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畫家雷諾茲和庚斯博羅,共同將英國的肖像畫藝術推向了頂峰

2020-12-14 滄海一礁石

#油畫藝術推介#

在18 世紀的英國,有兩位著名的肖像畫大師,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雖然藝術風格有所不同,卻共同將英國的肖像畫藝術推向了頂峰;他們一個推崇典雅、理性的古典藝術,一個追求風格自由、唯美淳樸的自然氣質;他們在藝術上各執己見,卻又惺惺相惜,在相互較勁中催生出了不少傳世精品畫作。他們就是喬舒亞·雷諾茲爵士和託馬斯·庚斯博羅院士。

自畫像 喬舒亞·雷諾茲 託馬斯·庚斯博羅

喬舒亞.雷諾茲 (Joshua Reynolds,1723~1792),英國18世紀著名的學院派歷史肖像畫家。

託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1727-1788年),英國18世紀偉大的浪漫主義風景肖像畫家。(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向大家推介了庚斯博羅,歡迎閱讀)

喬舒亞·雷諾茲自幼喜歡繪畫,早年曾遊學義大利,精心研究文藝復興大師們的繪畫技法,對古典藝術崇拜有加,視其為真正的典範。他在肖像畫創作中,創建了一種「宏偉風格」,本質上就是古典主義在英國藝術創作中的應用和發展。

雷諾茲《三美神》 1773年 倫敦泰特美術館藏

1767年, 雷諾茲在國王喬治三世的贊助下,創辦了英國皇家美術學院並擔任首任院長,繼續推行他的藝術理念,倡導藝術家及學生們努力追求莊嚴與崇高的題材。

雷諾茲《柯克班夫人及其三個兒子》

雷諾茲和庚斯博羅的繪畫風格到底有何不同,我們通過他們繪畫的同一題材《薩拉·西頓夫人像》來看一下:

薩拉·西頓夫人像

雷諾茲的《裝扮成悲劇女神的西頓夫人像》(左圖) 完成於 1784年 ,畫中的夫人膚色潔白,身著莊重的長袍,端坐在寶座上。她雙眉微顰,微微轉頭仰頭,正在凝神遐思,背景中伴有神話中的人物隱現,整個畫面就像一幕古典正劇的特寫一樣。

而庚斯博羅的《薩拉·西頓夫人像》(右圖) 完成於 1785年,只比雷諾茲的晚了一年。畫中的夫人身著鮮豔的藍條綢衣,搭著時髦的皮毛披肩,輕鬆自然地側坐著,顯得生氣勃勃。

而對於這兩幅畫,西頓夫人本人更喜歡庚斯博羅畫的這張畫像。

從以上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繪畫風格上,雷諾茲的作品顯得更莊重,並具有歷史畫性質 。而庚斯博羅則風格自由,不為古典藝術所束縛。

雷諾茲《莎拉.班伯利夫人為三女神祭祀》

實際上雷諾茲開始時就是專攻歷史畫的,可現實的情況使他無法以此謀生,他只得用大部分精力繪製社會需要的肖像畫。這一點與庚斯博羅的境遇是相同的,庚斯博羅開始時是一位風景畫家。

庚斯博羅 理察_布琳絲莉_謝立丹夫人

總的來看,在肖像畫方面,庚斯博羅比雷諾茲的成就更突出。但是在藝術理論方面,庚斯博羅就要遜色了,他畢竟是自學成才,理論修養在所難免的稍差一些。而雷諾茲小時候就已經讀過《畫論》、《畫理》兩部著名的理論著作,又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身為皇家美術學院的院長的他,於1769-1790 年間陸續在學院發表了十五次演講,闡述他的整個宏偉風格理論。

就這樣,兩位大師較上了勁!

比如,雷諾茲曾在學院講課時告誡學生:不能以藍色作為一幅畫的主基調,如果一幅畫中有大面積的藍色,那這幅畫肯定不會好看。

庚斯博羅知道後,就向藝術權威發起了挑戰,畫了這幅著名的《藍衣少年》:

庚斯博羅《藍衣少年》1770年

這幅畫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受。這活潑、跳躍的藍色綢緞,這變幻莫測的衣紋、高光;這不落俗套的藍色調與含蓄、變換豐富的黃灰、藍灰、綠灰、紅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諧對比。

庚斯博羅可謂是出奇制勝了!他的肖像畫中經常出現以藍色為主,這也體現了他傑出的繪畫才能以及與之相應的色彩修養和色彩技巧。

庚斯博羅 《藍衣女子》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藏

也許是看到了庚斯博羅在肖像畫上的優點,從1781年之後,雷諾茲的繪畫風格中也融入了自身的感覺和熱情。

雷諾茲 《伊利莎白·德爾美夫人和她的孩子》

這樣看來,只是所追求的藝術風格不同才使得這兩位肖像畫大師產生了一些分歧,其實他們相互之間還是非常欣賞的。庚斯博羅在晚年時表達了對雷諾茲的敬意,也請求了他的原諒。而雷諾茲在第14次皇家美術學院的講演時,充分肯定了庚斯博羅的藝術成就,稱讚庚斯勃羅為「復活英國畫派的奠基者之一」。而此時,庚斯勃羅已經去世了。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來自您的閱讀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歡迎收藏、關注、點讚及轉發

