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風馬
你可能還沒意識到《黑神話:悟空》無意間的「對外輸出」到了什麼程度。
《黑神話:悟空》發布第一個實機預告後在國內火出圈,在海外也吸引到了大量玩家、媒體關注,這一點我們都有所耳聞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國外一些魂類玩家也在眼饞這款遊戲,甚至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外媒PC Gamer就注意到了這樣的社區討論。
以下是葡萄君編譯的原文。
2019年E3期間,From Software首次曝光了動作遊戲新品《Elden Ring》,並發布了一段預告片。宮崎英高+喬治·馬丁的組合很受關注,遊戲公布之後,很快引起了不少魂like遊戲玩家的期待。Reddit社區內,《Elden Ring》子版塊的成員目前已經超過了54000人。
這群對《Elden Ring》翹首以盼的玩家們,經常會發帖分享各種關於遊戲的小道消息和傳聞,苦等遊戲而不得的他們,有時候也會把目光轉向別處——你會時不時看到他們討論其他魂類遊戲,例如前不久發售的《Mortal Shell》。
如今,這些魂遊戲的粉絲又有了「新寵」:《黑神話:悟空》。
《黑神話:悟空》是中國「遊戲科學」工作室正在開發的一款動作新遊,遊戲科學在上周發布了一段13分鐘的預告片。作為一款動作RPG,《黑神話:悟空》以吳承恩創作的經典文學作品《西遊記》為基礎,講述了「美猴王」悟空在一個龐大開放世界裡的故事。
預告片中,悟空時而變成一隻蟬躲過小怪,時而像《三國無雙》中的猛將那樣割草大片敵人,或者面對黑魂風格明顯的高難度Boss戰。像From Software旗下的遊戲那樣,《黑神話:悟空》似乎也營造了一種黑暗、扣人心弦的氛圍。這段預告片迅速吸引了魂遊戲愛好者的關注。由於預告片中的遊戲畫面太過驚豔,開發者不得不在社交媒體上向玩家保證,這段預告確實是實機演示視頻。
到目前為止,《Elden Ring》玩家對《黑神話:悟空》表現出極大熱情,對它的興趣遠遠超過了《Mortal Shell》、《地獄時刻》(Hellpoint)和《遺蹟:灰燼重生》等其他同類作品。如果瀏覽玩家在Reddit上的討論,你會發現許多玩家認可《Mortal Shell》作為一款獨立遊戲的整體素質,但往往會指出其戰鬥不夠激烈、流程太短,缺乏魂類遊戲的情感和氛圍。一名用戶評論說,雖然他喜歡《Mortal Shell》,但由於覺得那款遊戲的「魂味」還不夠,他經常回頭去玩《只狼》或《黑暗之魂》。
另一方面,《西遊記》的神話故事也為《黑神話:悟空》增色不少。
中國玩家聽著《西遊記》的故事長大,對那些故事有著情感上的共鳴。而對西方玩家來說,《黑神話:悟空》對故事的另一種解讀也讓人興奮。在過去,他們也許只能通過《奴役:奧德賽西遊》或借鑑了一些原著元素的《七龍珠》來了解西遊記。
《黑神話:悟空》為什麼很像一款魂遊戲?根據媒體報導,公司聯合創始人馮驥表示自己很喜歡《黑暗之魂》,並且嘗試了類似的關卡設計方法。
苦苦等待《Elden Ring》的玩家們,也對《黑神話:悟空》十分期待。
Danatello是一名魂遊戲玩家,《黑神話:悟空》的預告片讓他非常激動。「(遊戲的)自由度……再加上整個遊戲世界的動態特質以及遊戲框架,所有這一切都太棒了。」他說。
與很多其他玩家不同,Danatello從未玩過《Mortal Shell》或《遺蹟:灰燼重生》,沒看過電視劇《權力的遊戲》,也沒有讀過喬治·馬丁的任何作品。雖然他最喜歡的遊戲是《血源詛咒》,但《黑神話:悟空》讓他立即聯想到了《只狼》。「考慮到《黑神話:悟空》的開發團隊也玩過《只狼》,兩者之間的聯繫就更容易解釋了。」
另一位網名為Ultimatelype的玩家也覺得,《黑神話:悟空》和《只狼》有相似之處。
「《Mortal Shell》的世界太單調了,我們需要更有活力的魂like遊戲。」在他看來,氛圍塑造和遊戲節奏的結合,使得《黑神話:悟空》對魂類玩家充滿了吸引力。「我真的很喜歡遊戲與《只狼》裡源之宮和仙峰寺類似的那種氛圍。」
《黑神話:悟空》的文化背景是它的另一大魅力,因為在西方主流遊戲中,探索中國神話的作品非常少見。另外,在工作室聯合創始人、概念畫師楊奇的指導下,開發團隊實現了讓人印象深刻的美術效果。「《黑神話:悟空》和《只狼》都是具有挑戰性的第三人稱奇幻遊戲,所以玩家群體會有很大的重疊。」Danatello說,「再加上預告片展現的完成度,我們當然會對它感興趣。」
與此同時,魂遊戲的粉絲們似乎也對《黑神話:悟空》的戰鬥設計感到樂觀。悟空可以使用各種富有傳奇色彩的武器,包括如意金箍棒,而這能夠為戰鬥帶來更多變化。金箍棒可以縮小或放大,悟空經常將它放在耳朵後面,就像掛一支煙那樣。另外,悟空還會72種變化,這會讓戰鬥顯得更有趣。
「在剛看到預告片的時候,我並不覺得它像一款魂類遊戲,我猜他們正在試圖尋找一種適合悟空的風格,你需要想像悟空會採用哪種方式戰鬥。」一位上海的獨立開發者說。他指出,即便在國內,《黑神話:悟空》也讓遊戲界感到十分驚喜。因為除了幾位聯合創始人有在騰訊工作的履歷、參與過網遊《鬥戰神》的開發之外,遊戲科學並不算一家非常著名的工作室。
此前,一些規模更小的中國工作室也曾嘗試開發魂like遊戲。例如今年早些時候,TipWorks就面向移動端推出了《帕斯卡契約》。《救贖之路》也從《黑暗之魂》系列中汲取了設計靈感。《嗜血印》也是一款由3名中國開發者製作的魂like遊戲,加入了武術元素。
與上述幾款遊戲不同的是,雖然《黑神話:悟空》還沒有放出一個Alpha版本的試玩demo,但這個階段的《黑神話:悟空》看上去已經有很高的完成度了。「開發團隊似乎是一群非常誠實的人,對他們的項目充滿熱情,就像宮崎英高之於《Elden Ring》那樣。」Danatello說。
《黑神話:悟空》將會登陸PC和主機平臺,目前距離完成開發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玩家們只能耐心等待——當然,《Elden Ring》的粉絲應該已經非常熟悉這種感覺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pcgamer.com/black-myth-wu-kong-has-given-elden-ring-fans-another-mysterious-game-to-long-for/
遊戲葡萄編譯整理
推薦閱讀
發行大困局|對話馬曉軼|荒野亂鬥|Epic
黑神話:悟空|二次元遊戲困局|遊戲設計書籍
最新的遊戲專業書上架啦!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