦醬保存,在烹飪時加入增添了很多鮮美,別有風味。很多店內會做「麻蝦漲蛋」,做法類似攤雞蛋,裡面加入了麻蝦,使得雞蛋中又多了幾分鮮美,相當美味。

鹽城頭道湯

鹽城

鹽城頭道湯以豬皮、杏鮑菇、木耳、胡蘿蔔燉煮而成,一大碗端上桌,湯汁奶白,看似普通入口卻異常鮮美。

當地有很多湯菜,這一點更加接近於北方的飲食習慣。但湯菜本身不追求北方的重色重油重味,更加著重於追求食材本身的鮮味,這一點恰好又是南方飲食極為推崇的。

在這個南北交會的魚米之鄉,南北口味碰撞融合,產生了獨一無二的火花。

大煮乾絲

鹽城

大煮乾絲又名雞汁煮乾絲,是淮揚菜的代表,在蘇北一帶尤其常見。經典的 淮陽 方幹在精細的刀工之下被切成細嫩的乾絲,雞湯、竹筍、蔬菜等配菜的鮮香由湯中浸潤到乾絲中,咀嚼之中口中皆是芬芳。

【柒·鶴鄉美宿】

鹽城

生機勃勃的黃海溼地令人嚮往,每年,大批的丹頂鶴遷徙於此,這裡成為了它們賴以生存的第二故鄉。在這鶴鄉之中,也有這樣一座民宿,置身於溼地之中,卻又隱居於塵世之外。

深夜萬籟靜,星光伴夢來。夜晚,萬籟俱寂,就在這裡享受一個無比寧靜的睡眠。

鳥鳴催夢醒,晨曦破窗來。清晨,第一縷陽光撒入,仿佛都聽得到遠處的鶴鳴。

在這裡,可以享受到都市生活中最為難能可貴的——寧靜與自然。整個民宿以原木風格進行裝修,也象徵著回歸生命本真的理念,處處都流露出自然的靜謐美好。

用這樣一場美好的邂逅,結束這一次都市逃離,最為合適不過。

行程安排

鹽城

第一天 杭州 乘高鐵前往 江蘇 鹽城 ,抵達後前往租車點取車。驅車前往大縱湖景區遊玩,晚餐在大縱湖鎮可以品嘗到縱湖十鮮(金秋時節大閘蟹特別鮮美)。晚上東晉水城開元酒店入住,觀看夜晚燈光秀、水幕秀。

第二天 上午遊覽大縱湖東晉水城,感受流轉千年濃鬱的文化氛圍魅力,這裡如今也是集文化旅遊、生態旅遊、美食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度假區。下午前往 東臺 西溪文化旅遊景區,晚餐品嘗 東臺 特色魚湯麵,飯後觀看《天仙緣》演出(票不太好買記得提前買好)。晚上入住鶴鄉特色民宿——鶴影裡。

