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專注視覺營銷 陳列共和
共和君說
⁃
所有成功的企業,都有一股傻氣。
陳列共和出品
來了深圳這麼久,我越發感覺到這座城市的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快餐、快遞、快時尚......它們無處不在,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小到一個人,大到品牌、企業、國家,都在匆匆忙忙跟著節奏奔跑。似乎一放慢腳步,就會被這個時代所拋棄。然而也是因為這快節奏,往往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浮躁、越飄忽不定。
不過即便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中,還是有著一些店鋪,它們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從來不爭不搶,用自己的節奏一步一腳印地走下去。一年,十年,甚至百年......
百年老店:用堅持打造時間的傳奇
在這個流量時代,曝光率很重要,速度也很重要。在這樣的趨勢下,一些品牌的堅持才變得看起來更加難能可貴。
鍵善良房:300年的甜品鋪子
鍵善良房是一家有著300多年歷史的甜品老鋪子。它創立於享寶年間,位於京都·八坂神社前的大街上,是非常有名的老字號和菓子店。他們家最最最出名的,當屬「葛切涼粉」,每一個去過京都的人都會慕名前去嘗一嘗。
不過說起來,鍵善良房最具魅力的地方卻不在此,而是他們家百年如一日對糕點的堅持——
到現在為止,鍵善良房已經傳承了15代。他家最出名的「葛切涼粉」正是出自於第12代掌門人今西善也先生手中。
那時日本正處於民藝運動高漲時期,很多民藝家很喜歡聚在鍵善良房交流。也是那時,今西善也先生看中一位叫做黑田辰秋民藝家的才能,請他製作一副架子。
▲黑田辰秋製作的貨架
這個現在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架子,伴隨了鍵善良房至今,現在它也已經成為了鍵善良房的鎮店之寶。而隨著這個架子傳承下來的,還有鍵善良房對於甜點的匠工精神。
在1942年的時候,由於第12代店主的去世,再加之太平洋戰爭的激化,鍵善良房曾一度關門歇業,一直到1955年戰爭結束後才重新開業,並在1998年時進行了全面改裝,一直延續到今天。
即便經歷過戰爭,經歷過歇業,鍵善良房的每一位傳承人都還是沒有放棄。經過了兩個多世紀,鍵善良房的和果子依舊如當初一樣小巧精緻,讓人看了心生欣喜。
圖片來自:小仙女與小奶狗日語講堂
鍵善良房的和果子幾乎涵蓋了所有和果子的種類:乾果子、生果子、半生果子、羊羹……精巧的造型、精美的用色、精緻的配碟,無一步體現了傳統點心師的深厚功底。這樣的百年老店,誰不想去?
須藤本家:55代人的傳承
須藤本家是日本最古老的酒窖,創立於公元1141年(中國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這877年來,都是由須藤家族一代一代地掌管著,到現在,已經經歷了55代人!值得一提的是,須藤家族成立的須藤本家株式會社也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公司之一!
須藤本家每年只生產800瓶古法清酒,每瓶180毫升,這個數量保證了他們手工製酒的質量。因為這樣的高要求,讓須藤本家的清酒「鄉乃譽」在日本家喻戶曉。而同時也是這180毫升,他們連著55代人都在重複地做這件事,想想都可怕!
△第55代傳人Yoshiyasu Sudo
更為難得的是須藤本家的人,一直堅持自己種植有機大米,養護水源和樹木。因為他們認為造酒與環境、文化和傳統有密切的聯繫。
榛原和紙店:造紙百年,一如既往
榛原和紙店專制和紙、紙製品,它在日本橋一帶一開就是210年。它家的雁皮紙最為出名,都是選用優質的雁皮植物製成的,光滑又富有韌性。不僅好書寫,還能讓筆風更顯瀟灑,字體看起來更漂亮,所以一直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
明治時代的大畫家柴田是真、近代浮世繪大師河鍋曉齊、以美人畫見長的竹久夢二等畫家都為榛原和紙執筆設計過團扇、便籤等產品的花紋。
在明治年代,榛原和紙還開創了歷史之先河,首次將和紙輸出海外,並將西洋紙輸入到日本,促進了和紙文化與世界的交流。
而且榛原和紙的產品開發者們一直非常關注坊間流行的動向,街上人們衣著的花紋變幻、四季風景的更替,都可以成為他們的創作靈感。尤其是第三代主人榛原直次郎先生,從年輕時代開始就潛心研究美術設計。
在1873 年的維也納世博會、以及1878 年的巴黎世博會上,榛原和紙展出的雁皮紙、團扇、千代紙、短冊等作品還獲得了獎章,部分作品甚至被巴黎裝飾美術館收藏!
