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很羨慕公主和皇子的地位,然而有一種公主卻怎麼都讓人羨慕不起來,這種公主就是開國皇帝的女兒。
所謂的開國皇帝即推翻上一代皇權的統治,成功締造新朝代的人,而在推翻上一代皇權之前,都是經歷著戰亂和顛沛流離,所以開國皇帝的子女童年大都比較辛苦,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推翻秦國統治的劉邦的女兒魯元。
魯元的經歷
魯元在劉邦開始徵戰之前就已經被生下來了,而當時的劉邦還只是沛縣的一個小亭長,但是由於亭長長期需要在外走動出公務,所以他經常不在家,家中就剩妻子呂雉和兒女在家,而當時劉邦家境貧寒,雖然是亭長但是並沒有多少錢,所有有時候兒女也會去採集桑葉織布賣錢。
後來有一次,呂雉和兒女在田中幹活,這時來了一個老人,這位老人由於天氣炎熱又行走數公裡路,感覺口渴,便來到呂雉家向她討水喝,呂雉給了這位老人家水喝之後見天色漸晚便邀請他留下來一起吃飯。
飯後老人家一直盯著呂雉的臉看,看完之後不禁感嘆,並對呂雉說,夫人乃天下貴人之相啊,日後必能位居萬人之上。隨後呂雉又讓老人家給她的兩個子女看相,老人家看完她兒子的相後便對呂雉說,夫人日後能成為天下貴人都是託這位小公子的福,隨後看了魯元也說長大後會是天下貴人,隨後便與呂雉告別揚長而去。
老人家走後,劉邦便回到家中,呂雉把剛剛那位老人家說的告訴了劉邦,劉邦急忙衝出門去找到了還沒有走遠的老人家,並求他幫自己也算上一算,老人家看完劉邦的面相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並語重心長地對劉邦說,之前說你夫人和你子女有天下貴人之相都是託你的福,從您身上看到了無邊的洪光,以後你必將大有所成!劉邦聽後連忙道謝,並說會記住老人家的指點之恩。
後來劉邦成功登基後,便派人全國到處尋找這位老人家,卻怎麼也找不到了,就像老人家是上天派來鼓勵他起義的人一般。
在逃跑途中魯元被劉邦丟棄?
在公元前205年,楚漢兩君交戰,楚軍大勝漢軍,並乘勝追擊,準備趁機俘獲劉邦,劉邦也不是省油的燈,見勢不妙立馬逃跑。而劉邦的老婆和兒女自然也是一路被追殺,還好半路上遇到驅車逃跑的劉邦,劉邦一把把自己的兩個孩子拉上了車,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說劉邦這不挺好的嗎,還來救人了,但是後面發生的一幕讓人不禁想罵劉邦一句。跑了一段路後,劉邦發現後面的追兵越來越近,他看著自己手裡的兩個孩子,就心一狠把他們丟下去吸引敵軍注意力了,自古虎毒都還不食子呢,劉邦怎麼忍心就把兩個年幼的孩子丟下車去!
還好後面駕車的夏侯嬰不忍心就這樣讓敵軍抓走兩個孩子,於是他便折返又重新帶回了兩個孩子。
後來劉邦的兒子劉盈繼位之後,便賞賜了夏侯嬰皇宮附近的一塊土地,以報答當年的救命之恩。
雖然這兩個孩子倖免於難,但是呂雉和呂太公還是被漢軍抓住,被項羽當做人質,這時劉邦本應該派軍出擊搶回自己的妻子和父親,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劉邦居然在這時寵幸起了一個歌姬,也就是戚夫人。
後來劉邦派人和項羽談和,並決定平分天下,並在軟磨硬泡之下讓項羽同意歸還兩名俘虜,這才勉強救出二人。
劉邦登基,子女卻越活越糟糕?
