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輸入0字
有1個回答
一段情感關係,一定是有愛的部分,有恨的部分,有渴望控制的部分、也有恐懼的部分。
如果把最甜蜜時期的親密關係比擬為母嬰關係,精神分析大師溫尼科特的觀點頗有洞察力。他提醒母親們要承認自己對於嬰兒的恨:恨嬰兒對自己的折磨、恨嬰兒不能滿足自己的願望等等。
承認對另一個人有愛的部分,也有恨的部分,是我們面對現實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如果我們在恨對方的那一刻,可以手軟一點,想起曾經相處的浪漫和愛意;如果我們在愛對方的那一刻,可以理性一點,知道不必把對方理想化成完美愛人、一生唯一、天作之合,而是和我有所不同卻又有緣牽手的另一個人,我想,那會是一個比較接近現實、比較成熟的態度。
當然,也有一種愛情,愛得死去活來,恨得不死不休,那種戀愛中的酣暢淋漓,那種決絕和熱辣,讓人羨慕。不過,這樣的愛情,放在婚姻中,說不好,我個人覺得,長時間下去對人的消耗量會比較大。畢竟,愛情之外,人還需要精力去做其他好多東西,包括有精力、有心情、有時間去工作、學習、交朋友。
什麼樣的夫妻關係是好的?這是一個讓人挺無奈的問題,人們總是希望結了婚倆人仍然甜甜蜜蜜、心心相印,可是,現實通常是,日子長了,激情變淡。
我認為,好的夫妻關係是在激情消逝後還能做好朋友,能有相同話題可以聊,能保持對雙方的尊敬和理解,能互幫互助,都往比較好的一面走。
不知道你渴望的夫妻關係是什麼樣的?歡迎交流。
已輸入0字
Copyright © 2014~2020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