第三天 上午前往 鹽城 丹頂鶴溼地生態旅遊區,觀看瀕危保護動物——丹頂鶴的棲息,每天上午十點半還有丹頂鶴放飛展示。下午從 鹽城 乘高鐵返回 杭州 。

相關焦點

  • 守護最美生態 一座城市的承諾與擔當——鹽城黃海溼地申遺成功一...
    一年前,這片溼地匯聚了全世界的目光。2019年7月5日,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一錘定音,鹽城黃海溼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那一刻起,這顆黃海之濱的璀璨明珠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瑰寶。   時光醞釀惦念和回想,時光也萌發累累碩果。時隔一年,這份珍貴的世界遺產證書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鄭重轉遞,在世人面前揭幕亮相。
  • 鹽城溼地,黃海灘涂.鹽蒿編織的「紅地毯」!
    鹽城溼地,鹽蒿紅了一棵棵,密密層層把黃海灘涂織成「紅地毯」深秋時節,鹽城市東臺條子泥溼地多處鹽蒿變為紅色,從空中俯視猶如一幅魅力四射的旖旎畫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溼地地貌與鹽蒿地有機融合。一棵棵鹽蒿,密密層層,把黃海灘涂裝扮成「紅地毯」。  這片紅,  是自然之美!  是屬於鹽和鹽城之美!
  • 黃海溼地世界遺產證書揭幕 守護最美生態 鹽城扛起新擔當
    7月5日,是鹽城黃海溼地申遺成功一周年的日子,鹽城舉辦黃海溼地世界遺產證書揭幕儀式暨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專委會成立大會,170多位嘉賓共同見證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證書揭幕的重要時刻,並探討遺產地的保護管理,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 鹽城:打造環黃海生態經濟圈產業高地
    江蘇沿海地區的新興工商業城市鹽城,始終把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布局作為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過去,以上海為中心的發展輻射軸更多以滬寧、滬杭為重點方向,近年來,隨著跨江通道、沿海高鐵網的日益完善,北向的滬鹽沿海發展軸逐漸形成了新優勢,中國東部黃海沿線的新城市群發展帶也已經形成。
  • 黃海之濱的鹽城因鹽得名,大美徐州—彭祖園,裡邊風景超美
    黃海之濱的鹽城因鹽得名,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有廣闊的濱海平原和大面積的灘涂,以丹頂鶴和麋鹿最為有名。明清兩代這裡曾出過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有「進士之鄉」之稱,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淮安市淮安區。乘坐遊1路、8路公交即可前往。)
  • 江蘇東臺700億元打造長三角休閒康養勝地
    「平原森林」「黃海溼地」「候鳥天堂」是江蘇鹽城東臺熠熠生輝的金名片。12月16日,滬蘇合作的長三角(東臺)康養小鎮項目正式落戶東臺。上海市副市長彭沉雷、江蘇省副省長趙世勇、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常務副主任阮青、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在南京見證項目籤約。
  • 鹽城最有錢的14個鎮是…
    千強鎮名單中,江蘇有201個鎮上榜其中鹽城成績亮眼獨佔14席!實力是非常666!!!No.3 東臺市弶港鎮(鹽城排名第3,全國排名第269)弶港鎮是一個著名漁港,地處東方溼地之都,素有「蘇中小香港」、「黃海明珠」的美譽,2002年被列為國家級「中小城鎮生態實驗區」,「海邊溼地自然保護區」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
  • 鹽城大豐上演鹿王爭霸 數百頭麋鹿角逐王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槐花飄香的初夏,沿海灘涂上演的「鹿王爭霸」賽是鹽城黃海溼地的「重頭戲」。6月21日,鹽城大豐區政府、鹽城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鹽城市文旅局和鹽城廣播電視總臺等聯合對「鹿王爭霸」進行了直播。這是去年鹽城溼地申遺成功後首次舉行的直播活動,眾多觀眾有幸一睹數百頭雄鹿角逐「王位」的精彩和黃海灘涂溼地的美麗。
  • 《文匯報》《新民晚報》:世界那麼大、先到鹽城去看看!
    先後成功舉辦了第十屆江蘇省鄉村旅遊節、中國鹽城丹頂鶴國際溼地生態旅遊節、鹽城市鄉村旅遊節、恆北梨花文化節、荷蘭花海鬱金香文化月、大洋灣櫻花節、龍岡桃花節、黃尖牡丹旅遊文化節等多項文旅活動。 黃海溼地申遺成功後,鹽城成為中國世界遺產旅遊推廣聯盟成員單位。
  • 鹽城這裡有五個「世界第一」……
    近日,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向公眾展示 世界自然遺產黃海溼地優美的 生態環境及麋鹿保護成果
