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陳春花抱著小傑在湖南省兒童醫院。本文圖片均為「今日女報」微信公號 圖
湘潭四歲男孩小傑出生即查出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疾病,進行肝移植是唯一有可能活下去的辦法。
小傑的媽媽說,孩子的爸爸在獲悉自己的肝配型成功後,在臨近手術前離家出走,三年來如同人間蒸發;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年多來,一位有愛心的醫生和一群患難病友,向小傑伸出了援助之手。
新年來臨之際,從未放棄小傑的媽媽陳春花發出泣血呼喚:「如果你還在世上活著,面對這麼多陌生人給予我們的愛,請勇敢地站出來,盡一次父親的責任!」
寒心:配型成功父親手術前出走
得到丈夫湯海軍離家出走的消息時,陳春花正在長沙縣暮雲鎮的娘家,她一隻手抱著6個月大的兒子小傑,一隻手拿著手機瘋狂地撥打著湯海軍的電話,即便手機裡不斷傳來「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的語音提示,陳春花依然沒放棄。
這是2017年2月,農曆新年的年味還很濃,但新年帶來的歡騰和熱鬧跟陳春花似乎無關,因為丈夫湯海軍的離家出走,很有可能危及到兒子小傑的生命。
小傑剛出生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這是一種肝內外膽管阻塞、引起淤膽性肝硬化、並最終導致肝功能衰竭的疾病,醫學實踐證明,如果不進行有效治療,大多數病人將在一年半左右因肝功能衰竭而死。
為了挽救小傑的生命,在其出生48天的時候,陳春花便四處借錢,帶著孩子到上海做了葛西手術。
「手術很成功,但醫生告訴我們,葛西手術只是膽道閉鎖病人在接受肝移植前的一種過渡性治療,肝移植才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2020年8月30日,在湘潭市嶽塘區昭山鄉百合村一貧如洗的家裡,陳春花說,「雖然孩子的這個病很棘手,但2016年年底孩子出院時,從上海回長沙的路上,我還是充滿希望的。」
「孩子出院之前,由於我老公的血型和孩子一樣,所以做了配型,醫生告訴我,我老公的各項指標都和孩子相符合,可以作為肝供體。」陳春花說,「經歷過我才知道,很多患膽道閉鎖疾病的孩子,都死在等合適肝源的路上。現在孩子的爸爸肝配型成功,我們只需要籌錢就能救孩子。」
而就在陳春花和雙方親人商量過完年帶著小傑去上海做肝移植手術時,作為孩子的父親,肝源供體的湯海軍突然離家出走了。
「他是孩子的爸爸,怎麼走的那麼絕情呢?」3年過去,如今37歲的陳春花似乎幫丈夫湯海軍找到了答案:「他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平時吃的東西都不願意跟老人孩子分享,他怎麼會把自己的肝去救孩子呢?他怕捐肝後影響到自己的身體,還擔心捐肝後孩子的後續治療費用……」
揪心:有人要把房子去抵債
2017年初離家出走的湯海軍,兩年後「託人」帶來了音訊。
「2019年初,家裡來了討債的,說湯海軍在外面欠了他們的錢,要把家裡唯一的房子也是祖屋過戶抵債。」陳春花說,這件事讓所有的親人都感到震驚和擔憂。
「好在房子的所有人是我公公,不然後果不堪設想。」陳春花說,他和湯海軍的這段婚姻,留給她的傷害巨大。
陳春花和湯海軍是2008年經朋友介紹認識的。
那一年,陳春花25歲,在長沙一公交車上當售票員,湯海軍被人僱傭在工地上開車送沙子。
「他外表給人的感覺是老實巴交的,我自己條件也一般,覺得靠得住就行。」陳春花說,身高不到一米六,其貌不揚的湯海軍,並沒給她留下什麼印象。2009年4月27日,陳春花和湯海軍結婚。
「第二年年初,春花生下女兒小璐還沒過滿月,他就開始出現家庭暴力了。」說起女兒陳春花這些年來受的苦,56歲的唐慧蘭淚水漣漣。
如今10歲的小璐漸漸懂事,對爸爸逃跑不救弟弟的做法,小女孩無法理解:「要是我的肝合適,我一定分給弟弟。」
在湯海軍的親姐姐湯愛純的口中,這是一個讓她失望透頂的弟弟。
湯愛純告訴今日女報譚裡和工作室記者,他們姐弟倆幼年喪母,由於家庭貧窮,即便她出嫁後,也承擔起了娘家生活上的擔子。
「他結婚後,為了能讓他們的小家庭走上正軌,我和春花的娘家借錢給他買了一輛二手貨車,2015年又一起籌錢貸款買了一輛新貨車。別人開車是賺錢養家,他不但錢沒有賺到,還欠了債,最後連車都抵押給別人了。」湯愛純說,弟弟湯海軍沒有擔當,「這些年,弟媳確實很不容易。」
