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韓國加溼器致約1.4萬人死亡的新聞,引發了人們對加溼器安全的關注。
雖然還未到使用加溼器的季節,但小編發現,由於今年疫情的關係,很多人會熱衷於各種消毒方式,甚至把加溼器當成消毒器使用,這讓大力嬤嬤擔憂不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加溼器的使用法則。
點擊播放 GIF 0.3M
加溼器在這幾年裡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必備品,與此同時,也被賦予了很多新功能,如添加精油清新空氣、有助睡眠等。但這樣亂加「佐料」會埋下諸多的健康隱患,再加上很多人使用不當,就會導致加溼器變成細菌的培養基地,細菌會隨著水的霧化被散播到空氣中,通過呼吸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加溼使用不當變身細菌「生產器」
很多人認為加溼器只是一個把水霧化、增加空氣溼度的機器,只要水乾淨,就不會出現什麼衛生問題,但機器的種類、使用時間、水質等其實都會影響它「體內」的菌量(細菌、黴菌)。
加溼類型關係細菌釋放量
人們選擇加溼器時,常常挑的是外觀、功能、噴霧、加溼能力等,這同時也是商家大力宣傳的,而關係到清潔度的加溼類型卻被忽略了。其實家用加溼器大致分為三類:超聲波式、直蒸式和淨化式,大力嬤嬤調查了目前市面上的加溼器,銷量較好的平價加溼器一般為超聲波式,而這種也是最「髒」的。
研究顯示:相對於超聲波式加溼器,直蒸式加溼器和淨化式加溼器具有更低的細菌釋放量[2],但直蒸式加溼器安全係數較低,因此淨化式加溼器才是更好的選擇。
工作時間和水質決定細菌「發射」量
對所有的加溼器而言,它的使用時間、水質也在關係著細菌量的變化。
在實驗條件下,超聲加溼器開機一小時後,水中細菌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每天連續開機四小時,連續使用五天以後,水中存活細菌數維持在較高水平;而無論加入的是蒸餾水、飲用純淨水還是涼開水,連續使用一天後,水中的細菌數都會明顯增加;但加入初始細菌數較低的涼開水,使用一天後,細菌數卻超過了蒸餾水和純淨水,水中生長細菌數也會達到8100cfu/m3[1]。
而加溼器內的細菌數直接關係著對空氣汙染的程度,也是引發加溼器肺炎的關鍵因素。
實驗顯示:空氣中汙染細菌數會隨著使用時間而明顯增加,在實驗條件下,超聲波加溼器10分鐘後,空氣中平均汙染細菌數從11cfu/m3增加至1413cfu/m3;30分鐘後,平均汙染細菌數高達59481cfu/m3[1]。
加溼器的另類用法使不得
加溼器除了加溼功能外,在今年疫情期間也被賦予了「新功能」,那就是「霧化消毒器」,用來進行室內消毒,但是這樣不只達不到效果,反而會帶來很多的健康問題。
很多人覺得酒精、滴露等消毒產品,通過加溼器可以「清潔」屋內的空氣,殺死各種細菌,但酒精一般不用於室內空氣消毒,而且對新冠病毒來說,只有達到75%的濃度才能達到效果,而把酒精加入加溼器,濃度很明顯會被稀釋,不但達不到消毒效果,而且酒精等消毒產品被霧化後,其成分更容易被吸入,可能導致過敏、損傷呼吸道黏膜,引發氯氣中毒等。此外,過多的酒精被釋放到空氣中,會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遇明火,就是危險發生的時候。
除了酒精外,醋雖不斷被闢謠,但多數人還是堅信它有消毒、殺菌的作用。首先,有這種作用的是一定濃度的醋酸,不是食醋;其次,燻醋如果濃度過高、時間過長,還會刺激呼吸道,導致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等疾病發作或病情加重[3]。
正確使用,只加溼「不產」菌
加溼器已成為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用品,那么正確使用,減少「產菌」是必須要做到的。
在挑選加溼器時,若條件允許,要儘量選擇淨化型加溼器。每次使用前,一定要先進行清潔,尤其是在擱置較久後;每天不能長時間使用,也不要離人太近,尤其不能對著臉部吹;選用純淨水或蒸餾水,不要用自來水,更不要添加任何「佐料」(包括精油、消毒殺菌劑等);在使用的過程中,水至少要每天換一次,每周清洗一次,可用流動水反覆衝洗,然後用軟布拭去水箱周邊的水垢;長時間不用時,也要把水箱水倒掉,清洗並擦拭乾淨再進行收納。
加溼器的出現原本是為了減輕空氣乾燥給人們帶來的不適,是件好事。但前提是要正確使用,千萬不要讓不規範的使用,導致效果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1]姚楚水,楊燕,丁蘭英,等. 超聲波加溼器內水中自然菌生長情況及其對空氣汙染的研究[J]. 中國消毒學雜誌,2005,22(4):442-444.
[2]姚豔春,張慶玲,趙金丹,等. 加溼器對空氣中細菌含量影響的研究[C]// 2017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論文集. 2017.
[3]燻醋未必防感冒 小心傷呼吸道[J]. 棗莊衛生,2010(1):30-30.