  • 層林疊翠如詩之美……黃海森林正式獲批「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
    近日,省文旅廳、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批准鹽城東臺黃海國家森林公園景區為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的決定》,公園正式獲批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在評選中,黃海森林以其獨特的生態資源和保護性開發的豐碩成果,被批准為省級示範區,為景區2020年畫上圓滿句號。近年來,公園堅持「生態優先、開發與保護並重」的理念,圍繞「綠色、生態、養生」主題,以人與森林、森林與海洋聯動為主線,以森林生態和海濱風情為特色,發展科普教育、溼地觀光、生態度假、養生康體、運動健身等休閒度假產品。
  • 擁有亞洲最大的溼地,被稱為「鶴鹿」的世界,是一個動植物王國
    然而,今天介紹的城市是整個中國城市既沒有山,也沒有丘陵,只有一望無際的平原,那就是江蘇鹽城。鹽城屬於江蘇省,是江蘇省最大的地級市,地理位置優越,東臨黃海,南接南通,西南接揚州、台州,西北接淮安,北接連雲港。它還有「魚米之鄉」的美譽。但是城市面積這麼大,地形平坦,更別說是山了,連土丘都很難看到。大多數地區海拔不到5米,最大相對高度不到8米。
  • 黃海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入列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
    揚子晚報網6月7日訊(記者 季宇軒)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局四部門聯合發出《關於公布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第一批)名單的通知》,東臺黃海海濱國家森林公園位列其中。據悉,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共有96家,江蘇僅有兩家。
  • 為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貢獻鹽城力量! 生態環境法治研討會在鹽召開
    為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貢獻鹽城力量!持續推進生態修復,鹽城黃海溼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全國濱海溼地類型世界遺產空白。探索運用司法手段保護生態環境,出臺《鹽城市黃海溼地保護條例》,制定《環境資源保護執法司法聯動機制實施意見》,成立全省首家「環境行政執法與司法聯動聯絡室」,有效提升了全市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 乘著高鐵遊鹽城|品世遺 嘗美食 賞美景 樂享生活
    「集齊森林、海洋、溼地,鹽城——活的國家地理級大片。」「葦草如金、篙紅似血,很難想像,在江蘇還存在這樣一片無限接近自然的廣袤土地,孕育出國家地理大片一般雄奇瑰麗、攝人心魄的景色!」……近日,上海一知名微信公眾號發表《上海到鹽城,即將高鐵直達!這座神秘的東方仙鶴之都,藏不住了!》一文,引發網友深度熱議。截至12月9日,其閱讀量達「10萬+」,評論100餘條,關注度還在迅速激增中。
  • 江蘇|830萬鹽城人首條美食街免租招商!免費裝修設計店鋪……
    ,但是縱觀鹽城文旅行業和商業市場,卻始終缺少一條大型精品美食,具有鹽城溼地文化的地標型美食街,在此背景下,大洋灣唐瀆裡溼地文化美食街磅礴而來,以地標之姿,為鹽城文化旅遊產業全面助力。大洋灣旅遊景區配套項目——唐瀆裡溼地文化美食街將打造鹽城首個「文化+美食+演繹」主題街區。鹽城素有「東方溼地,百河之城」的美稱,特有的自然稟賦和地理環境,孕育了豐富而又獨特的食材。
  • 江蘇鹽城這四種特產美食,千萬不要錯過,深受人們的喜愛!
    鹽城,隸屬於江蘇省,是長江三角洲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淮劇主要的發源地,是丹頂鶴的家園、麋鹿的故鄉,有「東方溼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魚米之鄉」的美稱。鹽城與南通接壤,與揚州、泰州為鄰,與淮安相連,相隔灌河,與連雲港市相望,著名景點有中華麋鹿園、新四軍紀念館、大豐荷蘭花海、海天鶴鄉、大縱湖。
  • 融媒體大咖團來到黃海森林公園:鹽鹼荒灘長出一片森林
    12月12日下午,當棗莊日報社經管委員、高級編輯鄭顯德在和參加「全國融媒體聚焦鹽城採風行」活動的媒體大咖們,赴東臺黃海國家森林公園採風途中,從隨行導遊那得知該公園的由來時,驚訝不已。坐落於世界自然遺產——江蘇鹽城黃海溼地的東臺黃海國家森林公園始建於1965年,總面積6.8萬畝,其中海林景區4.2萬畝,海濱景區2.6萬畝,負氧離子平均達到4000個/立方釐米,森林覆蓋率超過90%,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森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太平洋西岸罕見未被汙染的海濱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