到了現在,雖然歷經了兩個世紀的變遷,榛原和紙也一如既往地給我們提供著優質精美的和紙和紙製品。
為什麼日本那麼多百年老店
中國公司卻平均只能活2.5年?
日本是世界上擁有長壽企業最多的國家。這其中,包括建於公元578年的寺廟建築企業「金剛組」、建於公元705年的「西山溫泉慶雲館」,它們的壽命都在1000年以上!
紀錄片《日本企業長盛不衰的奧秘》中揭露的一組數據更加可怕 :日本創業100年以上的企業多達50000家,創業兩百年以上的企業總數多達3000家。世界最古老的企業也在日本,創立於公元578年,歷經1400多年。
在世界範圍內歷史最長的企業中,前三名也都出自日本:金剛組(公元578年成立,木結構建築企業)、池坊花道會(公元587年成立,傳授插花藝術)、慶雲館(公元705年成立,溫泉旅館)。
而中國呢?目前現存最古老的老店是「張小泉」,創立於1628年。經營超過150年的老店只有5家。而經營100年的老店,加起來也不到100家。只是日本的萬分之一!中國民族品牌的平均壽命也只有7.5年。
看著這一連串的數字,你肯定會為日本企業的傳承和堅守而感嘆,同時你肯定也會疑問,究竟是為什麼日本動不動就是百年老店,而我們中國民族品牌的壽命卻這麼短暫?在我看來,大概是因為這麼4點:
1、日本喜好企業世襲制
日本的世襲制傳統對於他們國民的營銷深入骨髓,因此他們在家族和企業的傳承方面,就有著強烈的世襲意識,子承父業在他們看來就是約定俗成的傳統。這一點是日本很多百年老店得以維繫的首要前提。
2、日本的百年老店都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行業
東京商工調查公司曾做過一個調查:《日本創業超過100年企業實態調查》。調查顯示,在這些百年企業中,批發零售業和製造業佔比最高,分別是47.3%和27.2%,其餘如旅館、餐飲及娛樂等服務業和地產業(含地產租賃)各佔7.5%、3.5%。從製造業的具體行業看,最多的是食品製造,其次為化纖工業,再次為家具、日用陶瓷製造等,總之是以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行業。
社會的大需求量讓這些店鋪即使隨著時代更迭,也不怕失去用戶,它們一直被需要著,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必不可少。
3、日本企業專注學習技術,中國企業專注購買技術
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一直是全球矚目的。他們很享受自己當下的工作,有很強的耐力去專注於某個技術,心甘情願花費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時間去學習這一門技術,不受外部的誘惑和影響。
而中國企業呢?仿佛在自我鑽研技術這一點上沒有那麼多的耐性,在中國企業家眼裡,技術基本上等於先進的設備,所以中國老闆的設備一個比一個買得先進,但花錢培訓技術員卻捨不得。
4、日本企業專注領域,中國企業本行還未做好,就想從其他地方獲益
有長遠目光的人懂得在品牌建設上加大投入。而有些人只投入是否有回報,一旦沒有達到自己預期就心灰意冷,扭頭就去炒股炒地皮。於是一步錯,步步錯。
在我看來啊,每一個時代總會需要幾個足夠堅持的品牌來打破人們對所謂「趨勢」的跟風步伐。與其感慨時代變遷給商業巨頭們帶來了什麼危機,不如也回頭審視一下那些歷經百年、甚至千年仍屹立不倒的企業,為什麼能夠在歷史的長河裡經歷戰爭,經濟危機、政治和技術的改革後在歷經戰爭,技術和政治的改革、經濟危機後,仍然能夠坦然面對未來。
其實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保持初心,敢于堅持。創新是基業長青的核心競爭力 ,但能夠堅守初心走下去,也同樣是核心競爭力。
在越來越浮躁的現在,品牌對消費者已經成長為一種體驗,你要給顧客什麼樣的體驗,什麼樣的承諾,那就要看你一直在堅持什麼。
做品牌,還是需要愚公移山的那股「傻勁」,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好、做到極致,不要為了一時的利益放棄堅持。越「傻」的人,越能做出聞名百年的好品牌。
- END -
主編:共和君
撰稿:kk | 圖片:網絡
原標題:《為什麼日本百年品牌那麼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