相關焦點

  • 他鍾情於風景畫和肖像畫,並將之融為一體,引領了英國的新風俗畫
    託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1727-1788年),英國肖像畫家和風景畫家,其作品兼有洛可可藝術和浪漫主義畫派的特點。斯塔福德郡風光 1769-1770年為了充分發揮自己風景畫和肖像畫兩方面的才能,庚斯博羅更喜歡將自己的人物放在風景中描繪,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這樣使得畫面更真實、更生動。
  • 郵票中的畫家凡·戴克,一位因肖像畫而影響久遠的巴洛克藝術大師
    在2011年發行的藝術系列中非郵票中,有關著名畫家安東尼奧·凡·戴克的有13枚小型張和2枚小全張,用以紀念這位偉大的畫家。凡·戴克小型張 B3杜拉斯侯爵夫人安東尼奧·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1599 - 1641)是佛蘭德(今比利時)有名的巴洛克藝術風格畫家,曾擔任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宮廷首席畫家
  • 英國畫家透納和康斯特布爾,共同打造出英國風景畫藝術的黃金時代
    #在19世紀上半葉的英國,有兩位傑出的風景畫藝術家,一位是浪漫主義畫派畫家威廉·透納,另一位是現實主義畫派畫家約翰·康斯特布爾。他倆處於同一個時代,共同將英國的風景畫藝術推向了頂峰。威廉·透納(william Turner, 1775-1851),是英國繪畫史上的神童,28歲就成為皇家美術協會正式院士,史上僅有。他才華敏妙,富於幻想,作品洋溢著濃鬱的浪漫主義氣息。
  • 上海畫家劉雙獲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大獎賽金獎
    在上海傳統家庭文化背景與現代都市氣息的薰陶下,劉雙很快就表現出了對於繪畫濃厚的興趣和獨特的藝術天分,他在上海美術學院附中接受了長時間基礎專業美術的訓練,積累了厚實的繪畫基礎。在上海首屆美術高等院校聯考中,劉雙勇奪上海市第一名的佳績。在進入上海美術學院油畫系後,劉雙開始了專業油畫藝術的學習與寫實繪畫的探索。
  • 倫敦國家美術館-5:18世紀法國玩起了香豔的洛可可,英國也終於有了自己的繪畫大師
    這種風格首先體現在華麗嫵媚的裝飾藝術上,繼而影響到繪畫。安東尼·華託(Antoine Watteau,1684-1721)是首位代表性的洛可可畫家,他的繪畫色調輕柔、浮華柔美,被稱為「香豔體」,將走向衰敗的巴洛克風格引向一種新的更加自然嫵媚的藝術形式。
  • 19世紀法國畫家讓-萊昂·傑羅姆,把學院派繪畫藝術推向了頂峰
    #法國畫家讓-萊昂·傑羅姆(Jean-Leon Gerome,1824 - 1904),是19世紀最有影響的古典主義學院派畫家和雕塑家,他與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1825-1905)是同時代的法國學院派翹楚。
  • 劉雙獲2020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金獎 129年來華人首獲此殊榮
    與會嘉賓合影12月18日下午,由上海青年寫實繪畫沙龍主辦,傑奎琳文化藝術協辦的「2020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昂達傑爵士獎喜報發布會」和學術交流會在外灘源壹號舉行。盛鑫煜藝術創始人張鴻賓發言國際藝術經紀人、盛鑫煜藝術創始人張鴻賓先生在發言中說道,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協會是當今世界最古老、最負盛名的肖像畫協會,今年本次大賽有近兩千五百幅作品參加比賽,創下了參賽作品數量的最高記錄
  • 上海畫家劉雙奪得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大獎賽金獎
    上海畫家劉雙奪得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大獎賽金獎 近日 ,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大獎賽頒獎典禮在上海外灘舉行。上海青年畫家劉雙的作品《施泰德美術館的婦人》榮獲該協會最高獎項 「昂達傑爵士」獎金獎。
  • 英國模型,indina雷諾茲