討債事件發生後,「為了讓我弟媳及兩個孩子還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我父親被迫到公證處立下遺囑。」
陳春花向記者出示的已公證的遺囑顯示,2019年3月19日,72歲的湯桂奇在遺囑裡聲明,其所有的一棟100平米的房子歸孫子小傑和孫女小璐所有,而他唯一兒子的湯海軍,沒有作為房子的受益人。
12月25日,湯桂奇對記者說:「我已經跟他脫離父子關係了,我立下遺囑就是怕他(指湯海軍)在外面把房子都敗掉,一家老小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
暖心:醫生病友出手了
與湯海軍對孩子和家庭的漠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小傑生病住院、陳春花感到無助的時候,是熱心的醫生和一群同樣需要幫助的病友向他們伸出了溫暖之手。
湖南省兒童醫院超聲科副主任醫師段星星,是陳春花口中提到的給予小傑第二次生命的愛心醫生。
12月28日,在湖南省兒童醫院超聲科,今日女報譚裡和工作室記者見到了40歲的醫師段星星。
對於小傑,段星星記憶深刻。在段星星的檢查記錄裡,3年多的時間,小傑住了7次醫院。
2017年4月22日,病情稍微穩定,原本達不到出院條件的小傑,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第四次出院。臨走,段星星對陳春花說,孩子必須要儘快找到肝源,做肝移植手術,不然後果很嚴重。
當陳春花含著眼淚告訴段星星實情,孩子的父親因為害怕捐肝離家出走了。這個消息讓段星星很是吃驚。「捐肝並不是那麼可怕,肝臟是人體中能夠再生的實質性器官,半年左右就可以恢復到原來大小,遵從醫學的肝供體對工作和生活影響很小。」段星星解釋。
再次見到小傑,是11個月後,段星星發現,小傑已經能走路了。陳春花說,為了能夠約到他的號給孩子做檢查,她帶著孩子在大廳等了整整一上午。
這件事,觸動了段星星,為了方便這群家長帶孩子看病,段星星決定組建一個專門針對先天性膽道閉鎖寶寶的微信群,並取了一個很有意義的群名「星肝寶貝」。
從第一個進群的陳春花,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目前「星肝寶貝」微信群裡已經有200多個家長。這雖是一個沉重的數字,但一群同病相憐的家長,在一個有愛心的醫生的引領下,互相鼓勵和取暖。「星肝寶貝」微信群的建立,在兩年多的時間裡,段星星為這群特殊的「寶貝」開通了綠色檢查通道。
「他會提前一周把自己上班的時間在微信群裡公布,這樣從外地來找他檢查的孩子就不會長時間等待或者撲空,節約了時間也節省了我們的開支。」說到醫師段星星三年來對小傑看病提供的方便,陳春花充滿了感激。
陳春花和小傑的遭遇傳開後,成了「星肝寶貝」群裡最受照顧的一對母子。
「在我帶孩子住院的時候,有病友看著我經常吃方便麵,每次都會多買一份飯菜。為了讓我好接受,總說買多了,丟了浪費。」陳春花說。
2020年7月30日,3歲11個月的小傑因肝硬化失代償,住進了湖南省兒童醫院ICU病房,經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
「段醫生告訴我,找到合適的肝源是救我兒子唯一的方式。」陳春花說,為了救孩子,她決定帶著小傑去條件相對好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碰運氣。
臨去上海,錢成了最大的問題。陳春花找到段星星,作為醫師,能不能幫她實名認證,進行眾籌,段星星同意了,眾籌平臺搭建後,段星星帶頭進行捐款。
「許多素不相識的愛心人士在幫我們家孩子。」陳春花說,最讓她感動的是,「星肝寶貝」微信群裡的病友家屬,「他們盡其所能,一百、兩百、五百地支持我們家孩子。」
「星肝寶貝」微信群裡一位家長說:「我們都很難,但小傑如果能夠等到肝源順利手術,就會讓我們的孩子看到希望,所以,幫助小傑,就是幫助我們自己的孩子。」9月3日,陳春花和小傑帶著眾籌的6萬多元錢趕往上海就醫。
「來到上海已經3個多月,我和孩子依然在上海等肝源。如果孩子的爸爸還在這個世上苟活,在這麼多陌生人給予我們的愛面前,他應該感到羞愧。我只希望,為了孩子能好好活著,他可以勇敢地站出來!」12月29日上午,遠在上海的陳春花對今日女報譚裡和工作室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