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近些年來的發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時,工資水平也在不斷上漲,簡單點來說就是老百姓口袋裡的錢開始「鼓」起來了。在這一背景下,很多人都覺得中國人是有錢的。而另一方面負債率卻居高不下,「0存款」居民人數可能要達到數億之多。
從一方面來看,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之一,在高端消費這方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另一方面在電商這方面,拼多多憑藉價格低廉,迅速下沉市場吸引了大批農村地區消費者,甚至在一線二線城市用戶佔比都已經超50%了。這些矛盾現象的背後,究竟該說中國人有錢還是沒錢呢?老百姓的「錢袋子」被誰掏空了?
眾所周知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民航運輸大國,截止到2018年一共有6.1億人次乘坐中國民航航班出行。但是與中國14億人口相比,這一數據似乎也就不值一提了,因為還有大約8億人是一次都沒有坐過飛機的。
在老百姓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時,也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許。以前稍微有點錢,大家都想著存進銀行,以備不時之需。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提前消費,負債率也在不斷攀升。毫不誇張地說,房貸已經成為了居民負債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3月,居民貸款總額達到56萬億元,消費性負債達到44萬億元,經營性貸款達到12萬億元。而消費性貸款這一類別中,有30萬億都是來源於房屋貸款。這一數據足以證明,大部分居民現在有了錢第一件事已經不是存進銀行了,而是用來買房。
相對來說,中國居民負債壓力其實是要高於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因為美國超過50%槓桿率用了40年的時間,而中國只用了10年。對於家庭負債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實業家曹德旺曾經一語點醒,主要就是因為3個字,也就是房地產。
之前曹德旺也曾說過,中國雖然人口龐大,但真正具備消費力的只有2億左右。按照現在的人口進行計算的話,也就是說12億人都是沒有消費力的。因為人們將心思都放在了買房上,越來越沒有能力去消費了。
這樣來看老百姓財富不斷被「掏空」,其實也就可以理解了,大部分居民的錢都用在了房地產上面,所以在銀行的存款越來越少,甚至是「0存款」的情況。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還是要從根本出發,只有高房價的問題解決了,老百姓才能有更多的資金去消費。
不過伴隨著國家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重視,相信往後高房價的問題也能夠迎刃而解。不知道你們認為中國有著這麼大市場,卻還是有8億人沒有坐過飛機,是有能力不願消費還是根本就「不敢」消費呢?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中國經濟網《央行:一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60.21萬億元,同比增長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