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戶鞋櫃的款式關係著對我們家庭的第一印象,所以選擇很重要,以下是我對於家裡沒有玄關進門,就是餐廳,想在進戶門一側牆體做鞋櫃是否有「好的」設計的建議及觀點:
1.較適合的鞋櫃款式設計
鞋櫃的款式較多,在我看來以下三種做鞋櫃的設計更為合適,簡要說明:
⑴與周圍相「融合」的鞋櫃
嵌入式的鞋櫃結合入戶處的頂面、牆體或者結合牆體造型設計而成,不僅美觀而且整體性較強,與空間的融合度較高。
⑵有換鞋凳鞋櫃
有換鞋凳的鞋櫃是在滿足收納功能的同時又增加了趣味性,豐富入戶處空間的層次感。將鞋櫃設計成帶換鞋凳的鞋櫃,既有凳子的功能換鞋方便,又不會因為需要加一個獨立的換鞋凳而使入戶處變得擁擠;在換鞋凳上方的空間作為懸掛物品使用,衣服、傘、鑰匙……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有長輩或小朋友的家庭很適合使用!
⑶「留空」處理鞋櫃
這種鞋櫃一般是採用「懸空」設計手法。在鞋櫃的「下方」做出「懸空」處理,可以方便放鞋、換鞋使用;櫃體做上、下處理,中間留出一定高度的空間用來放包包、鑰匙……需要進門後隨手放的物品。
注意事項:「上、下」「留空」位置尺寸建議參考:
a.「留空」處理的鞋櫃,「下方懸空」高度一般在150mm,能夠放得下除高跟鞋外的多種鞋子,也可以依據家中數量較多的鞋子高度進行「懸空」尺寸的選擇,比如家中女主人的高跟鞋較多,則我認為「懸空」尺寸設置在200mm左右更為合適,適用鞋子的種類更多。
b.「上方懸空」的尺寸一般在500mm左右,能基本滿足入戶區對於「可隨手擺放」物品的功能需求。
2.鞋櫃與餐廳使用功能相結合
從題主的描述中知道進門就是餐廳,而鞋櫃要設置在進戶門左邊,所以可以將鞋櫃與餐廳的使用功能相結合。或是「左、右結構」,靠近入戶門的一側做成帶門的柜子,用來放鞋,放衣服,而另一側根據家庭對餐廳的使用需求設置相應的款式;或「上、下結構」,「上部分」設置成家庭所需的款式餐邊櫃,「下部分」設置成鞋櫃以滿足入戶區的功能需求……結合個人喜好、櫃體設置位置的面積、家庭生活習慣等進行選擇。
3.符合裝修風格
不管選擇哪種款式的鞋櫃,因為是在家庭中的「開放區」,所以要與家庭的裝修風格相結合,否則會讓家看起來有些「亂」。
小提示:家中有長輩或小朋友的,儘量選擇有換鞋凳的鞋櫃款式,適合使用最重要;為了防止臭味,鞋櫃的櫃門可以設置成百葉門,會更透氣,經常打開櫃門進行通風也是不能缺少的。
以上是我對於家裡沒有玄關進門就是餐廳,想在進戶門一側牆體做鞋櫃,是否有「好的」設計的建議及觀點,鞋櫃款式要根據家庭風格、家庭成員情況、使用習慣、功能需求、設置鞋櫃位置的尺寸選擇,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PS: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會及時作出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