後來劉邦登基,魯元變成了公主,而劉盈變成太子,但是此時的劉邦與戚夫人也產下一子劉如意,並且劉邦更加寵幸新兒子一點,所以一直在想方設法廢除劉盈,並立劉如意為新太子。
呂后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可急的不行,感覺找來張良請他幫忙出謀劃策,最後在張良以劉盈的名義幫劉邦找來了商山四皓,這才暫緩了劉邦廢除太子的意向。
兒子這般可有可無,可想而知女兒更慘!
魯元差點被送去匈奴和親
當年漢朝剛剛建立,天下還不夠穩定,然而匈奴當時人高馬大,各個身強體壯的,隨時都有可能發動戰爭。然而當時的大漢還不足以抵抗匈奴,所以劉邦想著能不能想個法子先穩住匈奴,最好能把他拉到自己的陣營,這樣對以後穩定自己的權位也有很大的幫助。
就在這時,一位大臣獻計說,我們可以與匈奴和親,匈奴出於禮貌性會把我們送過去的立為正妻,而他們生下的孩子就是匈奴的太子,這樣我們與匈奴就是「一家人」了,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了匈奴的力量。
劉邦聽後很是高興啊,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正當大臣們在討論應該送誰過去時劉邦已經悄悄決定了人選,那就是魯元公主。
這個消息被呂雉聽到後可急了,她立馬去找劉邦理論,並與他大吵一架,表示絕不可能送魯元去和親,她可就這一個女兒啊。
最後在呂雉的極力抗爭之下,劉邦出於無奈沒有選擇魯元,最後挑選了宮裡最漂亮的宮女,以大公主的身份送去和親。
連我都替魯元公主感到悲傷,自己的劉邦心中根本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後來呂雉也是為了不讓這種和親的事情發生第二次,當機立斷就將魯元嫁給了當時的趙王張敖。然而魯元嫁過去之後,劉邦都還不放過她!
劉邦針對女婿
魯元嫁過去之後,劉邦也很是不滿意,不是說不滿意這場婚姻,而是對於魯元沒有按照自己當初的意思去匈奴和親,對於這點劉邦心中一直有所芥蒂,所以劉邦對這個女婿也算是各種找麻煩,讓張敖頭疼不已。
做魯元的老婆真難!
有一次劉邦遠徵,在平城打了敗仗,回來的途中路過張敖的領地,正想著心情不好,進去罵一頓張敖舒緩一下。張敖聽到報告說劉邦來了後,趕緊設宴好好招待劉邦,並獻出自己的小妾供劉邦享用。劉邦走之前還不忘劈頭蓋臉地罵張敖幾句,趙國群臣見狀也是十分生氣,但是無奈對方是劉邦,也就忍了。
但是後來群臣們表示並不能這樣一直被劉邦牽著鼻子走,於是群臣準備造反,並且不告訴張敖,來個先斬後奏。
張敖知道後是極力反對這樣做,但群臣還是一致認為要刺殺劉邦,並叫來殺手,準備在宴會上解決掉劉邦。
誰知道最後事情敗露,劉邦認定張敖就是主謀,就算呂雉和魯元幫忙求情也沒有用,劉邦執意要處決張敖,最後在趙國群臣的解釋以及張敖的自白後,劉邦才放過張敖,但是把他從趙王之位貶到了宣平候。
而身為張敖妻子的魯元也是一損俱損,讓本來就過的不好的生活雪上加霜。
後來劉邦死了,本以為終於熬過頭了,但是魯元母親當道之後,魯元更慘。
自己的女兒和自己的弟弟結婚!
當時呂雉剛剛執政,為了鞏固自己的位置,她便要求把魯元11歲的女兒許配給了劉盈,那自然劉盈和魯元都是不同意的,但是最後還是拗不過呂雉,劉盈就這樣和魯元11歲的女兒張嫣成婚,最後魯元也是不到30歲就鬱鬱而終了!
魯元的一生都沒有過過什麼和諧快樂的日子,可能相比以後,從前在田間生活的日子更能讓她感動快樂,如果她有選擇的權力,可能更願意當一個農間的普通女孩,也不願意摻和這個帝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