    英國模型,indina雷諾茲,一組生活照和時尚照秀出非常有魅力英迪娜雷諾茲(IndiaReynolds),出生於瑞丁(Reading),是英國、《花花公子》模特和Page3女孩的迷人模特。雷諾茲(Reynolds)與薩曼莎·邦德(SamanthaBond)模特經紀公司籤約。她在的《太陽》第3頁《偶像》比賽中首次進入決賽。此後,她的事業不斷發展。經常出現在許多頂級男性雜誌上。在她出現在《花花公子》之後,她出現在《魅力》、《堅果》和《前線》、《 Loaded》和《 FHM》中。
  • 《洛瑞太太和她的兒子》:英國「國民畫家」的母子情
    曾因在《透納先生》中成功扮演英國畫家透納而奪得「坎城影帝」的蒂莫西·斯波,2019年再度扮演畫家,這一次,他成為了英國「國民畫家」T.S.洛瑞。通過表現畫家與母親的關係,蒂莫西演繹了一個與透納完全不同的「英國紳士」形象。
  • 從拉斐爾底稿到英國脫歐花瓶——V&A館長眼中的十件經典
    從拉斐爾的底稿到庚斯博羅的《畫家的兩個女兒》,再到蘇丹宮殿的戰利品《人虎風琴》、雕塑家羅丹的《青銅時代》以及英國格雷森·佩裡的脫歐花瓶……近日,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簡稱V&A)館長特裡斯特拉姆·亨特(Tristram Hunt)講述了館藏的一些最著名的藏品。
  • 劉雙油畫作品《施泰德美術館的婦人》獲2020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協會...
    今天的這份收穫屬於每一位和我一同在藝術道路上奮鬥與努力的家人,老師與朋友們。」畫家劉雙22日在上海對記者說。  具有百年歷史和久負盛譽的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協會近日公布了第129屆協會年度展作品入選與獲獎評審結果,在2020年創紀錄的近兩千五百幅提交作品中,來自中國上海的青年油畫家劉雙作品《施泰德美術館的婦人》榮獲該協會最高獎項——「昂達耶特肖像獎」和一萬英鎊獎金(十萬元人民幣)。
  • 他早年失聰、晚年失明,卻創辦了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他是史上最會畫小孩的人!
    CHAPTER 03藝術之路1740 年, 17 歲的雷諾茲前往倫敦,拜肖像畫家倫敦和德文郡當肖像畫家。歐洲之行,還將自己的接班人介紹給雷諾茲。約書亞·雷諾茲自畫像(局部) 1768 年,雷諾茲輔助國王喬治三世建立了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 英國畫家麥可·泰勒藝術作品欣賞
    麥可·泰勒(Michael Taylor)出生於蘇塞克斯郡(Sussex),曾就讀於沃辛藝術學院(1969-1970)和戈德史密斯藝術學院(1970-1973)。他的畫作獲得了許多獎項,包括國家肖像畫廊肖像獎、霍爾伯恩當代肖像獎和皇家肖像畫家變臉獎。
  • 美育 I 藝術的理性思考
    這一時期的英國,趣味的規則事實上也是理性的規則。新教在英國的勝利和清教徒對聖像與奢侈的敵視,給了英國藝術傳統一個沉重的打擊。再加上受這種趣味和理性規則的制約,畫肖像幾乎成了唯一還需要繪畫的工作,而這一任務人們也願意請外國一些聲名鵲起的藝術家來承擔。
  • 英國畫家查爾斯·唐尼利夫,畫動物很逼真,但他的人物畫更精彩
    #油畫#英國畫家查爾斯畫家採用一種樸素、簡練的背景,把精力放在人物刻畫上。我們可以看到,女孩的五官畫得很精緻,其次是手、翻領和袖子的襯毛;衣服和帽子畫得很概括,次要的衣紋、褶皺都被略去,只畫幾條主要的大衣紋。在這裡,橙子和帽子的顏色呼應,成為這幅畫的活躍色塊。
  • ...430年來首次公開展示 3幅最著名的「伊莉莎白一世」亮相英國
    作為英國歷史上最具標誌性的畫像之一、英國畫家創作的最早的大型油畫作品之一,這3幅均繪製在英國大勝西班牙無敵艦隊後不久的肖像畫,在430年歷史中,還是首次公開同時展示。伊莉莎白稱之為「無時間感的自我感知」,人們將之戲稱為「戴著青春的面具」。女王纖細的手指伊莉莎白為何對年齡如此敏感?對此,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館高級藝術館長Sue prichard說道:「在長達45年的政治生涯中,她清楚地知道,隨著年齡的增加,她作為君主的統治權威將越發減弱。
  • 透納是歐洲藝術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在繪畫史上,康斯特布爾和透納(1775-1851年)的名字與風景畫緊緊聯繫在一起,就像雷諾茲與庚斯博羅的名字與肖像畫的關係一樣。這讓人不禁在這兩位畫家之間進行比較。他們都是各自時代的產物,在那個年代,風景畫迅速轉變其基本特徵,在對待自然現象時,藝術家採取了一種更親密、因而也更浪漫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